袁枚毕竟在官场上混过,诗中暗含的邀功之义自然难逃他的法眼,袁于是就以选美为喻,和了一首诗:
消夏闲无事,将人诗卷看。
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
诗中承认佳诗难得,但认为选诗不像淘金那样辛苦,而像选美、消闲一样轻松。
■白居易的《诗》
唐文宗大和三年三月底,白居易被罢免了刑部侍郎之职,任命为太子宾客,去东都洛阳上任。临行前,他的老朋友裴度等在长安为他置酒送别,酒酣之际,有人建议以“诗”为题为韵,在座者各写一首一七体。
白居易的一首是这样写的:
诗。
绮美,环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白居易的《诗》共55个字,首行只有一个字。
■七步诗
据传,曹丕刚登上皇位不久,就把他的弟弟曹植叫来,对他说:“你必须在走七步路的时间里做一首诗,要是做不出来,就处以极刑。”但是曹植还没走完七步,就高声朗诵起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用豆萁煮豆来巧妙地比喻骨肉相残,发出了“相煎何太急”的抗议,使曹丕深感惭愧。
■红叶题诗
唐僖宗年间,书生于佑在御河桥畔,发现了一片题有诗句的红叶: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他细细地看罢红叶题诗,马上写了两句诗,投入了御河:
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这片红叶被题诗的宫女韩翠屏收到之后,爱的种子便在心中萌发。又经过10年的煎熬,二人终结良缘。大喜之日,韩又写诗一首: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年幽思满情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冯玉祥写护林诗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行军时不准士兵践踏林木,驻扎操练时也注意植树造林。他屯兵徐州时,写了一首护林诗: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
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摘瓜诗
唐朝武则天有4个儿子,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太子仁德能干,武则天怕以后控制不了,就在他20岁的时候用酒毒死了他。
李弘死后,武则天又改立次子李贤为太子,即章怀太子。李贤有才干,学识渊博,曾注释《后汉书》。他不满母亲的阴毒暴虐,预料到母亲将来可能也对自己下毒手,就做了一首《黄台瓜辞》。诗曰: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李贤本意在劝母不要狠心把儿子都杀光,结果适得其反,武则天看后大为不满,又把他给废掉了。过了4年,又逼其自杀,李贤死时年仅31岁。
■问句诗
全诗为问句的,称“问句诗”。如中唐大历十才子的皇甫冉,有一首《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的诗: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这首诗借问句,把流水、树丛、山色、云彩写得扑朔迷离,饶有情趣。这样的问句似问非问,十分随意。无须回答,也无从回答。
北宋大文豪王安石也有一首诗,题为《会贺兰溪主》,内容是问讯友人移居情况的。诗云:
贺兰山下几株松?南北东西有几峰?
买得住来今几日?寻常谁与话从容?
此诗前两句问新居的环境特征,第三句问迁入新居的时间长短,第四句才是问日常起居。这一句问得妙,看起来是问友人平日与谁闲聊,实际上表达了自己无法与友人“话从容”的思想情感。
■隔窗望见儿抱儿
一位老人家境贫寒,妻早去世,抚养儿子,既当爹,又当妈,备尝艰苦。儿子长大,娶妻生子,将老人视为累赘,常使老人饥寒。
一日隔窗望见儿子正抱着孙子,十分亲热,老人想起过去,不觉叹道:
隔窗望见儿抱儿,想起当年我抱儿。
我抱儿来儿饿我,日后他儿饿我儿。
这首诗通俗晓畅,寓情于理,将自家祖孙三代的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发人深思,催人自警。弄得儿媳羞愧难当,终于痛改前非,对老人百般孝敬了。
■岳武穆王墓
清代张奕光的七律《岳武穆王墓》,是一首比较有名的回文诗:
今古垂芳遗庙立,拜瞻空恨一秦奸。
森森柏树枝南向,凛凛忠魂夜北看。
心赤负冤沉狱死,草青埋骨痛碑残。
钦徽是日无家返,深怨谗书封蜡丸。
回复读之,便成了:
丸蜡封书谗怨深,返家无日是徽钦。
残碑痛骨埋青草,死狱沉冤负赤心。
看北夜魂忠凛凛,向南枝树柏森森。
奸秦一恨空瞻拜,立庙遗芳垂古今。
这首诗既合韵律,又能充分表达作者怀忠斥奸的强烈爱憎感情,实属不易。
■父女寄诗
湖北民间怪才陈细怪的女儿世芳出嫁后不久,便寄了一首诗回来,告诉爹爹,她在何家不堪翁姑妯娌讥谤的忧郁心情:
自别双亲出嫁时,许多心事少人知。
是非每被翁姑谤,讥笑常遭妯娌欺。
汲水晓炊烟满屋,开窗夜织月当机。
自思命薄该如此,暗里思来只泪垂。
陈细怪接到女儿寄诗后,虽然痛断肝肠,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依韵寄诗给女儿,聊表父亲的劝慰之情。诗曰:
为人最苦少年时,不历前途事怎知。
掩耳勿闻终是好,小心忍耐自无欺。
莫将梳洗临妆镜,好把殷勤傍织机。
苦去甜来应有日,何必题诗泪暗垂。
■李兰英状词
道光末年,江西瑞昌发生了一桩轰动全县的李兰英案。陈细怪也因为此案挺身而出,代李兰英写了一张入情合理的诉状,扳回输了的官司而扬名瑞昌。
案情是这样的:瑞昌县集贤乡有个叫李兰英的姑娘,10来岁死了爹娘,在叔父李勇家屋檐下过日子。长到20多岁了,兰英的婚事还八字没有一撇。叔父也懒得操心,姑娘心里着急,又无处可诉。
一天,兰英出门散心,碰见书生王华。两人一见倾心,自此之后常有花间月下的私会。此事被李勇知道后,在兰英和王华相会之际,当场捉住王华,捆送到官府,告了王华一个“品行不端,诱骗良家淑女”的罪名。
按律王华将判重罪。李兰英哭得死去活来,知情者无不骂李勇狠心,叹息兰英可怜。陈细怪当时正在瑞昌县城教学馆,听说这件事后心中愤不平,便为李兰英写了一张状词,叫她鼓起勇气来,为救王华,告叔父李勇一状!
状词如下:
供状妇女李兰英,年方二十一,住本县集贤乡,升平里人氏。
于二月十日花朝,兰英纵步南园第,见桃红似锦,柳绿如丝;鸳鸯效交颈之欢,蝴蝶舞翩翩之乐;梁上燕对呢喃,枝上流莺双睨;嗟叹物兴无穷,遐思青春不再。
三七女子,欣逢折桂之夫;二八才郎,当诵标梅之句。每思织女,一年一度有相逢;自恨奴家,二十一年无匹配。艳桃溪而登葵院,穿柳巷以抹花街。
后遇秀才王华。当时兰英惊恐,失玉簪于地下,王华拾得归还,观其齿白唇红,遂允亲于牡丹之下,缔良缘于芍药之中。指望结成偕老之欢,拒料却遭流弊之祸,被叔李勇捉获送官,犹如鸾凤双投罗网,恰似鹦鹉对锁牢笼。
父母官司,略容分诉。明月尚有盈亏,江河岂无清浊;姜女初配范郎,曾指绿杨为证;韩氏始嫁于佑,尝凭红叶为媒。重夫重妇,当受罪于琴堂?一女一男,难作违伦之论。荣枯总在案前,生死并由笔下。
万乞大人察其情而恕其罪,若得终身偕老,来世必报重恩。
状词将李兰英的不幸遭遇诉说得情恳意切,令人可怜可惜。县官看了状词后,不禁也动了恻隐之心,准了李兰英的诉状,从牢里放出王华,当堂做媒,让二人永结百年之好。
■国不可一日无君
杭州西湖畔的岳飞墓前,有一洁白的照壁,上题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但那个“国”字却少了一点。
是明代书法家洪珠写错字了吗?非也,而是有意为之,巧藏深意的。原来岳母在为岳飞背上刺字时,便将“精忠报国”的“国”字少刺一点,取“国不可一日无君”之意,以此激励岳飞救君报国。
洪珠为岳墓写“国”字,也沿袭了这一历史事实,用文字技巧给人以深刻教益。原来,“国”字少写一点,“玉”字成了“王”字——王,即国之君主。后来“太平天国”的“国”也是少写一点,其意大抵同此,是有意为之的。
■盼儿归
陈有才做有两段小曲《盼儿归》,诗中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反复嵌入了自然数“一”至“十”,同时还兼用了“谐音双关法”,把一个老妇人盼望宝岛回归祖国、爱子回到身边的热切之情,表现得深沉悱愤,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文曰:
一梦醒来泪如麻,两只眼哭肿有核桃大,三十三年朝朝暮暮盼儿归,四季里哪管冬春并秋夏,五心烦躁,六神不安,七窍生火,八孔冒烟,吾儿归来吧,吾儿归来吧,快来看望九十挂零的老妈妈。
掏心窝给你说句实(十)情话,九九归一还是叶落树底下,巴(八)不得东西半屏山,齐(七)并为一个大陆(六)架,五湖四海三江水,两岸共庆统一,吾儿归来吧,吾儿归来吧,临(零)死娘也眼睁锣大!
■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代时,李师道是著名的军阀之一,任平庐淄青节度使。当时许多军阀都想勾结文人和中央官吏,以增强个人实力,而一般不得志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依附军阀,以谋取个人出路。
但著名诗人张籍很有骨气,刚正不阿,忠于唐廷,他为拒绝李师道的诱引而写下一首诗。通篇用比兴手法,全以男女的关系来比喻交游之事。诗曰: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是一首“喻体诗”。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有夫的少妇,说明已有所归,而所归的(指中央政府)又必须与之同生共死。他说:虽然你用意光明,但我还是只好退还明珠,垂泪拒绝你。“喻体诗”全诗为喻,诗面全是“喻体”,隐含着的另外的意思才是“本体”。
■深山藏古寺
相传,宋徽宗时设画院,每年考画录取新生。
一次,以《深山藏古寺》命题,结果,考生们有的画了高山峻岭,山下有一座古庙;有的画了苍山幽径,丛林中露出一座古寺的塔顶;有一人则既没画古庙,也没画塔顶,只在云山缭绕的山下溪流旁边,画了一个汲水的老和尚。
主考审评,第一种画法,流于平淡,且没有表现出“藏”字来;第二种画法,对“藏”字有所表现,但毕竟还“露”出了塔顶;第三种画法最妙,构思大胆而且巧妙,不落俗套,更能显出“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把主题表达得含蓄而深邃。
古寺以深藏见其幽邃、神奥,绘画能含蓄、蕴藉,才耐人寻味。文章如画,亦贵在弦外有音,言外有意。
■竹锁桥边近酒家
宋朝设置了宫廷画院。一年,以诗句“竹锁桥边近酒家”为题进行考试,题眼是“锁”字。
获得头名的是大画家李唐,他画的是一座小桥,桥边是茂密的竹林,竹林高处挑着一面酒旗,旗上写个大大的“酒”字。
■一世歌
明朝才子唐寅做过《一世歌》如下: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尊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燃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人生苦短!一年之过去,一世已过去,只有在蓦然回首之际,人才发现曾错过太多,而一切都不可能再重来。唐寅的这首感叹时光的诗,格调沉郁,感叹凝重,只有饱尽人世沧桑的人,才能做出如此篇章。
旷达超逸篇
■司马光岭头吟诗
据传说,司马光在东都洛阳闲居之时,一日外出游山,登上岭头时,即兴吟诗曰: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
身旁的游客听了不以为然,说:“你这是吟诗吗?”
司马光对自己的诗作不置可否,只是继续吟道:
乾坤只在掌中拿,四海五湖归一望。
续句一出,同游者都点头称赞:“妙!妙!”
前两句说登山,语言毫无味道,根本不像是诗;后两句一出,则有很大的气势,文采飞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钱买酒
金陵人陈文藻,号苍崖,家贫嗜酒。一日,袋中仅剩一钱,用以买酒饮之,做诗自嘲云:
苍崖先生屡绝粮,一钱犹自买琼浆。
家人笑我多颠倒,不疗饥肠疗渴肠。
■辞职自遣
相传,明代刘伯温曾写有辞职自遣诗传世:
买个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百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何须彼此论高低
1962年秋,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游览福建著名风景圣地武夷山时,曾撰书七律一首,题目《泛舟九曲》。吟罢,尚觉未尽兴致,又随口叹道:
桂林山水甲天下,
不如武夷一小溪。
从此,武夷山人便将这两句话作为武夷山与桂林山水一比高低的依据,充满着自豪感。桂林人并不服气,但碍于郭老的盛名,也不好说什么。
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来到武夷山,当地负责人汇报后,特意请他题词留念,谷牧斟酌一时,挥毫写道:
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山水亦神奇。
同是祖国山河美,何须彼此论高低。
众人一见,拍手称好,一场历时20载的“风景官司”至此平息。
郭沫若用了一个具有取舍性质的比较句对武夷山作出评价,未免有失偏颇;谷牧对武夷山的评价较为客观,切合实际,其后两句更是表现出开阔的胸襟。
■咏雪僧
有一次,解缙见众人将雪团成一个和尚,众人请他做诗,解缙当即咏道:
此僧从未入娘胎,昨夜天宫降下来。
暂借此间投一宿,明朝日出返天台。
■燕子矶诗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次改穿平民的服装微服私访,在金陵(今南京市)郊外,遇到进京赴试的众举子正在候船。
有一个举子遥望着燕子矶不禁诗兴大发,便随口吟道:
燕子矶兮一秤砣。
众举子不由得全都叫起好来,但好久没人能续上,一阵沉默。朱元璋心中觉得好笑,略加思索对众人说:“待我试续几句。”当即接吟道: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挂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此诗首句比喻词便将诗意隐含语句之中,第二三句比喻词为“作、是”,都产生暗喻的效果。朱元璋视江山为己物,其帝王的霸气充分显示了出来。
■客座诗
清代学官陈支轩,号良栋,年老体健,对客人极其热情,曾在客座题诗一首:
客至便留饭,鱼肉豆腐蛋。
休嫌苜蓿寒,君子之交淡。
■题画
唐伯虎被诟削籍,放浪丹青山水间,以此自娱,亦以此自许。尝题所画小景云: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和耕田。
兴来只写青山卖,免受人间作业钱。
■睡觉歌
五代时有个陈抟,屡考进士不第,上武当山过起隐居生活,后来又避居华山,不愿意再踏入仕途半步。他每天闭门不出,一睡就是几十天。
周世宗召他入宫,结果他关上门只顾睡觉。睡了一个多月,才开门,周世宗进去一看,他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地对皇上唱道: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酣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周世宗本要封他为谏议大夫,看他无意仕途,就又放他回华山了。
■心安茅屋稳
一老者始终淡泊处世,虽年过80岁,仍康健如中年人,有人向他请教长寿的秘诀,老者笑答道: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煮粥诗
在历史上某些时期,由于水旱灾害和人祸不断发生,老百姓民不聊生,能以粥填充肚皮,就已经很不错了。古人做《煮粥诗》以自嘲:
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同商量。
一升可做二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
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
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荒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