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民族情怀
7586400000163

第163章 社会换盆说

养花除了浇水施肥剪枝除草,还需换盆。换盆的意义在于,为渐次长大的花苗安排一个更合适的生存发展园地;将逐渐碱化,且缺少微量元素的盆土倒掉,填进肥沃适宜的土壤;在换盆过程中,剪除老根,以便使根系更发达,促进花卉更好地生长。

对于换盆的好处,一般的养花者都是懂得的。个别不换盆者,并非不接受换盆理论,而是懒惰所致。长期不换盆的花,最终会凋零、枯萎,最多能半死不活地维持生命,但与生机与活力绝对无缘。

人类社会中理论很多,其中一种,便是类似换盆的理论。科学地讲,叫“轮换制”。日本的一些大公司规定,其员工在某一地区某一部门工作三年以上,就要进行轮换。我国古代对官员的管理,也有轮换调任的规定。人事轮换的好处,在于可以使人们永远处于新鲜的环境中,长久地保持新鲜感和压力感;在于可以防止官员职员长期身处一地一部门,形成关系网、裙带风;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以开创辉煌的事业。

与懒人养花一样,我们很长时期内不实行轮换制,而只信奉“生根开花”、死守一地的信条,提倡“螺丝钉”精神,即便是一颗金螺丝被拧在马桶上,也要甘于永远泡在臭水里。这种一盆土定终身的做法,悲哀处不仅在于懒惰,而且在于理论的舛误、信念的倒错。其根源,是中国人过于重视经验,只要有经验,便可以干好工作。如何取得经验呢,答案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终身守住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过分重视经验、注重平衡,是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弱点之一。这种深入骨髓的特质不改变,“社会换盆”理论就没有市场,轮换制就难以实行,干部选拔与任用制度现代化的步伐就会迟滞蹒跚。现在,到了该对经验主义和绝对稳定论泼一点冷水,切实推行社会换盆说的时候了。

(载1994年2月2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