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7590800000039

第39章 如何有效地进行谈判(3)

这个时候,你一定要镇静沉着,不慌不忙,临危不乱。千万不要被对方所提出的各种理由迷惑,别让谈判对手牵着鼻子走。一句话,千万不要匆忙、草率地做出某个决定,那样,你就正中了对方的计谋。即使你认为先点个头表个态无所谓,不会有什么大的妨害,也不应该在顷刻之间就完全同意了对方的提议。

谈判场上的慎重考虑是为了不做出失误的决定,是为了不在谈判结束后捶胸顿足,后悔不迭。

面对对方的催逼,你不妨坦言之:“我还需要仔细考虑,请给我一点时间。”把这一句话大胆地说出口,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这不是逃避不是退缩,也不是意志薄弱者的优柔寡断。这种情况下不做决定是有正当理由的,从逻辑上说,是谈判的战术之一。它要求当对方逼迫你马上做出一项决定而你又无法当机立断时,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向对手说明自己不能在顷刻之间做出这项决定,以及不能决定的理由。如果你言之有理,想必是会得到对方谅解的。退一步说,即使当时没有得到对方的谅解,他起码不会误认为你是一个态度暧昧、优柔寡断的人。而如果你与对方达成了谅解,那么一切的主动权便都落到了你这一边。

谈判结果的好坏是由谈判者的能力决定的。每一次谈判都是对谈判者能力的检验。谈判的成功与否,在根本上决定于参加谈判的双方的实际能力。下面我们谈谈谈判者应该具有的能力。

在谈判中以演讲方式为主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一名出色的谈判者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机会,发表一些针对性强、精彩的演讲,以提高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组织的地位,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增加其在谈判中的分量。

首先,要有鲜明强烈的针对性。演讲者是以其思想、情感、事例、语言来打动和征服听众的,因此,演讲的内容是必须针对在场的人最关心的与谈判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是演讲成败的关键。所谓针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针对听众,先应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了解他们的阶层和思想状况、文化程度;另一方面指针对演讲者即谈判者本人。

其次,要有生动、幽默的艺术性。一般的文章或作品主要是通过阅读来欣赏,而演讲是通过演讲者的语言艺术、演讲内容和演讲者的风度仪表去达到宣传鼓动效果的,也就是要有演讲的艺术感染力。一位演讲家总结其成功秘诀为8个字:相声、小说、戏剧、朗诵,即演讲开始几分钟内就要有相声般的幽默,在演讲过程中贯穿着小说般的形象,讲到高潮时必须有戏剧般的冲突,结束之前要出现诗歌般的激情。这段话并非让演讲者变成演员,但它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演讲应具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听众来说,富有吸引力是演讲的最起码要求。这一点,在严肃紧张的谈判中也是同样需要的。

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常常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不仅可以深入浅出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理论,而且可以提高己方的名声,树立己方良好的形象,并使对方乐于接受。

再次,要有深刻、激昂的鼓动性。成功的演讲具有激发听众情绪的巨大鼓动性。要做到有深刻、激昂的鼓动性,不但要求内容丰富、深刻、发人深思,还要求演讲者自己要有火热的真情,倘若连自己都无动于衷,平平淡淡,甚至心不在焉,又怎么能够去打动听众和谈判对手的心,怎么能够使对方为之折服。当然,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有力的手势,稳重端庄或气宇轩昂的仪表风度,丰富的面部表现和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眼神,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演讲者如果能够全面和谐地做到这些,那么,他离胜利的彼岸将不会遥远。

如果一个谈判者一开始就迅速出击,把对手击垮的话,那么他称得上真正具有强大的谈判力。但是一般来说,谈判是一个非常耗时的活动,谈判双方必须得一次不行谈两次,两次不行谈三次,对同一件事情反复讨论,反复较劲儿。因此谈判力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表现为火山式的爆发力,而是表现为一种长期作战、稳中求胜的耐力。即使是一个“谈坛”老手,具有很强的谈判能力和丰富的谈判经验,而他的对手只是一个很少接触谈判的新手,他也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谈判的胜利。因为谈判虽然可以被比喻为一场战斗,但毕竟是一场口舌之争,它的效能方式只能是说服,而不可能是强迫。

基于上述原因,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绝大部分谈判都不可能是轻易取胜的,只有克服许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困难,才可能最终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

有些谈判因为牵涉的层面过于复杂,或者因为谈判各方处于敌对状态,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勉强坐到同一张谈判桌前,这样的谈判,其难度将会成倍地增加。

在我们周围的实际生活中,大量地存在着难以解决的谈判。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国与国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一样错综复杂。

但是我们不可能放弃谈判。

既然圆满地达成协议、实现己方的预定目标是谈判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谈判者需要做的就是要想方设法扫除谈判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克服谈判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裹足不前是懦夫的行为;怒目圆睁、怒发冲冠、拼命猛冲是莽汉的行为,都是理智的谈判者所不取的。

3.要巧妙统御话题

卡耐基金言

两人会面交谈时,对方的话题常是他的关键所在,从话题与对方的切身关系中,最容易了解对方的性格与气质。

受到压抑的意识经常以一种扭曲的形态表现出来,话题内容与真正欲望竟完全不一致。

不论是初次见面或是相识已久的人,见面时交谈的话题,往往是他关心或嗜好的直接表现,一个人心中有热衷的事,自然就会出现在话题上。比如,非常专注地投入工作的人,他的话题自然会集中于工作上,面对这种人,无需运用深层心理术。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人都如此单纯、明快,有些人的关心、爱好往往没有直接出现在话题上,特别是怀有很深的自卑感或有某种欲求不满的人,由于压抑的心理作用,往往以不同的话曲折地反映出来。

因此,透过话题看深层心理,应大致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从话题的内容去了解对方的内心;二是从话题展开的方式去探索真意所在。

在交谈中我们应从话题的内容看深层心理。话题通常因人而异,最容易着眼的,是话题与对方的切身关系,由此了解其人的性格与气质。关于这一点,从日本最近电视放映的几种人谈个人问题的节目中,颇能得到启发。为了吸引观众对话题的关心,节目制作人或以毛玻璃挡住谈问题者的上半身,或者拍摄出他们的背影。奇妙的是,其中较多的人都露骨地谈及性的问题,而且以妇女居多,实际上,这些节目不过在刺激人们的好奇心,根本已失去谈问题的真正意义。

除了谈自己以外,许多人还会谈自己的家人、工作、家事,总之,都不离开自我。在女性当中,还有些人喜欢一见面就大谈丈夫的外遇或情人女友,这表示她受丈夫影响的原因,谈对方也等于在谈自己,所以,这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表现。

喜欢打听他人隐私的人,多有支配对方的欲望,漫无目标地闲谈他人的人,多在驱散精神上的单调与无聊。

相反地,也有些人的话题从来不谈自己,话题总是对着别人来说,或者爱谈某个人的隐私,人在心理领域和身体领域一样,也都不容侵犯。所以,喜欢谈及他人的隐私,就是以语言侵犯他人的领域。若男女之间如此,就是一种深切的爱情或关心的表现,但就一般人之间来说,即有了解对方一切弱点的心理。换句话说,就是在内心深处意欲支配对方。

有时,这样的人,谈论的话题好像是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如经常谈新闻人物、演员、名星的隐私或丑闻。一般女性的周刊杂志,多是靠名人的轶闻,丑闻来争取读者的。

此外,有个调查团曾以小型录音机去偷录社会主妇的谈话,经分析他们发现,在谈话内容中,有43%是谈完全不认识的人,其次才是小孩、丈夫和自己。在这些人中,多半是没有什么亲友而终日孤独的人,他们和不熟悉的人只能谈不认识的人或众所周知的名人、明星,才能找到共同的话题,驱除自己的孤独感。现在城市里的家庭主妇,已很少和邻居交谈,更容易产生专谈不认识人的特异现象。

由此可见,喜欢谈与自己无关的话题,并非出于支配欲,而与一些复杂的心理因素,去驱散寂寞无聊的心情有关。有的人是出自自己的爱憎之情,有的人是表现自己见多识广。

受到压抑的意识经常以一种扭曲的形态表现出来,话题内容与真正欲望竟完全不一致。转移话题的目的有时是含沙射影,借题发挥。

以上我们是从话题与对话者关系的密切度来看深层心理;下面我们将从话题的展开方式去探索深层心理。事实上,人们的爱好与关心不一定直接表现在话题中,社会的结构愈复杂,人类意识受到压抑的感觉也愈强烈,而受到压抑的意识自然会以一种具体的形态表现出来。在此情况下,话题的内容经常会和人的真正欲望不同,而一旦你能分清意识与话题之间的扭曲形态,深层心理便被揭示出来了。例如,现在的年轻人最关心的是汽车,目前的汽车杂志和音乐杂志一样,销售量都很大。年轻人的话题总是围绕汽车的性能和马力打转。

女性喜欢谈情说爱,但因为不能公开谈爱,就以诗情画意及浪漫色彩的外衣,将自己的深层心理包装起来。尤其是已有相当年纪、并非是理想化的女性,如整天爱呀爱的不离口,你可认为她内心深处有着无法满足的性欲。

闪烁于表面的言词,往往是为内心的错误想法寻求“合理化”的借口,正如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因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以便堂而皇之地溜之大吉。

欲求不满更多表现在工作岗位上,在高楼林立的地区,只要在进餐时间走进餐厅或咖啡厅,一定可以听到一些人发泄对工作不满或分配不平的情绪。这类话题集中的程度,有时竟然使你怀疑,这些上班的人们是否就没有其他话题可说。但也正因为如此,常使人感到被安排到公司组织里的人非常脆弱,他们在说不平与不满时,竟都成为不自觉的行动。主要的原因,这也是由于长期压抑的结果。

出现于言词不满和内心真正的意图往往也有不同之处。

有时,表面的言词只是一种借口,而内心的想法却是另外一回事。对二者的关系,一位瑞典学者曾作过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以将近两百名女性职员为对象,作面对面的谈话,结果发现越是对工资不满的人,也越是无法热衷于工作的人。她们口头上虽说因为工资低而无法热衷于工作,实际上她们讨厌本职工作的情绪完全超过对工资的不满。

这种说法,与伊索寓言里狐狸的逻辑相同,狐狸因为没能吃上葡萄,失败的痛楚和自卑感在作怪,急于要找个正当的理由开脱,不说自己无能反说葡萄酸,堂而皇之地溜走。心理学上将这种找借口为自己的错误开脱的行为,称之为寻求“合理化”。如果你周围遇到一有机会就抱怨待遇低的人,其人必如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酸”,以工资低为名,使自己工作不负责任的事实“合理化”。

有人经常以抨击上司来抬高自己;有人靠炫耀过去来掩盖现在,这些都是以声东击西的方式在展开话题,以发泄不满。

和对待遇的不满一样,工作人员的不平与不满往往从谈论上司的话中展现出来。比如说,自己想出人头地,却又无能升官,就抬出上司因有后台而升官的说法,来为自己没能升官的事实寻求“合理化”。比如说:“某某科长如果没有和总经理的女儿结婚,他早被派到分公司去了,因为他毫无能力,废物一个!”言下之意,自己的能力比上司强,只是因为没有后台才上不去。其实,这种看法未必客观,某某科长如果真是废物一个,总经理怎么会看上他呢?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逻辑,是以声东击西的方式去展开话题,打击他人,抬高自己,以发泄不满,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方法而已。

还有些年纪大有一定资历的人,由于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升迁的路子已经封闭了,也会成为对现实不满的人。不过,他表述不满的方式不是抱怨现实对他的不公,而是经常以做梦般的神情去炫耀自己的过去。偶尔在餐厅里,你会发现有这种人,对同桌的青年人畅谈自己过去的功劳与光荣往事。然而,他越谈得开心,越容易造成周围的冷场。实质上这种人也是在以声东击西的方式,求助于过去的心理机制就像有些儿童本已不尿床,却因为母亲生了弟弟或妹妹,无法继续独占父母的爱。就又开始尿床的心态一样。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种现象谓之“退化”。这样说也许过于刻薄一些,然而,过于救助过去往往是徒劳的,当人们总是萦回梦绕于光荣的过去时,的确已潜在着无可救药的退化意识。

另外有些人的不满,一旦直接表现出来,往往会受到无情的指责,又无从寻求“合理化”以自慰,也无从以声东击西的办法发泄出来。于是,只好把不满压抑下来,日积月累,终将以特异的形态发出来,然而仍不可直接对不满对象进行抨击,于是就表现为转弯抹角的谩骂,以假代真,使人无从进行反击。这些方式虽然卑劣,但由此解开了心结,对其心理的压抑,也有缓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