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航空情缘
7600000000012

第12章 关于航空工业非航空产品(民品)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11)

为有利于发展航空、发展民品,就应按“军民分线、一厂两制、一分为三”的原则和方式重新对机构(结构)进行调整。军民分线管理就是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一厂两制也就是指军品沿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或者说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进行管理,而对于民品则完全是按市场经济模式管理,或者说对内按计划经济方式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对外则是采取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策略和手段;一分为三是指按“军品、民品、第三产业”三方面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管理方式。

建议在总公司机构设置上按“军民分线、一厂两制、一分为三”方式,试行“事业部”制管理模式(亦即按:航空产品事业部、民品事业部、第三产业事业部的模式运行)。

(三)充实和加强“两翼”工作队伍

民品的业务范围很广,涉及到各个方面,第三产业也起码包括18个领域。面对这么广泛的业务范围和大量的工作内容,仅靠总公司业务主管部门的人员是难以适应的。因此,应尽快充实和加强民品工作队伍,以推动全行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两翼”发展。

(四)广筹资金、大胆合资

要办事,就得有资金。要发展民品,搞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就必须要有资金投入,有的还要大投入。因此,要多渠道广泛筹集资金,要下力气去找钱。如利用国家专项贷款,商业银行贷款、自筹资金、股票或债券、利用外资等等。

其中,大胆利用外资,搞合资生产、合作生产,特别是寻求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的外国大企业,与之合作、合资对提高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是十分有利的,既可以提高产品技术档次,又可以解决资金不足,还可以解决民品经营机制问题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民品主管部门的综合职能

加强总公司经贸局对全行业民品的宏观管理、综合统筹、组织协调的综合职能。主要包括:对全行业民品发展规划、计划以及资金的总体平衡、综合管理;对全行业民品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立项、实施进展情况归口管理和监督检查;对全行业民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营销工作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积极寻求民品其他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民品发展中的课题研究。

(六)厂所结合,发展民品,解决后劲不足的问题

针对当前亏损企业多的状况,作为航空工业的科研院所校有责任关心和帮助企业开发民品、开拓市场。建议在航空工业开展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对子”发展民品、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另外,要积极培养和支持创办民品技术开发中心,此项工作拟在调查研究之后再商定。

(七)积极寻求民品新的经济增长点

①寻求新的进入千家万户的产品。

②借鸡下蛋的终端产品。

③零部件市场的开发。

④新型材料。

⑤新型建材。

⑥环保设备。

⑦食品与包装机械。

⑧电子产品。

(八)加强产品市场销售,注重民品市场营销工作

总公司机关应改变以往只抓投入、重生产,轻销售,放松产出(效益)的状况,关心和支持民品销售工作。通过一定方式(如各种学会、协会等)积极引导中间环节(如中航技公司、供销公司、民品公司等)与生产单位在产品销售上建立“血缘”关系(如入股方式),支持中间环节之间开展民品连锁经营,形成和发挥销售主渠道作用,做好国内国际市场销售环节上的衔接(纽带)工作。

(九)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狠抓信息咨询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效果,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地区)开展连锁旅游、连锁经营和咨询服务业。

(此文写于1995年4月)

关于加快航空工业“两翼”发展的若干思考

关于加快航空工业“两翼”发展的若干思考

“军转民”16年来,航空工业民品(简称民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品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军转民初期的10%上升到目前的73%,民品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一批名牌产品和明星企业正在形成,有的产品已经走出国门,民品已成为航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或今后,航空工业的民品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形势严峻。如果不加快转变观念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不尽快理顺发展思路并采取一些强有力的举措,民品在市场经济中就可能没有位置,难以立足。当前,不论是民品品种还是其技术和质量,不论是规模(速度)还是效益,无论是经营机制还是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危机,这已是被证明的现实。民品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对民品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由然而生。

如何抓住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先导,强化管理,加快民品发展,提高民品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增强全行业的综合实力去迎接挑战,是今后民品发展中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愿就加快“两翼”发展,促进航空工业经济增长当中的有关事宜与大家商榷,请诸位不吝赐教。

10年前,航空工业军转民工作在几个军工部门中是做得较好的,有几项民品(如空调器等)曾在国内同类产品名列前茅。然而近年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取得了超常发展,军工系统的兵器、船舶等部门也后来居上,航空工业经济情况和企业情况在下降,经济状况已从1993年的军工行业排名第1位下降到1994年的第3位。有些民品的市场份额在缩小,虽然也有一些产品,如“飞亚达”手表、液晶显示、空调压缩机、加油机等尚居全国前列,但从总体上讲,航空工业军转民的总体优势在下降,且这种下降趋势仍在继续。

一、面临的形势

(一)航空工业支柱民品在竞争中受到威胁

民品在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航空工业的大多数民品尚未达到经济规模,几项支柱民品与国内同行的发展速度相比已明显落后。

1.微型汽车

1994年全国有127家汽车生产企业,累计生产汽车1338458辆,销售1320982辆。

1994年航空工业共生产销售各类汽车比1993年分别增长22.7%、24.1%,仅占全国产、销量的3.76%和3.74%;其中微型汽车产量、销售分别比上年度增长29.7%和30.9%,产量只占全国微型汽车产量的23.65%,其增长速度要比全国微型汽车48%的增长速度低18.4%。昌河飞机制造公司、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陕西飞机制造公司、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简称贵航集团)在全国微型汽车厂家的排名分别是第4位、第6位、第8位和末位。

1994年其他部门(如兵器工业)微型汽车的产销情况大致是:天津微型汽车厂生产58500辆,销售58018辆;柳州微型汽车厂生产36138辆,销售36899辆;长安机器制造厂生产55096辆,销售55054辆;上海大众生产115326辆,销售了115295辆。这样,国内几家主要微型汽车(不含微型轿车)的排序是天津汽车厂、长安机器厂、柳州汽车厂、昌河飞机制造公司……由此可见,航空工业3个主要微型汽车生产厂的产量之和尚未达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最低产量(15万辆)要求,并都落后于兵器工业的几个微车生产厂。

2.摩托车

1994年全国有111家摩托车生产厂,累计生产各类摩托车522万辆,销售507万辆,产销率为97%。产量在10万辆以上的12个企业,产销率平均为98.6%,其中8个企业的产销率在99%以上(如:嘉陵、建设、轻骑、上海易初、北方易初、五羊本田、天津本田、浙江摩托车厂)。产量在20万辆以上的企业有7家:嘉陵85.5万辆,建设80万辆,轻骑70.2万辆,金城40.1万辆,上海易初30.5万辆,北方易初23.1万辆,南方21.5万辆。

航空工业在1994年共有12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生产各类摩托车72.9万辆,销售68.8万辆,产销率为94.4%;其产销量仅占全国摩托车总产量和总销量的13.9%和13.6%。

航空工业12家企业生产的摩托车还不及建设摩托车厂一家的产量!

3.零部件

经过多年的努力,航空工业生产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的布局基本形成,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陕西、新乡等地区,分别为轿车、微型汽车、摩托车、轻重型载货车等车型配套,约有70余家单位从事着零部件的生产,但绝大多数单位都是规模小、产品单一、工艺水平低、产品可靠性差、内部管理落后。

目前,上海、广东、福建、厦门、江苏、天津、兵器工业等地区和部门都在积极通过合资合作,大力度地开发生产零部件,一大批零部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并相继注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例如:上海地区在“六五”末至“七五”期间,其零部件技术改造竣工验收项目有116项,完成总投资11.96亿元人民币,引进技术用汇9556万美元,形成了3万辆配套能力;“八五”期间轿车零部件国产化投入总量将达50亿元人民币,是上海大众汽车整车技术改造投入的2倍。这就严重冲击了贵航集团与上海桑塔纳轿车配套的体系。航空工业的零部件生产配套正受到严重威胁。

4.空调器

1994年全国有100多家空调器生产、组装企业,拥有150多条生产线,年产能力超过800万台,而市场需求每年仅在250万~300万台;产品从原来单一的单冷窗式发展到冷暖型的窗式,柜式,分体式一拖一、二、三的子母机等10多个品种,并逐步向多功能、高品位发展。全国累计生产各类空调器382.5万台,销售近400万台,有约130万台压库。

航空工业1994年空调器总产量、销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和总销量的2.37%和2.1%。10多年前曾名列前茅的“宝花”和“天鹅”空调器,1994年,在全国空调产量前12名的排序中已不见航空工业企业的踪迹。

从以上几项支柱产品的情况看,都出现了市场占有不高,有的市场份额在减少的情况,亦即:航空工业民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稍不注意或不抓紧采取有效措施都有被挤出市场的危险,其中空调器的风险更大些。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二)大型企业民品发展缓慢

航空工业的一些大型企业,目前仍然是军品任务占的比重远远大于民品(军品任务比重在60%以上,有的达90%以上)。这些企业的民品发展都比较缓慢,尚未形成自身的支柱民品,一旦军品任务波动,这些单位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困境。因此,大型企业的民品发展不上去,对航空工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很大制约。

(三)第三产业尚未真正纳入企业经营发展规划,没有成为企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三产业在我们国家尚属起步阶段,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上的差异,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企业中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比较缓慢,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也制约了民品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内容很丰富,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领域:

1.流通领域,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供应销售、仓储、商业等。

2.服务领域,它又包括几个层次的内容,如:①为生产服务的,如器材供应、动力机动维修、计量检验、财会计划、科技委等;②为生活服务的,如金融保险、餐饮、居委会、旅游、房地产、劳动、信息、咨询广告等;③为科技发展与提高人的素质的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④为保障社会发展的服务,如机关团体、司法等。

从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把发展第三产业局限在“生活后勤社会化”解决冗员的范围,没有针对第三产业所辖内容在更大更广阔更深领域去发展第三产业的大市场、做发展第三产业的大文章。

由于第三产业在更深更广的方面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所以各种各样的流通、服务市场没有得到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优势互补无法进行,什么都要自己干,什么功能都得有,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很难打破,企业要花耗相当的力量去养各种各样的第三产业内容(如:车队、器材供应、机动维修、文教体育卫生、治安保卫等),仓库要不断扩建,办公室要不断增加,……这些巨大的负担(含企业为社会、企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加重了企业军民品发展的负担,也制约企业民品效益的提高。

企业如何将三产剥离出来,达到“生活后勤服务社会化、生产服务公司化”,减轻军民品生产负担,建立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们面临的需要尽快解决的紧迫问题之一。

(四)1994年民品经营运行情况不容乐观

1.全行业累计完成民品产值为年计划的113%,比1993年增长16.5%;机电产品出口创汇为年计划的120%,比上年度增长26.5%。

2.但从民品经营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民品的经济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首先是产值增加、效益下降:1994年民品产值比上年度增长16.5%,但销售收入却比上年度下降了7.4%。

其次是库存增大、积压严重:1994年几项主要民品的库存资金比1993年增加了85%左右。

第三是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大:1994年全行业亏损企业,占企业统计总数的33%,比1993年增加了近6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