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草原猛士的旅程
7611400000014

第14章 草原上的鸟类家族(1)

(章导语)鹰、雕、鹞、隼等猛禽在天空中飞翔,伺机俯冲下来捕食鼠类和小鸟;草地上的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巨大的鸵鸟在草原上快速的奔跑……,草原开阔的自然环境也为鸟类们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家”。

凶猛的猎手——猛禽

中文名:猛禽

分布区域:全球性分布,除南极以外,包括许多海岛

猛禽是鸟类六大生态类群之一,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隼形目和鸮形目的所有种。猛禽包括鹰、雕、鵟、鸢、鹫、鹞、鹗、鸮、鸺鹠等次级生态类群,均为掠食性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猛禽个体数量较其他类群少,但是却处于食物链的顶层,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昼行性的鹰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食肉鸟群体。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至如伯劳鸟那样的娇鸢和侏雀鹰,大至如天鹅般大小的虎头海雕和皱脸秃鹫)

鹰科食肉鸟以壮观的空中炫耀表演而出名,但在领域炫耀中,有些种类(如蛇雕和非洲冠雕)只是做翱翔和鸣叫。领域炫耀行为既可以是模仿进攻,如一只鸟俯扑向另一只鸟;也可以演变成真正的攻击,即相互之间有接触行为;有时则会出现翻筋斗旋转而下的精彩场面。而求偶炫耀常常为反复的波状飞行,一般主角是雄鸟,先扇翅向上翱翔,然后合翅向下俯冲。一些种类如鱼雕,扇翅节奏会比平时慢,幅度则更大。另一些种类如非洲鹃隼,炫耀中会翩翩起舞。还有少数种类(如黑雕)向下俯冲时动作灵活多变,甚至会做出又翻圈又成环形飞行的动作。

在求偶期间一般是雄鸟给雌鸟喂食,通常在栖木上进行。然而,鹞类会进行壮观的空中食物接力——飞翔的雄鸟放下食物,雌鸟迎到半空中接住。

鹰科中最大的3个群分别代表了公众最熟悉的食肉鸟:鹰、鵟、雕。其中人们最耳熟能详的鹰类有6属58种,大部分为鹰属种类(科内最大的属),如苍鹰、雀鹰等。它们为中小体型的鹰,翅短而圆,尾长,善于在林地或森林中曲折穿行,快速追捕小鸟、爬行类和哺乳动物,这些是它们中许多种类的主要食物。大多数在栖息地相当隐秘,不容易观察到。但非洲的一部分鹰如浅色歌鹰,见于开阔的大草原,栖于显眼的栖木上,它们捕食各种地面小动物,此外还会食珠鸡。

真正意义上的雕类以腿部覆羽而有别于其他的雕,共有9属33种。其中体型最大、也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雕属的雕,包括北半球的金雕和澳大利亚的楔尾雕。大部分在食哺乳动物和部分鸟类之外还会食一些腐肉。但所有这些“穿羽靴”的雕都以捕食活猎物为主,并且有许多种类如鹰雕系列是非常活跃的食鸟类,在森林或林地的树阴层飞翔捕猎。少数为特化种,如亚洲的林雕展翅翱翔在森林上空专门搜索鸟巢,非洲的黑雕则在凸出地表的岩石中间寻捕蹄兔。很多雕类一窝产2枚卵,但先孵化的雏鸟通常会攻击并杀死后出生的雏鸟,一如《圣经》里该隐杀死其弟亚伯的故事。残杀手足的现象在其他一些食肉鸟中也有发生,表现为本能行为或通过食物争夺来实现,然而其起源及优点所在仍有待研究。

鸢和蜂鹰类包括15属29种,具有某些极端的特化形式。鹃头蜂鹰专门用它的直爪挖掘胡蜂的幼虫,而为了避免被蜇,其脸部长有羽毛。食蝠鸢喜欢在黄昏时用翅膀捕捉蝙蝠,然后通过它异常大的咽喉一口吞下。黑翅鸢像隼一样盘旋寻觅啮齿动物,用强健的腿脚将其击晕而捕获。食螺鸢和黑臀食螺鸢用它们具钩的长长喙尖从螺壳里啄出螺。而黑鸢和栗莺则在非洲、印度和亚洲其他地方的乡村和小镇上四处觅食(腐肉),因而成为了最常见、最适应各种条件的猛禽。

兀鹫类(9属15种)特化为食腐,虽然食腐的方式多种多样。达尔文形容它们“沉湎于糜烂”。多数为大型鸟类,头和颈裸露或覆以绒毛,翅宽,用于翱翔寻找尸体残骸。有些种类的喙粗壮,用以撕碎肉、皮肤和肌腱,有些喙精巧,善于从骨骼缝隙间将少量的肉等啄出来。其他的则为特化种。白兀鹫是极少数会使用工具的鸟之一,会将其他鸟的卵摔到地上摔碎或者扔下石块将卵砸碎;胡兀鹫会将骨头扔到岩石上摔碎,然后用勺子状的舌头舔食骨髓;而棕榈鹫摄取的非洲油棕榈的果实比腐肉还多。

海雕和鱼雕类(2属10种),也食大量腐肉,不过它们的主食是鱼和水禽,这与它们的亲缘种又尾鸢一样,只是后者体型较小,且为杂食鸟。最声名显赫的海雕便是作为美国国徽标志之一的白头海雕,这种鸟的数量曾一度大量减少,不过如今已得到恢复。马岛海雕有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稀少的猛禽。

色彩鲜艳的短尾雕有其独特的弓形翅和极短的尾,使之得以在非洲大草原上游刃有余地低空滑翔,寻觅尸体腐肉和活的小型的猎物。非洲鬣鹰和马岛鬣鹰具有细长的腿和与众不同的双关节“膝”,从而能够从树洞和岩脊洞中拖出小型的动物。同时,它们瘦小、光秃的脸便于它们慢节奏地滑翔、灵活地穿过林地的植被,从缝隙或叶簇中觅得食物。

南美的鹤鹰在形态和习性方面与鬣鹰如出一辙,但鹤鹰很可能属于另一个群体鹞类(3属16种),因此这无疑是通过趋同进化实现生物相似性的绝佳例子。鹞类是一群相当统一的鹰,中小体型,尾长,翅宽,在草地上空(如乌灰鹞)和沼泽上空(白头鹞)缓慢地低空觅食。主要捕食小型动物和鸟类,另外也食某些爬行类和昆虫。它们的脸像猫头鹰,耳大,对藏于茂密植被中的猎物发出的声响非常敏感。绝大部分鹞营巢于深草丛中的地面或芦苇荡的水面上,但澳大利亚的班鹞例外,它营巢于树上,通常远离水域。

大多数热带猛禽为定栖性,生活在永久性的领域内。而在温带地区,由于气候更带有季节性和不可预测性,绝大部分种类都会进行某种形式的迁徙,在繁殖地和非繁殖地之间做距离不一的迁移。最长的迁徙为每年飞行约2万千米,由那些定期在东欧和非洲南部之间(如普通鵟)或北美和南美两端之间(如斯氏鵟)往返的猛禽完成。

大部分鹰科猛禽1年内只有一个配偶,有些数年内保持同一个配偶,而少数大型的雕甚至被传称配偶为“终身伴侣”,但这尚未得到证实。一雄多雌制,即1只雄鸟在同一段时期内与1只以上的雌鸟进行繁殖,在鹞类中比较常见;而一雌多雄制,即1只雌鸟与多只雄鸟进行繁殖,则在中美洲的沙漠种类栗翅鹰中很常见。这2种繁殖机制偶尔也见于其他种类中。

鹰科的所有成员都筑有自己的巢,巢材为树枝和茎,常常衬以新鲜植被,一般筑于树上和岩崖上,有时营于地面或芦苇荡中。不同种类之间不时会互换巢址。而隼和猫头鹰则不自己筑巢,经常占用鹰的弃巢。

大多数猛禽在繁殖期有非常明确的分工。雄鸟负责外出觅食,雌鸟留守巢周围,负责孵卵和看雏。这一模式会一直保持到雏鸟发育过半,然后雌鸟也开始离开巢址,协助雄鸟捕猎。与其他大部分营巢鸟类的后代不同的是,猛禽类的雏鸟一孵出来便覆有绒羽,并且眼睛睁开,喂食时它们会很配合地迎上前来吞下食物。

在多数猛禽中,雌鸟最初会将猎物的肉撕成碎片,之后由雏鸟从它的嘴里啄取,但雏鸟在会飞前便须学会自己撕碎猎物。在兀鹫类和一些鸢类中,亲鸟履行职责更为平等,它们轮流营巢,自己的食物自己解决,并带一部分回巢吐喂给雏鸟。

猛禽在栖息地内给自己安排空间的方式各不相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的分布情况。存在三种主要的机制:

第一种是配偶划定它们的巢域,每对配偶维护巢边上外加周围一定面积的区域。约有3/4的猛禽采用这种模式,包括最大的群体鹰类、鸳类和雕类中的部分种类。无论猎食区或巢址为专属还是发生重叠,在栖息地内不同配偶的巢之间往往间隔相当大,小型的猛禽为将近200米,大型猛禽则可达30千米以上。以这种方式来安排空间的种类成员通常为单独猎食和栖息,捕食活的脊椎动物,每年在数量和分布上体现出相当的稳定性。

第二种机制是一些配偶成群聚集在一起,在空间有限的地点“邻里”营巢,外出去周围地区觅食。这一机制在诸如黑鸢、赤鸢、黑翅鸢和纹翅鸢以及蝗鸳鹰、白头鹞、白尾鹞和乌灰鹞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不同的配偶会在不同的时间或朝不同的方向捕猎,或数对配偶在同一区域内各自独立觅食,或是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轮换。繁殖群一般由10~20对配偶组成,巢之间的间隔为70~200米。有时也会发现规模更大的繁殖群。在鹞类中,群居营巢倾向有时因一雄多雌制而得到进一步强化,因为每只雄鸟会有2只或更多的雌鸟将巢筑在一起。

在合适的营巢栖息地不足时,群居营巢对于鹞类和鸢类而言往往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即使它们会普遍采取巢掩盖措施,但群居的习性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种类常常只能零星地获得丰富的食物来源,如局部的蝗虫或啮齿动物泛滥成灾。这也使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移栖性,结果每年在局部地区的数量可能会出现很大的波动。鸢和鹞在非繁殖期也经常成群栖息,其中鸢一起栖于树上,鹞栖于芦苇荡或深草丛中,不过每只鸟均各自拥有一块站立的平台。白天,它们分散在周围地区捕猎,晚上则数十只鸟聚在一起栖息。在非洲的一些地方,偶尔会有几个不同种类的数百只鸢和鹞栖息在一起。同一个栖息地每年都会被使用,但栖息的鸟类数量会差别很大。

第三种机制是配偶在密集的繁殖群中营巢,并群体觅食。这种机制见于食螺或食昆虫的小型鸢类,包括食螺鸢、燕尾鸢、娇鸢和灰鸢,但也出现在兀鹫属的大型种类中。在这些种类中,配偶营巢间隔非常近,通常不足20米,并且聚集成大的群体。一个群体一般至少有二三十对配偶,食螺鸢群体有时不止100对,而一些大型兀鹫则会超过250对。同时,这些种类还集体觅食,一般成分散的群体。兀鹫则是在空中分散飞行,然后聚集到有尸体腐肉的地方。觅食群体在规模大小和组成成员方面都不固定,而是随着个体的加入或离开不断变化。它们的食物来源很明显比较集中,但时间和地点难以预测,可能某一天在某一个地方会觅得大量的食物,而改天换个地方就截然不同了。另外,这些种类始终栖息在一起,非繁殖期会形成规模更大的群体。

无论分散还是集中,绝大部分猛禽都会选择一个特定的地方来营巢。可以是一处悬崖、一棵孤立的树、一片小树林,也可以是一片森林等。所筑巢很多都会长期使用,如一些金雕或白尾雕相继在某些特定的悬崖营巢已至少有一个世纪。一些雕类的巢,则会年年添砖加瓦,变得越来越大。如一个历史上著名的美国白头海雕的巢,面积达8平方米,巢材可以装满两辆货车;另一个在南非的黑雕巢则高达4米。而即使是一块地被植物,白尾鹞也可以营巢数十年。群居的猛禽倾向于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地区营巢,如在非洲南部,许多悬崖(至今仍在为南非兀鹜所用)从人们给它们取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之前数个世纪一直是南非兀鹜在那里营巢。和其他群居繁殖的鸟类一样,猛禽的每对配偶也只维护巢周围的一小块区域,因此只要有足够的岩面,许多配偶都会拥挤在同一个悬崖,而不会去其他同样合适的空悬崖。总体而言,筑在岩石上的巢比树上的巢更长久,筑于树上的巢则比草被上的巢更长久。

空中战斗机——游隼

中文名:游隼

英文名:peregrine falcon

别称:花梨鹰、鸭虎、黑背花梨鹞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

游隼,又名“花梨鹰”、“鸭虎”、“黑背花梨鹞”等,属于体型较大的隼类。游隼的体长约为38~50厘米,重约647~825克。游隼有着又长又尖的翅。游隼与其他隼类不同的地方是其眼周为黄色,颊部有一条相当粗且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游隼的头部至后颈是灰黑色,上体的其余部分为蓝灰色,尾羽上具有数条黑色的横带。游隼的下体为白色,上胸部有黑色细斑点,下胸部至尾下覆羽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黑色横斑,虹膜暗褐色,眼睑和蜡膜黄色,嘴铅蓝灰色,嘴尖黑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黑色。

游隼的栖息地多为山地、丘陵、荒漠、半荒漠、海岸、旷野、草原、河流、沼泽与湖泊沿岸地带,游隼有时也会在开阔的农田、耕地和村屯附近活动。游隼的飞行速度很快,经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

游隼主要捕食野鸭、鸥、鸠鸽类、乌鸦和鸡类等中小型鸟类,偶尔也捕食鼠类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动物。性情凶猛,即使比其体形大很多的金雕、矛隼等,它也敢于进行攻击。

游隼的飞翔速度非常快,这非常有利于它在空中捕食。游隼具有相对比较大的体重,有像高速飞机一样的可以减少阻力的狭窄翅膀和比较短的尾羽,这是它能够快速飞翔的主要原因。。游隼在空中飞翔巡猎时,一旦发现猎物,首先会快速升上高空,占领制高点,然后折起双翅使翅膀上的飞羽和身体的纵轴平行,头收缩到肩部,以极快的速度向猎物猛扑下来。靠近猎物的时候,游隼会稍稍张开双翅,先咬住猎物后枕部的要害部位,同时用后趾用力击打猎物,使猎物失去飞翔能力,待猎物因无法飞翔而下坠时,再快速向猎物冲去,用利爪抓住猎物,这一系列动作异常迅速而准确。有时,游隼也在地上捕食。为了适应这种捕食方式,它的跗跖变得又短又粗又壮,抓握猎物的脚趾也变得又细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