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艾灸疗法治百病(第2版)
7614900000036

第36章 妇科疾病(2)

带下

带下现代医学称之为阴道炎。是指妇女经常从阴道流出黏液如涕、如唾液样分泌物的一种妇科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下注;或气血虚弱,外邪入侵所致;或因肾阴或肾阳亏虚,或脾虚湿困等因而起。

【症状】

带下有五:白、黄、青、赤、黑等五带。临床所见以白带、黄带为多。或伴有种种不同兼症。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带脉、三阴交、足三里、气海、次髎。配穴:肝肾阴亏型,加肝俞、肾俞、神阙等;脾虚湿困型,加阴陵泉;湿热内蕴型,加归来、蠡沟等。

灸法:①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施用常规温针灸法,各灸20分钟左右,隔日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隔姜(或附片)灸,每次取3~5穴,各灸5~7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温灸器灸,选取肝俞、脾俞、肾俞等背部穴;或选关元、气海、神阙等腹部穴位,常规温灸器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主治:带下病。

附记:引自《艾灸疗法》。屡用效佳。

配穴方二①脾俞、肾俞、白环俞、次髎、气海、关元、带脉、足三里、三阴交、地机。肾阴虚者,加中极、太溪。②中极、带脉、阴陵泉、三阴交、行间。

第1组穴灸法:①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3~5穴,各灸3~5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隔附子饼灸,在气海穴灸10~20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20~30分钟,每日灸1次,15次为1个疗程;④用温盒灸,在脾俞、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穴各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⑤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各灸3壮(或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⑥用太乙神针灸,在脾俞、肾俞、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穴各灸10~15分钟,隔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

第2组穴灸法:①用艾炷隔黄柏细辛饼灸,采用泻法,每穴灸5~7壮,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②用温针灸,采用泻法,每穴灸3壮(或5~10分钟),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

主治:带下病(白带用方①,黄带用方②)。

附记:引自《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灸法治疗各种白带病效果较好,黄带次之。

此外,平时艾灸带脉,次髎穴,有防治白带过多的作用。

配穴方三脾俞、关元、归来、三阴交、蠡沟、隐白。

灸法:用艾条温和(或雀啄)灸,在上述穴位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日。

主治:赤白带下。

附记:笔者经验。多年应用,坚持灸治,效果甚佳。

配穴方四脾俞、足三里、带脉、次髎、关元、隐白。

灸法:①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3~5穴,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隔姜(或附片)灸,每次取3~5穴,各灸5~7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各灸3~5壮或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各类带下病,尤以白带为佳。

附记:笔者经验。屡用效佳,若配用熏洗法,效果尤佳。方用自拟苦参汤(引《指针疗法治百病》):苦参、川黄柏各50g,蛇床子、白鲜皮、蝉蜕各15~30g,白矾6g。煎水,趁热熏洗阴部(先熏后浸再洗),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适用于各种带下病和单纯性阴道炎、外阴瘙痒、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等。效果很好。

经前乳房胀痛

经前乳房胀痛是指经前或经期乳房出现胀痛的一种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病因】

多因肝郁气滞或胃虚痰滞,阴虚火旺所致。

【症状】

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或乳头痒痛,痛甚不可触衣。常伴有胸胁胀满,烦躁易怒,或食少纳呆,月经量少,或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症。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膻中、关元、气海、三阴交、太冲。配穴:乳房有硬结者,加阳陵泉;潮热者,加百劳、膏肓俞。

灸法:①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施用常规温针灸法。各灸1~2壮后留针10~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于经前7天开始施灸,经期暂停;②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暂停。主治:经前乳房胀痛。

附记:引自《艾灸疗法》。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配穴方二肝俞、膻中、行间、三阴交。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灸,在上述穴位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暂停施灸。②用艾炷隔药饼灸,取香附、延胡索各等份,共研细末、备用。每穴取药末5g以茶水调和成软膏状,搓成直径约2cm薄片,置于穴上,再将中、小号艾炷置药饼上,点燃施灸,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温针灸,每次取3或4穴,各灸2壮(或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暂停施灸。

主治:经前乳房胀痛。

附记:笔者经验。多年应用,效果甚佳。若能配合药物治疗,则疗效更佳。

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期综合征中医无此病名。是指妇女在“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期间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是50岁左右绝经期前后妇女的常见病。

【病因】

多因肾虚,或肾虚肝虚或心脾两虚所致。

【症状】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背痛、潮热汗出,情绪烦躁,易怒,心悸、失眠、多梦、水肿,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口干唇燥,月经异常等症。

【疗法】

配穴方一脾俞、足三里、肾俞、关元、血海、三阴交、八髎。灸法:①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2~4穴,各灸3~5穴,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温针灸,每次取2~4穴,各灸3壮(或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④用艾炷隔附片灸,每次取3~5穴,各灸3~7壮,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绝经期综合征。

附记:笔者经验。临床屡用,坚持调治,多获良效。

配穴方二主穴: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脾俞、足三里。配穴:心烦加大陵;潮热加复溜、照海;纳少便溏者,加中脘;失眠多梦者,加神门。

灸法:①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施用常规温针灸法。每次各灸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无瘢痕(着肤)灸,每次取2或3穴,取艾炷如黄豆大小,直接着肤灸,各灸5~7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以艾条悬之温和灸,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或2次,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绝经前后诸症。

附记:引自《艾灸疗法》。屡用皆效,久治效佳。

盆腔炎

盆腔炎中医无此病名,但与中医学的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热疝和症瘕积聚等病的症状有相类似之处。是指由于流产、刮宫术、产褥热、老法接生以及不洁性交等原因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盆腔炎症的总称。多发生于30~40岁,是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湿浊热毒或寒湿凝滞,结于下焦,继而导致气滞血瘀,邪瘀血结所致。但湿热、寒湿、气滞,血瘀又互为因果,病机转化极为复杂。然病有急性和慢性盆腔炎之分,急性多属湿热蕴结之炎症型,慢性多属气滞血瘀之包块型。

【症状】

高热、下腹剧痛,腹肌紧张而拒按,带下黄赤,月经量多,苔黄腻,脉数,多为急性盆腔炎。而慢性则见低热或不发热,少腹绵绵作痛,经前后为甚,带下量多或色黄,或形成癓瘕包块等症,且病程较长;若继发感染,又多呈急性发作。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气海、中极、归来。配穴:少数根据症状不同,也可配用大肠俞、次髎。

灸法:①用艾炷隔姜灸,用艾绒做成直径1.5cm,高1.8cm,重约800mg的艾炷,置于0.4cm厚的鲜姜片上(放在所选的穴位上)点燃灸之,每穴灸3壮,每壮6~7分钟;②用隔姜光照灸,是采用8301型经穴灸疗仪,将其灸头固定安放在穴位上,其光斑处放0.2cm厚的姜片,每次光照20分钟。

上法治疗时均要求其灸点皮肤温度保持在病人较为舒适的温热感为准。每日治疗1次,每次20分钟左右,10次为1个疗程,连治2~3个疗程。

主治:慢性盆腔炎。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针灸疗法》。用上两法共治疗71例,结果痊愈35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例。

配穴方二①大椎(刺血)、中极、三阴交、十宣(刺血);②中极、关元、关元俞、八髎、肾俞、五枢、三阴交。

用艾条温和灸兼刺血法:取①组穴,用艾条悬之温和灸中极、三阴交(双)穴各5~10分钟,再用三棱针点刺大椎、十宣穴各放血少许,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②组穴中的3~5穴,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②组穴中的3~5穴,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用温针灸:每次取②组穴中的3~5穴,各灸3壮(或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盆腔炎(急性用方①,慢性用方②)。

附记:笔者经验。临床屡用,多获良效。若能配合药物治疗,内外并治,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具体方药可详见《秘方求真》一书。

配穴方三神阙、归来、中极、气海、大肠俞、次髎、三阴交。灸法:用艾炷隔姜灸(或隔饼灸),根据症状中极、神阙、气海、归来等穴各灸3~5壮,余穴则施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以灸至局部皮肤灼热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

主治:盆腔炎。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临床屡用,均有一定效果,若配合药物治疗,则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女性不孕症

不孕症是指生育年龄的妇女,其配偶生殖功能正常,过正常性生活2年以上不孕;或曾有过生育而后2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再受孕者,统称为不孕症。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

【病因】

导致不孕症的原因极为复杂。概括而言,其因有二:一为因病(如月经不调、带下、盆腔炎等)而致不孕(治详各病);二为因因而致病,因因致病者,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冲任亏损;或风寒侵袭,寒凝胞脉;或痰瘀阻滞;或子宫寒冷;或因内分泌功能紊乱;或生理缺陷等因所致。

【症状】

女性不孕症。致因不同,兼症亦异。

【疗法】

配穴方一①命门、气户、神阙、阴交、关元、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②中极、合谷、三阴交。气结加气户、阴廉;痰湿加阴陵泉、丰隆;血瘀加归来、次髎、子宫、太冲。

用艾炷瘢痕(发疱)灸:方①每次取腹部及下肢各1穴,于每月经期第12日施发疱灸,每穴灸3~5壮,每个月经周期灸1次。用艾炷无瘢痕灸:方②选中极、太冲穴为主,用麦粒大艾炷,每穴灸3~5壮,隔日灸1次。用艾炷隔附子饼灸:每次取方①中3~5穴,各灸3~5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用艾炷隔盐灸:用食盐填满脐窝,上置艾炷,灸3~5壮,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用艾条温和灸:在气海或中极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⑥用温针灸,宫寒不孕在命门、阴交、气海、曲骨穴,于月经期开始,采用补法,各灸3壮(或10~15分钟),隔日灸1次,15次为1个疗程。方②选中极穴,采用泻法,灸1壮(或5~10分钟),隔日灸1次。

主治:不孕症(肾精亏虚,血虚宫冷用方①;气结痰浊,瘀阻胞脉用方②)。

附记:引自《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艾灸作为一种调整排卵,促进受孕的治疗手段,有良好的效果,但需坚持较长时间治疗才能显效。

配穴方二肾俞、中极、气海、子宫、足三里、三阴交。

灸法:①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3~5穴,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5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炷隔姜(或附片)灸,每次取3~5穴,将姜片或附片置穴位上,上置麦粒大艾炷,点燃灸之,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5次为1个疗程;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0~30分钟,每日灸1次,15次为1个疗程;④用温针灸,每次取3~5穴,用补虚泻实法,各灸1~3壮(或5~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主治:不孕症。

附记:笔者经验。治疗不孕,应以药物治疗为主,灸疗为辅,内外并治,比单一疗效为优。多年应用,疗效尚属满意。

配穴方三主穴:关元、命门、三阴交、足三里、中极。配穴:肾阳虚加肾俞;痰湿重加丰隆;腹胀加天枢;胁痛加阳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