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其武安侯列传》导读】
本传其实是窦婴、田蚡、灌夫三人的合传,传中通过魏其侯窦婴与武安侯田蚡之间的矛盾斗争,揭露了汉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互相残杀的黑暗现实。窦婴为人正直,忠于王室,有战功,不贪财,能进士;灌夫性格倔强,尚侠义,欺强而不凌弱,在强权面前不低头。但两人又有贵族豪强平庸骄横的劣根性,尤其是灌夫,表现得淋漓尽致。田蚡是势利小人,依靠裙带关系当上了丞相,专权跋扈,贪婪骄奢,他擅权到了连武帝都不能忍受的地步。在窦婴、灌夫与田蚡的矛盾斗争中,司马迁是同情前者的,这不仅从篇中所叙述的事件中可以看出,篇末的论赞有明确的表示:”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对于本传的结构。吴见思说:”三人传分作三截,各为一章,犹不称好手。他却三人打成一片,水乳交融,绝无痕迹。如入田蚡,紧接魏其,先序魏其,带出灌夫,其神理可见。“由于魏其武安等人事迹司马迁曾亲见,因此三人的性格都写得极其鲜明生动。传外诸人如籍福的委曲调停,三边掩捺;韩安国的心袒丞相,故持两端;武帝的实恶武安,碍难自决;太后的一味私情,护持昆弟:无不面面如生。
【原文】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1]。父世观津人[2]。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3]。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4]。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5]。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6],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7],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8],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
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9]。
【注释】[1]窦婴:字王孙,因军功封于魏其之地而成为列侯,故称他魏其侯。魏其是汉朝所设置的县,故址在今山东省临沂县南。孝文后从兄子:窦婴是孝文后(汉景帝母窦太后)堂兄的儿子。[2]父世观津人:其父辈之前世世代代都住在观津。观津,战国时为赵国城邑,汉设置为县,故址在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3]詹事:官名,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务。[4]梁孝王:名武,汉文帝次子,与汉景帝都是窦后所生。文帝二年封为代王,三年迁为淮南王,十年迁为梁王。死谥孝。窦太后:初为汉文帝妃,生长公主嫖、景帝及梁王。景帝立为太子,他便进位为皇后。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5]燕饮:叙私亲的宴会,可以略去君臣的礼节。[6]门籍:出入宫门的簿籍,相当于出入皇宫的通行证。[7]吴、楚反:指吴王濞、胶西王卬、胶东王雄渠、淄川王贤、济南王辟光、楚王戊、赵王遂等(都是汉宗室)联兵反汉的事。史称”吴楚七国之乱“。[8]廊庑(wǔ):廊,即走廊;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9]条侯:即周亚夫,绛侯周勃之子,汉文帝封周亚夫于条,故称条侯。亢礼:平起平坐。
【诨文】魏其侯窦婴这人是孝文后(窦太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亲以前的世世代代都是住在观津地方。魏其侯窦婴喜好宾客。汉文帝时,窦婴做了吴国宰相,后因为有病辞职。汉景帝刚即位时,窦婴做了主管皇后、太子宫中事务的官。
梁孝王这人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很偏爱他。一次,梁孝王到长安朝见太后、景帝后,用家人兄弟之礼叙饮。此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喝酒至最高兴时,汉景帝便从容不迫地说:”我寿终之后,就把这王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听了此话十分高兴。窦婴举了一杯酒进献给景帝,说:”汉的天下是高祖打下来的天下,父亲把王位传给儿子,这是汉室的约规,你皇上怎么能擅自传位给梁王呢?“窦太后从此便憎恨窦婴。窦婴本来就把他的官位看得很淡薄,恰好身体有病便辞了官。窦太后趁此机会便除去了窦婴出入宫门的簿籍,不许他入宫朝请。
汉景帝三年,吴、楚七国联兵反汉,景帝要对付七国之乱,他遍查刘氏宗室和外戚窦氏诸人都没有像窦婴那样能干的人。于是,景帝召见窦婴。窦婴入朝觐见景帝,坚决辞谢官职,推说身体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也感心中有愧。于是,景帝说:”天下正是危急之时,王孙哪,你怎么可以丢开不管呢?“于是就拜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金子千斤。窦婴便把闲居在家的袁盎、栾布等名将荐进给景帝。他将皇上所赐的金子,都放在廊庑中,有军吏走过,都叫他们拿这些钱去用,所有赏金都没有拿入其家中去。
窦婴屯军荥阳,遥控攻击齐、赵之兵。吴、楚七国之乱兵全被打败,窦婴被封为魏其侯。诸多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魏其侯。汉景帝时,每当群臣朝见商议大事,像条侯、魏其侯,众列侯没有谁敢与他俩平礼相见的。
【鉴赏】魏其侯,即窦婴(?—前131),西汉大臣。字王孙,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人,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之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术,反对黄老学说,为窦太后贬斥。后因罪被杀。本文记述的主要是他被任命为大将军后,善待军吏,以取得平吴楚七国之乱的胜利。
文章在写窦婴善待军吏之前,先写他与窦太后的一次冲突。即在皇室的一次家宴上,孝景帝酒酣之时,从容而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梁王,即梁孝王,是孝景帝之弟,窦太后之子。此时,窦太后十分高兴,但窦婴却引酒进上,说:”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从此,与窦太后结怨,以后屡遭窦太后贬斥。
接着,文章写他任大将军之事。孝景帝三年(前154),汉宗室吴王濞、胶西王卬、胶东王雄渠、淄川王贤、济南王辟光、楚王戊、赵王遂等联合起兵反汉,史称”吴楚七国之乱“。孝景帝找不到合适人选带兵平乱,在窦婴”固辞谢病不足任“的情况下,孝景帝只好强令他为大将军,并赐金千斤。窦婴在不得不从命的情况下,一方面大量起用在家赋闲的名将袁盎、栾布等,一方面将皇帝所赐之金置之于房廊下,任军吏自取为用,自己一分不拿。这样,出于公心,善待军吏,就使全军上下同心,愿为他效力。所以,他守荥阳,监齐、赵之兵,很快就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从上述两件小事看出:窦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为人正直,忠于王室,所以他坚持皇位应”父子相传“的正统理念,反对传位给梁王;他不贪财,带兵仁义,很受军吏拥护,形成了上下同心协力的无坚不摧的战斗力,有战功;他为人宽厚,能进士,”薄其官“,对大将军一职一再”固辞谢病“,表现出淡泊官场的态度。可见,本文的选材善从细小处着眼,虽小而典型,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