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
7677700000036

第36章 铁窗中成长起来的南非黑人领袖

——曼德拉

纳尔逊·曼德拉(1918—)生于南非特兰斯科地区的一个酋长家庭。他是家里惟一的男孩,因而父亲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12岁时,父亲病逝,临终前将他托付给滕布族大酋长达林戴波监护,希望大酋长能对他严加管教,以继承家业。他在教会学校接受了中小学教育。1938年,他考入对黑人学生开门的黑尔堡大学攻读文科。学校的教育使他接受了自由、民主等革命的思想。在这里他还结识了一批血气方刚的青年,其中的奥利弗·坦博成为了他的挚友。他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在三年级时,因组织学生反抗校方的抗议活动,被学校停学,他毅然中断学业返回家乡。大酋长令他接受学校的复学条件——放弃抗议斗争,被他拒绝;想让他继任酋长而为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又为他一口回绝。接受了新思想的他已不愿再像父辈那样生活,他甘愿舍弃贵族地位。1941年,他逃到了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

离开了熟悉的部落,他面对的是一个种族壁垒分明的社会。作为一名黑人,他只能在贫民窟里居住,从事一些简单劳动。最初,他在一个矿上当看门的警察,这使他接触与了解到黑人工人的生活与愿望。经人介绍,他认识了黑人活动家沃尔特·西苏鲁。此后,在西苏鲁引导下,他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他到一家白人律师事务所工作,并于1942年在南非大学拿到文科学士学位,然后又到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进修法律。1952年他与坦博合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

1944年,他和坦博加入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1912年成立)。非国大是南非历史最久的黑人团体,长期从事维护黑人权利、争取政治平等的非暴力的合法斗争。但由于白人政权的镇压,他们的请愿、上诉等活动一再遇挫。因而,在斗争方式上,非国大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1944年曼德拉和西苏鲁、坦博等人组织了隶属于非国大的“青年联盟”,一开始即以激进的姿态活动于南非的政治舞台,希冀发动全民族的解放斗争。1948年曼德拉当选为联盟的全国书记,后来又担任非国大执委会委员和德兰士瓦省主席。1952年非国大和南非印度人大会共同组织“蔑视不公正法”的运动,曼德拉作为全国志愿者的总指挥几乎跑遍全国,发动群众,参加斗争。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不顾禁令,走进只许白人进入的车站、邮局等公共场所。运动持续半年,最后以8000余人被捕,曼德拉等领导人被软禁而告结束。

蔑视运动虽然没有达到取消种族主义法令的目的,却极大地唤起了群众。非国大的成员由7000多人增加到10万余众;同时,促进了黑人与印度人等其他有色人种组织及白人进步势力的合作。在非国大的倡议和组织下,有2884名黑人、印度人、“有色人”和白人代表出席的“人民大会”于1955年6月25—26日召开。大会通过的“自由宪章”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改革的要求,为民众勾画出一个理想的民主社会的蓝图。监禁中的曼德拉,未能出席会议,但他参与了宪章的起草工作。正在全面推行种族隔离政策的白人政权不能允许任何民主运动的进行,对“人民大会运动”实行了大规模的镇压,曼德拉再次被捕。当局经过20个月的准备,以叛国罪之名开始了对他们的审判。曼德拉既是被告,又是辩护律师。他的滔滔雄辩,令人折服,当局始终没有证明这些被告有暴力推翻政府的证据。这次审判一直拖到1961年3月,法庭才终于宣告曼德拉等最后的30名被告无罪。就在这次漫长的审判期间,曼德拉与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温尼结识,于1958年6月结婚。

总结以往运动的经验,曼德拉认为不能再采取发表声明、群众集会等公开的斗争形式,必须发动广大群众,采取更有效的斗争方式,遂提出以黑人居住的城镇街道为基础建立区和城镇基层组织的方案。非国大执委会批准了这个方案,并以他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将其命名为“M计划”。在1960年当局取缔非国大和泛非主义者大会,使组织不能合法存在的情况下,M计划显示出其具有的预见性和强大威力,他们在群众的支持下,很快地转入地下,继续开展斗争,由此,也推动了基层组织建立与发展。

由于形势的变化,曼德拉再次提出组织民众进行暴力反抗的主张。1961年6月非国大执行委员会接受了他的意见,在非国大之外成立了一支武装——民族之矛,曼德拉负责筹建工作并担任第一任总司令。曼德拉将“民族之矛”建成高度集中的、非常精干的武装小组,选择的方式是开展破坏活动,避免人员伤亡,以减少种族仇恨。1961年12月16日“丁干日”(历史上的非洲民族英雄纪念日)这一天,民族之矛发表了开始武装斗争的宣言,并在德班、伊丽莎白港等城市进行了一系列的小规模的爆炸破坏活动,为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1962年初,他秘密率团出席了在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泛非自由大会”。会后又到英国、阿尔及利亚等国进行访问,寻求支持。

1962年8月,他回国后仅两个星期,即遭逮捕,法庭以煽动罢工和非法出国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3年的7月,西苏鲁等一大批非国大的领导人因暴力革命的罪名被捕,政府从查获的一些文件中发现了曼德拉与民族之矛有关系的证据。随后,将曼德拉以第一号被告之名并人该案。为了使他们免于死刑,律师建议他只承认指控中提到的一小部分破坏活动,因为很多起破坏活动是在他被捕之后发生的。但曼德拉认为,既然是民族之矛被审判,作为它的领导人,他就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而使自己解脱,必须借法庭之机,公开声明自己的观点,说明他们为什么要进行暴力反抗。并且决定,如果被判处死刑,将不提出上诉。

1964年4月20日,法庭辩论开始。曼德拉代表被告,宣读了他的法庭供述。他首先否认对非国大与南非共产党有关系的指控,接着坦然承认:“我是民族之矛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历数非国大50多年的和平反抗均遭白人政权镇压而惨败的历史之后,公开申明,政府的暴力必然导致非洲人的暴力反抗。当一切和平抗议的渠道都对我们关闭之后,我们决定采取暴力方式进行政治斗争,这是政府留给我们惟一的选择。此时,他早已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我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民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我与白人进行斗争,也反对黑人的控制。我珍视实现民主社会的理想,在那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具有平等的权利。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存……我准备为这个理想献出生命。”曼德拉的声明,深深地感动了法庭内外的听众。非国大的国内及国外机构动员舆论,要求南非政府停止审判,赦免政治犯。6月12日法庭宣判曼德拉等8名被告终身监禁,当日即将他们投入罗本岛监狱。

自参加争取民族平等的斗争以来,曼德拉已6次被捕,3次被监禁,还有数次被限制人身自由。但是,自由之火是不会熄灭的,他在囹圄之中,人民兴起了更大的反抗,迫使南非的政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执政的国民党内部主张改革的势力占了上风。1989年9月当选为南非总统的德克勒克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开放党禁,释放政治犯;废除紧急状态法;取缔300条种族隔离法令等,以逐步实现国内各种族的平等。1990年2月11日,政府终于将曼德拉释放。至此,他在监狱里已度过了27年之久。

出狱后的曼德拉立刻投入了火热的斗争中。因坦博病重及不久后病逝,他当选为非国大的主席,代表非国大参加了与德克勒克政府举行的多党谈判。他从南非存在着多部族、多种族的社会现实出发,一再向群众说明,“冤冤相报何时了”,必须实行种族和解。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1993年11月18日签署了过渡时期宪法草案,多党谈判正式结束。随后,南非议会特别会议通过了过渡时期宪法草案。

1994年4月27日零时,新宪法生效,新国家诞生。南非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有各种族参加的一人一票的大选。非国大获得了1220万多张选票,占总有效票数的62.65%;在议会的400个议席中占252个议席。5月10日,曼德拉就任总统。维持了300年的种族隔离制度就此结束,退出了南非的社会舞台;占人口大多数的黑人取得了和白人完全平等的地位。正如曼德拉的就职演说中所说:“医治创伤的时刻已经到来,弥补分歧的时刻已经到来,重建国家的时刻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