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
7677700000042

第42章 “理想国”的创造者

——柏拉图

柏拉图(前427一前347)出生在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父母和近亲都是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名叫阿里斯顿,相传属于雅典诸王的后代。母亲柏里蒂娥妮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创始人梭伦的后代。柏拉图青少年时期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并在早年就显露出多方面的才能。他长于运动,能绘画,懂音乐,据说还写过一篇史诗和一本悲剧。

前407年,柏拉图20岁时,他父亲送他到苏格拉底门下从师受教,从此两人便结成莫逆之交。柏拉图一直把苏格拉底当成最高人格与智慧的化身,称他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他先后跟随苏格拉底学习8年,直到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处死,才和他的同门弟子逃出雅典,流亡他乡。苏格拉底被处死刑是柏拉图一生的转折点。这件冤枉的事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悲痛之余,他丧失了别的方面的兴趣。他一心一意是要纪念苏格拉底,使他的名声流传下去。

柏拉图由雅典逃至麦加拉避难,此后他到了不少地方,西西里、意大利南部,甚至埃及,都有他的踪迹,在这期间,他对毕达哥拉斯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还学习了数学。

前388年,柏拉图应西西里岛叙拉古王朝狄奥尼修斯一世的邀请前去那里讲学,并结识了这位僭主的内弟第昂。后来因与僭主意见不和而争吵起来。这位暴君决定把柏拉图卖为奴隶,幸而他在昔勒尼的一位朋友听说他身陷险境,为他付了足够的赎金才使这位雅典贵族逃脱了这个耻辱的命运。

这时,苏格拉底事件已经被人们淡忘。柏拉图于是安顿下来,在雅典城外的阿加德米创办学园,免费收徒。柏拉图开办这个学园极为成功,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其中最重要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他18岁进这个学校,住了20年,直到柏拉图死。

柏拉图的著作主要有《理想国》、《法律篇》、《斐多篇》等。他的著作,除书札外,大多采用对话体,主角就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柏拉图认为,要得到一个正确的主张或命题,用对话的方式来辩论最为合适。这样一步一步地诘问下去,一问一答,必能得到最后的真理而不可否认。因为这最后的真理乃是像证明几何题那样,一层一层推论下去而得到的。

柏拉图哲学的中心思想是:在现实世界之上,还有超经验的理性世界。理念是第一性的,现实是第二性的;现实是理念的派生,是它贫弱的模拟和极不完备的影子。现实世界变动不居,只有理念世界才是永恒真实的客观存在。这正是精神第一、物质第二的客观唯心论。柏拉图虽然是唯心主义者,但他在交谈和论战中又发展了辩证法。他认识到相反意见的对比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意义。他还解决了概念、判断、推理等问题,发展了逻辑学。

柏拉图通过《理想国》一书阐述了他的政治观点。《理想国》是柏拉图回雅典前后写的。这部著作以对话体的形式,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述了他的国家观。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个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有具备不同品德的三等人:第一等是治国的圣哲,他们生来就具有“智慧”的品德,应当支配一切。第二等是卫国的武士,他们生来具有“勇敢”的品德,可以做统治者的辅助人员。第三等是农夫、手工艺者和商人等民间艺工,他们生来具有“节制”的品德,专事劳动生产,为养活前两等人服务。如果这三种人都具备了自己应用的德行,就实现了“公正”。

柏拉图还认为,这样的划分是根据人们的不同气质和性格,柏拉图用“金属的神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了他的思想。一些人好像是金子做的,他们有指挥的才能。另一些人好像是用银子做的,他们将成为优秀的武士;最后,大多数人——农民和工匠——相当于钢和铁。一般说来,一个人属于哪一等,他的子女也属于哪一等。要是三个等级的人互相代替,这就是“不正义”;一旦第三等人掌握了政权,国家就要倾覆。为此,他主张在前两等人中取消私有财产,以防止钩心斗角,互相倾轧;并主张由国家组织教育,按照严格的教育制度,努力培养这两等人的儿童。

柏拉图的“理想国”并非出于一种超现实的虚构,而是以斯巴达奴隶主寡头专政和公民份地制为蓝本的。他所设计的维护贵族奴隶主剥削和统治的方案,在具有民主政治传统的雅典是难以实现的。但直到晚年,前367年和前361年,他还两度重回叙拉古王朝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结果仍然失败。柏拉图的理想国计划始终未能实现。

柏拉图死于前347年,享年80岁。传说,有一天他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宴会。宾客们饮酒作乐,欢呼狂笑,老哲学家感到有点吃不消了,于是他退到屋子的一角,没过多久,便平静地死去了。

柏拉图哲学对西欧以后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罗马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直接来自柏拉图哲学,并通过它们使柏拉图哲学影响了整个中世纪。近、现代的西方唯心论和唯理论哲学,也大都和柏拉图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的有益成分同时为文艺复兴时期库萨的尼古拉、布鲁诺等人所继承,并经过近代一些思想家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