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的资本全集
7678100000041

第41章 人生资本之财富口才篇(1)

善于理财积聚财富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生穷”,每个月至少保留收入的一成储蓄起来,是个人理财最重要的原则。

你或许会认为,在不能先确定每个月固定要支付的账务和其他开销前,就先存下收入所得的10%是不实际的。但事实上,金钱的使用也犹如时间一样是有弹性的,你可以强迫自己储蓄,切实做到从每个月的薪金中预存一部分钱。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强迫储蓄”的经验,例如购买人寿保险或缴付房屋贷款,都含有强迫存钱的意义。想减少支出存点钱,而且还有余钱付清每个月的固定账务和其他消费,就必须遵循这个原则。一旦做好预算并偿还完需支付高利息的负债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储蓄了。但也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做到不可,还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先存下收入的5%,再逐渐增加。当你切实做到强迫自己储蓄后,就能够自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调整消费结构。

无论你现在的生活水平如何,也无论将来是否会投资做生意,强迫储蓄都是你成为有钱人的第一步。

在美国,多年前,一个年轻人从宾州的农业区来到费城,进入一家印刷厂工作。他在一家储蓄公司开了个户头,养成了每周坚持存款60美元的习惯。三年后,他有了9000美元的存款。这时,他所工作的这家印刷厂发生财务困难,因为紧缺资金,面临倒闭的危险。这位年轻人在了解全部情况后,立刻找到工厂老板磋商。最后他拿出他所存的这9000美元来用作工厂的周转,挽救了这家印刷厂,也因此获得了这家印刷厂一半的股份。

他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协助这家工厂付清了所有的债务。到了后来,由于他拥有一半股权,所以每年可以从这家工厂里拿到25000多美元的利润,远远超过了他的工资。

这位年轻人的成功,许多人,包括他自己,做梦也没想到是由每周存几十美元而引起的。实际上,只要你坚持不断,持之以恒地做到每月都存一定的钱,不管多少,这份储蓄都是不断地增加的。待有了一定的储蓄,就多了一定的机会,当机会来临时,就有一定的资金来做铺路石,引导成功。

如今成家立业,干什么都需要钱,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一般都没有多少资金,因此我们一定要自力更生,学会储蓄。仔细选择合适的储蓄利率,是将小钱变为大钱的重要方法。当然,除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外,还要注意不可贪多求快。“欲速则不达”,贪多求快,很可能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连累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很多人的“资产”都是累积来的。大富豪的钱是累积来的,大将军的战功是累积来的,大学者的学问是累积来的……“累积”是由小而大,由少到多的必然过程,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因此如果你能好好运用滚雪球式的“累积法”,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别小看这条发财之路。不只是工薪阶层,就连不少富翁也视之为发家之路。美国三大富翁之一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一生都坚守着这个信条。

洛克菲勒享有98岁高寿,他一生至少赚进了十亿美元,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万美元。看来他是一位十分慷慨的大富翁,但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车回家,缺一毛零钱,就向他秘书借,并说:“你一定要提醒我还,免得我忘了。”

秘书说:“请别介意,一毛钱算不了什么。”洛克菲勒听了正色说:“你怎能说算不了什么,把一块钱存在银行里,要整整两年才有一毛钱的利息啊!”

还有一件事。洛克菲勒习惯到一家熟识的餐厅用餐,餐后,给服务生一毛五分钱的小费。有一天,不知何故,他只给了五分。

服务生不禁埋怨说:“如果我像你那么有钱的话,我绝不吝惜那一毛钱。”洛克菲勒笑了笑说:“这就是你为何一辈子当服务生的缘故。”这位亿万富翁对金钱的看法是:只有重视每一个小钱,不断地将它们积聚起来,你才能成为富翁。

点点滴滴地积聚财富,是开创事业的第一桶金,或谋求第一桶金的起点。它也是人生舒适、有尊严的退休生活的保证,是防备不时之需或抵抗疾病、灾祸等意外事故,挽救生命的强大支柱。善用手头的钱生钱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劝人善加理财的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要善加管理并运用自己的财富,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怕丢失,就将它埋藏于树下存着,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有名的马太效应。故事中第三位仆人受到责备,不是由于他乱用金钱,也不是因为投资失败遭受损失,而是因为他把钱存在安全的地方,根本未好好利用金钱,不会理财。

将资金存贮于银行是当今人们投资理财最普遍的途径,同时也是理财所犯的最大错误。因为多数人认为钱存在银行能赚取利息,这样就算是对金钱有了妥善的安排,已经尽到理财的责任。事实上,利息在通货膨胀的侵蚀下,实质报酬率接近于零,等于没有理财,因此,钱存在银行无异于这个故事中所说的“将钱埋藏于树下”。

另外,你选择以银行存款作为理财方式,其着眼点不外乎是为了安全。但你应该明了:“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但长期却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

在当今时代,理财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投资。虽然确保资金的安全乃是人们心中合理的想法,但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经济形势下,持续稳定的增长更重要。辛辛苦苦积聚下来的这笔钱完全可以用来购置房产、铺面,来增加自己的固定资产,到10年以后回头再看,就不仅拥有银行的大笔存款,还拥有自己增值多倍的企业财产。

不论你是谁,不管你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如何,你都能学习做一个投资高手。你可以视你手头积聚下来的一笔不少的钱作为第一桶金的原始积累;也可以看准市场,找一个切入点,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手头的金钱,赚取自己事业的第一桶金。以后再凭着这到手的第一桶金,开拓自己一生的事业。

在人一生的事业中,第一桶金不仅仅是自己最初获得财富的结果,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自己拥有了一种精神,一种激励。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许多创业成功者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靠最初掘到的第一桶金作为激励自己的资本,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就能闯入创业的突破口,起家创富。

原始积累是白手起家者必然经历的创业阶段,这往往是创业者最艰难的岁月,所以,如何赚取并运用好手头的第一桶金至关重要。创业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广东巨星影业公司董事长邓建国在创业征程上可谓信心坚定、耐心十足。他高中毕业后。因为考不上大学,便到农场为场领导打水扫地,一个偶然的机会,邓建国在县城看到一张报纸,上面有一则关于科技信息方面的消息,说是可以利用科技信息在全国建立信息网致富。当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人心思富,却苦于信息闭塞科技知识匮乏,他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便开始着手准备利用信息网络发财。他先后在江西临川和九江等地开办了科技培训班,并和南京、北京的公司、信息报社合作搞项目开发。在“科技致富”的口号下,邓建国在很短时间里就赚到了20多万元,在他眼里,这可算是一笔巨款,也是他掘到的第一桶金。

后来,邓建国将自己的“第一桶金”投入到影视业的开发中去,他在广州闯荡时,通过对市场独特的炒作方式,引起广泛的争议,提高其影片在观众中的注意率,从而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市场效果。因此2000年,邓建国被媒体评为“中国影视十大风云人物”之首。仅仅10年时间,邓建国从一个乡村电影放映员,成长为中国最具知名度和最具影响力的影坛大亨之一。邓建国的身价,早已过亿。由此可见,邓建国是个奇迹,他的成功在于深刻的市场感觉和充满智慧地找到了创业的突破口。最初,他抓住机会,挖掘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又把握住时代脉搏,将原始积累投入到刚刚兴起的文化产业中去,邓建国最终取得了成功,成为亿万富翁。

崇尚个人奋斗的美国人大都记着一句格言:人生最重要的是第一桶金。因为第一桶金是创业成功的标志,是积聚财富的开始,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起点与转折。因此,会赚第一桶金的人必定会在财富之路上一步步走向辉煌。许多美国人之所以铭记这句格言,是他们梦里都在想着通过个人奋斗掘取第一桶金,然后用这桶金搭起财富的阶梯,到达创业成功的天堂。

当前,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正在艰苦创业,或者打算创业,而许多人在创业时又多是白手起家,经过一个时期的摸索和苦心经营,才能够为自己掘取到将业绩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第一桶金。所以说,用好决定自己人生命运的第一桶金,不仅仅要有胆识,敢为天下先,更重要的是还要独具慧眼,懂市场会经营,善于掌握创造商机的秘诀。当然,个人积累一定的财富,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应该说是绝大部分创业人士的必经之路。

借他人钱财做自己的事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世界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借助外力,以成就自己最大的事业。有大志者常常以借用天下的力量的多寡来判断自己的事业还有多少作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归心;刘备借荆州安顿自己的军队百姓,徐图发展,致有三分天下。一般人士至少也可以借用自身环境的优势,借用他人的智慧、力量、名声、信用、钱财以及物品。可以这样说,虽然世间大多数资源不为我们所拥有,但我们拥有“借用”这一无限的资源。其实心胸放得更宽一点的话,所谓的拥有也不过是能用而已。如果放在一角一直不用,你又如何算得上拥有。只要自己能够使用,那东西放在自己屋内或者屋外,还不是一样。所以在这一点上,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旦拥有了“借”字,也就拥有了无限的资源,拥有了一切。

“借”字当中,资源最多,也最常用的就是财富了。“借钱”二字自古相连,天经地义,人人会用;但善于借用他人的钱财做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却是一项高层次的资源,需要你灵活运用。我们来看一下世界船王的白手发家的故事。

世界上私人船只吨位第一的船王是美国的丹尼尔·路维格。路维格最初创业发展自己的事业,靠的是巧妙地向银行借钱。一次,路维格发现用轮船载油比载货更有利可图,可是由于资金有限,路维格不可能买到一艘油轮,于是他打算买下一艘货船,再改装成油轮。可是钱从哪儿来呢?路维格想到了银行贷款,于是丹尼尔开始跑银行借钱。

他接连到纽约的几家银行谈借钱的事情,可是人家一看到衣衫破旧的他,便不屑一顾地问“你有抵押吗?”路维格力争说服银行:“我把货轮买下来之后,立即改装成油轮,我已经把这艘还没有买下来的船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他们每月付给我的租金,正好可以每月分期还我要借的这笔款,我可以把租契交给银行,你们可以直接去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这样就等于分期还款了。”尽管路维格认为自己的计划很合理,可是他所到的银行无一不认为他的这种做法荒唐可笑,而且根本没有信用可言。

然而,路维格并不灰心。这一次他来到大通银行,找到了大通银行的总裁。大通银行的总裁听了路维格上面这番奇怪的言论后,心想:路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会十分稳妥,这不就等于收回了分期付款?除非有预料不到的重大经济灾难发生。但退一步而言,假如路维格把货轮改装成油轮的做法结果失败了,但只要这艘船和石油公司存在,银行就不怕收不到钱。

于是,大通银行同意把钱借给了路维格。路维格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船,改成油轮,租了出去。然后又利用这艘船作抵押来借另一笔款子,从而再买一艘船。路维格的精明之处在于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来增强自己的信用。

这种情形继续了几年,每当一笔债付清之后,路维格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而是由他放入自己的口袋。

后来路维格又准备着手筹建造船公司。他先设计一艘油轮或其他用途的船只,在还没有开工建造的时候,他就与人签约,愿意在船完工的时候把它租出去。路维格拿着船租契约,跑到一家银行去借钱建船。这种借款是延期分期摊还的方式,银行要在船下水之后才能开始收钱。船一下水,租费就可转让给银行,于是这笔贷款就像他最初的方式一样付清了。等到一切手续办妥,路维格就成了当然的船主,可是他当初一毛钱也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