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厚重的灰尘已令它窒息,如果再不打开心窗,那等待它的便只有死神。为了曾经,为了未来,请你和我一起,轻轻将心窗推开。伸出双手,轻轻擦拭心窗上的灰尘,然后用力一推,让阳光在瞬间倾洒进你小小的心房。放眼望去,天空的流虹在心底悠然绽放;侧耳倾听,微风中的天籁在耳边盘旋徜徉。窗外的风景,留给你的,只有心旷神怡与欣喜不已。心窗内是自闭的喘息,心窗外却是天堂的痕迹。不需要太多,只是缓缓开启。当窗开尘去的刹那,绝壁上也会留下惊人的一声长叹。
生命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就应该努力去欣赏,不论风雨还是霹雳。没有人的一生是黑白分明的交替,既然我们不愿用今天擦掉昨天,只留下那空白的一片,我们就应该有打开心窗的勇气。也许过去的记忆告诉我们,那样也许就会有伤害,但伤害真的可以否定一切吗?不!当爱的阳光温驯地洒在我们身上的时候,心灵,已在爱的抚摸下彻彻底底地释然。也许它轻如纸张,但在它倾洒的地方,我们除了幸福,还有虔诚。那才是人生,有悲喜、有得失的人生,那才是心灵真正的解脱。
所以,请不要吝于关怀你的心灵,它已被灰尘埋没太久,它需要的是爱的阳光,是窗外五光十色的梦想景象。请你和我一起,从现在开始,将心窗打开,让心灵的窗棂从此无尘。
咖啡,是用心情来煮的
精心挑选来自南美的咖啡豆,用心研磨成粉,在精致的玻璃器皿中煮沸,看热气腾腾,看那弯曲的玻璃管中缓缓上升的棕色液体,萦绕在一室的咖啡浓香里,我仿佛看到了主考官被调动起的嗅觉兴奋和频频点头的满意……
我即将去参加一个英语口语比赛,我的自选题是《有关咖啡》。咖啡,一直以来是我的最爱,我把对咖啡的钟情融入我的演讲之中,一定是一次声情并茂的表演。
临去之前,还要来体验一次煮咖啡的优雅心境。喝一杯,让醇香的咖啡激起我的兴奋与灵气。
一切都惊人地顺利,我在主考官面前神态自若,甚至有些眉飞色舞地大谈我的咖啡哲学,灵感与英语纷纷涌出,从头到脚地爽快?“我喜欢蓝山那浓郁的烟熏咖啡豆的醇香,我喜欢曼巴给人以热烈的南美风情,我更喜欢卡布其诺的奶香口感带来的绵甜与回味悠长……”我看到主考官眯起的眼睛,就如同咖啡刺激了我的兴奋中枢,发挥优越而自然。
“意犹未尽的生活,我们一起品味!”我的演讲戛然而止,已恰到好处。主考官收起意犹未尽的样子后问我:“您认为您对一个不爱喝咖啡的人大谈咖啡的种种是否明智?”我自信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我手脚冰凉地走出考场,冰凉得如同瓷制的咖啡杯。所有听了我演讲的人都抱以由衷的称赞。只有我明白,我的咖啡凉了。
回到家,端起冷冷的咖啡一饮而尽,微微的酸苦浸润着喉咙。“没有关系,一次小小的比赛而已,重新煮一杯咖啡,找回优雅的自我。”看着那沸腾的液体,真是风情种种,心事大起大落。焦灼的心情像咖啡一样烫人,进入口中的咖啡也如脸上的泪水一般苦涩。
此后的数月,咖啡苦涩难喝,洁白的咖啡瓷杯也如我的心情,蒙上一层污垢。
直到那一天,我看到一等奖的获奖通知书和主考官的评语:“您生动的演讲让我重新燃起对咖啡的渴求。”这句话也同样燃起我对咖啡的渴求。太多时候了,我像缺乏血液般地缺乏咖啡在身体中的流动。
再次置身于袅袅的雾气和幽香的咖啡弥漫之中,我明白了——原来,咖啡是用心情来煮的。
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美丽的丝绸;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雨滴落下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先哲们逝去了,但他们精神与智慧的芬芳,却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遁不散。
哲人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的确,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脚步匆匆,似乎一切的奔走只为求取那囊中的“面包”,甚至连欢娱,都充满着迅速与等价。歌舞升平中的人们,搅乱了原本宁静的精神家园,我似乎听到了先人们的叹息。
忙忙碌碌,多少人行色匆匆?背负着太多的“面包”上路,真的不会被重荷所累倒吗?我们的世界被过多的“面包”追求所充斥,少了些许芬芳的味道。或许,人们只有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古老的沟渠,才能体会到那曾经的精神家园的圣洁。中世纪的欧洲是灰色的,人们企图在对宗教的信服和无尽的祈祷中推动时代的巨轮。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文明的曙光。直到布鲁诺在鲜花广场上浴火焚身,一道炫目的精神的圣洁之光才将其照亮。亦或许,人们早已忘记了“采菊东篱”的悠然,忘记了“沉吟泽畔”的悲痛,忘记了“大庇天下”的壮心?不!“只有精神的升华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于是,鲁迅在疾呼,王朔在鞭挞,任长霞在奔走,邰丽华在诠释!也唯有芬芳的萦绕,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能够不断提升的社会。一盏灯,一杯茶,几页书,在夜深之时,去探索心灵的净土,让灵魂得以提升,使自己的心在社会的旋涡之中平静如一汪深潭。安享人生,不再被外物纷扰,人生乐事夫复何求呢?
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也使人们获取精神需求的途径更为简便。或许,取得你心灵的宁静与升华,只需轻轻地点一下右键吧。
如此,还犹豫什么呢?打开书本,也就是开启了通往精神家园的门扉。从中,你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从此,你的心灵充满祥和与宁静,寻得精神上的乐土。于是,我们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小事物大世界
宋诗云:“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普通的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总是通过有限的形式表现出来。请看下面两个小故事。
一
前不久,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这是国共两党六十年来第一次正式接触,“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连战先生深明大义,以民族利益为重,冲破层层障碍,打破坚冰。大陆之行,硕果累累。其中游西安兵马俑时,他收到管理处馈赠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块伴随着秦俑出土的黄土。小小的一块黄土,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见证,它凝聚了华夏子孙多么丰富的感情。就那么一块黄土,它融进了一个慈祥母亲对游子无尽的爱和思念。连战先生对此心领神会,郑重受之。
二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当时的黄州,落后闭塞。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许多人家缺衣少食,不得不流浪、逃亡到外地。人民饥寒交迫,于是盗贼蜂起,民风败坏。作为黄州知府的苏轼没有畏惧退缩,而是知难而进,大胆革新,兴利除弊。他领导黄州人民兴修水利,栽桑养蚕,奖励农耕,打击匪盗,兴办教育。在苏轼的努力下,不到几年的时间,黄州便一改颓风,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社会秩序井然。
后来苏轼离开黄州,当地人民感其恩德,备下贵重礼品赠予。但苏轼什么也没要。他折了一枝桑木条作为手杖。他说:“在我的心目中,这截树枝就是黄州的全部。看到这截树枝,我就会想起黄州,想起在黄州的日日夜夜。”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佛又说:“任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民谚云:“一贝测大海,滴水见太阳”,“一叶知秋”,“一语识人”。世界太大,我们不能看遍,但我们能看到世界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一枝一叶。
因小识大,点点滴滴其实都是世界的缩影。如果有心,一枝一叶就是一个世界;如果无心,多彩的世界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美鹿和沉船
一
美鹿和沉船,哪一个更能引起你的心灵美感呢?美鹿欢快而活泼,象征着青年人的活力和健康;沉船平静自然,象征着老年人的风霜和智慧。
余秋雨所醉心的是秋风扫地,寒鸦飞过,百草凋敝,一派霜冷长河的景象;凡·高所描绘的是灿烂的、热烈的、即使到了最后还紧紧抓住行将远去的夕阳的向日葵的油黄;瓦兹所展示的是地球之上穿着古希腊服饰的雅典少女弹着只剩下一根弦的七弦琴的悲壮与凄凉。
哪一个更美呢?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美不是唯一的。健全是美的,但维纳斯的美正在于她的断臂;健康是美的,但林黛玉的美却源于她的疾病……因此,美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吸吮着不同的文化和精神,体味着一个个不同的人生经历,于是相同的事物穿透不同的心灵,透析出了不同的投影。美的区别由此而生。
二
在我心灵的投影中,有一种美叫自然。
美鹿欢快而活泼,因为它本来如此,所以它美;沉船平静而自然,因为它本来如此,所以它也美。倘使美鹿归于平静,让沉船变得活泼,那还美吗?天知道那是什么情景?!
就像圆明园的废墟,那是一种自然的历史存在,所以我们不能重建。它就是这个样子了,它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民族的愤懑和熊熊的火光。历史的悲剧意识的美最能震撼国人的心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不是被雕饰出来的,不管是健全的、残缺的、苍老的、年轻的、悲壮的、圆满的……他们都是自然而然的外溢。
是的,在我以为:自然是美学最基本的原则。
草木精华
夜凉如水。窗内,烛火昏黄。在东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慢慢地翻着一本《本草纲目》,姥姥纳着鞋底,而姥爷,又到小山坡上去“摸草药”了。
我的童年就生活在那个小山村,上山摘果,下沟摸鱼。四岁半,我被妈妈接回了太原,我对这个陌生的都市充满了未知的恐惧,水土不服,我病倒了。我想念着姥爷的手和苦苦的草药,想念着姥姥的鞋底,但又有谁会读懂我这个小小人儿的思念呢?妈妈带我到当时最先进的医院,用那些花花绿绿的糖丸治好了我的病。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成长着,我了解了钢筋水泥,却渐渐淡忘了那个朦胧在脑海之中的故乡。
偶然的机缘,我莫名地打开相册,看到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回城时我和姥姥、姥爷的最后也是最初的留念,我的心一下加速跳动起来。因为我分明看到手中的草根,那是什么?是一株草药吗?我向妈妈房里跑去,“妈妈,我要回东北!”
在去东北的列车上,我不停想象着那几乎要忘记了的故乡的点点滴滴。在这繁华的都市里,我十几年的远离,我对东北腔的疏远,我对中草药的躲避,我不再穿手纳的布鞋……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因为我对故乡没有了感情吗?我对事物认知的改变,是因为我在感情上疏远了它吗?我脑中一片混乱。
车窗外姥爷和姥姥瘦削的脸浮出了欣喜,我下了车,姥爷端来一杯泛黄了的水。“这是什么?”我问。“是黄芩水。”姥爷的手更粗糙了,筋骨毕现。“喝喝看!”“哇,好甜,好像还有点辣。”“黄芩这东西,清热解暑。”姥姥的笑一如既往的慈祥。“哦……”眼里痒痒的,有水流出来,我带着笑,想象着黄芩的表情,我甚至想到它把我整得龇牙咧嘴时憨憨的笑,我突然想到那个躲避中草药的自己,觉得那时的我多么可笑;这一刻,我与故乡又是多么的亲近。我不再讨厌乡音和草药,因为它们在我的血液中、骨髓里。
草药,那些大山里的精灵,它们呼风吸露,凝成了大山的精华;它们把病痛带走,留给你健康的香甜。我为草药骄傲,更为故乡自豪。我又一次改变了对它的认知和感情。
夜色渐黑,带着泥土的草药泛着柔和的光泽。《本草纲目》:黄芩,味苦,有清热祛毒解暑之功用……
外婆的老屋
站在我生命的角落,我在读外婆的老屋。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地,再也藏不住我的心。唯独那扇残窗、那堵废墙以及它们阻挡不住的老屋里溢出的情感,常使我的心悸动。因为它忠实地记录下了近50年的生活,以及一段至死不渝的爱。
呆视着眼前的过往,无声,无言。外公和外婆以及他们的老屋成了一种关联词。老屋老了,我却更愿意用目光一寸寸地默读它的身子和它身上的饰品,那容易使我温暖并且激昂。
窗子褪了色,甚至自私了。因为它不再保护老屋中旋转的暖流,开始对风妥协。但它依然洁净,就像贫穷不影响高尚一样。我深情地望着窗外的老槐树,目光从树梢滑过,凭着这样的动力,均匀地铺满整个门庭前的窄道。
读外婆的老屋,爱这个老屋,不颐一切地爱!
回溯这刻骨的爱,外婆的老屋有它独特的魅力。红砖的墙体,灰瓦的顶,很稳很稳地站在街角。50年的忠诚就这样被拥抱满怀,一个在“动荡”面前清高、在平淡之中深远的老屋。你坦然地完美,稳重、秀丽得俨然一个素面朝天的“伊”。瓦屋,并不算太好的房子,庞大但并不合理的气窗嵌在墙体上,在我看来却协调得不可思议。
厨房是这个家的唇,勤劳地吻着每一个人。
厨房的天棚已经覆满了油,黏黏的发出一个已经使整个家族成员深入灵魂的味道。简陋的灶台,永远摆在右上角洗好的抹布,总给人一种想要拥有自己家庭的欲望。毕竟能够专心致志、为自己所爱的人奉献,也是一种高贵的小幸福。还有那口能蒸出8个人吃3顿的馒头的大黑锅,虽然很少有机会煮“秋波”——秋天的菠菜,却是一群女人勤劳的见证——从我的外曾祖母开始。
女人最优良的品质就是贤惠,外婆用她的一生去诠释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