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9个忠告
7709600000022

第22章 、处事忠告:挖掘人际的力量(1)

用心呵护你的交友圈

人际关系就像播种一样,播种越早,收获越早;撒下的种子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

经营人际关系要讲求一定的战术,有些时候要主动出击,不要等候别人上门。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如果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绝对不可能成大事。

虽然朋友多并不一定成大事,但朋友多却是成大事的条件之一,还是那句俗话,多个朋友多条路。

其实,人际关系就像种子,有些种子会在节气到时发芽,但有些却不,像有些干燥的地方,种子可以在里面深埋数十年,但雨水一来,就迅速发芽。至于什么时候能得到“回赠”,你不必花心思去期待,反正你已种下了一粒种子,“机缘”一到,它自然会发出芽来!种子发芽后,你得小心勤快地灌溉、除草、施肥,它才会长成大树,开花结果。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年轻时用的心多,交的朋友当然多,纵然有一些“不发芽”的,但长时间累计下来,你的朋友还是很多,那时这种人际关系就是你的果树林,而你必能享受到这些甜美的果实!

好的人际关系要有个好人缘。如果我们想结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情,只有你真正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注意、帮忙和合作。有些人能力很强,水平也很高,可就是不讨人喜欢。相反,有的人虽然水平一般,但人缘很好,给人的感觉也不错,当他遇到什么问题时,大家都争相帮助。可见,做人做事,一定要有个好人缘。

比尔·盖茨认为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少要作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真诚地关心他人。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想让他人喜欢自己,如果你想获得他人的关心与帮助,那你得做到一点:首先去关心他人。

第二、要不时地微笑。微笑就是一种万能剂。笑,可以让自己的烦恼烟消云散;笑,可以消除你全身的困乏;笑,可以消除双方的对立关系;笑,可以传递出一种令人会意的情感;笑,也可以给他人留下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既然如此,你何不开怀一笑呢!

第三、要记住对方名字。我们在与对方谈话时,千万别忘记对方的姓名,有些人很少提到对方的名字;更有甚者,他们总是忘记对方的名字。一个连他人名字都忘的人,当然不会引起对方的兴趣与好感,这样便直接影响你进一步与人交往。姓名,不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更是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

第四、要学会倾听。有些人不喜欢听人讲话,他们要么滔滔不绝地与人说个不停,不顾他人如何反应;要么当人讲话时,注意力不大集中,总是心不在焉。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确实有碍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效果。要使人喜欢你,那就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以增强别人对你的好感。

另外也要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时时让别人感到自己重要,大概不会惹来什么麻烦,并且可以得到许多友谊和快乐。

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最深远的驱动力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也正是这种需求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也正是这种需求,产生了丰富的人类文化。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人人都要被尊重的需求。因此要尊重对方,满足对方“被尊重”的需要,同时让别人不敢对你随便,哪怕你只是个小人物,对方也会反过来尊重你,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轻侮你的理由!尊重就是信赖的开始,你赢得尊重,就赢得了信赖!这正是你在社会上行走的最重要的资产!

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是你与社会交往的一种纽带。可是人际关系却不是一日之间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而需要你去长期经营。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时间来了解。日久才能见人心。两三天就“一拍即合”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利益上的关系,基础很脆弱,这并不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带给你的有时候甚至是一种毁灭!

所以,年轻人要建立一种经得起考验的人际关系,而不是速成的人际关系,而你的用心是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虽然不一定会有好的回应,但没有用心,就不能建立人际关系。虽然也有人主动和你建立关系,但也要你做出回应,这样关系才能持续下去!

做世界上最好的听众

当人与人沟通时,要努力地使自己尽快适应对方的思维方式,这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为了能与对方更好地交流。

比尔·盖茨曾说:“善于全心全意的聆听,是谈话成功的一个要诀。”

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在成年人用于交流思想的时间里,高达45%的时间用于听。可见,听对思想交流是多么重要。但光听别人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思考你听到的东西,也就是积极地去听,这样你一下子就能得到两样好处——吸取别人的新思想和新信息,同时理所当然地获得对方的好感。

全心全意地聆听,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非为了反应,即可通过言谈设身处地地了解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在世界,这里所说的设身处地和同情有些差别,同情掺杂了价值的判断与认同;而设身处地是了解对方的观点和看法。

通常,我们很多年轻人总会在无意间询问别人好多问题,通过询问,我们发现双方有着共同的衣着习惯,共同的电脑品牌,都喜欢喝某种饮料,吃某种面包。发现了一些共同点,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去掉戒备与生分,谈话变得非常投入、专注与忘我,把自己融进对方世界。这个时候,无需恳求、命令,两人自然就会合作做某件事。

谁也不会去和跟自己作对的人合作。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想:“这人是不是和我站在同一立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非常熟悉、要么非常冷漠、要么立场相同、要么南辕北辙,不管人和人多么不同,在这一点上,你和你眼中的对手倒是一致的,惟有先站在同一立场上,两人才有合作的可能。就算是对手,你也得先和他有共同的利益关系,方可走到一起来。

比尔·盖茨强调说:“和人相处,如果总是强调差异,你们就不会相处融洽。强调差异会使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最终走向冲突。”

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和自己的共同点上,与人相处就会容易一些。

要减少差异就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以达成共识。为别人着想,就会产生同化,彼此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同化就是找共同点。和一个陌生人交谈,意外地发现两人是同省同县同乡的,而且一方放弃讲普通话,另一方也马上操起了老家话,那么两人就会备感亲切,沟通起来就非常容易。

比尔·盖茨坦言:“当人与人沟通时,要努力地使自己尽快适应对方的思维方式,这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为了能与对方更好地交流。”

青年人都能渴望有人听自己说话。在大多数的情形下,人与人不能沟通是因为只有人说话而没有人听,一个挽回家庭关系成绩优良的调解人说:“我令一家人言归于好,真不费什么劲,我只是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别的人都在听——但不准插嘴,往往这是全家人多年来初次细心聆听彼此说话。”

可见,聆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一种无私的举动,可以让我们离开孤独,体味身边之人的彼此关爱。

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我们一定要学会全心全意地聆听,这样不仅可以纠正偏见,也可以取长补短。

进退自如

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与人之间已越来越密切,换句话说,人们靠彼此互助才能得以生存,因此,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得罪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得罪他人”就是剥夺自己的生存空间。当然不轻易得罪人,并不代表我们处处忍让于他人,而是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学会圆润处世,以便在人生道路上做到进退自如。

比尔·盖茨认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年轻人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真就有假,同样,有君子便有小人,对小人就要小心应对,否则便有可能吃亏。

有时得罪一个小人,就等于为自己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即使他不采取报复手段,也要在你背后对你造谣中伤,使你有理也会变成无理。

我们要知道,“不轻易”得罪人并不是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当然,当正义公理不能伸张时,还要有雷霆之怒的。这种雷霆之怒有时虽然会得罪人,也有可能为自己堵住一条去路,但也有可能开出更多的康庄大道。这是说,不得已时才能这样做。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一天,父子俩赶着一头驴进城,子在前,父在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竟然不骑!”

父亲觉得有理,便叫儿子骑上驴,自己跟着走。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路!”

父亲赶忙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驴背。走了一会儿,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路,不怕把孩子累死!”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这下子总该没人有意见了吧!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一前一后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一下,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

很多人做人做事就像上述故事中所讲的父亲,人家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结果呢?大家都有意见,而且大家都不满意。

想面面俱到,不得罪任何人,又想讨好每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在做人方面,你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的面子和利益,你认为顾到了,别人却不一定这么认为,甚至根本不领你的情;在做事方面,你也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的立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需要都不同,你要让每个人满意,事实上就会有人不满意,为了事事求完美,有时可能适得其反。

为了面面俱到,事事完美,反而会把自己累死。因为你总是怕对方不满意,小心察言观色,揣摩他的心思。另一方面,别人摸透了你想面面俱到的弱点,便会得寸进尺地索求,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生气,这样你就会被人看不起。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年轻人都要坚持做你该做的!也就是说,你认为对的,你就不动摇地去做,而参考别人意见时也要看意见本身。这么做,有时确实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但如果你不动摇,就可赢得这些人事后的尊敬,毕竟人还是服从公理的。这么做,也许会有人称赞你,也许会有人骂你,但世界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你又何必苦苦追寻呢?要知道,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也能给人带来快乐。

比尔·盖茨曾这样的教导他的员工: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又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适时地低头做人

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撞到了屋檐才低头。

比尔·盖茨曾说:“环境的恶劣其本身并不能左右你的情绪,影响你情绪的往往是你自己对环境的心态;无论是什么人,都应该让自己秉持一颗处事平和的心,一个人如果有了和善的心灵、愉快的性情,就能使他所处的环境由劣势变为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涉世之初的年轻人往往都有自己的个性,使自己很难与别人相处,很难融入这个社会。其实,年轻人要懂得只要在别人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这一道理。“不得不低头”充满了无奈和勉强,“一定要低头”则自在自然。

这里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人在这势力范围中,并且靠这一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这种情形在你的一生当中,难免会遇到,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你一辈子都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风雨吗?

所以,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撞到了屋檐才低头。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是一种做人的智慧,没有丝毫勉强。

总而言之,“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一种善变,更是一种做人和生存的智慧。

俗语说:“初生牛犊”,“后生可畏”。这句话有着年轻人前途远大和不可轻易开罪两层含义,所以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都习惯于首先衡量对方的实力和潜力,来确定与之交往的程度和方式。但也有一些不明智的人常常无视别人当前的实力和未来的光明前途,很不聪明地用恶劣言行来对待别人,这样的人既不为别人的未来考虑,也不为自己的未来留下后路,最后常常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哀叹。

比尔·盖茨认为,假使我们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我们也会也会因让别人丢脸而伤害了他的自尊。

传奇性的法国飞行先锋和作家安托安娜·德·圣苏荷依曾写过:“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自己如何,伤害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比尔·盖茨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总结道:“假如你要在领导方法上超越自我,希望改变其他人的态度和举止时,请记住这条规则:给他人一个美名,让他为此而奋斗努力。”

生活中,当人们处于实力浅薄、处境艰困的时候,也就是受到打击和欺侮最多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反抗力也最小,如果能避开灾难已算很幸运。因此,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年轻人要深谙“忍”字诀。

因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会有问题存在。有些问题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无法很快解决,更有些问题不是自己的能力所能解决的。所以也只能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古有明言,不能忍的人虽可以暂时解除心理的压力,但终究自毁前程,会失去长远的利益。

当然,每个人遇到的状况都不一样,因此什么事该忍,什么事不该忍,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只能这么说——当形势比人强时,就要忍!

所谓“形势比人强”就是客观环境对你不利,譬如在公司里受到当权者的羞辱、排挤,对目前工作环境不满意,可又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自己做个小生意,却受到客户的羞辱,想创业,资本却不够。当形势比人强时,却很难施展,仿佛困兽一样。有些人碰到这种情形,常会顺着情绪来处理,像被羞辱了,干脆就和他们干一架,被老板骂了,干脆就拍他桌子,丢他卷夹,然后自动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