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我在《艺术百家》《渝州艺谭》杂志发表《川剧聊斋戏剧目论》《川剧聊斋戏艺术论》两篇论文算起,到今年已经10个年头了。如果从那时算起,《约聊斋志异跃与川剧聊斋戏》这本二十多万字的小书,从开始写作到最后定稿出版,经历了10年时间。
1982年初我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工作,常听一些老前辈说起川剧聊斋戏是如何的精彩动人,也观看过那一时期演出较多的《聂小倩》《碧波红莲》《三返魂》《活捉石怀玉》等,但并没有引起我特别的关注。
1992年,我参加《川剧剧目辞典》的编撰工作(任副主编),开始系统地接触到大量的川剧传统剧目,其间我阅读了百余个川剧聊斋戏剧本,有一些初步认识,便写了两篇文章。后来,得到当时北京《戏剧与电影》报施海鲲先生支持,以“川剧聊斋戏拾萃”为题,连续在该报刊发了十余篇系列短文,引起了一些戏曲界人士的关注。一些戏剧界前辈鼓励我就此深入钻研,由此萌发了以《聊斋志异》与川剧为题写一本专着的念头。199远年,《约聊斋志异跃与川剧聊斋戏》写作纲要经过本院学术委1会讨论,报经文化部批准立项,确定为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九五”
规划青年专项课题,经过5年时间基本完稿,获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结项通知书。由于出版经费没有着落,故难以交付出版,但因此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对本书进行完善修改。2002年,我有幸被选拔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由此获得了四川省人事厅划拨的一万元专项出版补贴,四川省文化厅也给予了相应的配套资金,使本书出版有了经费保障。
川剧聊斋戏是川剧的一个剧目类型,它的形成繁衍过程,与川剧在清代中后期以降的发展历程有着同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故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系统论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尽量将川剧聊斋戏的形成发展置于广阔的巴蜀文化背景中,使读者在了解川剧聊斋戏的同时,也能对川剧在近现代的发展史有所了解。
为了准确地、动态地、全面地描摹这一研究对象,建立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框架体系,本书采用了纵向描述与横向展开相结合的结构方式,绪论部分为全书统领,从中国古典小说与戏曲的关系入手,进而引入《聊斋志异》与川剧的特殊关系;第一章全面介绍川剧聊斋戏的概况;第二、第三、第四章以时间顺序叙述不同时期川剧聊斋戏的发展过程及特征;第五、第六、第七章横向展开,分别探讨川剧聊斋戏在转换形式、思想内涵、舞台艺术方面的问题;第八、第九、第十章分别论述不同历史时期川剧聊斋戏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最后一章,以改革开放为时间界线,全面分析、归纳川剧聊斋戏的现代发展状况。为了让读者充分了解川剧聊斋戏剧目状况,特作了100个川剧聊斋戏剧目内容提要附录于后,也是全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手资料的占有和准确是学术着作的基础,本书写作过程中耗费时间、精力最多的也在于此。在资料的搜集上,我尤其注重了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全面搜集川剧聊斋戏剧本,包括不同版本及各种手抄本,其中少量剧目剧本已佚散,则通过一些参与或观看过演出的老编剧、老演1口述,将剧目故事梗概记录保存下来。二是依据1998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朱其铠先生主编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将百余种川剧聊斋戏剧本与之对照,从头绪纷繁、枝蔓交错的传统剧目中,基本确定了远8个聊斋故事(含俚曲《墙头记》)与130个川剧剧目的渊4关系。三是理清了川剧传统聊斋戏剧目的来4,其中除了少数来自传奇或其他地方戏外,绝大多数均为川剧原创。四是对川剧聊斋戏舞台艺术的特色、技艺绝活进行了调查记录,先后走访过近20名参加过聊斋戏演出的演1、编剧、导演及舞美制作人1,取得了2001年5月31日,作者向三庆会老演1易征祥先生调查传统聊斋戏演出情况。
许多珍贵的或已经失传的舞台表演资料。希望这些历史资料和数据,能对未来的《聊斋志异》研究或戏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书中错漏在所难免,祈望读者批评教正。
为了本书的写作,我于1999年9月专程到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淄博市戏剧研究所、蒲松龄纪念馆考察学习,搜集资料,其间曾得到王晓家、纪根垠、王富聪、马建中、巩武威等同志的热情接待和指导。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胡度、胡忌、王诚德、戴云、黄闻笙、易征祥、李笑非、严树培、徐公堤等老师在各个方面的指教和帮助,王定欧先生审阅了全部稿件,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领导李丽泉、刘国选同志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年愈八旬的老专家郭汉城先生出于对晚辈学人的提携,在百忙中为拙作作序。书中照片均由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资料室、重庆市川剧院办公室以及何清成、余小武、刘又积等人提供。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作者
200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