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7729800000004

第4章 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1)

本章要点

本章重点讲述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过程和基本条件,以及物流空间布局原则、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功能和特点。

2.1 生产力布局

2.1.1 生产力布局概述

1.生产力布局的概念

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配置,是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等)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生产力布局是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等,它们又决定着我国三大产业的布局。

2.生产力布局的层次

从国民经济的不同角度进行考察,生产力布局分为三个层次,即国民经济宏观布局、部门和地区中观布局、企业微观布局。生产力布局的三个层次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宏观布局是确定全国性的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企业微观布局是基层单位的布局,是具有局部意义的战术性布局,是生产力布局的最终落实与体现;部门和地区的中观布局介于国民经济宏观布局和企业微观布局之间,具有承上启下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作用。从整体看,宏观布局对其他两个层次具有指导意义,而其他两个层次布局必须服从宏观布局的利益和需要。下一层次的布局应当服从上一层次布局的要求,微观布局应当为实现宏观布局服务,但是宏观布局也必须顾及微观布局的需要,合理的微观布局是宏观布局的基础。只有这样,各个层次的生产力布局才能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组成一个生产力布局的大系统。因此,必须按照生产力布局的三个层次,由上而下地布局生产力,使之趋向于合理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1.2 生产力布局的原则

从我国的实际状况出发,生产力布局原则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力布局经济原则,其目标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为最终目的,如生产地区分工、减少不合理运输等原则;另一部分是政治原则,如缩小城乡差别原则、巩固国防原则等。所以,我国生产力布局原则如下:

1.统一计划原则

从发展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有计划地安排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各项比例。

2.合理利用资源原则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3.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

尽量使生产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4.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

加强地区的专门化和综合发展,开展地域间的生产协作。部署微观生产力时,要考虑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

5.平衡发展经济原则

扶助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尽可能平衡发展各地区的生产力。

6.缩小城乡差别原则

加强工业和农业的协作,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作,以便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7.巩固国防原则

为了保护我国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和主权完整,巩固国防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2.1.3 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与问题

1.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主要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一是三年恢复时期至“一五”时期,以协调沿海与内地关系为主线,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转移;二是从“二五”时期开始,至“五五”时期结束,以“三五”、“四五”时期大“三线”建设为中心、以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为基调、以工业布局为主体的生产力布局跳跃式地向西推进;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争取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宏观效益为目标,生产力布局大幅度向东部沿海倾斜;四是20世纪90年代,中央开始实施内陆地区发展战略。尽管每一阶段的目标、政策各不相同,生产力布局各有得失,但纵观历年特别是近10多年的发展过程,我国生产力布局主要成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巩固和加强原有经济重心区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新的经济重心区

一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国加强和改造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闽南三角洲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地区、成渝地区正在崛起和成长为新的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重心区,从而奠定了沿海沿江“T”字型经济密集带的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框架,大大增强了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发展极”。

(2)建设一大批能源、原材料基地,生产力布局西移

在沿海地区建设宝钢、扬子石化乙烯工程、齐鲁石化乙烯工程、上海石化乙烯工程以及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基地的同时,在内陆地区,我国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已具相当规模,其开发重点正在向陕北、蒙西地区转移;黄河中上游、长江干流、乌江、红水河、澜沧江等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已有较大规模;新疆石油基地也已揭开大开发的序幕。这种能源、原材料工业布局西移态势,适应了我国能源及矿产资源的分布布局,因而从生产力布局角度上看是合理的,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进一步持续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3)“三线”企业搬迁调整基本完成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在改变生产力布局战略的同时,也确定了“三线建设要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对“三线”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造。到1991年底,国家安排的121个调整单位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25个撤并和就地转产项目完成了24个;93个搬迁项目已全迁和部分搬迁71个。这不仅解决了“三线”建设中选址不当、规模过大、布局分散的问题,而且在当地不少城市形成了工业小区和企业群体,形成了一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全方位开放布局逐步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省会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区-沿江开放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布局正在形成之中;各地区经济呈现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5)生产力布局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市场体制的建立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机制由传统体制下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计划分配和建设项目计划安排,逐步向国家制定生产力布局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规划各地带、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国家级产业带走向、重点开发区域和增长极等),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通过要素市场的经济参数,引导企业和各投资主体,围绕国家生产力布局目标,自主作出投资区位选择方向的转变。

2.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

(1)生产力布局一度过分向东倾斜

生产力布局重心一度过分向东倾斜,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强化了“双重错位”的区域布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中心开始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投资重心的过分东倾,大大加剧了本来已经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生产力布局重心过分向东倾斜,强化了“双重错位”的区域布局。中国自然资源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而生产能力和生产要素偏重于东部地区的“双重错位”布局,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首先,这种“双重错位”的布局使中国宏观经济效益自1984年以来显着下降。其次,“双重错位”的区域布局是造成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全面紧张的根本原因。以煤炭物流运输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煤炭物流运输量占据了铁路新增运输量的一半以上,平均运距也上升了40%,这样,“六五”时期新建的几条铁路几乎都是以缓解煤炭物流运输紧张为目的,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煤炭生产量急剧下降,而需求量却不断增加,西煤东运的紧张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再次,“双重错位”的区域布局的不断强化还造成区域经济关系日益对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投资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同时资源依托中心则大规模西移,而东部地区发展的产业又是以中西部地区资源为依托的加工工业。这一方面导致中、西部地区资源加速外流,另一方面导致中、西部地区工业畸形发展,产业结构前倾化严重,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

初级品生产投资大、增长慢、附加价值低,加工产品则正相反,这就决定了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东部地区与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中、西部地区无法实现均衡增长。同时,初级原材料产品与加工产品间存在着很大的价格剪刀差,中、西部地区在运进成品、运出原材料时丧失大量的利润。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损失,中、西部地区被迫分割市场,封锁资源,重复建设,盲目引进,使区域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2)重复建设、重复布局严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各地区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片面追求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收入弹性的发展模式;小规模、低水平的结构趋同现象,抑制了各地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发挥,导致了国民经济效益持续下降。

(3)生产力布局机制仍不完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存在着“断层”

首先,生产力布局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尚不够明确,国家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缺乏有效的指导。其次,调控生产力布局的政策手段严重缺乏,特别是经济和法律手段不完备、不配套,甚至相互掣肘。再次,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刚刚起步,与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全国统一市场远没有形成,市场割据,地区封锁严重。最后,生产力布局主体企业的地位没有得到认同,政府与企业间的行政依附关系还没有消除,政府对企业过多的、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和企业应有的经营自主权被不合理剥夺,都使企业难以在区位选择中进行有效的决策。旧机制已经削弱,新机制又迟迟不能形成,这是导致目前生产力布局一系列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2.1.4 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1.自然资源条件

(1)土地资源

我国内陆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3位。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大约占世界总耕地的7%。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所在的14个省市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59%。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些地区的水田面积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地分布遍及全国,但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的简称)最为集中,占全国旱地总面积60%左右。

全国林地面积23574.11亿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98%,林木蓄积量105.72亿立方米。森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林地面积占全国的50%,蓄积量占75%。而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中原、长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却很少,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

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面积约28666.67亿平方米,其中可利用的约22000亿平方米。北部草地呈带状分布,草原面积约占30%,荒漠地带约占64%,其余为山地草场。南方约有6666.67亿平方米草山、草坡。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为: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万平方米,我国人均只有0.13万平方米,且每年都在下降。发达国家每万平方米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9.6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着

我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17.8%)、半干旱地区(占19.2%)、干旱地区(占30.8%)。又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