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7729900000066

第66章 面条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吗

面条是中国人还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学术界至今也没有答案。歌唱大师卡鲁索去国多年,最想念的还是一碗意大利面条。而东方人爱对面条的喜爱,也丝毫不逊于意大利人。想当年,马可·波罗还真是来对了地方。

不过在中国,吃面条却给人一种惨兮兮的感觉,国人有句老话叫“穷对付”,面条就是用来对付自己的,为的就是吃个饱而已。电影《没事偷着乐》里张大民有一段可以媲美《大话西游》的爱情独白:这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饭,这饭里最好吃的就是这面,这面……再好啊也没你好!

张大民作为国企工人,这日子还能瞎凑合几天,要正式下岗才知道日子有多难熬,前两年导演王超拍了部《安阳婴儿》,影片中有个长镜头,下岗工人大刚和妓女艳丽在河南省安阳市的“大宋面馆”里静静地坐着吃了差不多十分钟的面条,灰蒙蒙的墙壁和油腻腻的地面教人心酸,这镜头使人想到一个状态:活着。

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最好的一部作品,影片中也有一个吃面条的经典的片段,葛优演的富贵和巩俐演的家珍大跃进时领着两个孩子一起去吃公社食堂,炊事员说吃饭不要钱了可以放开吃——吃的也不过是油辣子凉拌面,小儿子有庆为了给哑巴姐姐报仇,特地调了一大碗油辣子面偷偷淋在了小胖子的头上,结果让富贵牵连着也被人攻击为破坏大跃进。

大跃进时期不仅中国人吃面条,日本人也在吃,日本导演伊丹十三拍了一部描写这一时期的电影《蒲公英》,讲的是人类对“吃”的执着天性,“吃”甚至可以超越爱情,可以战胜死亡。整部电影就是以女主人公如何在朋友的帮助下为做出一流的汤面而苦而乐而奋斗的情节贯穿起来的。女主角常常偷偷去华人社区偷看一个中国老头煲汤底……后来她的面条成功了,在这强大的精神感召之下,连以前常来捣乱的流氓也守武士道精神乖乖在外面排队吃面条。

同样是吃面,大食堂以悲剧结局,小面馆以喜剧收场,此中自有深意存焉。大跃进时期和甲午海战一样是中日竞争的分水岭,1956年前后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差不多,二十年后日本已经是中国的五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