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已入驻
■ 姚国庆
临近年关,十八里铺的饭馆生意却突然变得冷冷清清,这是为何?
在东北林区的国道旁,有一个叫十八里铺的地方。十八里铺最多的就是饭馆,到了夜里,饭馆门口的红灯笼都点起来,能连成一条长龙。路过的司机都喜欢在这儿歇脚。
临近年关,本该是十八里铺最红火的时候,可是这年的十八里铺却显得格外冷清。下午四点刚过,饭馆就一家接一家地关了门,接着就见饭馆老板们开着大车小车离开了这里。到了夜里,别说一条龙的红灯笼了,就连鬼火都看不到,这是为啥呢?
原来,这里最近出了一伙儿抢匪。一个月,他们干了三起案子,手法都一样:夜里翻窗进入饭馆,撬开老板的房门,把刀架脖子上逼他们交出钱。周围都是林区,最近的派出所离这儿也有20公里,警察赶过来时,这伙抢匪早已全身而退,躲进了茫茫林海。
三起案子,没抓到抢匪的半根汗毛,开饭馆的老板们只好每天早早地关门走人,在天黑前离开这里。饭馆都关门了,路过的司机无处停留,十八里铺就这样变得冷清起来。
但这些天,有些眼尖的司机发现,十八里铺还有一家饭馆开着门。到了夜里,饭馆门口点亮两盏灯笼,窗上挂满水汽,里面似乎一派热火朝天。看见这场景,司机们不由自主地停车进店。门一打开,就见里头的桌上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司机们一面高兴,一面脱衣服。
门背后的墙上有一排挂钩,司机们挂衣服的时候,都不自觉地瞟一眼,那排挂钩上的第一件、第二件衣服是两件警服!司机们忍不住朝屋里看,想寻找这两件衣服的主人是谁。可是他们看不出来,围着桌子的那些人都只套了毛衣,看起来都是一个模样。
饭馆的老板娘来了,说一口“四川普通话”。她长得瘦瘦弱弱,身后跟着个小姑娘服务员,也是四川口音。司机们看出两人相貌有点像,一问,老板娘就爽爽快快地承认了,小姑娘是她闺女。有司机问:“你们一家三口开了这家饭馆?”老板娘却伸出两个手指,意思是她们两人开了这个饭馆。她说,闺女爹是个花心种子,离了。老板娘回答得挺坦诚,司机们就都竖起大拇指,说:“不简单不简单!”
司机们吃饱喝足,走的时候去取衣服,看到两件警服还挂在那里。一个司机瞟了一眼坐在墙角的那两个光头男子,他记得自己来的时候,他们就坐在那里了,这会儿还坐着,他们桌上那个大锅里的东西,早就捞完了。司机多看了一会儿,那两个光头男子就投来恶狠狠的目光。
司机的伙伴赶紧拉着他往外走,走了好远,才说:“你多什么事啊!人家老板娘是有背景的,你没看见那两件警服吗?那什么意思明白吗?那是告诉你,警方已入驻,少打这里的主意!”
此时,饭馆里那两个光头男子终于结账了。他们看似无意地向老板娘打听:“老板娘,听说最近这里闹抢匪,你咋晚上还开门呢?”
老板娘一面麻利地点钱,一面说:“我这里可关不起,刚盘下来的店子,贷了银行20多万,每月连本带利要还一大笔,我恨不得24小时营业!”
结了账,两个光头男子一前一后离开了饭馆。老板娘又忙活了一阵,送走了最后一拨客,终于关上了饭馆的门。这时,她才把挂钩上那两件警服收了起来。她闺女跑过来说:“幸亏你想到这点子,咱们才能多做这几个小时的生意。”老板娘“嘘”了一声,警惕地朝四周看了看,才说:“小点声!”她闺女调皮地伸了伸舌头。
当夜,母女俩睡在床上,闺女突然被一阵声音吵醒了,似乎是有人跳进了院子。她摇了摇老板娘,说:“听到了吗?”老板娘也醒了,她竖起耳朵来听,听到了上楼的脚步声,接着就是撞门声。
门被一脚踢开了。门口站着四个人,他们开了灯,老板娘认出了其中的两个——那两个光头,他们旁边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似乎是带头的,留着大胡子。
两个光头都挺得意,一唱一和像是说相声。一个说:“老板娘,挺聪明啊,以为屋里挂两件警服,就能吓唬住我们?”另一个说:“可惜你的棋少看了两步,没发现我们盯了三天了?三天了,客人都走光了,也没见谁取走那两件警服,你说可不可笑?”一个又说:“看来老板娘不是好演员,好演员怎么也得找两个托儿,把那两件警服取走啊!”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大胡子亮出了一把弹簧刀,他把弹簧刀甩得“啪啪”响,说:“老板娘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了吧?这样吧,我们也不多费口舌了,你把所有的钱交出来吧。”
老板娘此时倒镇定了下来,她用身体把闺女挡在身后,说:“钱交给你们可以,但得问问我男人。”
一个光头跳出来说:“你不是离婚了吗?怎么还有男人?”
老板娘说:“你们男人都在外面找女人,就不许我们女人也在外头找男人?”
大胡子来了兴趣,眯着眼笑道:“哟,有点意思!”
闺女在老板娘身后插嘴说:“她有两个男人。”
四个抢匪笑得前俯后仰,笑完了,大胡子说:“你打算怎么问你那两个男人?”
老板娘说:“简单!我拍两下手,他们就知道了。”
四个抢匪眼睛都直了,大胡子问:“你是说……他们在这里?”
老板娘说“对啊”,四个抢匪立刻紧张起来。站在门口的光头把头探出去,想看看别的房间是否有人。就在这时,老板娘拍了拍手,叫了一声:“都出来吧。”
“咚咚咚”,屋外真的传来了脚步声,大胡子举起弹簧刀,准备把老板娘抓过来做人质,就在这时候,屋里的灯突然熄了。大胡子朝老板娘的方向扑过去,突然,他听到一声巨响,床板似乎塌了。他稳住身子,摸了摸床板,床板还在,奇怪的是,床上的老板娘和她闺女不见了。
人去了哪里?
门口那脚步声越来越近,有人进屋了。黑暗中,传来“噼里啪啦”的打斗声,接着是“哎哟哎哟”一连串惨叫,大胡子听出是同伴的声音。之后,他听见轻微的金属碰撞声,正在疑惑,突然感到身边有人,他刚想闪躲,一双有力的手捏住了他的手腕,他手里的刀瞬间就掉了。他稍一反抗,那双手就把他的胳膊扭到了身后,接着,金属碰撞声响起,他感到手腕上一阵冰凉,是手铐!大胡子终于明白了,可已经晚了,他被铐在了暖气管子上……
这时灯亮了,两个穿警服的警察站在抢匪们面前。他们一面把头上的夜视仪摘下来,一面感叹:“这玩意真好使!”
大胡子看到三个同伴跟自己一样,都被铐在了暖气管子上,他忍不住大喊:“不公平!你俩戴着那玩意,就跟打瞎子一样打我们,不公平!”
两个警察笑了,其中一个说:“爱公平不公平!”
这时,床板“吱吱呀呀”地晃动了两下,刚才消失不见的老板娘和她闺女从里面钻了出来。老板娘拍拍手,笑着说:“都告诉你们警方已入驻了,还来,你说你们是不是傻?”她又笑着问:“我找的这两个男人身手怎么样?”
四个抢匪面面相觑。原来老板娘和她闺女也是警察,她们在这里扮演一对母女。这是警方在饭馆里布的局——床是装了机关的,两名警察也一直住在隔壁房间里,只是他们从未出过门。警方故意让两位瘦弱的女警察当诱饵,又拿那两件警服作秀,目的就是引抢匪上钩,结果抢匪还真的自投罗网了。
这之后,十八里铺又红红火火了起来。
(发稿编辑:吕佳)
古怪的小毛驴
□ 吕清温
赵胜家住山区,山势险峻,没有公路,乡亲们要赶集或到镇上买日用品,都是肩挑背扛,可以代替人力的就是毛驴。
最近,赵胜买了头小毛驴,是公驴,两岁口。没想到,这小公驴有个怪毛病,只让女人骑,不让男人骑。越是年轻漂亮、花枝招展的女人,它越显得乖巧温柔,腰塌下来,腿微微弯曲,恭顺得像个讨主子欢心的小仆人。要是男人呢,屁股还没等挨着它的脊梁,它就喷着响鼻,又蹦又跳,一通尥蹶子,非把人从驴背上掀下来不可。村里的乡亲们见小公驴这德行,都觉得新奇。一个乡亲就分析说,动物都是异性相吸,小公驴是凭气味判断你是男是女。
赵胜想试试这小公驴到底为什么只认女人不认男人。有一天,他穿上了老妈的花衣裳,扎上花头巾,打扮得花里胡哨的,挎个篮子,扭着屁股,捏着嗓子,学着女人的嗓音唱:“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
一些孩子都围着看热闹。赵胜顺利地骑上了小公驴,小公驴欢快地走了几步,赵胜不禁“哈哈”大笑:“什么闻味儿,它就是看你穿得花花绿绿的,就以为你是……”
赵胜这一说话,小公驴后腿蹦起老高,把他从身上掀下来,摔得他屁股生疼。看热闹的都哄然大笑。赵胜呻吟着爬起来,还是没弄明白这小公驴为什么只让女人骑,不让男人骑。
赵胜的老爸老妈都在城里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一起过。买来的毛驴不让男人骑,这让赵胜很是头疼。他突然想起,上中学时的同学刘红梅,她家也养了头毛驴,是头小母驴。听说她家的小母驴去配种站配了几次都怀不上,如果能下头小毛驴,卖个千八百块钱,也能贴补贴补家用。刘红梅的老爸头几年得病去世了,家里过得挺艰难。
赵胜想,刘红梅家里没男人,如果两家的驴换一换用,对她家没什么影响。
赵胜暗地里对刘红梅很有好感,说暗恋也不为过。这天早上,赵胜来到了井台上,他早注意到了,刘红梅常在这个时候来打水。赵胜不好意思到她家里去,想在井台上说,假装是偶然遇到了似的。
不一会儿,刘红梅果然挑着两只水桶来了。赵胜上前帮刘红梅打了水,红着脸,结巴着说:“我……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我家的小公驴不让我骑,却愿意让女的骑,你家的小母驴没这毛病,能不能咱两家换着用?”
刘红梅愣了一会儿,说:“这事我得跟我妈商量一下。”
赵胜说:“等晚饭后,我去你家找你吧,看看你老妈什么意见。”
晚饭后,赵胜急匆匆地来到了刘红梅家,他站在院门外的一棵大杨树下,响亮地吹了三声口哨。
不一会儿,刘红梅从家里跑出来了,来到杨树下,理了理额上的头发说:“我跟我妈说了,我妈说,咱换着用也行,但只能先试试,如果用不惯再换回来。”
第二天,赵胜把小公驴喂得饱饱的,皮毛梳理得干净光滑,牵到了刘红梅家,换回了她家的小母驴。
刘红梅的老妈见赵胜家的公驴高大魁梧,走起路来蹄子“当当”响,干起活来更是不惜力气,差不多能顶两头小母驴,骑在驴背上也不像那瘦弱的小母驴那么硌屁股,就觉得这驴换得值。
赵胜和爷爷心里也觉得如意,刘红梅家的小母驴虽说瘦弱一些,但什么都不耽误干,要拉磨也能任劳任怨。什么时候想骑,它都柔顺得像只小猫,温婉可人,讨人喜欢。
如果日子就这么相安无事地过下去,也是不错的结局,但没想到起了一点儿波澜。
起因是赵胜家的小公驴。
一天夜里,不知那小公驴是怎么想的,竟然挣脱了缰绳,“嗒嗒嗒”地跑回了赵胜家。要是旧情难忘,回来看看原来的主人,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没想到,那家伙见了小母驴,眼前一亮,竟然耳鬓厮磨,卿卿我我起来。小母驴也对小公驴不无好感,两个私下里竟成就了一段两相情愿的风流韵事。
本来,那小母驴被怀疑是不会开花结果的,可没想到,它竟然“结果”了,肚子一天天“显怀”。赵胜的爷爷见小母驴有了身孕,很是高兴。
这事传到刘红梅老妈的耳朵里,她就想,小母驴本来是她家的,这怀上的小驴也应该是她家的。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刘红梅说了,刘红梅说:“这驴换了都快一年了,现在看怀上了小驴,就想要回来,这么办事,还不得让人家瞧不起呀!”
老妈说:“当初就说好了,不想换可以再换回来嘛!”
刘红梅说:“这小母驴是在人家那儿怀上的小驴,下的小驴也得算人家的,应该等下了小驴再说。”
老妈脸色一变,说:“你这丫头,怎么胳膊肘往外拐?你要不去,我去!”
老妈执意要把驴换回来,不得已,刘红梅只好来到赵胜家,把赵胜叫出来,把老妈的想法说了。赵胜回了屋子,把情况和爷爷说了。
爷爷说:“她家过得挺不容易的,咱应该帮帮呢,你给牵回去吧。”
赵胜把刘红梅家的母驴牵出来,交给了她,又跟着她去把自家的小公驴牵了回来。
没想到,柳暗花明,事情又有了意外的发展。
一天,赵胜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问谁家有种驴,他家的母驴要配种,去配种站嫌路远又太贵,如果附近谁家有好公驴,他愿意登门出五十块钱配种。
看到这个帖子,赵胜心里一动,觉得自家的小公驴品种不错,高大强健,最关键的是,能让刘红梅家多年不孕的小母驴怀上,说明本事不一般。赵胜就在网上跟那人联系,约好了时间。那人牵着小母驴如约而至,看了小公驴,很是满意。赵胜轻而易举就赚了五十块钱。
那人回去后不久,就发现自家的小母驴怀上了。赵胜家的小公驴只让女人骑,不让男人骑,本就是个稀罕事,再加上它能让久配不中的小母驴怀孕,这些奇闻趣事,早在十里八乡传开了。这一下,小公驴的名气更大了,在乡亲们嘴里,小公驴作为种驴,它的“好色”已经不是缺点,而是大大的优点了。乡亲们纷纷牵了自家的母驴来赵胜家配种。小公驴全心全意,尽职尽责,那些母驴也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大多是一次性“喜获贵子”。
这天,赵胜牵着小公驴去给一家乡亲上门服务,路过刘红梅家的院子,刚好听到屋里母女俩在吵架,声音不小。赵胜隐约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就拉住小公驴的缰绳,站在门外悄悄地听。
只听刘红梅的老妈说:“有了小公驴,赵胜每天坐在家里,钱就到手了,像大风刮来的一样。早知道这样,咱就不该换回来!”
刘红梅说:“上次换回小母驴,我们就够理亏了,您这次可别再打什么主意了!”
老妈生气地说:“你干吗老向着别人,难道你看上赵胜了?真是女大不中留!”
刘红梅静默了片刻,突然说:“看上了又怎么样?”
赵胜听到这儿,心里一阵狂跳,抑制不住的喜悦直冲心头,母女俩接下去说了什么,他都没有听见。正想再听一会儿,小公驴突然不耐烦地“嗷嗷”号叫起来。赵胜吓了一跳,赶紧牵着小公驴离开。没走几步,他就听到身后有人开门。赵胜忍不住回头看去,只见刘红梅站在院门口,两人的目光一对视,刘红梅的脸似乎红了……
几天后,赵胜找刘红梅表白了。乡亲们知道他俩在一起后,都觉得有些意想不到。有人找赵胜的爷爷打听,赵胜的爷爷乐呵呵地说:“他们呀,是因驴结缘!”
(发稿编辑:吕佳)
野生河豚
□ 徐凤清
长江边有个夏家村,早些年,家家捕河豚,户户好日子。后来河豚越来越难捕,几乎绝迹,船搁滩、网蛀洞,村里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今年三月,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野生河豚又出现了!有人在长江里捕到一条,卖到近万元。夏家村人激动起来,忙修船补网,一窝蜂赶到江里的三里湾,使出各种招式,又做起了发财的梦。
三里湾有三道弯,江水流速大,小鱼小虾喜欢汇集在这里嬉水。往年三到五月,河豚从长江口逆流而上洄游产卵,游到三里湾,河豚会稍作停留,这些小鱼小虾就是它们补充体力的可口食料。因此,三里湾以前一直是捕河豚的黄金水域。
重捕河豚的旋风也刮到了村东头的夏长根家。夏长根年近八旬,是当年的捕河豚高手。那些年,他一网下去,起来就是几十条鼓肚怒目的河豚。如今他也手痒了,一个人驾船入江,重操旧业。不过,夏长根没有去三里湾凑热闹,而是去了牛肚荡,一人一船一网,不慌不忙,慢悠悠下网,慢悠悠起网。
村里人看着发笑了。这段水域像牛肚,空空荡荡,东西各一个口子,是江里的死水区,小鱼小虾不光临,洄游的河豚都会远远避开。村里人暗地里说,夏长根人老了,脑子也不灵了。
也有好心人劝夏长根:“长根公公,从来没人在牛肚荡捕到过河豚,你白吃苦的,还是到三里湾吧。”
夏长根笑笑回答:“世道要变的,如今河豚不在三里湾,要捕就来牛肚荡。”
大家都笑了,夏长根在说胡话,也就不劝了,让他自己瞎折腾吧。
谁知道,夏家村几十条船在三里湾网网落空,大家都有点儿泄气,就在这时候,突然传来夏长根在牛肚荡捕到一条野生河豚的消息。他们将信将疑,赶去看看,只见一辆白色奥迪停在江边,车头前的一只木桶里,一条两斤来重的野生河豚游来游去,一个挺着大肚子的老板正在和夏长根谈价钱。
老板还有点疑虑,问夏长根:“这河豚不会是家养冒充的吧?”
满头白发的夏长根笑眯眯地解释:野生河豚背部平滑,家养的则比较粗糙;野生河豚背部灰褐色、肚腹黄白色,色泽对比清晰,家养的颜色淡,对比不明显……
老板点点头,付了一万元,把野生河豚装进后备厢的塑料水桶,满足地开车走了。
村里人一脸惊讶,信了夏长根的话:河豚不在三里湾,要捕就来牛肚荡,世道变了!
第二天,几十条船从三里湾浩浩荡荡地移师牛肚荡,信心满满地跟着夏长根撒网起网,渴望也能捕到野生河豚。半个月过去了,几十条船还是一条河豚也没有捕到。他们又泄气了,质疑夏长根:“长根公公,这牛肚荡哪里有河豚,你捕到的那条是瞎游进来的吧?”
夏长根见村里人不信他,有点生气了:“你们不信,回三里湾去。”
大家听夏长根说得那么自信,重新振作精神,坚持在牛肚荡捕河豚,可又十来天过去了,还是连河豚的影子也不见。他们再次怀疑夏长根说的话,决定离开牛肚荡,回三里湾去碰碰运气,那里毕竟是捕河豚的老水域,捕到的机会多。就在他们掉转船头、准备重返三里湾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大叫:“快来看呀,长根公公又捕到一条河豚!”
附近船上的人听到喊声赶紧靠过去,果然看到夏长根的网兜里,一条野生河豚在金光闪闪的阳光下,鼓成个褐色的愤怒气球……
这条野生河豚又以万元的天价,被上次那个老板高高兴兴地买去了。
本来捕不到一条河豚的牛肚荡,果然藏金藏银,村里人打消了返回三里湾的念头。
就这样,村里人疯了似的跟着夏长根继续在牛肚荡捕河豚。既然夏长根能捕到,他们为什么捕不到?强烈的发财愿望加上不服气,使他们在牛肚荡一直坚持到了五月初,直到长江河豚洄游结束。
事与愿违,除了夏长根捕到两条野生河豚,其他人都白忙了三个来月。
村里人自然要弄个明白,去问夏长根:同样的网,同样在牛肚荡,为什么他能够捕到,而其他几十条船都捕不到?快把这手绝活说出来让大家分享!
夏长根神秘地笑笑:“运气!”
什么运气不运气,就你一个人撞得上运气?鬼才相信。村里人气愤了,背后骂他,这把年纪了,还不肯传绝活,带土里去吧!
就在村里人对夏长根有着说不清的怨言时,突然传出夏长根病倒的消息。怪了,竟然没有一个人去探望的。也许是他在牛肚荡吃了独食,老天报应他了。
这天,夏长根传出话,叫村里捕河豚的都集中到长江边,他要在死前把捕河豚的绝活传给大家。村里人一听,都像打了鸡血般激动,这个夏长根啊,人之将死,才良心发现,他们争先恐后地赶到村后的长江边。只见夏长根撑了根树棍,颤巍巍地站在一个土墩上,身后是浩瀚的长江,江风吹起他的几根白胡子,随时要倒下去似的。村里人围住他,眼巴巴盼着他说出捕河豚的绝活。
夏长根喘了阵气,第一句话说的是,他的野生河豚其实是在三里湾捕到的,不是两条,只有一条。收购河豚的老板是他远房亲戚,两人一同演了这场戏。牛肚荡是死水,捕不到河豚,他骗了大家,对不起……
“啊!”村里人发出一阵愤怒的叫声,这个快入土的老头,为什么要在牛肚荡捉弄他们三个月?
接着,夏长根用树棍一指村子,那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楼房,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盖的,尽管旧了,还是十分气派。此刻,夏长根脸上露出野菊花般的笑容,说:“那时候啊,江里的河豚多得一网下去就是一大桶,孩子把鼓足气的河豚当足球踢。村里家家捕河豚,都发财了,盖起了乡里最早的楼房……”夏长根说的这些话,村里上了年纪的都经历过,到了捕河豚的日子,外地来夏家村收购河豚的车船排成队。
“可是,”夏长根突然一个转身,迎着江风,声音低沉,“后来,因为没有节制的滥捕,江里的河豚越来越少,没多少时日,河豚影子都看不到了。夏家村捕不到河豚,村子破落了,好日子也从此溜走了……”
村里人听到这里,都难受得低下了头。
夏长根边喘边说:“好不容易,今年江里又出现了野生河豚的踪迹,江边一个个村子都疯了,急得我日夜睡不着。我花了五六个晚上,悄悄地在三里湾捕野生河豚,没想到我运气真好,竟然捕到了一条。我把这条河豚养在长江水里,故意用它把你们引到牛肚荡……呵呵,我一个老头子,哪来的绝活?如果你们不怕老天报应,一定要让长江河豚断子绝孙,明年就到三里湾,那里还是捕河豚的好荡口,我都告诉你们了……”说到这里,夏长根剧烈地咳嗽起来,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他之前捕河豚时受了风寒侵袭,身子骨终于挺不住了。
来年三月,别的江段疯狂捕捉野生河豚,而夏家村没有一条船下到三里湾。
夏长根去世后,就葬在江边,守护着三里湾的野生河豚。三里湾成了野生河豚躲开灾难的避风港……
(发稿编辑:陶云韫)
气球历险记
□ 卢金聪
朱家沟盛产松子,每年松子成熟后,当地村民便纷纷出来采摘。他们采松子的方式很特别,不是爬到树上摘,而是坐着氢气球采。这种氢气球高达数米,下方连着一个篮筐,人就站在筐内,当气球升到树的高度,筐里的人只需伸伸手便可将树上的松子果采下来。当然,为了不让气球飘走,还要有人在地上用绳子拉住气球。等一棵树上的松子采光,地上的人再把气球牵到另一棵树旁。
小勇是个初中生,他的父亲朱城就是这样一个采松子的工人,看着父亲每天坐着气球采松子,小勇心里直痒痒,他也想上气球体验一下,可父亲总以危险为由不让他上去。
一天中午,小勇又在饭桌上求父亲带他上气球,父亲又拒绝了。小勇气呼呼地说:“不带我上算了,哪天我自己悄悄上去。”
一听这话,父亲立马变了脸,还给了小勇一个耳刮子:“你要敢趁我不注意偷偷上气球,看我怎么收拾你!”
虽说挨了耳刮子,小勇心里还是不服气,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都有逆反心理。小勇暗暗决定,一定要上一次气球!
星期天,小勇叫上表弟阿坤,问他:“你想不想坐一次气球?”
阿坤犹豫地说:“想,可大人不让坐,说是危险。”
“哪有什么危险!大人天天坐也没出事,他们就是怕我们把气球弄坏了。走,我带你去体验一下,有什么事我担着。”
听小勇这么说,阿坤同意了。于是两人来到松林,小勇带着阿坤找到父亲工作的地方,当时正值中午,父亲和其他工人都吃饭去了,父亲的气球被几根绳子绑在一棵树上。因为气球的篮筐不大,一次只能上一个人,他俩决定轮流玩,小勇先上,阿坤负责在下面守着。
上这种气球有讲究,小勇先穿上了父亲的脚扎子,然后利用脚扎子沿着绑气球的那棵松树往上爬,等爬到可以够到气球篮筐的高度,再从树上一下跨进篮筐里。
初次登上气球,小勇兴奋不已,玩了好一会儿还觉得不过瘾,于是他对阿坤喊道:“老在一个地方待着太没意思了,你把绑在树上的绳子解了,拉我去附近转转。”
阿坤应了一声,便把绑在树上的绳子一一解开,然而当他解开最后一根绳子时,没了束缚的气球猛地向空中蹿去!这种气球一个成年人都不一定拽得住,更别提一个小孩子了。阿坤紧紧地拉着绳子,双脚都快离地了,他急得大喊:“哥,你快下来,我抓不住了!”喊完,他就不得不松了手。
上面的小勇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气球带上了天,等反应过来时,他已经在百多米的高空了。小勇急得快哭了,他用尽全力把身体的重心往下压,想把气球压下去,可气球就像一只脱笼的鸟,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越升越高了。
与此同时,下面其他采松子的工人也发现了这只飞上天的气球,纷纷聚拢过来,闻讯赶来的还有小勇的父亲朱城,当他从阿坤口中得知小勇在气球上时,都快崩溃了。有人通知了驻守在林区的消防队,等他们火速赶到现场,也傻了眼——气球已经飞到了近六百米的高度,这可怎么救?
这时,一个经验丰富的工人说,让气球下落的方法只有两个:一是这种气球都有应急降落装置,只是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培训才能知道如何操作,可小勇什么都不懂,因此这个方法行不通;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想办法在气球上划一条细缝,这样气球并不会爆炸,通过这个细缝能达到放气的效果,从而一点点降下来。众人一听,都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可行,可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这个自救的方法告诉小勇呢?有人拿喇叭对着天上大喊,可这种高度喊得再大声也传不到小勇耳里;有人提议叫一架直升机过来,但从最近的市里调直升机过来最快也得两小时,而这种气球最多坚持半小时就会爆炸。大伙陷入了焦虑之中……
就在这时,那个工人问朱城:“气球上有没有配对讲机?”
这句话瞬间提醒了朱城,他一拍脑门说:“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说完,他从腰间取出一只黑色的对讲机。大多数采松子的工人都选择在气球上用对讲机与地面的人沟通,这样就不用扯着嗓子对下面喊了。由于一时紧张,朱城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一茬儿给忘了。
事不宜迟,朱城赶紧打开对讲机,可他喊了半天却没有回应。他这才发现,这种对讲机是比较老旧的型号,最远通信距离不过四百来米,小勇却身处近六百米的高空,这怎么能联系上呢?
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又再次化为了幻影,朱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其他人也是急得团团转。
过了一会儿,人们发现朱城不见了!有人喊了一句:“糟了,该不会是一时想不开寻短见了吧?”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恐慌,众人赶紧四下寻找。很快,有人发现朱城爬上了不远处的另一只气球,他正在割气球绑在树上的绳子,还没等大家跑过去,绳子就断了,气球载着朱城径直向空中升去……
这朱城到底想干啥?原来,他想对讲机的通信距离只有四百来米,如果自己也被气球带上天,不就缩短了与儿子的通信距离吗?于是他赶紧爬上了气球。
再说天上的小勇,孤身一人身处高空,正抱膝蹲在篮筐里哭呢,忽然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这声音起初还很嘈杂,随后越来越清晰,顺着声音他发现了一旁的对讲机。等他拿起对讲机,只听里面传来父亲的声音:“小勇,能听到吗?是我,是爸爸呀!”
“爸爸!”小勇激动地大叫起来,幸好父亲曾教他如何使用对讲机,他按下通话键,对着那头喊道:“爸,你在哪儿?快来救我!”
父亲的声音再次传来:“小勇,你往下看就能看到我了。”
小勇把头伸出去,看见空中飘着另一只气球,气球下方有一个人拼命地挥着手……小勇边哭边向对讲机喊道:“爸,我好怕……”
对讲机那头传来父亲令人心安的声音:“乖儿子,别怕,你不是一直怨我没带你上过气球吗?今天咱就当上天过把瘾了。你找一下,爬树用的脚扎子还在身边吗?”小勇看了看,说“在”。父亲又说:“现在你拿着脚扎子往气球上划一下,别划太狠,一道细缝就行。”
小勇举起脚扎子,迟迟不敢动手:“我不敢,我怕气球炸了。”
“没事,你看我。”父亲示意小勇往他这边看,小勇看见父亲举着脚扎子对着气球划了一下,气球果然没有爆炸,这给小勇增添了信心,他咬着牙用脚扎子在气球上划了一条细缝,里面的气体顿时顺着那条缝往外“呼呼”直涌,小勇忙将这一情况告诉父亲,可父亲已经飘远了,他们之间失去了联系。
说时迟那时快,小勇发现下面的树林变得越来越清楚,他明白自己在下降。气球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当气球降到与树顶差不多的高度时,小勇瞅准机会跃到一棵松树上,他紧紧抱着树干,大声呼救。
一个小时后,搜救人员将小勇救下,送往当地的医院。小勇很幸运,除了脸和手划破了点皮并无大碍。在医院里,小勇见到了许多人,唯独没见到父亲,他着急地问:“我爸呢?他在哪儿?”
一个工人说:“你爸下来的时候摔在了一块岩石上,多处挫伤,一条腿骨折,刚做完手术。”
小勇听了,哭喊着要去病房看父亲。一见到父亲,小勇就哭着说:“爸,对不起,都怪我……”
见儿子安然无恙,朱城也是眼泪纵横,他一把搂过小勇,说:“没关系,你没事就好……”
那一刻,小勇第一次明白了父亲的伟大和艰辛……
(发稿编辑:曹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