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7737800000033

第33章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3)

(2)堂阁内截间格子

堂阁内截间格子的用途、形式与殿内截间格子大体相同。《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二》规定:“造堂阁内截间格子之制:皆高一丈,广一丈一尺。其桯制度有三等:一曰面上出心线,两边压线;二曰瓣内双混;三曰方直破瓣撺尖。其名件广厚皆取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凡堂阁内截间格子所用四斜球文格眼及障水板,其长径并准格子门之制。”堂阁内截间格子是一种高度、宽度特定的室内隔断。根据其桯的做法不同可分为三等。但就其活动性而方可分为两种形式:一为截间格子,其“当心及四周皆用桯,其外上用额,下用地栿;两边安槫柱。双腰串造”。

二为截间开门格子,其“四周用额、栿、槫柱。其内四周用桯,桯内上用门额;两边留泥道施立颊;中安球文格子门两扇,单腰串造”。

相比较而言,截间开门格子更复杂些。截间开门格子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桯:长及广厚同前法。

门额:长随桯内,其广4分,厚2分7厘。

立颊:长视门额下桯内,广厚同上。

门额上心柱:长1寸6分,广厚同上。

泥道内腰串:长随槫柱、立颊内,广厚同上。

障水板:同前法。

门额上子桯:长随额内四周之广,其广2分,厚1分2厘。

门肘:长视扇高,方2分5厘。

门桯:长同上,广2分,厚2分5厘。

门障水板:长视腰串及下桯内,其广随扇之广。

门桯内子桯:长随四周之广,其广厚同门额上子桯。

小难子:长随子桯及障水板四周之广。

额:长随间广,其广8分,厚3分5厘。

地栿:长厚同上,其广7分。

槫柱:长视高,其广4分5厘,厚同上。

大难子:长随桯四周,其广1分,厚7厘。

上下伏兔:即用来容纳门扇上下轴的木构件,其长1寸,广4分,厚2分。

手栓伏兔:即门后安装手栓的木构件。其长同上,广3分5厘,厚1分5厘。

手栓:长1寸5分,广1分5厘,厚1分2厘。

3.殿阁照壁板、障日板、廊屋照壁板、栱眼壁板

(1)殿阁照壁板

殿阁照壁板,为殿内照壁、门窗及殿阁槽内的隔板或垫板,类似清式的走马板。《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二》规定:“造殿阁照板之制:广一丈至一丈四尺,高五尺至一丈一尺。外面缠贴,内外皆施难子,合板造。其名件广厚皆取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凡殿阁照壁板,施之于殿阁槽内,及照壁、门窗之上者皆用之。”由此可知,殿阁照壁板运用的部位较多,它既起隔断作用,又有装饰功能。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额:长随间广,每高1尺,则广7分,厚4分。

槫柱:长视高,广5分,厚同额。

板:长同槫柱,其广随槫柱之内,厚2分。

贴:即桯内四周的小木条。其长随桯内四周之广,其广3分,厚1分。

难子:长厚同贴,其广2分。

(2)障日板

障日板,是位于门、窗之上分隔室内外板状构件。《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二》规定:“造障日板之制:广一丈一尺,高三尺至五尺。用心柱、槫柱,内外皆施难子,合板或用牙头护缝造。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广,积而为法。”“凡障日板,施之于格子门及门、窗之上,其上或更不用额。”障日板的尺度比殿阁照壁板稍小,但其用途、功能类似。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额:长随间之广,其广6分,厚3分。

心柱、槫柱:长视高,其广4分,厚同额。

板:长视高,其广随心柱、槫柱之内。

牙头板:长随广,其广5分。

护缝:长视牙头之内,其广2分。

难子:长随桯内四周之广,其广1分,厚8厘。

(3)廊屋照壁板

廊屋照壁板类似清式的额垫板,即用于廊柱上额枋间的垫板。《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二》规定:“造廊屋照壁板之制:广一丈至一丈一尺,高一尺五寸至二尺五寸。每间分作三段,于心柱、槫柱之内,内外皆施难子,合板造。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广,积而为法。”“凡廊屋照板,施之于殿廊由额之内。如安于半间之内与全间相对者,其名件广厚亦用全间之法。”与殿阁照壁板相比,廊屋照壁板仅施之于殿廊由额之内。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心柱、槫柱:长视高,其广4分,厚3分。

板:长随心柱、槫柱内之广,其广视高,厚1分。

难子:长随桯内四周之广,方1分。

(4)栱眼壁板

栱眼壁板,为相邻两朵铺作间空隙的垫隔板。《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二》规定:“造栱眼壁板之制:于材下额上两栱头相对处凿池槽,随其曲直,安板于池槽之内。其长广皆以斗栱材分为法。”“凡栱眼壁板,施之于铺作檐头之上。其板如随材合缝,则缝内用劄造。”其做法分重栱眼壁板与单栱眼壁板两种:

重栱眼壁板:长随补间铺作,其广5寸4分,厚1寸2分。

单栱眼壁板:长同上,其广3寸5分,厚同上。

二、天花类

天花是室内上部装修的主要内容。宋代的天花装修大致有三种方式:一用平棊,二用平暗,三用藻井;也有两种或三种混合运用的。

1.平棊与平暗

(1)平棊

平棊,是一种有较大方格或长方格式样的天花板,板上用“贴络华文”装饰,比较讲究。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规定:“凡平棊,施之于殿内铺作算桯方之上。其背板后皆施护缝及楅。护缝广二寸,厚六分。楅广三寸五分,厚二寸五分,长皆随其所用。”

其具体的做法是:先于背板之上,四边用桯,再于桯内加贴,贴内留转道,缠难子。通过桯、贴隔截,每一方格或呈长方形或呈正方形。

方格内是装饰重点,其中贴络花纹样式有13品:一曰盘球;二曰斗八;三曰叠胜;四曰琐子;五曰簇六球文;六曰罗文;七曰柿蒂;八曰龟背;九曰斗二十四;十曰簇三簇四球文;十一曰六入圆华;十二曰簇六雪华;十三曰车钏球文。其花纹样式允许相互杂用。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背板:长随间广,其广随材合缝计数,令足一架之广,厚6分。

桯:长随背板四周之广,其广4寸,厚2分。

贴:长随桯四周之内,其广2寸,厚同背板。

难子并贴花:厚同贴。每方尺用华子16枚。

(2)平暗

平暗是一种用木条做成小方格子,上面铺板,不作装饰花纹的较为简易的天花板。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说:“以方椽施素板者,谓之平暗”,但对其具体做法未作进一步的说明。现存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天花装修应属于平暗一类。

2.藻井

藻井,是一种特殊的天花装修,用于殿阁中心,以突出室内主体空间。按《营造法式》的规定,藻井有大小两种规格:斗八藻井和小斗八藻井。

(1)斗八藻井

斗八藻井是一种大藻井,用于殿身内,常与平棊配合使用。从《营造法式》规定来看,斗八藻井的结构由自下而上的三个结构层:方井屋、八角层与斗八层。上施装饰性的斗栱,其所用斗栱为六铺作与七铺作。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造斗八藻井之制”规定:“凡藻井,施之于殿内照壁屏风之前,或殿身内前门之前平棊内。”斗八藻井的总共高度为5尺3寸。其下曰方井,方8尺,高1尺6寸;其中曰八角井,径6尺4寸,高2尺2寸;其上曰斗八,径4尺2寸,高2尺5寸,于顶心之下施垂莲,或雕华云卷,背内安明镜。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径,积而为法。

作为高等级的天花装修,斗八藻井的构成较为复杂,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方井:即斗八藻井的方形井口,用算桯枋纵横构成。在算桯枋之上施六铺作下昂重栱,四入角,每面用补间铺作五朵。

斗槽板:即铺作后的隔板。其长随方面之广,如每面广1尺,则广1寸7分,厚2分5厘。

压厦板:即铺作上的盖板。其长厚同上,其广1寸5分。

八角井:即斗八藻井的中层部分。先在方井铺作之上施随瓣枋,抹角勒作八角,再于随瓣枋之上施七铺作上昂重栱,八入角,每瓣用补间铺作一朵。

随瓣枋:即构成八角形每边的枋木。每直径1尺,则长4寸,广4分,厚3分。

斗槽板:指八角井上的斗槽板。其长同随瓣枋,广2寸,厚2分5厘。

压厦板:其长同随瓣枋,斜广2寸5分,厚2分5厘。

斗八:即斗八藻井的上层部分,先于八角井铺作之上,用随瓣枋,再在枋上施斗八阳马,然后在阳马之内施背板,贴络华文。

阳马:类似大木作中的角梁。其尺度为每斗八径1尺,则长7寸,曲广1寸5分,厚5分。

随瓣枋:指斗八藻井顶部阳马脚下的随瓣枋。其长随每瓣之广,其广5分,厚2分5厘。

背板:长视瓣高,广随阳马之内。其用贴并难子,并准平棊之法。

(2)小斗八藻井

小斗八藻井是一种尺度较小的藻井,主要用于殿前副阶内。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在“造小斗八藻井之制”中规定:“凡小藻井,施之于殿宇副阶之内。其腰内所用贴络门窗、钩阑,其大小广厚,并随高下量宜用之。”小斗八藻井的总共高度为2尺2寸。其下曰八角井,径4尺8寸,其上曰斗八,高8寸。于顶心之下施垂莲或雕华云卷,内安明镜。其名件广厚,各以每尺之径及高,积而为法。

与斗八藻井相比,小斗八藻井尺度较小,构成也稍简单,只有自下而上的两个结构层:八角井层、斗八层,所用斗栱为五铺作。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八角井:抹角勒算桯枋作八瓣,于算桯枋之上用普柏枋,枋上施五铺作卷头重栱。斗栱之内用斗槽板,上用压厦板,上施板壁贴络门窗、钩阑,其上又用普柏枋。枋上施五铺作一杪一昂重栱,上下并八入角,每瓣用补间铺作两朵。

斗槽板:每径1尺,则长9寸,高1尺,则广6寸。

普柏枋:长同上,每高1尺,则方3分。

随瓣枋:每径1尺,则用4寸5分,每高1尺,则广8分,厚5分。

阳马:每径1尺,则长5寸,每高1尺,则曲广1寸5分,厚7分。

背板:长视瓣高,广随阳马之内。其用贴并难子,并准殿内斗八藻井之法。

三、障隔类

《营造法式》在小木作制度中规定了钩阑(重台钩阑、单钩阑)、棵笼子、露篱、拒马叉子、叉子等形制与做法,这些构件从其功能而言,大多为障隔物,故我们把其归为障隔类。

1.钩阑

这里所说的钩阑,即木栏杆,多用于楼阁亭榭的平座及室内胡梯旁。其形制有二:一为重台钩阑,二为单钩阑。重台钩阑用上下两重花板,而单钩阑只用一重花板或不用花板。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规定:“造楼阁殿亭钩阑之制有二:一曰重台钩阑,高四尺至四尺五寸;二曰单钩阑,高三尺至三尺六寸。若转廨则用望柱。其望柱头破瓣仰覆莲。如有慢道,即计阶之高下,随其峻势,令斜高与钩阑身齐。其名件广厚,皆取钩阑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又规定:“凡钩阑分间布柱,令与补间铺作相应。如补间铺作太密,或无补间者,量其远近,随宜加减。如殿前中心作折槛者,每钩阑高一尺,于盆唇内广别加一寸。其蜀柱更不出项,内加华托柱。”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1)重台钩阑

望柱:长视高,每高1尺,则加2寸,方1寸8分。

蜀柱:长同上,广2寸,厚1寸,其上方1寸6分,刻为瘿项。

云栱:长2寸7分,广减长之半,阴1分2厘。

地霞:长6寸5分,广1寸5分,阴1分5厘,厚1寸3分。

寻仗:长随间,方8分。

盆唇木:长同上,广1寸8分,厚6分。

束腰:长同上,方1寸。

上华板:长随蜀柱内,其广1寸9分,厚3分。

下华板:长厚同上,广1寸3分5厘。

地栿:长同寻仗,广1寸8分,厚1寸6分。

(2)单钩阑

望柱:方2寸。

蜀柱:制度同重台钩阑蜀柱法,自盆唇木之上,云栱之下,或造胡桃子撮项,或作蜻蜓头,或用斗子蜀柱。

云栱:长3寸2分,广1寸6分,厚1寸。

寻杖:长随间之广,其方1寸。

盆唇木:长同上,广2寸,厚6分。

华板:长随蜀柱内,其广3寸4分,厚3分。

地栿:长同寻杖,其广1寸7分,厚1寸。

华托柱:长随盆唇木,下至地栿上,其广1寸4分,厚7分。

2.棵笼子

棵笼子,是一种保护树木的周圈栏杆。《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规定:“造棵笼子之制:高五尺,上广二尺,下广三尺;或用四柱,或用六柱,或用八柱。柱子上下,各用榥子、脚串、板棂。或双腰串,或下用双榥子脚板造。柱子每高一尺,即首长一寸,垂脚空五分。柱身四瓣方直。或安子桯,或破瓣造,柱首或作仰覆莲,或单胡桃子,或斗柱挑瓣方直或刻作海石榴。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又规定:“凡棵笼子,其棂子之首在榥子之内,其棂相去准叉子制度。”

其各部分的构成有柱子、上下榥并腰串、脚板、棂子、牙子等。

3.拒马叉子

拒马叉子,是一种衙署府第大门外使用的活动路障。《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规定:“造拒马叉子之制:高四尺至六尺。如间广一丈者,用二十一棂;每广增一尺,则加二棂,减亦如之。两边用马衔木,上用穿心串,下用拢桯连梯,广三尺五寸,其卯广减桯之半,厚三分,中留一分。其名件广厚,皆以高五尺为祖,随其大小而加减之。”又规定:“凡拒马叉子,其棂子自连梯上,皆左右隔间分布于上串内,出首交斜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