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7738400000004

第4章 管理学导论(3)

第二节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原理是指最基本、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管理学原理就是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结合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通过对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科学分析和总结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规律。它是对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和管理实践经验的升华,反映了管理行为具有的规律性、实质性内容。因此,管理学原理可以运用在任何场合和条件下,对一切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系统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组成的社会组织,必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系统,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了。系统原理为认识管理基本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对人本原理、责任原理等其他原理都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认识系统原理是认识管理原理的基础和前提。

(一)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系统是人们对有联系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总体描述。“系统”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语中,原意是指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集合)。从管理的角度界定系统,则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该定义包含三层含义:

(1)任何系统均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单个要素不能构成系统,如一个人就不能构成家庭,而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技术等其中的一项也不能构成组织系统。

(2)系统中的要素与要素、要素与整体,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并形成了特殊的系统结构。如企业中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系统。

(3)系统具有不同于各组成要素独立功能的新功能。企业可以向社会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而其构成要素——人、财、物却没有此功能,这些都说明系统整体具有其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功能、新特性和新行为。换句话说,系统不是单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有机结合成的一个具有新功能的新整体,这就是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整体性。2000多年前,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断言“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1+1>2。系统特定功能表现为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

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是由各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因此系统具有集合性;其次构成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再次,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因此系统具有相关性。

(二)系统原理的要点

1.整体性原理。

整体性原理以实现整体效果的最大化为目标,对系统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和引导,使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系统虽然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但绝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组合,而是各要素按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系统的特定功能。这种总体功能的产生是一种质变,它的功能大大超过了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因此,系统要素的功能必须服从系统整体的功能,过于强调要素的功能而不重视系统的功能,往往会破坏系统的整体性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导致系统功能的失灵。比如一个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部门,如果没有有效的计划和协调,任其各自发展,必然导致库存的增加和浪费,或者生产和销售能力的闲置,其结果只会导致整个企业系统的瘫痪。

2.动态性原理。

任何物质都是运动和变化着的。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说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是绝对的。动态性原理就是要求人们要历史地、运动地、发展地考察并对待系统对象,正确把握系统的发展变化,并研究和总结其发展规律,以有效地实现系统的特定功能。

3.开放性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是守恒的、不灭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似乎是永无穷尽的。但热力学第二定律又指出,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转化。这种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总和称之为熵,故第二定律又名熵增定律。每个有机系统都必然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通过从外界获得能量来抵消熵的增加,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系统的生命和活力。企业系统同样要面对熵增的状况,只有同外部社会进行交流以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量,才能保证企业系统的生机和活力,所以管理者必须以开放性原理为指导,不是从封闭中求生存,而是从开放中求发展。

4.综合性原理。

所谓综合性是指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多个要素为实现特定功能而组成的综合体。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系统无不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世界没有什么新东西不能通过综合而得到,如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上的每个部件都是原来已有的。

只要把这些部件按照新的设计重新组合,就制造出了具有强大功能的人造地球卫星,因此如何选择设计方案、如何优化系统的功能就是综合性原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同时应该看到,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是可以分解的,都是由许多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组成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各个基本单元和相关规律的研究,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善于以创新思维考虑问题,更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分解剖析,找到其中的规律,以求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5.层次性原理。

管理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组成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纵式构造或管理要素结构方式中的等级体系。

管理系统的层次对输出系统整体功能具有重大的制约作用,各层次要素构成大系统时,一般可以放大系统的整体功能。但不能由此断言,管理系统的规模越大、层次越多越好,因为系统的功能还要受其内部层次沟通效率的制约。管理系统规模越大,层次越多,其沟通效率就越低。因此,在联结松散、层次繁多的系统中,中低层次的具体目标与系统整体目标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会削弱基层或中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进取心,而且会直接导致系统整体功能下降。因此,现代管理要求在设计系统的规模和层次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掌握好适度原则。管理系统的规模和层次确定之后,管理行为是否获得高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分清各层次的职、责、权。一般来说,同一层次诸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由其自身解决,只有发生重大问题时,才由上一层次出面协调解决;从纵向看,管理系统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其中,高层次的职责是:

科学确定或适当调整本系统的目标方向;

依据本系统的目标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激励、创新等活动;

根据下级在执行方案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重新修正调整原决策方案或对下一层次活动加以控制;

处理下一层次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问题。

中间层次的职责是:

准确而及时地传达最高层次的决策;

制定与所属系统整体目标相一致的自身目标,并确保实现;

严格考核下一层次对决策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协调下一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低层次的职责是:

不折不扣地执行上一层次的决策方案;

准确及时地反馈决策信息,包括方案的执行进度、机构运行机制、人员活动状况、决策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等。

管理的层次性原理,要求任何一个层次都直接对上一层次负责,只接受上一层次的指令,以防止系统内部层次混乱、层次之间的职责相互交叉或超越层次等不良现象出现。

二、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即一种以人为中心或者说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它要求将组织内的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纵观人类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史,人的问题始终是一个贯穿于管理活动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最基本问题,各种管理实践、管理理念的差异和管理理论的区别,归根结底来自对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认识。在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历史中,主要存在五种人性假设:“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管理人”,因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管理理论和实践已经越来越重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理念。

(一)人本原理的含义

作为特殊社会活动的管理,它总是由人去实现的,因此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现代管理中的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既是由人进行的,同时又是对人的管理,人始终应当居于管理的中心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立足于人,通过做好人的工作,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始终最大限度地沿着组织目标轨道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根本途径,去实现管理资源的合理运筹,从而实现管理系统整体功能优化和目标优化。由此可见,人本管理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由人进行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把人的因素提到了根本性的地位。这对于只重视物或事的事本管理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二)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

人本原理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然而,任何管理理论的提出都有其阶级和时代背景,人本原理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个领域的管理哲学和管理实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本原理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人本原理主要观点如下:

1.尊重人——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通过对劳动力的研究,对提供劳动服务的劳动者的作用也开始重视起来。以泰罗为代表的认为劳动者只是机器附属物的管理理论到以梅奥提出的社会人的假说,到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确立,可以说,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和主体。

2.依靠人——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

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一条是高度集权,从严办事,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罚,取得组织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另一条是适度分权,民主治理,依靠科学管理和员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企业的全体员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工作高效率。不同的时代背景,人的要求也就不同。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前期,人的物质需要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时常受到饥饿和战争的威胁,获得物质生活的满足就成为人的基本需求,所以把人当作管理的客体,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加以约束的方法就能取得极大的效率。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时人们对感情的需求、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就变得极为迫切,如果继续沿用旧的管理办法显然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职工不再作为管理的客体,而是成为管理的主体,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更有效的管理结果。正是由于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使企业各项资源(包括劳动力本身)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才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才创造出了产品、利润和财富。所以,企业全体员工都有权参与企业管理,要特别重视非专职管理的职工(普通工人、职员和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管理。非从事专职管理的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有三种最基本的形式:①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一定比例的代表参加管委会或董事会(最高决策机构);②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代表参加监事会(最高监督机构),职工应占多数份额;③广泛参加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如质量设备成本管理、现场管理等。

3.发展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人性本善还是恶,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都可在社会生活中找到支持或反对的论据与事例。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善或恶的人性。人性是受到后天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因而也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引导和促进人性的发展,在管理过程中影响下属人性的发展,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同时,管理者行为本身又是管理者人性的反映,只有管理者的人性达到比较完善的境界,才能使组织内部员工的人性得到完美的发展。所以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时,除了要考虑其获得的经济利益,更要考虑它会给员工的精神带来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