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7738400000057

第57章 创业管理(2)

第二节 创业能力

一、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学习、工作、创造活动效率的个体心理特征,如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联系在一起,并具有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英语常用“ability”来表示能力,可解释为“从事体力或心智的行为”的能力。这里的“行为”,包括复杂而协调的动作和理智问题的解决技巧。有些因素,如体力、知识等,也会影响某种活动的顺利完成,但它们不是个性心理特征,不能称为能力。

能力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创造性大小和功能,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认识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二、创业能力的含义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发现和捕捉市场机遇以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是以智力活动为核心的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功能,是与个性心理倾向、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个性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是知识、经验、技能经过类比、概括化后形成的并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的能力。

创业能力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

1.知识层面的创业能力。

知识本身并不能创业,但是,知识是创业的资本,是创业的力量。微软、英特尔等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知识型”企业,其竞争力都不在资金、原料,甚至也不在制造优势上,而在于它们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能力。

2.情感层面的创业能力。

主要体现在它围绕创业形成的一种“情感场”。在创业知识和创业操作水平相当的条件下,决定创业成果的支撑因素不是别的,而是创业情境。作为主体的创业者在创业情境中以一种情绪化的方式,立体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融入自己已有的创业经验,并不断地加以改造、重组、整合,在特定的“创业情感场”中逐渐积累与构建“创业情结”,产生创业成果。

3.操作层面的创业能力。

创业操作离创业成果只有一步之遥,但有的人能够“操作”出成果,有的人则不然,为什么?这可以从创业操作方法论的结构性差别中加以辨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和时代潮流。在处理创业的“源”与“流”、市场规律和自身规律、“成才”先导与“做人”先导等方面的关系时,既要继承历史传统,顺应市场机制,建构对象主体;更要立足现实土壤,遵循创业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唯其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创业操作能力。

三、创业能力的结构

创业是一种复杂的劳动,需要创业者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创业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它分为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把握机会的能力等。

(一)创业决策能力

决策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一个创业者首先要成为一个决策者。创业的决策能力是创业者根据主客观条件,因地制宜,正确地确定创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战略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的能力。

创业决策能力是决策者的战略头脑和良好修养结合的产物。决策能力是决定创业活动采取哪种最有效方式的决断能力,决策就是方案选优。不过,这个选择不是简单地在是非之间挑选,而往往是在一种方案不一定全优于他种方案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创业决策必建立在对多种方案对比选优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一个人具有方案对比选优的能力。

创业决策需要有风险决策的精神。客观情况是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常常遇到一些不确定型、风险型的决策,这就要求一个人有敢想敢干、敢冒风险的精神。创业决策要有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决策往往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内进行,错过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最佳方案可能成为最差方案。一个人要善于当机立断,具有敏捷的思维,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措置自如。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就更需要创业决策者善于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取得成功。当然,当机立断是在正确的分析、判断基础上的,不能是毫无根据,没有条件的冲动、莽撞行为。要提高决策水平,就要树立不断创新的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要有渊博的学识,不仅要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和管理学知识,还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如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当然,一个人需要更多地依靠智囊团,但是专家的意见不能代替创业者的决策。因为正确的决策不但要智囊团的多谋,更要靠一个人的善断。

(二)创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创业的经营管理涉及管理者的质量观念、人才的选择和任用、资金的管理和创业者的诚信。创业者一旦确定了创业目标,就要组织实施,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具有经营管理能力。

1.管理者的质量观念。

创业者要始终坚持质量第-的原则。质量不仅是生产的物质产品的生命,也是从事服务业和其他工作的生命,创业者必须严格树立牢固的质量观。

2.人才的选择和任用。

市场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市场、拥有顾客。因此,必须学会用人,做到知人善任,吸纳比自己强或有某种专长的人共同创业。

知人善任,就是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还要善于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知人善任,一是要善于慧眼识英才,发现和培养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二是要善于因材施用。一个人是学术上的权威,善于搞研究,分配到科研单位才能发挥作用。而如果让他们去做销售,也许就发挥不了作用。如果一个人有管理才能,就应当去担任具体工作。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都会造成人才的浪费。管理者做到善任,才能使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3.资金管理。

首先,创业理财要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培植财源,在创业过程中除了抓好主要项目创收外,还要注意广辟资金来源。节流就是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树立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的思想。

其次,要学会管理资金。一是要把握好资金的预算决算,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把握好资金的进出和周转,每笔资金的来源和支出都要记账,做到有账可查;三是把握好资金投入的论证,每投入一笔资金都要进行可行性论证,有利可图才投入,大利大投入,小利小投入,保证使用好每一笔资金。

总之,创业者心中时刻装有一把算盘,每做一件事、每用一笔钱,都要掂量一下是否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有没有效益、会不会使资金增值,这样才能理好财。

4.创业者的诚信。

就创业者个人而言,诚信乃立身之本,“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如不讲信誉,就无法开创出自己的事业;失去信誉,就会寸步难行。诚信,一是要言出即从,二是要讲质量,三是要以诚信动人。

(三)创业的专业技术能力

创业的专业技术能力是与创业密切相关的主要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它包括创业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专业方法能力。劳动者在创办自己的第一个企业时,应该从自己熟悉的行业中选择项目。当然,创业者也可借助他人,特别是雇员的知识技能来办好自己的企业,但在创办第一个企业时,如果能从自己熟知的领域入手,就能避免许多“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1.创业者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创办企业中主要职业岗位的必备从业知识。

(2)接受和理解与所办企业经营方向有关的新技术知识。

(3)把环保、能源、质量、安全、经济、劳动等知识和法律、法规运用于本行业实际的能力。

2.创业方法的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是创业的基础能力。创业者应具备的方法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1)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

(2)捕捉市场机遇的能力。

(3)分析与决策能力。

(4)联想、迁移和创造能力。

(5)申办企业的能力。

(6)确定企业布局的能力。

(7)发现和使用人才的能力。

(8)理财能力。

(9)控制和调节能力。

(四)创业的沟通协调能力创业必须与人打交道,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创业者不但要与消费者、本企业雇员打交道,还要与供货商、金融和保险机构、本行业同仁打交道,更要与各种管理部门打交道,因此,创业者必须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主要是把握好四个环节。

1.尊重。

每一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欲望,尊重是对一个人的品格、行为、能力的一种肯定和信任。尊重别人也是一个人优良品质的表现,包括尊重别人的人格、言论、举止、习惯等。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相互尊重是疏通、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环。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打消对方的疑虑,博得对方的信任。在工作中,无论是和上级、同级还是下级接触,都要尊重对方,这是取得对方信任、帮助和支持的前提。

2.了解。

所谓了解,就是应该尽可能周详地了解上级、同级和下级的长处和短处,并在工作中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使对方避免感到“为难”,并能更加有效地给予帮助和支持的重要一环。

3.给予。

在工作中,按对方最希望的方式给予对方所希望获得的支持、帮助、信任等,是很重要的。上级最希望下级圆满完成自己交办的工作任务;同级最希望互相之间建立起一种携手并进的融洽关系,在亲密无间的友好气氛中进行良性竞争;而下级最希望获得的是上级的“信任”,在困难时刻的有力支持,受到挫折时的热情鼓励,以及取得成绩后的及时奖励。

4.索取。

任何创业人才,都不可能单枪匹马去开拓新局面。他必须取得上级、同级和下级的支持、帮助和合作,即“索取”。

(五)把握创业机会的能力

创业活动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创造性的活动就需要一个人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工作的多变性和动态性更加显着,形势复杂多变,机会转眼即逝。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就无法跟上形势的变化,就只能使自己的工作处于被动。

把握创业机会,不例行公事,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能够从表面“平静”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对改革中遇到的新事物、新工作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图,认真分析,勇于开拓,大胆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对已取得的成绩,不满足、不陶醉,能够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不得意忘形,能透过成绩找差距、挖隐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地做出机智果断的应变。在当今世界,事物发展日新月异,千姿百态。但就其和创业的关系而言,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情况:其一是变化尚未偏离创业活动前进方向的阶段;其二是变化明显偏离创业活动前进方向的阶段。

对于第一阶段的变化,一般无需对原决策方案作根本性的变动,只需要适当地对方案作某些局部的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但是,对于后一阶段的变化,就需要进行审慎的斟酌,对原先的决策作较大的改动,甚至“推倒重来”。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才,其非凡的应变能力往往就表现在对一些复杂的“突发事件”和“非规范问题”的果断处理上。从复杂计划的修订,到生死攸关的政治斗争的处置;从微妙的外事活动安排,到举足轻重的经济谈判,都需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能使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创业活动中,有意识地使创业决策方案与客观环境相适应。但是,“应变”必须在不抛弃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和提供的一切可能条件,尽可能采取科学灵活的“应变”对策,做到“你变我也变”,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无原则的灵活“应变”,是圆滑世故、虚伪的伎俩。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应变能力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在确知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能果断地“刹车”,及时转移工作重点;在确知再坚持-下就会取得胜利时,能够顶住压力,排除各方面的干扰,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在已实现预定计划时,能适时地提出新的可能达到的目标,鼓励团队向新的高度挺进;在发现客观环境的情况发生变化,按照预定决策方案难以实现原来计划时,能够审时度势,急中生智,临场做出新的最佳决策,将创业活动引向成功。

第三节 创业初期实务

一、选择公司地址

一个公司必须要有地址。如果没有具体的地址,公司生产经营和办公就没有载体,公司就不成其为公司。公司地址是公司生产经营和办公的必要条件,也是公司注册的必须法定条件之一。

公司在哪里进行生产经营,是创业者必须要考虑的。公司地理位置的选择在创办公司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对今后公司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创业者在开始选择公司地址时必须认真调查研究,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