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牌营销后台——营销战略及品牌战略的创新思考
7738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

中国经济要持续稳定增长,中国企业必须充分依托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多极经济体系重建的进程。中国企业不但要善于在中国市场竞争,而且要善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国企业不但要善于竞争,而且要善于协作。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与外国一些跨国公司比较,大多数中国企业缺乏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缺乏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品牌,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资金,缺乏全球市场的营销经验,缺乏应对贸易保护的技巧,等等。

还有哪些挑战在等着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回避得了吗?如果,回避是消极的,那么如何积极迎接挑战?

中国企业一向依托的人力成本资源,外资企业同样可以拥有;中国已经形成的区域产业群协同优势,外资企业通过投资设厂和收购控股等手段,也一样可以拥有。

跨国外资企业,还可以通过价格转移的办法,合法避税。

跨国外资企业,大多数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规模往往意味着成本优势。

在多个国家占有市场份额的跨国外资企业,由于各个国家的市场可以相互支持,当市场竞争激烈时,或者为了遏制中国竞争企业成长时,跨国外资企业可以暂时降低在中国市场的收益,采取价格竞争的策略,等等。

许多事实已经在说明,中国企业曾经拥有的成本优势,外资企业已经可以在中国模仿和复制。

那么,在中国市场已经没有成本优势可言的中国企业,应该用什么策略同外资企业竞争?

当中国正在积极兑现加入WTO时的承诺,而一些国家却频频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产品实行严厉的反倾销、配额限制和其他贸易壁垒。

中国企业所要面对的竞争,不单纯是市场经济层面的因素。中国企业如何应对中国在WTO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由被动变为主动?

各类国际资本,怀着各种投资和投机的目的纷纷涌入中国。

中国一些赚钱的行业,小到洗发水,大到汽车,外资都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

如今中国大地,资本收购的暗流涌动,美国、日本、欧洲等一些跨国公司,加紧在中国布局,抢占关键的市场资源,掌握市场竞争的先机。他们收购和控股中国赢利能力强的企业,收购中国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收购关键的市场资源,加速扩大投资规模,控制中国潜在的竞争企业。

中国的一些地方政策,正给予外资企业高规格的待遇;中国的一些企业,正热切地希望投入外资企业的怀抱,充当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开路先锋。

从而使外资企业可以花费极少的代价,在中国获得极大的发展。甚至,外资企业根本不需要使用本国的资金,他们使用的是中国银行的贷款。

中国的市场资源是无限的吗?外资进入中国的数量真的是越多越好吗?当过多的企业、过多的市场资源被外资控制时,对中国的经济安全会产生威胁吗?

为什么美国经济总量这么强大,还要实行双重标准,采取市场保护主义?而中国企业到美国去开设大卖场,可以像沃尔玛在中国扩展一样,受到各种优待吗?

各种资本收购,都是纯市场经济目的吗?用其他手段达不到的遏制中国的目的,用资本收购是否可以达到?

进入中国的外资可以无限制的多吗?当外资数量达到1万亿美元时,中国还有多少市场资源可以不被外资控制?

这是一个资本可以收购一切并贩卖一切的世界,外资过多进入中国,并占据中国的优质市场资源,会掏空中国的利润。当中国的利润滚滚外流,成为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发动机时,中国却存在GDP空心化的危险。

如果我们没有必要的防备,5年后猛然发现,中国市场的大部分的优质资源,已经被外资所占据,那么中国经济可以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在哪里?

竞争在更广泛的领域和层面展开,市场竞争的动机并不单纯。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轻易地把具有良好赢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卖给跨国公司,轻易地把已经为市场所认同的品牌卖给跨国公司,而失去长远的利益和发展主动权。

经济安全,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所以,中国在扩大自由开放的同时,需要特别重视对国内市场资源和弱小企业的必要保护。在遏制与反遏制中,中国应占据主动地位。从经济安全的意义来说,这是现在的中国最为紧要的课题。

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利用机遇?如何应对挑战?这是促使我们写这本书的原始动力。我们认为,从营销战略和品牌战略的后台层面进行科学系统的思考,持续、渐进地发展,是中国企业立于世界企业之林的根本。我们尝试从这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内容尚待完善,希望学者专家、企业界同人指教,以期抛砖引玉,完善适合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理论体系,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贡献一点智慧和力量。欢迎通过天祥智本博客论坛(http://www.cncnsky.cn)直接与我们进行交流,谢谢!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是他们的殷切期望激励着我们持续努力。

笔者

2007年5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