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
冰暑
每次和家人外出散步,遇见路人,我总说:“这人我好像认识,但想不起来是谁。”家人常笑话我:“职业病,又把人家当成病人和家属了。”我还是信誓旦旦:“我肯定在哪儿见过她/他,只是我现在想不起来而已。”如此反复过无数次,连我自己都觉得是否真的得了什么病,怎么见谁都觉得熟稔?
你认识我吗
一天在车站候车,跑过来一个小女孩,亲切地问我:“阿姨,你认识我吗?”
我诧异地看看周围,没错,应该是在问我。我笑笑:“不好意思,你认识我吗?”
小女孩也笑笑:“我在我的照片上看到过你。”
越发觉得奇怪了,快速地搜索好友和邻居的小孩,还是没想起来。
“照片上你在给我洗澡。”小女孩提示我。
说到洗澡,我想起来了,曾经在产科病房工作过,这位漂亮的小姑娘准是在我们病房里出生的一个小宝贝。
“小军护士,你不认识我们了?”她的妈妈不知从哪里冒出来,“10年了,我想你一定认不出我们了。你还是老样子,没变。”
我恍然大悟,果然没错,她是我护理过的一个产妇。这位小宝贝刚出生时特别难带,吸吮困难,是我手把手地教会了妈妈哺乳的方法,给了她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临走时,妈妈牵着小女孩的手,不断地向我说谢谢,女孩欢快地和我说再见。
车来了,随着流行的音乐节拍,我不禁轻轻地哼唱起来。
是你救了我
早上交班时,夜班护士说:“护士长,你休息了三天,1号2床每天在找你。”
“哦,怎么了?”我很好奇,也有些担忧,不会又是什么纠纷吧?
“她说她不认识你,但是你救了她。”
交好班,走进1号房间,1床患者马上热情地说:“护士长,你终于上班了。
她每天都记挂你的。”转头对2床患者说:“她就是护士长,你的救命恩人。”
2床的莹是一位30出头的女病人,在交班时我已隐约知道事情的大概,她的表姐萱曾经是一位乳腺癌患者,来自农村,在我们这里做过手术。出院时,考虑到农村女性会因为害羞和精神压力等原因疏于复诊,我向她作了详细的出院宣教,告诉她定期复查、乳房自检非常重要,不仅对她本人,对她家族里的女性亦是如此。莹告诉我,后来萱果真一丝不苟地按照我说的方法进行自检,而且把她家族里的女性都叫到一起,鼓励她们进行定期检查和自检。
“当时家里的男人都笑话我们,说我们没事找事,在我摸到肿块时,我爱人还不相信,让我到卫生院配点药就好了。还好萱坚持带我到这里来看。”莹得的是乳房原位癌,已经手术,能够早期发现,也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护士长,是你救了我的命,要是没有你和萱,后果我连想都不敢想。”莹激动地说。
莹的真诚感恩一时间让我觉得有些自豪,拍拍她的肩膀,我认真地说:“我和你一样高兴。”离开病房的时候,4床的患者风趣地说:“护士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哦!我今天要出院了,以后我们在街上碰到时你不会不认识我吧!”
“不会的,我的记忆力不错。”我赶紧愉快地承诺。
我有些陶醉,可爱的病人呵!
让别人的生命,有一点不同,有一点光亮是何等简单啊。
便条
木木
今天夜班,同事交班说有个病人精神状态很差,不愿讲话,化疗导致他日渐憔悴,我听了没有吱声。晚上巡视病房的时候,我来到他的病房,轻轻敲了一下门,进门后发现他躺着不动,没抬头也没吭声。走到他面前,他见我来了,露出一丝虚弱的笑容,说:“小周,你来了啊,我知道今天是你上夜班,已经两天没看到你了,你看我这样子,我是坚持不下去了,太难受了,说不出来的痛苦,我真的撑不住了!”家属难过地看着我。我没说话,坐在他面前,轻轻握住他的手,告诉他许多病人类似他这种化疗方案,都出现同样的副反应。还有人比他更甚,但都挺过来了,这只是一个过程。他的眼睛闪了一下,“是真的吗?”
“呵呵,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了?这个副反应我早知道,只是怕事先说了,给你增加心理负担。今天是你最难过的时候,明早难受感觉就会减轻。”听了我这话他马上坐了起来,“我能挺过去是吗?”
“会的,肯定会的,过几天就会慢慢恢复的。”
“那好的,我坚持熬一熬,也许明天就好点了。”
走出病房,我思索了一会,写了一张纸条:我们都生活得很艰难,不仅要面对外界的各种压力,还要面对疾患给躯体带来的痛苦,所以更该善待自己,把心里的苦闷向亲人倾诉,给情感找一个出口。每天的太阳都是那么美,不管明天如何,我们应该尽情享受今天所有的快乐和幸福,痛苦都是暂时的,给自己信心和力量,相信你肯定能行!
写完交给他,他看完那纸条,没说什么,看着我。我朝他微笑,准备离开病房,他把我叫住:“你夜班那么辛苦,我这里有很多新鲜的糕点,你多吃点,后半夜会很饿的。”他家属说:“今天就这会儿他才肯说几句话,谢谢你,小周。”
我看着他虚弱的笑脸,这才放心地离开病房。
宁在事前心力交瘁的努力,事后悠然自得;不要在事前悠然自得,而在临事时无法适从。
——丘吉尔
失落的缝针
春暖花开
我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护士,性格有点大大咧咧,开朗外向,生活中的我有点“马大哈”,有时候一个转身就会忘了东西搁哪儿了。
有时候真是怀疑自己能不能干好护理这项工作。
我分在手术室。手术室的环境是封闭式的,里面隔成一间一间的——手术间、器械间、术前准备间、术后恢复间等等,从这间到那间像走迷宫一样,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熟悉。
熟悉环境还是小问题,最担心的是碰到自己不熟悉的手术,恰巧又是“平素非常严格”的医生主刀,会更加让我感到胆战心惊。在前一天,我就会向同事打听医生的喜好及手术的大致过程。在睡觉之前,我一遍遍地在脑海里回想手术的大致过程,就像是放电影,有时想着就睡去了,做梦还在递器械呢!
在手术的过程当中,有时候自己反应迟钝,递错了器械,我就会感到紧张;医生用眼睛看你一下,我也会魂飞魄散,手抖得连针都穿不进去。
好在我适应能力还算快,这种状况很快就过去了。有些常做的手术很快就得心应手了,与医生之间也熟悉起来了,有时候碰到可亲一点的医生还会开开玩笑。没有刚来时的紧张,我胆子又大起来了,直到那件事发生:
那天我是洗手护士,做的是一台开腹的“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很顺利。
关腹腔之前我和巡回护士常规清点手术器械,结果数来数去少了一枚缝针。
然后,大家开始寻找这枚少掉的缝针,医生在腹腔里找,同事在手术台的周围找,而我早已双腿发软,说不出话来了,心里想着:千万要找到,万一找不到,我可要坐牢了,我不想坐牢,我还年轻。
还是找不到,怎么办,医生和同事也着急起来,我快哭出来了,使劲地忍住泪水不让它掉下来。同事们看到我这样,过来安慰我,握着我的手让我放松。
突然,一个同事说:“看看是不是在切下来的标本上。”听到这话,我“嗖”
的一下起身,来到放标本的地方。果然它静静地待在那里,我嘘了一口气,心想:你让我们找得好苦!
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取下来。
这下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松了一口气,总算可以关上病人的腹腔,结束手术了。
短短的10分钟时间,让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一样。
从此以后,我在工作当中更加仔细,应该说是胆大而心细。
人生实在是一本大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地翻。
——沈从文
责任
林夕
秋雨绵绵,新学期又开始了。早上送女儿上学,一路上都是孩子和陪伴的家长,大手牵小手,牵挂和不舍写在父母脸上。我们把孩子交给老师,不知老师会怎样对待我们的孩子,不知是否会得到老师的喜欢,是否会受到同学的欺负。当我这样想的时候,一位老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又萦绕在我心头:“难道我就这样轻易地把我的责任推给老师了吗?”
坐在电脑前,老人慈祥的模样又浮现在我面前,也不知他最近过得怎样。
护理过很多病人,总有一些会走进你的记忆。他八十多岁,因为心脏疾病住在我们这里,来时病情危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稳定了下来。他话不多,有什么事总不想来麻烦我们。我们给他做完治疗,他都不忘说声谢谢。这样的病人不多,他的道谢让我备感温暖。平时很少有人来看他,想必家人一定很忙,病情稳定后,医生决定给他做介入治疗。他犹豫了很长时间,我们也做了许多思想工作,大意总是为他好之类的。不过他还是有顾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但最后他还是决定做。手术当天早上,当我走进病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一位穿着得体的中年男子站在他的床头,高声地咒骂着,大致意思是老不死的,越老越糊涂,好不容易请了假来给你的手术签字,你却不想做了,你以为我们没事做之类的。老人低头沉默着,我听不下去了,但也不好插嘴,就悄悄地退了出来。心里一直犯嘀咕:怎么会这样呢?他的家人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后来,男子气冲冲地走了,老人的手术也停了。
我再次走进病房,看老人情绪还稳定,便轻轻地问了一句:“刚才那位是你儿子?”
他说:“是的。”
“他怎么可以这样对你?”我愤愤不平。
他说:“没什么,我年轻的时候忙于打仗干革命,没时间教育他们,他现在这样,我有很大责任,只能怪自己没把他教好。其实再忙也还是要抽时间教育孩子的。”他的话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此时说什么都是多余了,唯独这句话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痕。
我们总是轻易地将责任推给别人。孩子开学了,责任就该属于学校和老师了,我为此而惭愧。
我的生命,如果有一个不可妥协、势不两立的敌人,不会是别人,恰恰就是我自己呀。
——蒋勋
差错
春暖花开
工作已经4年了,对护理工作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了,更不要说是平常的打针、发药、换液体了。一上班,就是晨间护理、评估、治疗、书写,要么就是接收新病人,显得有点机械化。
那天是周六,楼层一共有4位护士上班,药班、领班、我和另一个责任护士。之前连续休息了数天,我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工作状态来。
换好工作服,第一件事就是浏览病人一览表,心里感到一丝轻松:床位已满,没有危重病人。我心里暗暗高兴,老天保佑,今天一定得让我过一个轻松的周末,晚上还要跟同学一起出去玩呢!
接着就是交接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忙完了治疗,我开始做病情评估,顺便与同事聊聊这几天发生的趣事。
一阵急促的呼叫铃声响起,是13病房3床的病人(他是结肠癌来院化疗的病人,目前病情稳定),我心想,刚刚才换过液体,不知有什么事情,我一点也不着急。
“护士小姐,快来看看,不对了,不对了。”病人的家属冲出病房,显得格外惊慌。我的心一下拎起来,像箭一样的冲到病房。
病人躺在床上抖得厉害,甚至可以听到上下牙齿摩擦的声音。
“可能是输液反应。”凭着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我很快作出判断并采取措施:立即取下正在挂着的液体,换上林格氏液;一床厚厚的棉被加盖在病人的身上以让他感到暖和一些,我安慰了病人和家属,轻轻地走出房间,我表现得很镇定。
来到走廊上,我用力晃了晃手中换下来的输液瓶子,对着窗口仔细的检查,我吓了一跳:一片片的絮状物漂浮在瓶子里,这些絮状物就是让病人寒战发抖的罪魁祸首。
我感到很紧张,脸烫得就像火烧起来一样,心扑扑地乱跳。我感到很内疚、自责,是我没有认真地执行三查七对才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发生,让病人受到额外的痛苦。我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仔细检查一下呢?
我把这件事报告了值班的医生和领班。他们安慰我不要太紧张。
半小时后,病人的体温升到39.5摄氏度,按医嘱我给病人用了降温药。
30分钟后,降温药发生作用,病人的体温总算降到了37.5摄氏度,汗水湿透了病人的病号服,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我担心他着凉。
然后是擦拭,换衣服,更换床单,直到病人舒服为止。我的心稍微宽慰了些。病人和家属不停地感谢我让我更加感到内疚。
下班后,我没了心思与同学出去玩,我放心不下我的病人,打电话给夜班的同事,确认病人一切安稳,我心中的那块石头才算落地。
这一天我过得一点也不轻松,心里总感到闷闷的。但这次的经历给我敲响了警钟——要时刻牢记并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做好安全护理,对病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的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
一例意外拔管
雏菊
JCI 检查前一天的傍晚,经过紧张忙碌的备战,大家都有些疲惫了。我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正准备下班,菲儿过来对我说:“护士长,4号病房3床那位大妈刚才躁动得厉害,自己将鼻饲管拔掉了,我已经给大妈插了一根双腔的胃管,但她儿子一定要让大妈用那批软的鼻肠管,要求明天重插。”“哦,我去看看,菲儿,把记录和意外事件报表都写好。”我边走边想,检查在即,可不能出一点差错。这是一位脑出血,已行气管切开、GCS评分只有7分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