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流浙大(百年求是)
7746500000012

第12章 从“橘霉素”到《四面体》——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开拓者汪猷

汪猷(1910-1997)

化学家。浙江杭州人。1922年至1926年在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前身之一)应用化学科就学。193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193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早期从事十四乙酰藏红素的全合成以及性激素、抗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化学等研究。中国抗生素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在淀粉化学方面,创制了新型血浆代用品。所建立的石油发酵研究组,当时在国际上居于前列,做出多项成果。参加并参与领导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全合成工作。参加和领导了天花粉蛋白化学结构和应用、模拟酶的研究和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化学研究。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汪猷,字君谋,1910年6月7日出生于杭州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汪知非是清末秀才,年轻时深受西方科学技术和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遂弃功名仕途,在浙江从事测量和盐务等工作。汪猷聪颖好学,从小深受父亲影响,喜爱自然科学。

1921年汪猷考入浙江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浙大前身),就读于应用化学系,从此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27年考入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1931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由于他历年学习成绩优秀,获得斐托飞学会金钥匙奖的荣誉。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到北平协和医学院作研究生后转作研究员,师从我国着名生物化学家吴宪,研究性激素的生物化学。在名师指点下,汪猷的研究才华脱颖而出,发表了4篇论文,深得吴宪的器重。

1935年8月,汪猷作为中国生理学会代表团成员与吴宪等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生理学大会。这是汪猷第一次去国外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他见到了不少仰慕已久的国际生理、生化界大师,如巴甫洛夫和胰岛素发现者班丁(F·G·Banting)等。这使他下决心奋发图强,希望日后跻身于国际着名学者之列。

大会结束后,汪猷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化学研究所,师从着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兰德(H·Wieland)。在维兰德及其助手唐纳(E·Dane)的指导下,汪猷从事不饱和胆酸和甾醇的合成研究。找到了甾环内引进共轭双烯的改进方法,合成了胆甾双烯酮和胆甾双烯醇。1937年冬,汪猷获慕尼黑大学最优科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他又去海德堡威廉皇家科学院医学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客籍研究员。在着名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库恩(R·Kuhn)指导下进行藏红素化学的研究,并合成了十四乙酰藏红素。这是当时分子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在着名学术机构的优良学风的熏陶和名师的严格训练下,汪猷练就了严肃、严谨的学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对他以后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9年春,汪猷离开德国转赴英国。在伦敦密特瑟克斯医学院考陶尔生化研究所陶慈(E·C·Dodds)的研究室任客籍研究员,从事雌性激素类似物的化学合成研究。当时欧洲战云密布,而我国正遭受日本法西斯铁蹄的蹂躏,怀着振兴祖国科学事业的强烈愿望,汪猷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条件和物质生活,于1939年8月回国,在协和医学院先后任讲师、助理教授等职。除讲课外,他的大部分时间继续在吴宪指导下从事甾族性激素的化学研究,包括孕妇尿中甾三醇葡萄糖苷排泄量的测定和中药当归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等研究。

珍珠港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于1942年1月占领协和医学院,医院研究设备、资料和研究记录、样品全被日本侵略军搜掠一空。教授、医生、学生都被迫离开实验室,离开医学院。

1942年4月,汪猷进入上海丙康药厂,担任厂长和研究室主任。这是一家小药厂,主要生产针剂、止咳润喉糖之类的普通产品。当时上海沦陷,视听闭塞。1944年他通过偶然机会获悉国外发现了一种从霉菌里培养出来的抗生素,激起了他对新学科的研究渴望。他刻苦学习微生物学、发酵等方面的知识,决心在中国开拓抗生素研究的道路。汪猷对霉烂的橘子表面的烂毛发生了兴趣,经过几年的艰苦研究和不断试验,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分离出一种抗菌物质——橘霉素。1947年汪猷的论文《橘霉素》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

国内《大公报》等报纸报道了他成功研制出橘霉素的消息,美国一家通讯社也作了报道。但是汪猷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并未得到药厂厂主的重视,汪猷于1947年8月愤然离开丙康药厂。

1947年9月汪猷借用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的两间原病理和尸体解剖实验室,同两位自愿从丙康药厂离职跟随他的助手继续进行橘霉素的研究。当时汪猷本人没有工资和报酬,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但他甘于清贫,刻苦努力,埋头研究。对橘霉素的化学及其抗菌作用的研究未曾有过中断。

后得到林可胜、冯德培的支持,汪猷被聘为医学研究所筹备处的研究员。这一时期汪猷发表了《抗生素橘霉素》、《双氢橘霉素》、《橘霉素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抗菌活力》等6篇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汪猷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底调入有机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并担任副所长。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使他能够对橘霉素的结构、合成、生物作用、毒性和药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成为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开拓者。他的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科学奖三等奖。

20世纪50年代是抗生素研究的鼎盛时期。随着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开展抗生素的研究。汪猷是这方面积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先后主持、参加了一系列抗生素问题的高级会议,为推动我国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他还与合作者于1953年开始研究链霉素及金霉素的分离、提纯以及结构和合成化学,发表了相关论文,为新中国抗生素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大大激发了汪猷对振兴祖国科学事业的热情,他的研究生涯进入了黄金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汪猷先后开展了生命基础物质——蛋白质、核酸、多糖的研究以及有机催化、生物催化、石油发酵和单细胞蛋白生产、模拟酶化学、生物合成等的研究。他的研究活动几乎包括了这一时期我国生物有机化学的全部内容。这些研究都以出色的成果载入了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史册。

1965年9月,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全合成的、与天然产物性质完全相同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胰岛素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是1955年英国科学家桑格尔(F·Sanger)阐明的。虽然此后各国科学家都开展了胰岛素人工合成的探索,但由于胰岛素结构复杂、合成工作量浩大,直到1958年英国《自然》杂志还断言“人工合成胰岛素在相当长时间里未必会实现”。可是,在这场世界性的科学竞赛中,中国科学家领先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成果博得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是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部分科学家合作进行的。王应睐、汪猷、邢其毅等负责领导组织这项研究工作。汪猷还直接参加了牛胰岛素A链和C14标记的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等研究项目。对合成方案、产物的鉴定分析标准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汪猷与合作者先后发表了《肽的研究》、《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牛胰岛素A链的合成及其与天然B链组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14标记牛胰岛素A链和C14标记牛胰岛素的合成》等论文。胰岛素合成成功,推动了我国多肽激素医药工业的建立和生化试剂工业的发展。

自1968年开始至1981年完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合成是继胰岛素全合成以后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又一重大成就,是我国生物化学及有机化学研究史上又一项崭新的科研成果,也是汪猷科研生涯中耀眼的篇章。

在进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研究的同时,汪猷还承担了另一项重大科研项目——天花粉蛋白的化学研究,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由于汪猷在学术领域的突出成就,他受到了国家的诸多嘉奖,其中有两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1982年7月)及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1988年8月),一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天花粉蛋白的化学(1988年8月),一项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1月)以及多项全国科学大会奖。

汪猷的学术成就在国外亦受到了同行的赞誉。他先后被聘为国际着名的有机化学杂志《四面体》、《四面体通讯》的顾问编委,《四面体计算机化学》和《四面体不对称合成》的顾问编委以及《核酸研究》编委。1984年他被列入美国马尔基(M arquis)第7版名人录,1984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外籍院士(迄今为止,中国只有四位科学家获此殊荣),1986年当选为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名誉会员。1987年11月慕尼黑大学按德国传统为获得博士学位50年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的汪猷举行了重发博士学位文凭的隆重仪式。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1988年他又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1990年,为庆祝汪猷80岁生日,《四面体》专刊辑录了海内外着名有机化学家专门为他撰写的学术论文,其中包括美、法、英、德、日、瑞士、香港等地着名有机化学家,这是国际化学界对汪猷的学术成就所给予的殊荣。

从分离出“橘霉素”到《四面体》专刊收录为他撰写的论文,汪猷的学术研究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他为化学所作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地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