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岁决定男孩的一生
7749500000001

第1章 男孩子的与众不同(1)

男孩,带有Y性染色体的不平凡的小家伙,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刻起,就注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成长道路。如果你认为3岁之前的男孩和女孩没什么区别,可以用同一种模具塑造他们,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男孩子在1岁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我和女孩不同”的潜意识。他们不仅身体条件不同,性格不同,心理需求也不同。作为父母,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些或微妙或显著的差异,给男孩创造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

男孩与女孩的不同

“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和小燕姐一样扎根漂亮的辫子?”

“爸爸,为什么我的力气比小燕姐还大?为什么我的声音粗粗的,没有小燕姐说话好听?”

……

当小家伙摇头晃脑地问你这些问题时,你就该意识到,他已经迫切地想搞清楚自己和女孩的区别了。他发现了自己比女孩子力气大,还因为不能扎一对漂亮的小辫子而感到有些伤心。

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向他解释:

“因为你是男孩子,将来的男子汉,当然就要做和女孩子不一样的事情啦!”

并且,你还要适时地制订对宝宝的培养计划,让他从此向着真正男子汉的方向健康地成长。

涛涛是成都的一个可爱的男宝宝,生下来就特别招人喜欢。全家人拿他当块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但是当他长到六七岁的时候,许先生夫妇却发现有点不对劲了:涛涛喜欢穿女孩的衣服,跟女孩一块玩,说话细声细语,走路不紧不慢,性格唯唯诺诺,没有一点半大小子该有的阳刚劲。

大人傻眼了,这是怎么回事?问题恰恰出在他们身上。从涛涛小时候起,他们就忽视了儿子与女孩各方面的不同,还以为小孩子越安静、越听话,才最好呢。在涛涛产生男孩意识的时候,他们没有及时跟进,顺势引导,而涛涛又常跟邻居家的小姐姐一块玩,连衣服都是穿小姐姐剩下的,结果养成了现在这种性格。

那么,这时的男孩和女孩又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

性别的意识

早在18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就开始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潜意识里会明白谁是异性,谁是同性。到了2岁左右,宝宝就会开始对同性别的人产生一种具体的认同感,在玩耍和其他的行为中,表现出自己性别的特征。比如小便的时候,如果有异性在旁边,他会感到害羞。

有关专家认为,先天的遗传原因和后天教育的作用,会决定这些性别意识的表现方式。细心的家长要学会观察宝宝这方面的一些表现,适当地给予宝宝通俗易懂的指导。

身体的发育

在婴儿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和体重差不多是按照同样缓慢而稳定的速度增长的,所以很多大人都会忽视他们之间的不同,误以为这一时期的宝宝不用分男女,可以一视同仁。其实,1岁的男宝宝在体质和力量上面,就已经开始体现出男孩的优点:他的身体更结实,力量更大些,在受到“伤害”时,也会表现出男孩特有的不服输和坚强。这都是家长不失时机地进行介入培养的好机会。

语言的能力

男孩通常晚于女孩开始说话,有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在较晚才开始说话的孩子中,男孩多于女孩。而且,男孩掌握的词汇量也较为有限,男宝宝在这方面的发育显得稍为迟缓。人们常觉得男孩在小时候脑子很“笨”,学东西慢。而女孩,她们更善于读懂非语言符号,比如音调和表情,也能更早地与外界交流。所以,当你对男宝宝读一篇好玩的故事时,如果恰如其分地告诉他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做到绘声绘色,你的宝宝一定能早早地开始注意其他人的感受,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动作的技能

男孩的大动作技能发育得略快一些,比如走路和平衡,他们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更强,不会轻易摔倒;女孩在精细动作的技能方面,则会率先提高,比如握笔和写字。因此,女孩往往会先于男孩表现出对艺术的兴趣,像绘画、音乐和小手工技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宝宝对球类、汽车等需要消耗较大体力的玩具更感兴趣,而女孩更喜欢气球、积木、魔方、漂亮的圆珠笔、图画本等不需要费力气和技巧性的玩具。

科学家通过对男孩大脑的研究也发现,从生理角度讲,男孩更具攻击性,更冲动,从事冒险行为时,快感中枢也更兴奋。

生理的差异

一般来说,在如厕训练这方面,女孩比男孩接受得要更早,她们能更早地告别尿床。这里面,也有社会差异的原因,因为如厕训练通常由母亲来做,女孩更容易模仿,心理上更能接受。

如果父亲能充分地参与到这方面的训练中,相信男宝宝一定会受益匪浅哦!如厕训练相当重要,因为它意味着宝宝成为小男子汉的第一步,是培养独立意识的第一步。

人的性格不全是后天形成的

人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可是很少人知道,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命运也会影响性格。

对于性格是怎么形成的,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对人的性格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有一个电视节目曾经讲到,人的性格在出生后的3个月就会开始形成,一直到成人,才会大体定型。因此,对宝宝的幼教工作尤为重要,大部分性格不全的人,几乎全是因为后天的影响,特别是童年时期的心理经验,而不是先天的遗传因素。

就拿涛涛来说吧,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小男孩,沿着正常的轨迹,逐渐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许先生夫妇在性别教育方面的经验不足,把他置于一个错误的培养环境中,使他无意中被刻上了女孩子的心理烙印,成长路线脱离了男孩子的轨迹,如果不及时纠正,等他长大以后,再想逆转过来就非常困难了。

一项国外的权威研究表明,在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各种因素里面,童年经历占到了80%的比重,在3~6岁这个年龄段所经历的事情,形成的感知,累积的经验,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性格框架。而6岁以后的人生经历,只会对性格起到细枝末节的影响。

请看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四种因素:

①基因:父母的遗传,俗称“胎里带”。

②心理:人生经验,特别是小时候的经历。

③环境:环境形成性格,也会改变性格,其中,成长环境最为重要。

④自我:从某种程度讲,人可以主宰自己,自我意识会影响性格的形成,而最基本的自我意识,形成于童年时期。

四种因素里面,和童年息息相关的便有三种。由此可见,童年时期的教育是多么关键!

虽然先天遗传导致的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到孩子性格的案例确实有不少,但是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后天因素才是成就我们性格的主要原因。不健康的遗传会使一个人身体不全,思维不全,但绝不会百分之百地决定他终生的性格。只有后天的影响,才会让一个人的性格变得残缺。

孩子性格的形成,与你为他创造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这个环境是健康的,开放的,阳光的,他就会成为一个健康、外向和阳光的大男孩;如果你为他设立的成长空间是封闭的,阴郁的,甚至像涛涛那样,那他肯定会缺失一部分本该正常拥有的性格。

许先生夫妇为了弥补过失,经过反思和商议,很快制订了一个方案。他们同时采取了三个办法:

第一,改变了自己对儿子的培养习惯,当涛涛发泄情绪时,不再训斥和阻止,而是让孩子顺着性子来。

第二,纠正了涛涛错误的穿衣习惯,为他找了很多性格活泼的男孩玩伴,让他们一起玩。

第三,适当地进行认知性的启蒙教育,主要由爸爸许先生来做,也可以称为“儿童性别启蒙”,虽然是亡羊补牢,但却为时不晚。

经过了近一年的努力,在涛涛读三年级的时候,他们惊喜地发现,儿子终于改变了那些“坏”习惯,说话声音大了,走路步子快了,完全恢复了男孩的本色。

你看,在成长期,环境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在这个时期,父母简直就是操纵着他们成长方向的那根风筝线,一点大意不得!

对于孩子性格的培养,作为父母,首先要明白几个最基本的道理:

性格是可以后天塑造的

后天正确的培养方式,可以修复先天的不利因素。所以,如果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一些不好的性格,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灰心失望。先查清问题根源,再对症下药,就可以给自己的宝宝塑造一个健康的性格。

性格定型后并非一成不变

人的性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社交关系,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命运的变迁,都会在无形中改变着一个人的性格。历史上伤仲永的故事,就是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真理,在漫长的人生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人。所以,面对孩子性格的改变,请抱一颗平常心,只要给他一个宽松的、健康的环境就足够了。

性格没有最好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过高,用过高的标尺去丈量孩子,把自己的理想强行实施在孩子身上,总希望宝宝能够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其实这是不对的,人的性格没有最好,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标杆。强求孩子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只会适得其反。

只要他快乐,健康,由着天性成长,他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小男孩,就是你最值得炫耀的骄傲。

男孩天生爱冒险

济南的贝贝今年3岁半了,是个小胖墩,走路还显得很吃力,却让李先生夫妇时刻都不敢松懈神经,不知他下一秒又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吓他们一身冷汗。虽然大人担惊受怕,可贝贝却开心极了,乐此不疲地让爸爸妈妈为了他忙个不亦乐乎。

这就是男孩的冒险心理在作怪,比如:

他经常摇摇晃晃地站到小凳子上,兴奋地喊一声,引起大人的注意,然后突然从上面跳下来。虽然有时因为没站稳而摔得哇哇大哭,可下一次,他还会这么干。

他好几次都想把手指伸进墙角的电插座,想摸摸里面到底是什么。尽管李先生早就掐断了电路,可还是为他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顽皮劲又笑又气。

李先生夫妇看电视的时候,他靠近电视屏幕,好奇的大眼睛一闪一闪,想弄清那些叔叔阿姨是怎么跑进电视机的……

男孩,就是这样,是一个天生爱冒险的小精灵,分分秒秒都想探索这个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知道他们与女孩的不同:

女孩喜欢安静,男孩却喜欢热闹;

女孩爱听妈妈讲故事,男孩却总想爬上爬下,寻找刺激;

女孩喜欢白雪公主,男孩却最爱英雄奥特曼;

……

可以说,“爱冒险”是男孩的天性,是由男孩的基因决定的。男孩喜欢竞争,为了一个玩具,能和小伙伴打成一团;男孩崇拜英雄,这从他们喜欢的卡通片就能看出来。

这是由男孩体内的男性荷尔蒙——睾丸素决定的,正是由于和女孩体内的女性荷尔蒙的不同,才造就了男孩“小冒险王”的天性。

首先我们要清楚,对男孩来说,冒险是一项非常好的品质,有助于他们未来养成锐意进取的好性格。其次,我们也要对不同的冒险行为区别对待,既要引导孩子的天性,也要保护他们的安全。

对此,父母需要具备两种态度:

态度一:理解男孩的冒险天性

小男孩平时在家中是闲不住的,什么都想碰一碰,很多家长便总约束他的行动,非要孩子安静地坐在原地才算放心。这么做违背了男孩的天性,大错特错,对于一些有助于启发孩子智力、利于孩子成长的行为,请父母们不要束缚他。

要学会理解,并且相信他的能力。

贝贝对电插座很感兴趣,有一次,他不知从哪儿找了根小铁丝,要插到里面去。李妈妈及时发现了,但是,聪明的她并没有大急大吼,而是很快走到他身边,对他说:“宝贝,你在玩什么呀?来,妈妈给你换个东西,保证比小铁丝更好玩。”

她拿来一只测电笔,牵着贝贝的手,去为插座通上了电。然后,她让贝贝握住测电笔,去接触插孔。测电笔的灯亮了,离开插孔时,灯又熄灭了。

看着这种奇怪的现象,贝贝拍着手一边跳一边喊:“妈妈,真好玩!真好玩!”

这时,李妈妈才认真地说:“宝贝,这个小玩具叫测电笔,它是用来检测是否有电的。如果有电,人的手是不能随便摸的。知道为什么吗?”

贝贝拼命地摇着脑袋,他当然不知道。

李妈妈借机给孩子上了一课:“因为电是很可怕的,它会通过小铁丝传到人的身体上,会把人电得很痛,特别的难受。”

“那为什么用测电笔,我的手就不疼呢?”贝贝歪着小脑袋,眨着眼睛问。

“宝贝,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妈妈问你,电线的外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塑料呀。”

“对呀,塑料能够包住电,电才不会跑出来。你看这个测电笔,手握住的这一端不就是塑料吗。所以,它才不会使人触电呀!”

贝贝听了妈妈的解释,很满意。

像这种情况,家长就应该先理解男孩的心理,再因势利导,既讲明了电的危害,又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学到了知识。以后在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就不会再冒险尝试。

态度二:冒险并不总是对的

越是不现实的事情,男孩往往越想尝试。他们不能接受挫折,也不喜欢他人的帮助。有些事情,尽管他力所不及,却还要坚持不断地想试一试。这时,父母就应该正确对待男孩的这种固执行为,用合适的办法阻止他的冒险行为。

有一次,李妈妈带着贝贝去儿童乐园玩,贝贝很想自己登上那个高高的城堡。可是他太小了,旁边写着:七岁以下的儿童请在大人的带领下攀登!

妈妈便告诉他:“宝贝,你现在还小,不能玩这个游戏。”但是贝贝不听,非要爬上去,一副“不让我玩,我就不回家”的架势。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呢?

李妈妈看到贝贝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样子,便陪着他在城堡下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会儿,一个7岁的小姑娘玩累了,也来这儿休息。李妈妈就把贝贝也想去城堡上玩的想法告诉了小姑娘,小姑娘马上对贝贝说:“不可以的,这个游戏很危险,我小时候妈妈就没让我玩。上面几乎都是我这样大的孩子,他们不会跟你玩的。”

贝贝歪着头想了很久,他相信了小姐姐的话,便主动要求妈妈带他回家了。

看到这里,我们就要想一想,尽管贝贝想冒险攀登的行为很危险,应该阻止,可是如果李妈妈一开始就急急火火地制止,效果会怎么样呢?贝贝肯定大哭大闹,听不进去。但是李妈妈没说太多的话,而是借助一个7岁的女孩,说出了她想说的话。

这样,贝贝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妈妈达到了目的,还加深了孩子“遵守公共场合规定”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