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岁决定男孩的一生
7749500000014

第14章 夸赞一句胜过说教十句(1)

宝宝的心灵就像正需要浇灌的娇嫩的小树苗,他需要肯定,需要夸赞,而不是枯燥的说教。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宝宝,用肯定和夸奖去激励宝宝的成长,开发他的潜力,是家长送给宝宝的最好的礼物。每个父母都希望宝宝成才、成功,成为这个世界最出色的男子汉,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时为宝宝送上表扬和祝贺,做宝宝的欣赏者,欣赏他的才华,把大道理寄寓在简单的激励中,宝宝才容易接受。

对儿子的任何评价之前都要加一句肯定

家长可能会感到疑惑,什么是对宝宝的“肯定”呢?儿子不管做得对不对,父母又如何先对他进行“肯定”呢?如果儿子做了错事,让自己很生气,怎么能肯定他的行为?

广义上看,“肯定”是指对某件事或某人的言行,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与赞同,而给予的适当的正面的响应。对天真无邪的宝宝来说,亲子教育的专家主张,无论他是做错还是做对了,在作出评价之前,先对他进行肯定,都会起到巨大的正面效果,保护他的自信心和希望做得更好的热情。

就事论事固然不错,但我们要考虑到宝宝的年龄,他的接受能力,心理的成熟程度。

学做宽容的父母

“你瞧你,笨死了,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一点都学不会!”

“哎呀,我的小祖宗,错了错了!你怎么能这样做?”

“你太让爸爸失望了,什么时候能聪明点,多长点心眼?”

……

类似的话,是不是听了很多,也说了很多?很多父母没有耐心,当宝宝做错一件事,或者做事的方式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时,立刻就像一把刀,把宝宝的热情一刀斩断,泼他们一头凉水。

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挑剔的父母总是在否定孩子,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总是在说:“你看看人家,你为什么没有他的一点优点呢?”宝宝每天生活在这样的否定的环境中,难免自暴自弃,心胸也跟着狭隘。

宽容的父母则不同,他们总是在肯定孩子,总能从宝宝错误的行为中发现点点滴滴的进步。比如,“宝贝,很好,你比昨天又进步了。”“没关系,已经很好了,下次咱们再来!”“孩子,你做得挺棒,邻居家的小刚就不如你呢!”在这样宽容的环境中,宝宝会变得很有耐心,每天信心十足,更有热情去开发自己的潜力,学习知识,努力尝试。

生活在肯定的环境中,他们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儿子犯了错,不要急于否定

阳阳的老师让妈妈去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说:“大班20名小朋友,这次智力测验,你儿子排在最后一名,我是尽了最大努力,可他总不开窍。我怀疑他智力上有点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阳阳的妈妈流下了泪。然而,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阳阳,妈妈马上振作起精神,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阳阳啊,你受表扬了。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一点都不是个笨孩子呢,这次测验的成绩虽然不太好,但只要下次能细心些,专心一些,就一定会超过其他小朋友的。”

说这话时,她发现,阳阳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去幼儿园时,他起得比平时都要早,还主动为妈妈和爸爸倒上牛奶,说话也开心了很多。

次月的第二次智力测验,阳阳竟然一下子进入了前10名。老师当着全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还发给了一个小小的纪念品。回到家的阳阳,骄傲地向妈妈展示着奖品,脸上的自豪不言而喻。

看到了吗,这就是肯定的力量,引导的力量!

我们给父母的建议:

生活中,成长中,宝宝总是会做一些错事或者很了不起的事情的,如何既保护他的自信心,又能让他认识到不足。避免他的骄傲呢?

1.在对宝宝作出评价之前,父母请先思考10秒钟,对事情的性质进行定位,不要轻易说出“对”或“错”。

2.对宝宝的夸赞,要为后面的引导、激励或纠正埋下伏笔,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切忌夸完就没后话了,这样的夸赞没有任何意义。

3.“肯定”的目的是建立宝宝勇敢面对问题的自信心,父母在作出评价之后,最好和宝宝一起进行相关的交流,了解宝宝真正的想法。

4.父母最好建立一个“问题日记本”,定期跟踪宝宝处理事情的能力,以掌握宝宝的成长轨迹。

让儿子知道父母以他为荣

天天学会走路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起初,爸爸用围巾系住他的腰,帮扶着他在软软的地板垫上练习,每次看着好像能站住了,一旦松开围巾,天天立刻就趴倒了。

过程很艰难,看着儿子摔了无数次,哭了无数遍,爸爸很不忍心。不过,最终还是等到了天天独立走路的那一天。

“好儿子,你真棒!爸爸和妈妈都为你自豪!”爸爸高兴地把天天抱在怀里,望着他的眼睛,夸奖儿子,让儿子也分享自己的快乐。

天天脸上布满了笑容,听到爸爸的赞美,小家伙尽管不是十分明白,但他笑得依旧很得意。因为他感到自己做成了一件让爸爸非常高兴的事情。

宝宝的成功之旅,充满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跑起来,第一次用筷子,第一次自己穿鞋等,对我们来说,这些根本不算什么,但在宝宝眼中,也许就是道道艰难险阻。他们也有气馁的时候,也会有灰心丧气之时。作为父母,应该随时让宝宝感受到自己的支持,让宝宝知道,父母以他的进步为荣,以他的每一步成长为骄傲。

当宝宝感受到爸妈的期待之后,他就会充满无穷的热情,激发出自己更强的动力。

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伤了脚,小明看到了,用最快的速度告诉了老师,还帮着老师去给小朋友按摩红肿的小脚丫。为此,他受到了表扬,得到了一个奖状,受到了全园小朋友的羡慕。

下午回家后,小明迫不及待地把奖状拿出来,兴奋地展示给妈妈看,说:“妈妈,你看!老师发给我的!还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向我学习呢!”

妈妈此时正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头也没抬,就说:“别闹了,没看见妈妈忙着给爸爸做饭吗?一边玩去!”

迫切要得到妈妈的承认和表扬的小明,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笑容一下就消失了。他垂下头,在原地站了好长时间,呆呆地望着手中的奖状。妈妈的身影还是在厨房里晃来晃去,没有一点过来看看他的意思。

小明默默地走回自己房间,把奖状压在了一个小箱子的最底下。他心里想的肯定是:再也不会在妈妈面前炫耀自己的事情了。

家长这样冷淡的态度,最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让他误以为自己对父母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他会想:“妈妈根本不在乎我,她在乎的是爸爸下班回来能不能吃上饭,至于我是得到奖励还是受到了批评,她才不管呢!”

宝宝的想象力很丰富,妈妈一句无心的气话,就会让他浮想联翩,甚至会让他想到,即使自己在马路上走丢了,妈妈也不会着急的。

父母应该以儿子为骄傲,并且把这个明确的信息传递给他,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了一个字,念出了它正确的读音,做对一道题,得到一面小红旗,洗净了一双袜子,做出一个菜,钉好一枚纽扣,擦净一次地板时,他都会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家长,给孩子一次肯定,给他一次自豪感,让他感觉到自己对父母的重要,让他积累这些成功的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时刻鼓励,处处叮咛。让孩子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我们给家长的建议:

对3岁的宝宝,言语的肯定和鼓励,有时不见得效果多么明显,毕竟再甜美的蜜吃多了也难免平淡。家长可以为自己的宝宝设立一个小小的荣誉室,一个成绩册,或是在客厅显眼的地方,做一个宝宝的成绩陈列台。每当宝宝做了一件成功的事情,获得了一次进步,受到了一次表扬,就把它记录在册,或把幼儿园发的奖品、奖状之类的实物摆放在那里。

“永不满足”是强者的宝贵品质,是男孩的天性。这样的方式,也会间接提醒孩子“我有能力取得更大的成功!”激励他在未来做得更好。

高度赞扬儿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类一种高贵的情商,是我们健全的人格中的一部分。从小就培养和鼓励宝宝的同情心,益于他的情商发育,利于他形成丰富多彩的情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同情,就是关心他人的一种善良,是与人相处的第一扇门,是定位自己情感的一种能力。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他的感情世界是没有颜色的,是冷漠的荒原,是僵硬的漆黑的无底洞。

没有人想让宝宝成为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不是吗?

受伤的小狗

妈妈带着桐桐在公园散步。在回来的路上,不知从哪儿跑出来一条小狗,被一辆三轮车轧断了腿,卧在地上痛苦地汪汪直叫。

桐桐一下就站住了,愣愣地望着小狗。妈妈拉了好几下,都没拉动他。

妈妈说:“快走吧,别看了,狗血很脏的!”

桐桐突然对着妈妈大声说:“不许你这么说它,它的血一点都不脏!”说着,他兀自走到小狗身旁,蹲下去,想去抚摸它,可又不敢。

他的嘴里还轻声地说:“小狗呀,小狗,你疼吗?为啥这么不小心啊,让坏人轧着你了。”

妈妈生怕小狗咬到儿子,急忙走过去,发现桐桐的眼睛里已经含满了泪水,正顺着胖乎乎的腮帮往下流呢。

那一瞬间,妈妈被儿子感动了。她说:“好儿子,要不,咱们打电话给动物救护站吧,让动物医生给它的腿包扎,好吗?”

儿子这才破涕为笑,高兴地说:“好啊好啊!”

晚上,妈妈把这事从头到尾讲给了爸爸,爸爸听了,“狠狠”地把儿子夸奖了一顿。爸爸是这样对桐桐说的:“宝贝,你今天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好事,知道吗?你救活了一条小生命呢!”

看,赞扬的过程中,让儿子明白了“同情”的价值,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感情,还是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给爸爸的安慰

有一天,桐桐被爸爸抱着在沙发上玩得正兴奋,手里的摇铃拼命挥舞。突然,爸爸被桐桐手里的摇铃打中了头,疼得“哎哟!”大叫一声。

其实也不是很疼,但爸爸故意装作很严重的样子,咧着嘴,皱着眉头。

桐桐顿时停下了游戏,他跪在爸爸身上,安静地,看着用手捂住头的爸爸。几秒钟之后,他忽然用一双小手捧住爸爸的头,把自己的脸贴在爸爸脸上。他神情很乖巧、很歉意、很同情。他在安慰被他打疼了的爸爸。

那一刻,爸爸和妈妈都被儿子感动了。这次,及时给予了儿子赞扬的是旁观者的妈妈。

鼓励孩子的同情心

要让宝宝关心爱护他人,亲身经历是必不可少的,家长的鼓励、纠正也非常重要。例如鼓励宝宝给别的小朋友擦眼泪,帮病人拿药,替爷爷拿拐杖等帮助他人的行为。当宝宝做了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及时送上最真诚的赞扬,给予他们足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其实,同情心也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你的宝宝也许从生下来就是家里的小霸王和小皇帝,饿了渴了困了无聊了,稍微有点儿不舒服,他就会以大哭示意你的“伺候”不周,向你表达他的不满。但是,在他长到2岁的时候,有时他就会出乎你意料地表现出他内心的同情与善良了。

比如看到小朋友哭了,他会拍拍小朋友的肩膀,或者把自己的饼干分给他吃。再比如像桐桐,看到受伤的小动物,他会很伤心地流下眼泪,还希望妈妈能救助它们。

宝宝所表现出的最天然的同情心,是他们内心淳朴善良的天性使然。宝宝第一次表现出这种善意,可能是他真的为他人的伤心所感触。当然,也可能是他根据曾经看到你面对类似的情景时,所流露出的表情或言行,自己领会着想象着而发展出来的。宝宝对于这种同情和善良的感受、领会、学习与表达,能够超越年龄带给他们的认知局限,对于孩子人格的塑造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对于爸爸妈妈来讲,我们要以赞扬的方式鼓励孩子的这种善意行为,让他感到对别人好,是一件让别人和他自己都开心的事。而如果你的宝宝暂时还没有表现出这种同情心,你也绝对没有必要觉得有什么不好。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定会表现出来的,也不是所有的孩子的表现方式都是相同的。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圆圆是个调皮任性的孩子,因此妈妈觉得他有时候太自私了。在和邻居家的小弟弟一块玩时,圆圆老是抢人家的玩具,还喜欢动手打架。

可是有一天,妈妈动手打了一下家里的小狗,突然发现圆圆跑到小狗的身边,轻轻地抚摸它,抱了抱它。嘴里还说:“小狗乖,妈妈打你,一定很疼吧,来,让我看看吧。”

你看,爱和同情的表达其实是多方面的,爱和同情也同样是可以学习的。让我们慢慢来启发和鼓励孩子的同情心吧,因为宝宝们都是善良可塑的。

给儿子一些有关男子汉的赞赏

“儿子,你做得真好,男子汉就应该这样!”

“宝贝,加油!做个最勇敢的小男孩!你一定行的!”

……

你常这样表达对儿子的赞赏吗?你知道,当男孩听到爸爸和妈妈赞扬他是男子汉,并以男子汉的标准来要求他时,内心会有多么满足吗?如果你还没有做,请不要再犹豫了,因为男孩需要你“承认”他的男子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