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孩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妈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时的小男子汉,他们需要肯定,需要尊严,需要自由,需要包容,还需要适度的宣泄。妈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聪明活跃的男孩,他们身边都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她懂得孩子最需要什么,要能够成为孩子最好的观众,为孩子鼓掌喝彩。所以,每一位妈妈都应该走进宝宝的内心,做他们最知心的港湾,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做一个温柔的妈妈
你希望宝宝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想让他将来既聪明又讲礼貌,妈妈就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想让孩子守规则,自己就不要违反规则。动不动就河东狮吼,或者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这是一个好妈妈必须杜绝的。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
一位年轻的母亲,儿子快两岁了,却在一次身体检查时被告知患上了儿童暴躁症。换言之,这是属于儿童的忧郁症。孩子经常会突然变得暴怒无比,摔盘子砸碗,还会莫名其妙地躺在地上打滚。
这位母亲经过反思和检讨,她发现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因为对宝宝的期望值太高,她总是习惯性地向他发脾气,觉得他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一点不符合自己的期望。
比如:儿子不好好吃饭,把鸡蛋含在嘴里,欲吃还吐的样子,母亲想着别人的孩子什么都吃得香,可他却什么都没兴趣吃,身上也不长肉,满肚子的火呼啦就上来了,张嘴就吼:“不吃就吐出来!别糟蹋粮食!”儿子吓得急忙吐掉鸡蛋,嘴巴张着,半天不敢说话。
有一次,她带着儿子从小区公园玩耍回来,刚进门,儿子就嚷着:“妈妈抱抱,妈妈抱抱!”母亲说:“妈妈要做饭,等会抱好吗?”儿子不肯,继续抱着她的腿恳求着。这位母亲于是又开始吼了,厉声地把他训斥了一顿。儿子呆呆地站在原地,委屈地流着眼泪,母亲也不去宽慰。
她知道老发脾气对儿子会有不好的影响,平时也反思了无数次,但遇到事情,还是控制不住。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日常生活中,他望着母亲的眼神充满了畏惧,心事多了,也不敢对妈妈提出什么要求了。只有爸爸在家的时候,儿子的笑声才会多一些。
有一个亲子故事是这样说的:寒风中,一个3岁的男孩不停地哭泣着,他的妈妈却冷漠地在前面走,连头也不回一下。男孩究竟犯了什么错误,让妈妈如此生气呢?细问才知,他想让妈妈抱!多么简单充满爱意的要求呀!可是母亲为何不抱孩子呢?听听她的回答吧:“这么大了还抱着呢?自己走!”
一个温柔的母亲,是不应该用这种态度对待孩子的。即使你想锻炼他的男子汉作风,也不应该撇下一句气呼呼的话,就不理他了。母亲在孩子的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当他需要你的拥抱和安慰时,母亲就更不能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给他一个背影。
请记住吧:发脾气,只能是妈妈对儿子的一种教育手段,而不应该成为大人情绪发泄的目的。
作为妈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孩子,你看,路灯这么亮,街上的景色这么漂亮,我们也快到家了,你为什么不边走边看,反而让妈妈抱呢?”
“是不是累了?再坚持一会好吗?妈妈拿了这么多东西,也没办法抱你呀。”
当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要蹲下来,亲热地把他搂在怀里,拍拍他的后背,安慰一下他,给他心灵上的温暖。这样既讲道理又充满关心的态度,岂不更好呢?
常常听到很多家长的抱怨,说如今的孩子如何不好管,如何不懂事,好像孩子是自己的人生包袱似的。许多父母只要孩子的想法与自己不一样,马上就怒目相对,唠叨个没完。
这样的做法非常有害,对于孩子性格的完善,具有难以察觉的负作用:
1.使用强权迫使孩子听话,只会增加他的叛逆心理。
2.长期的高压政策,会让宝宝产生心理阴影,变得唯唯诺诺。
3.总是唠唠叨叨的妈妈,会培养出唠唠叨叨的孩子。
4.缺乏交流和理解的环境,会让宝宝产生自闭的性格。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孩子,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一个再强悍、再精干的妈妈也应该有其温柔的一面。
做温柔的妈妈,这对孩子很重要,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重要。当你每时每刻都将温柔的理智的爱传递给正在成长中的宝宝时,他就会变得很快乐,笑容会时常挂在他的脸上,开朗、活泼、自信的性格也就会随之养成,这不正是做妈妈的含辛茹苦所期待的成果吗?
“我要找妈妈”
问题:你和宝宝是否建立了心有灵犀的默契感?
默契感的前提,是你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在他3岁之前,你们每天都能在一起吗?
因为职业、工作特点和父母事业心的不同,这个回答会五花八门。
答案:A、当然是每天从早到晚,不会离开一步;
B、经常由外婆或奶奶过来照顾,但基本每天都在一起;
C、平均每周两到三天,因为经常出差,好在有保姆;
D、外地工作,没有时间和条件,故而相聚很短,每年不到一个月。
结果分析:大部分妈妈因为生活压力,牺牲掉了宝宝渴望与妈妈在一起的心理需要。
在接受这份书面调查的100位妈妈中,只有7位妈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A,她们是专职妈妈,与孩子朝夕相伴;有31位妈妈选择了B,她们工作和孩子两头兼顾,很辛苦;另外有15位妈妈选择了C,是标准的职业女性,只能找保姆来分担妈妈的压力;选择D的有47位妈妈,她们普遍是在外地工作的年轻女性,生存压力大,让保姆长时间照看又不放心,只好选择了把宝宝留在老家。
我们何时理解宝宝内心深处那份心灵的依赖呢?
小家伙每天都要看到妈妈的,他需要妈妈的关爱,哪怕一个眼神,一个身影,只要在他面前晃过,他就会很满足,很有安全感。
爸爸就像一棵大树,是他模仿的榜样,成长的动力,是让他仰视的一座棱角分明、挺拔陡峭的大山。只有妈妈和他的亲近感最强,妈妈就是他此时安全的山谷,暖风习习,花红柳绿。
但是迫于工作的压力,很多妈妈都选择了将这份责任向外分包,外婆分一点,奶奶分一点。经济条件好些的,干脆交给保姆。在这种情况下,宝宝的心理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了。
力力的愤怒:
陈女士的宝贝儿子力力,今年2岁半了,是个特别听话的孩子。眼看明年就要读幼儿园了,陈女士却和丈夫经过商议,把力力送回了老家,想让父母代为照看一年的时间。走的那天,力力表现得很顺从,还吻了妈妈的额头。陈女士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因为丈夫马上就要出差去国外,而她也接到了单位的通知,接下来有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需要她长时间留在设计部加班,照顾孩子的时间就很少了,只能把力力暂时“外包”给父母。
到了奶奶家的第一个星期,力力还算正常,一切都很新鲜,吸引他的新玩具很多。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给妈妈打电话,小家伙嘴里念念有词:“妈妈你就放心吧,奶奶家可好玩啦!我一定会多吃饭多长肉的!”可是好景不长,半个月之后,力力的情绪就开始不稳定起来,他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危险了。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他就是找妈妈,找遍每一个房间和院子的每一处角落,找不到就抹着眼睛哭,边哭边喊:“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妈妈!”
奶奶只能哄他:“哎呀,力力,你妈刚打了电话,说下午就来看你!”
力力顿时不哭了,盯着奶奶:“真的吗?”
奶奶说:“当然是真的啦!骗你是小狗。”
本以为小孩子记性差,一会儿就把这事忘了,结果到了下午,没见到妈妈的力力闹腾得更厉害了,一边说奶奶是小狗,一边坐到门口,哭得更伤心了,还气得小脸通红,咬牙切齿,别提多让人担心了。到了晚上,怎么都哄不睡他,哇哇大哭,枕头上全是泪水。
怎么办呢?奶奶和爷爷一商量,和女儿通了电话,说明了情况,翌日就把力力送回了家。见到妈妈的力力,一下就扑进她怀里,哭着说:“妈妈你不要我了!”边哭边打妈妈,陈女士没办法,只好让母亲留下来照顾力力。
父母的教训:
教训一:责任“外包”会疏远亲子关系
众所周知,亲子关系指的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当宝宝和妈妈相处到2岁左右的时候,他和妈妈之间已经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情感联盟,不要说半个月,就是半天看不到,宝宝也会马上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哭着喊着要妈妈。应该让宝宝充分享受天伦之乐,始终有父母养育关爱的幸福感,这是孩子的天性,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教训二:宝宝需要父母亲自担负教育责任
现在生存压力大,金融危机以后尤其如此。很多家长更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了,就选择将宝宝送到父母家,这等于将教育责任外包出去。同在一座城市还好些,每周能看见两三次;相隔千里的就很麻烦了,做妈妈的只能在春节的时候回家看到儿子。刚分开的那段时间,宝宝都会撕心裂肺地“寻找妈妈”,哭得一塌糊涂。曾经有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反映说,宝宝刚和她分开时,甚至有过哭岔气的经历,把家里的老人吓个半死。你想,对不到3岁的宝宝来说,这是多么大的伤害!再说,父母也因此丢下了亲自教育宝宝的责任,无法循序渐进地对宝宝实施最有效、最合理的培养,也是得不偿失。
“妈妈别哭”
宝宝对世界的感知来源于何处?
妈妈幸福,宝宝就会幸福;
妈妈高兴,宝宝就会高兴;
妈妈喜欢,宝宝就会喜欢;
妈妈讨厌,宝宝就会讨厌;
妈妈恐惧,宝宝就会恐惧。
简而言之,宝宝的情绪会时刻受到妈妈和爸爸的影响,并且会深深地转化成他的性格和习惯的一部分,一些重大的痕迹终生都很难去除。
有毒的癞蛤蟆:
有一次,吴女士跟几个要好的朋友带上各自的宝宝,搞了一次亲子郊游的活动。他们想让宝宝体验一下大自然。大家在湖边玩耍的时候,不知道哪位家长发现草丛中有一只蛤蟆,猛地喊了一声:“哎呀,癞蛤蟆!”
吴女士平时最怕绿油油的蛤蟆了,何况还是有毒的癞蛤蟆,闻听此言,吓得魂飞魄散,“嗷”的一声,抱起身边的宝宝就窜出了老远,好像见到了鬼似的,还拍着胸脯,说:“吓死我了!”
没想到,她的此举把2岁的宝宝吓得哇哇大哭。吴女士这才慌了神,意识到孩子受了惊吓,赶紧解释,说:“儿子啊,癞蛤蟆有毒,它会喷毒汁,喷到眼睛的话,可就瞎了!”宝宝听了,哭得更厉害了,在她的怀里再也不想下来,只是一个劲地嚷着要回家。无奈之下,吴女士只好带着儿子提前走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都不愿出门,不管妈妈说去哪儿,他都要先问一句:“妈妈,那儿有没有癞蛤蟆?”在他心目中,癞蛤蟆无疑成了最可怕最危险的东西了。
很显然,孩子不是被癞蛤蟆吓到了,而是被妈妈的过激反应吓到了。这个故事中的蛤蟆是能够替换的,它可以是小狗小猫小昆虫,也可以是带刺的花,烫的水,冰雪,或者家中的电插头……凡是那些可能有危险的事物,当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惧怕甚至是恐惧时,结果必然是孩子从此也会对它产生极强的排斥心理。
“害人”的楼梯:
还有一位妈妈,下楼梯的时候把脚扭了,疼得她坐在地上,眼泪也流了出来。结果宝宝看见了,嘴巴一咧就哭起来,举起小手过来给妈妈擦泪,边擦边喊:“妈妈别哭!妈妈别哭!”自此以后,每当下楼梯的时候,宝宝就犹豫不决,不敢迈步。因为在他看来最可依赖的妈妈都被楼梯“害”哭了,他又怎么不害怕呢!
无论面对任何事,妈妈的软弱,都会催生孩子的恐惧。不要让宝宝受到你的不良情绪的误导,并因此在他的成长之路上留下一丝阴影。
父母应做宝宝的好榜样
试想一下,假如吴女士稍微冷静一下,不是惊慌失措,而是镇定自若地抱着孩子走开,或者干脆走过去,让宝宝看到癞蛤蟆的样子,跟他说:“看,这就是癞蛤蟆,是一种动物。”宝宝还会因为她的恐慌而怕成那个样子吗?
如果那位妈妈在脚扭了之后,能够想到自己是宝宝精神的支柱,努力忍住不掉眼泪,宝宝还会对下楼梯产生那么大的顾忌吗?
生活中,经常有父母恨铁不成钢地抱怨说自己的孩子胆小,一点儿也不像自己小时候什么的。其实检点一下就会发现,家长也常常会对某些东西表现出特别的害怕,然后自觉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流露。这样,宝宝就被大人的态度感染,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可怕的东西。大人对于事物的态度往往会让孩子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以至于从心底排斥。表现出来的就是不积极,甚至胆小,进而融入他们的性格之中。
因为3岁之前的宝宝,是通过父母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妈妈真漂亮”
“爸爸,今天幼儿园的阿姨跟我说,我有一位全世界最漂亮的妈妈!”
“妈妈,你穿这件衣服真好看!快带我去儿童乐园吧!”
……
“谁的妈妈最漂亮?”这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讨论的话题,不要小瞧了这个问题,孩子们争来争去,结果往往是“我的妈妈才最漂亮呢!”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的妈妈最有智慧,最有气质,最有耐心,而且最大方,愿意给自己买最多的玩具和最好吃的食物。
因此,妈妈在宝宝面前,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形象,让宝宝为你而自豪,以你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