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常用成语纠错480例
7752400000119

第119章 犯而不校

“出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意思是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这是曾子的话)

“本意”受到侵犯却不计较,不报复。“校”“较”,意思相近;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当以“校”为是。

“错例”

1.这时,平常受惯了讥嘲,他一向采取犯而不较(犯而不校)的态度,此刻却有股郁勃不平之气。

2.常居士待我,那一番犯而不较(犯而不校)的态度,真可以说是菩萨心肠,便是老子待儿子,也未必能办到这种样。

3.在近代中国,由于教士、教民地位的提高,他们不再像鸦片战争以前那样忍气吞声、犯而不较(犯而不校),而是以盛气凌人的姿态肆意亵渎佛教。

“分析”音同而误。“校(jiào)”,订正、校对,如校改、校勘、校稿子。“较(jiào)”,比较(高低、大小等),如较量、较劲儿。

第二个例句,“犯而不校”与“菩萨心肠”连不到一起,前者是不计较,说明其宽容大度;后者是慈悲。“犯而不校”,一般是对外人,老子对儿子,说“犯而不校”,不妥。

第三个例句,“忍气吞声”是怯懦,“犯而不校”是大度,连不到一起。“盛气凌人”又是贬义词。几句话的感情色彩很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