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7752600000017

第17章 多彩的画笔 (3)

4.其实,人们除了有些思想仍被一些老旧的封建枷锁束缚以外,都很善良,见了面都会热情地招待对方。所以乡村仍是个美好的地方。大片的蔗地,刚播下的秧苗,甚至于河边的青草,随处可见怡人的青绿色;自然的清新夺门而人,沁人心脾。屋顶上的瓦楞虽已老旧,落满了斑驳的印记,但透过那扇开得小巧矜持的天窗,蓝天的色彩依旧让人舒心。在乡村,你会感慨生活原来可以如此舒闲——几张老旧的藤椅,咯呀作响的老床(甚至有小鼠在床架上奔逐),有情,有趣,有滋,有味。

有一阵子我完全忘记了城市,也忘了自己。遐想无边……

5.临回城的时候,有很多乡亲前来道别。我看着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虽然我已经有几年没回来了,但人们看起来就像没有老过,样子和几年前差不多。奶奶特意装好她做的包子让我带回去。她用力握着我的手,说:“好好读书吧。不久,村子就要迁到公路的那一边去了。要盖新房子了,那时记得回老家看看。”我用力点点头,心里忽然生出些不舍来——公路那边有小河吗?院子里有荔枝树吗?有开一扇小天窗的房子吗……

6.回到城市里的家,心里仍保留着那么一种滋味,淡忘着又随时会被唤醒。然后像那些老式烟花一般绽放??…大概这就叫乡情。

这次回乡之行是春日里短暂的美梦,而我终于回到自己更真实地热爱着的城市生活里来了。

解读

本文已不同于过去抒发乡愁的文章,作者是以都市人的眼光来审察农村生活。正像文章最后所写:“这次回乡之行是春日里短暂的美梦,而我终于回到自己更真实地热爱着的城市生活了。”作者的乡村之行,由此有了复杂的感受。农村生活水平的低下,重男轻女的陋俗,作者并不认同,但农村生活又有让人依恋的地方,甚至使作者忘记了城市:一是具有人情味,“只有乡村,家的气息才如此浓烈而凝聚,家的轮廓才如此明晰”;一是清新的田野和舒闲的生活.“随处可见怡人的青绿色”,“自然的清新夺门而入,沁人心脾”,“透过那扇开得小巧矜持的天窗,蓝天的色彩依旧让人舒心”,“几张老旧的藤椅,咿呀作响的老床,有情,有趣,有滋,有味”。

以都市人的眼光写乡情,别具一格,而且也符合作者的生活情况。所以,作者笔下的乡情,真实不造作,而只有真挚才是以情动人的前提。

另外,作者的语言朴实自然,宛如农村的人和事。又简洁流畅,篇幅不大,容量不小。细节和概括相结合,如我放烟火的细节,生动传神;对农村生活的概括,用较少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农村风俗画。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文章摇曳生姿。

四季的感悟

张宇菁

春。

她是晨。她让世上最纯洁的花绽放,她让世上的万物苏醒在大地上。

春风吹过了四月天,吹过了打雨伞的思念。我在窗前,看见了淋湿的燕停留在屋檐;我在窗前,思绪中嗅到的不仅是幽,还有她的容颜。

夏。

她是午。她让佳木秀而繁阴,她把所有的欲火倾泻在万物的根上。

她的刚烈,她的冲动,她的渴望,仿佛簇拥了所有的力量,簇拥了所有的生命,簇拥了所有的思绪,在一瞬间爆发。我在骄阳下,看到了生命的狂放。

秋。

她是晖。她是思念。她是金色的梦。在莹莹的晨露下,伴随梦的,是几分湿柔,几分灵秀。

秋风拂过,秋霜高洁。她让万物变得富有,华贵;她让所有的思潮去回忆当她还是春的时候;她让所有的幸福都结下了丰满的果实。

冬。

她是夜。她沉睡了一切,她埋葬了一切。万物终于沉寂了。

冬的寒风吹走了喧闹;吹走了一个四季;吹走了三百六十五天。她的身躯覆盖了大地,覆盖了生机,覆盖了光明。

但我深信,寒风过后,凝聚的又是一个宇宙的精华,凝聚的又是一个万物的灵长!

凝聚的又是一个——春。

解读

将短小的文章写好特别难,因为对这类文章的驾驭需要作者有较深厚的写作功底。然而,《四季的感悟》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它是作者对四季的咏叹,抓住四季各自的特点,将春、夏、秋、冬都拟人化为“她”,文章似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四景图。

首先是春之图。春如晨。“她让世上最纯洁的花绽放,她让世上的万物苏醒在大地上”。在窗前的“我”闻到的“不仅是幽,还是她的容颜”。其次是夏之图。夏如午。她狂放、刚烈,“她让佳木秀而繁阴,她把所有的欲火倾泻在万物的根上”。所有的感情、冲动、渴望,仿佛簇拥了所有的力量、生命、思绪,它们都在一瞬之间爆发,使“我在骄阳下,看到了生命的狂放”。再次是秋之图。秋如晖。她是思念、是金色的梦;她湿柔、灵秀。“她让万物变得富有,华贵;她让所有的思潮去回忆当她还是春的时候;她让所有的幸福都结下了丰满的果实”。最后是冬之图。冬如夜。万物“沉寞”于其中。她吹走了喧闹、四季、三百六十五天。她的身躯覆盖了大地、生机和光明。但“寒风过后,凝聚的又是一个宇宙的精华,凝聚的又是一个万物的灵长!”在春夏秋冬的四个轮回以后,“凝聚的又是一个——春”。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的那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文章的构思值得赞赏。小作者将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写景之句化用,作为描写四季的基点,以春如晨、夏如午、秋如晖、冬如夜为中心词来分别描绘,构成一幅“四景图”。真是“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文章文笔也非常的优美,对四季的描绘全都采用诗化的语言,婉转、隽永,反映了小作者写作的灵气。

采秋程

滟舒

秋天,伴着细雨的节拍,走来了。秋雨绵绵,把大地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看不清远处的山,望不到远处的楼房,仿佛处在雾里云间一般。秋风吹来,枯黄的落叶被卷上天空,翩翩起舞,让人感到无限的惬意,产生无限的遐想……

秋天是个神秘又美丽的季节,它不仅是金色的,是丰收的,还是火红的。它似乎在招呼我,要把我引人秋天的大自然,走进它的心灵深处,尽情感受它的绚丽多姿。

我邀约几个伙伴,走进秋天的大自然,并给这次活动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采秋”。

车子刚进人山林,只见道路两旁耸立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的青松白桦很像一张大的绿毯。一条土黄的路像腾飞在青山之间的巨龙,蜿蜒盘旋地伸向远方;又像一条纽带,系着山里山外的人们,连着城乡之间。

土黄的路终于到了尽头,我们便徒步上了山。秋雨把深覆着腐枝腐叶的土打湿得酥软极了,踏上去就像踩在弹簧床上。钻进山林,还有遮挡不住的十月火红的枫叶呀!那簇簇如火的红枫叶,正是秋天最引以为骄傲与自豪的。漫山遍野,像给大山穿了一件红风衣,灿烂又高贵。我忍不住,伸手摘了两片。那是最红的两片,在阳光下,我手里仿佛燃烧着两团殷红的火。

雨过天晴。树林里许许多多的小蘑菇破土而出,菇身上还沾满了露珠,摸一摸还能掐出水来。林间的小松鼠出来找食物,还能有机会看到它以灵敏的姿态从树枝间跃过。树林里生机勃勃的。

从山上下来,忽然发现几间农家小舍被金黄色包裹着,像极了童话里的神秘城堡。走近一看,原来是农家小舍四壁上挂满了金黄色的玉米。我们在一家农舍歇脚,那户人家十分好客,搬出家里所有的凳子让我们坐,端出一杯杯纯净的高山清泉给我们喝。几大杯下肚,丝丝甜意顿时浸人我们的心田。主人乐呵呵地边看我们喝水边讲着今年的收成情况:“今年虽是个旱年,但损失不大,玉米全收,谷子收了两三千斤……交了公粮后,还剩下很多。今年可丰衣足食了!”说完还从里屋端出一盘新鲜的花生、核桃让我们品尝。我抬头看着这些玉米,籽粒饱满,黄澄澄地闪着光,像在比谁的更丰满,谁的更香甜。

天渐渐暗下来了,农家的袅袅炊烟,催促我们踏上归程。途中,我们发现路旁有一簇簇茂盛的苇秆,在秋风中摇曳。同学们纷纷停下脚步要把这浓浓的秋意采回家。于是,山坡上又多了几个采苇秆的孩子。不一会儿,我们每人手中都握了一大束苇秆。这时,我们向四面望去,青山绿水,火红的枫叶,丰收的谷粒……还有这手中的苇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秋天是火红的,是金黄色的,是硕果累累的。

多美的秋啊!我多想把这迷人的秋采回家,但我更想把这美丽的秋留给大自然,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它的美。

解读

这是一篇洋溢着欢快气氛的叙事散文,伴随着作者与小伙伴们在秋天这个神秘又美丽的季节里结伴去郊游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番秋天那令人欣喜的成熟美!

一个“采”字贯穿全文。“我”与小伙伴们走进大自然“采秋”,“采”到了火红的秋、金色的秋和丰收的秋。十月簇簇如火的红枫叶,正是秋天最引以为骄傲与自豪的。在我们徒步上山时,“漫山遍野,像给大山穿了一件红风衣,灿烂又高贵。我忍不住,伸手摘了两片,那是最红的两片,在阳光下,我手里仿佛燃烧着两团殷红的火”。这些使我领略到了火红的秋。当“我们”从山上下来后,忽然发现了包围着农家小舍的金黄色的玉米。它们“像极了童话里的神秘城堡”,而且“籽粒饱满,黄澄澄地闪着光,像在比谁的更丰满,谁的更香甜”,这又让我们见到了金色的秋、丰收的秋。然而,秋天虽美,可她是属于大自然的,正如文中所说,“我多想把这迷人的秋采回家,但我更想把这美丽的秋留给大自然,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它的美”。

文中的语言优美畅达,且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富有感染力。例如第一、二自然段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秋天景色进行描绘:秋雨将大地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枯黄的落叶被卷上天空,翩翩起舞,让人感到无限的惬意,产生无限的遐想……”秋天“在招呼我,要把我引入秋天的大自然,走进它的心灵深处,尽情感受它的绚丽多姿”。在后几段中,又如将山上的青松喻作“绿毯”,将土黄的路喻作“腾飞在青山之间的巨龙”和“纽带”,将枫叶喻作“殷红的火”,等等。

话题

1.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一篇优美的作文,都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根基。也就无从谈美。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的作品。都需要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去吸引人、感动人和启迪教育人的。平时,我们总是用“栩栩如生”这几个字来称赞优美的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就是因为它鲜明、生动、具体。一部作品,如果没有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只是图解某种政治思想或道德观念,那么.不论它所表达的思想观念是多么正确、深刻,也不可能是美的。中学生朋友们可以结合你过去的作文,谈谈你对美的形象性的认识,并就现实生活中你感受最深的人事景写一篇文章,力求做到形象生动。

2.请结合本单元的选文,说说现实生活中美的形态主要有哪些?

3.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中有一个人物叫伽西莫多,他的外貌奇丑无比,但凡是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说他具有那个时代少有的美。为什么?谈谈你对于美与丑的认识。相关资料索引

1.名人箴言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宗白华

美,是人喜欢某种事物时的感受。美所带来的快乐是一种没有利害关系的、自由的快乐。 ———瓦西列夫

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都以形式为基础;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阿奎那

2.《美是一种人生境界》,王晓阳/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

3.《巴黎圣母院》,[法]维克多·雨果/著,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4.美学网http://www.*****.com/?mei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