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山水的启迪
7753400000015

第15章 爱国重民 崇智尚贤 (3)

本文议论精辟,文笔动人,深受后世赞誉。正如鲍彪所说:“臣役之对,天下之格言;市马之喻,万世之美谈。”

话题

1. 郭魄纳贤论主旨是什么?

2. 郭隗是怎样自荐而不自傲的?

3.你怎样看待郭隗的这种自荐方式?

相关资料索引

“士为知己者死”说

在封建社会里,“士为知己者死”是士人心目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准则。相知相识的真挚情谊古已有之,《楚辞?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传达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意。伯牙与钟子期的千古知音佳话,更让人思慕上古淳朴至诚的“知己”之交。这些都强调相互了解,心意相通的友情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士阶层的兴起,尤其是士在政治舞台上的频繁活动,“知己”便成为他们进身的独特方式,《晏子春秋?杂上》中越石父说:“臣闻之,‘士者拙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及至纵横家言的《战国策》,明确提出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口号,并且,作者对这种行为还大加颂扬,如《齐策一·靖郭君善齐貌辨》章末论断辞曰:“靖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此齐貌辨之所以外生乐患趣难者也。”其歆羡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如果细探《战国策》中所宣扬的“士为知己者死”,就会发现其较少强调相互了解、志趣相投的情谊关系而有重视钱财之交、高扬自我价值的倾向,这是战国之士重利思想和进取精神的一种折射。“知己”本指彼此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了解和信任。然而,《战国策》中所谓的“知己”,却重视钱财之交,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当时的士人,把功名利禄的施与当作“知己”的一个重要因素。

战国之士以名利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并非刻意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因而,其对统治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降至西汉司马迁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继承了战国之士高扬自我价值的一面,却把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寄托在君主身上,只有君王赏识自己,才有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这种“士为知己者死”,增强了士人对统治者的人身依附性,而悲剧色彩也更浓。

司马迁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强调统治者的“知”,宣扬了“伯乐”的重要性。如《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聂政篇,多次提到“严仲子知吾弟”,“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类,可奈何”,“严仲子亦可谓知人能得士矣!”严仲子就是司马迁心目中的“伯乐”,没有这个伯乐,便不会有聂政扬名的机会。司马迁把士人的命运寄托在君主身上,有人“知”,便能鹏程万里,否则,只能如他一样默默地“发愤著书”。更恰当地说,“士为知己者死”实为“士为知遇者死”,“知遇”就是统治者的赏识和重用。

(陈劲《“士为知己者死”说》,《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更多链接:

熊宪光《<战国策>中的人才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

孟子 参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民为贵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2],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3]。诸侯危社稷,则变置[4]。牺牲既成[5],粢盛既洁[6],祭祀以时[7],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8]。”

[1] 社:土神。稷(ji):谷神。“社稷”是祭祀土神、谷神的坛。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土和谷是农事上最紧要的,所以帝王都要祭祀社稷,祈祷丰年。后来便用“社稷”作为国家政权的代表。这几句说:百姓最重要,土神谷神次于百姓,君主为轻。

[2] 丘:众。丘民:众百姓。一说“丘民”即指“田野之民”。这句说:因此,获得众百姓的拥护才能做天子。

[3] 这两句说:得到天子的信任才能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信任才能做大夫。

[4] 变置:改立。

[5] 牺牲:祭祀所用的牛、羊、猪。既成:已经肥壮。成:盛,引申为肥硕。

[6] 粢(zi):供祭祀用的谷物。盛(cheng):祭器中所盛的谷物。粢盛:即指祭品。洁:洁净。

[7] 祭祀以时:按照一定的时候举行祭祀,不失其时。

[8] 旱干:即干旱,指旱灾。水溢:洪水泛滥,指涝灾。这两句说:然而仍发生旱灾、涝灾,那就得改立土神谷神。

解读

选自《孟子?尽心下》,标题依普通选本。本章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这是在春秋以来“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思想认识基础上,同时吸取了现实政治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新见解。它反映了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代的一些进步思想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孟子所谓“民为贵”,主要强调的是“民”在君主治国中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他把“民”的地位看得比“君”还高。孟子反对通过暴力破坏旧的秩序,企图缓和当时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因此,他的主张实质上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

话题

1.孟子为什么重民?

2.孟子民为贵思想的依据是什么?

3.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这一番言论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态度?

相关资料索引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

孟轲生活的战国中期,礼崩乐坏,天下已被异姓诸侯肢解为国。但他期求天下一统,主张法先王,推崇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崇奉西周的这种修正了的天命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出了“民贵君轻”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简要地说,人民、社稷、君主三者中,人民是最重要的,社稷是次要的,君主是最轻的。得到广大平民信任支持才能做天子。如果诸侯危害了社稷,保不住社稷,那就要废掉他另立别人。如果祭神用的牺牲完备、稻粱干净,祭祀也按节按时,可是仍有水旱灾难,那就要废掉原来的社稷另行建立新的。这就是孟轲的“民贵君轻”说。这一论说,提出了人民、国家与君主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排列了三者的重要次序。可是对这一论说作进一步完整的考察,不难发现,它是以西周宗法制的封邦建国为蓝图的,以修正了的天命论为理论前提的。

周代,在武王克商后,经周公东征,逐步完成了“封建亲戚”的封邦建国。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宗法原则,大批土地分封同姓子弟到全国各地为侯,并向下逐级分封卿大夫、士等,形成了政权与族权合一,政统与宗统相通的政治系统。孟轲关于“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说法,即是对西周政治系统的一个描述。

从孟轲否定“尧以天下与舜”的说法中可以看出,“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是以修正了的天命论为前提的。他认为,尧禅舜,舜受禅,这不是尧、舜的个人意志,“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是天的意志。舜受禅而有天下,是“天与之”,非人力所能为也。按照修正了的天命论,天有双重意志,既有人格意志,主要的还有道德意志。天“惟德是辅”,所以受禅者还必须是个贤德之人。怎样认定受禅者贤德贤能呢?要有天子推荐,这是天与天下的一个必要条件。

天子经过长期考察知道受禅者贤德贤能,推荐给天,让受禅者“主祭”、“主事”,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而百姓安之。这也就是“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天受与民受,天的意志与民的意志一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是,贤德之人天受民受而继天下。这里,孟轲的看法与西周的嫡长子继位的宗法制略有不同,认为“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有德而有天下,无德失德则遭天废。桀、纣无道失德,或被放逐,或遭诛伐,“天子不仁,不保四海”,因之失乎丘民而天废之,是谓“易位”。诸侯的命运是和天子受天命休戚相关的,当天子失丘民而天废之,受天子分封的诸侯也随即“变置”;当天子得丘民,对诸侯的“变置”由天子掌握。前者是天命的直接表现,后者较间接些。

(节选自周耀敦《“民贵君轻”说和“民水君舟”说异同浅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更多链接:

1.徐进《“民贵君轻”论辨析——兼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齐鲁学刊》1994年第2期

2.龙光沛《孟子“民贵君轻”说及其历史价值》,《贵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晏子春秋》

也称《晏子》,是记叙春秋末期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和事迹的一部著作。旧题晏婴撰,实为后人收集先秦史书的零星记载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加以整理修润,编纂而成。作者尚难确考.一般认为,应是世居齐国或者旅居齐国的士阶层中人,于战国后期编写成书。至迟在西汉初,此书已广为流传了。

今本《晏子春秋》共8篇,215章,所记主要人物晏婴(?-前500),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县)人.于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其父晏弱(晏桓子)死后继任齐卿,历仕灵、庄、景公三世。他身相齐国,节俭力行,名显诸侯,为当时著名政治家。《晏子春秋》中的晏婴,虽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却更富于感人的力量。他是作者调和理想的油彩,精心描画的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智慧型人物形象。像这样集中描写一人的长篇巨制,在先秦著作中堪称独步。《四库全书总目》称之为“传记之祖”,不无道理。《晏子春秋》的写作艺术也很出色。作者善于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以简洁生动的文笔叙事写人,故事性强,引人入胜。所写“谏议”,力避干巴巴的说教。无论是理直气壮的侃侃不谈,还是幽默讽刺的微首隽语,都能做到深入浅出,娓娓动人。此外.故事简洁完整,语言清新流畅.也是其突出的特点。

晏子贫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1],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2]。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3]。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4],张袂成阴[5],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6]?”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7],其贤者使使贤王[8],不肖者使使不肖王[9]。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10]!”

[1] 以:因为。短:指身材矮小。

[2] 延:引进,迎接。这句说:楚国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一道小门来迎接晏子进人。

[3] 傧者:导引宾客者,即负责接待的官员。道:通“导”,导引。更道从大门人:改领他从大门进人。

[4] 临淄(zi):也作“临菑”、“临街 ”,因城临菑水而得名,为齐之国都,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间(闾)幻:里巷。三百:极言其多,并非实指。

[5] 张:展开。袂(mei):衣袖。成阴:指遮没阳光。

[6] 比:并列,挨着。踵(zhong):脚后跟。比肩接踵:肩并着肩,脚跟着脚。为:通“谓”。何谓无人:怎么说没有人呢?

[7] 主:主持,掌管。各有所主:指各有其出使的对象。这句说:我们齐国派遣使臣,各自有主管的对象。

[8] 前一个“使”作“派遣”讲,后一个“使”作“出使”讲。

[9] 不肖(xiao):不贤,品行不好。

[10] 直:特,特地。

解读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标题依普通选本。这是一个幽默风趣、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晏子出使楚国,楚国君臣不顾外交礼仪,竟一再针对晏子身材矮小这一身体特征无理挑衅。先是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意欲羞辱他;后楚王又故意当面发问“齐无人耶”,既取笑晏子又藐视齐国。晏子不卑不亢,从容应对,在谈笑风生中给对方以有力回击,使挑衅者自取其辱。所记不过三言两语,一番应对,便使晏子遇事沉着、反应敏捷、机智过人、能言善辩的勃勃英姿跃然于纸上。

话题

1. 晏子是怎样与楚人交锋的?

2. 晏子的语言是否符合一名使者的身份?为什么?

3.由本文可推断春秋时期的外交并不平等.能说说理由吗?

相关资料索引

晏子言辩艺术二题

其一,正话反说,曲意讽谏。齐景公清醒时则能言治论道,而糊涂时却滥刑无辜,尤其是视玩物如命,谁要是在这方面触犯了他的利益,必定严刑不怠。面对景公这种害民危国的行为,作为辅佐的晏子来说,无疑增强了说服的难度。逆意而行的正面谏言是肯定无济于事的,于是晏子便改变为正话反说,旁敲侧击,以无理的指责,让人反省自悟。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马突然死去,他不论是非曲直便“令人操刀解养马者”。爱马之难得,罪责损害君主利益的养马者,在景公看来是属于自己的权力而无可非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正面来劝止暴行,只会火上加油,于是晏子来了个助纣为虐,投井下石,站在景公一边,以三条罪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