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北极地区的人们
如果我们从地球上的各个地点,对准北方一直向前走,最后大家总会在一个地点见面,这个地点就是地球的最北端,我们称它为“北极”。
有人把北极叫做“世界的顶峰”,以这个顶峰为中心,向南画一个大约2500千米长为半径的大圆圈,这个大圆圈就是“北极圈”。北极圈可不是什么铁丝网或木棍所围起来的实在的圈子,而是地理科学工作者按地理特点在地图上画出的纬线圈。
北极圈以北大多是海洋,这就是“北冰洋”。它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一个洋,面积为1300万平方千米,我们也把它称作北极地区。
早在几百年前,人类就想过:在这地球最北端的海洋上,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曾有人坐着帆船,离开陆地到那里去探索。可是,漫漫的长夜,刺骨的风雪,一座座巨大的、浮动着的冰山,给探险家们的生活和航行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长期以来,为了探索北冰洋的秘密,人们走过了漫长而艰险的道路,多少勇敢的极地勇士在征服北极的冒险事业中献身。在无数个不幸的遭遇中,最悲惨的莫过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约翰富兰克林爵士率领的129名探险队员竟无一生还,两艘船很快就被浮冰挤毁。前人的教训总是为后人积累了经验,19世纪末,挪威的南森博士成功地借助浮冰的自然漂流规律,成为深入北极心脏地区的第一人。而挪威的阿蒙森则在与浮冰与冰山的斗争中,打通了西北航道。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罗伯特E皮亚里,成功地踏上了北极极心,这些探险家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必须克服的冰障
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圆说。按地圆说,达伽马和麦哲伦开辟的西欧和东方的海上联系的两条航道,都太遥远,若能穿过北冰洋区,可能就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最短航路了。可当时人们对北冰洋是个什么样,尚不清楚。有人说北极地区有块很大的陆地,有人说它是充满冰雪的海洋。而地理学家们坚信,穿越北极地区的最短航道是存在的。一代代的极地探险家,前去探路,不是被浮冰所阻,被迫返航;就是被围困在冰海之中,无法脱身,长眠在荒凉的冰岛上。那巨大的冰山,在海面上漂浮着,又给航行带来了另一层危险。
1585年,英国探险家戴维斯从加拿大和格陵兰之间的海峡向北航行,后来被茫茫的冰山挡住去路,不快返航,就可能被接二连三的高大冰山击沉,无奈只好返航。为此,他到达的这一带海洋称为戴维斯海峡。31年后,英国的威廉巴芬,冒着极大的危险,沿这一航路,比戴维斯走得更远,后来,也为冰山和浮冰所阻,被迫返航,他到达的海域称为“巴芬湾”。
这一带航路之所以冰山层出不穷,是因为自然界有一家天然的、日产20多座冰山的工厂的缘故,它坐落在格陵兰西岸和巴芬湾一带。
原来,在严寒的格陵兰岛上,终年雪花飞舞。即使在盛夏,不强的阳光也化不尽地上的积雪,何况在漫长的极地冬夜里,太阳老是躲在地平线下不肯露面,气候更加寒冷,积雪越增越厚。多少年来,格陵兰的寒冷没有显著的变化,堆积如山的冰雪承受不住强大的压力,渐渐变成淡青色的透明冰块,覆盖格陵兰的全部土地,厚达1500多米,最厚达3000多米。它沿倾斜的山地向下滑行至浩瀚的海洋,经海流、潮汐、海浪、阳光的综合作用,逐渐崩裂,发出阵阵巨响,碎成巨大的团块,随波逐流。一路上,阳光、风雨、海浪把它们蚀成各种形状,有的恰似辉煌的金字塔,有的似山峦,似桥洞,无奇不有,蔚为壮观,这就是人们所见的冰山。
这些冰山有的长达千米,高达百米,无异于一座浮动的小岛。然而,这只是人们看得见的高度,在水下,它还隐藏着十分之七、八的身躯,它的庞大,是可想而知了。
一座座北极冰山,从冰川分离出来独立漂流,可维持两年的时间,在海洋里游过3000千米的路程。当它到达温暖的海域,终于无法生存而融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可在巴芬湾一带,冰山正值锋芒毕露的时候,常给极地探险者的船只带来无穷的灾难。
为躲避冰山的威胁,荷兰的威廉巴伦支从格陵兰东部海洋北上,果然很顺利地进入北极海域,来到一群岛屿面前,后称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意为“尖峭的山地”。这一带海域很富饶,海豹、鲸、海象比比皆是,一时间,这里的捕捉业发达起来,但这些繁荣景象都是在夏季。冬天一到,北极的漫漫长夜即将来临。在巴伦支海域,冬夜长达100多天,从10月下旬到次年的2月,气候更加寒冷。后来,几个英国人因事故不得不留下来过一个极地的冬天,安然无恙地迎来了夏天,这才消除了人们对于极地冬天的恐惧心理,对以后的探险业起到促进作用。
探险家们不断总结经验,使航行越来越向更北的地区挺进。但随之而来的浮冰也越来越多,有时蓝色的海面竟完全被浮冰所覆盖,探险船只经常为冰所禁锢,动弹不得。
浮冰和冰山同是极地探险队的劲敌,但浮冰似乎比冰山的危害还大。浮冰不是来自陆地,它是海水本身冻结而成。淡水摄氏零度结冰,海水含盐,冰点降低。当温度下降到某程度后,海水结冰。起初是薄冰,随温度下降形成广阔的冰原。由于波浪、海流、潮汐作用,冰原往往碎裂成大大小小的冰块,漂浮在海面上,就成浮冰。若海面平静,这些冰就会冻在一起。所以探险船只要被浮冰包围,有的就冻结在其中,造成无法逃脱的危险。多少探险队因此而丧生。
1845~1846年,英国著名的极地探险家富兰克林,率领129人的探险队,考察北极。尽管他们使用的是当时动力最大、装备最好的船,船上有蒸汽机、螺旋桨推进器,而且还安装了前所未有的、用以取暖的热水管系统,但仍然未能抵挡住冰的力量。从富兰克林考察日记的一段描写中,可看出这些探险者们的遭遇:暴风整整地怒吼了一夜,冰也一夜都在发出破裂的响声。到了早晨,人们看见他们的船,只剩下一些被打碎的木片、几根倒在冰上的桅杆和乱缠在桅杆上的绳索了。可是还好,远处隐隐约约可望见几条海岸线,和覆盖在上面、放出蓝光的冰雪。人们从破冰中间把放着粮食的小舢板推向伸向海岸的浮冰块,向岸边拉去。他们冻得直发抖。努力了两天才靠岸。在这段艰难的道路上,有四个人沉到冰下面去了。同伴们抢救也来不及,浮冰一下子就在这几个不幸的人的头上合拢了……到了陆地上,这些旅行探险者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这里1000千米以内,没有人烟,只有覆盖着冰的岩石和冰原。从这里往前走很远,有些美国人的采购站,要几个月才能到达。粮食不多了,富兰克林鼓励同伴继续前进。人们受到鼓舞,增添了力量,继续南行。白天越来越短,刺人皮肤的雪花,随风袭来,寒冷彻骨。每天晚上躲在舢板下避风,天刚亮就上路。
“第二个星期快完的时候,粮食吃光了。星期五的夜晚,两名队员因寒冷和饥饿而死。天一亮,和往常一样地南行。他们发现一所小房子,但没有人住,只有一架白熊的骨骼,上边还有一点干肉。富兰克林劝大家刮下来分吃。第二天,又有一些人不声不响地死去……”
129名探险队员,就这样先后都长眠在冰雪之乡。在以后的30年内,英国人曾装备过多个考察团去寻找他们,同时,也去寻找最短的航道,去接近北极极顶。然而,他们寻找的结果只能是冷酷的事实。尽管获取了许多有关北极区域的知识,但北极极心地区仍是未解之谜。
南森的浮冰漂流探险
冰山和浮冰虽然给极地探险队带来严重的威胁,却挡不住人类探索极地的决心。尽管1881年,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德郎探险队,试图随浮冰块往北漂流,以达到北极或其周围的陆地的探险以失败而告终;美国的另一支格利里探险队也因指挥不当在冰天雪地中得不到救济,成为19世纪北极探险史上第三个遭遇不幸的队伍。挪威南森博士领导的“先锋”探险队却依然勇闯北极,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南森成为深入北极心脏地区的第一人。
南森回顾过去别人北极探险的教训,他很庆幸能具有仅仅十年前那些不幸的探险家们所不具有的许多知识,尤其是第一届国际地球极年为北极的经验知识提供了大量气象方面的数据。他认为,格利里探险队的经验教训表明:一支探险队伍应该要能自足,不应依赖外部的援助。而德朗探险队乘坐的“珍妮特”号的传奇,以事实驳斥了有北极大陆存在的学说。这些根本性的资料表明,冰块围绕北极地区的各个海洋领域进行大环流运动的速度是有多快的。因此,南森给自己定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是:有计划地把船牢牢地冻入浮冰块中,随着它漂流到高纬度或漂到北极去。
南森是非常善于思考的,他的计划的建立,是在他掌握许多事实和现象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的。首先,他知道西伯利亚的浮木可以被冲击到格陵兰岛的海域;其次,他还知道受到冰冻的“珍妮特”号就是向北漂流的;再次,就是听到“珍妮特”号被冰块挤碎之后3年;在北极盆地的另一侧的格陵兰的西南岸,发现了该船的部分残骸。南森分析道,既然残骸冻结在流动的浮冰块中,能从亚洲的这面漂流到大西洋那面绕北极转一圈,为什么不能让设计得很好的船也那么随冰块漂一圈呢?
1890年,南森向挪威地理学会提出了他的大胆的、创造性的计划,将船冻结在浮冰上,随浮冰一起漂过北极。为此,他还建议,建造一只特别的船只,船头和船尾设计成尖形的,两侧是斜形的,这样,就可经受住浮冰的压力。
南森的计划提出后,遭到许多著名的探险家的反对,说这是一个狂妄的计划。一些英国的著名北极探险家认为,无论船只设计得怎样坚固,也抵挡不住北极浮冰的压力。而另一些北极探险家认为,一旦船只被冻结在浮冰上,就会完全失去自由,欲进不能,欲退无路,那就永远回不来了。事实上,以前的探险船只正是为浮冰所困才多有丧生事件的发生,因而这个计划,确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面对着种种反对意见,认真思考后,南森不仅没有灰心动摇,反而对这次北极之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893年6月24日,南森一行13人,备足了5年的粮食,乘坐由南森亲自参加设计和装备的“弗拉姆”号,离开挪威,驶向新西伯利亚群岛以西的地方。“弗拉姆”号的船体设计的形状,像个西瓜那样,当加在船体上的压力变得太大时,它就将被挤到冰块上,而当压力减少时,它又会再往下回降。
浮冰从四面八方涌来,南森把“弗拉姆”号深深地冲入浮冰块内,直至无法再前进为止。1893年9月25日,当太阳降落到地平线后,“弗拉姆”号已被浮冰冻结。正如想象的那样,冰块把船体托起来,就这样平稳地漂泊。在这人迹渺茫的冰天雪地之中,孤独地生活,难免令人紧张、充满恐惧,毕竟船只生活在浮冰上是一种冒险性的尝试。漂流初期,船只时而漂向东方,时而漂向南方。到10月末,几乎又回到了原地。漂流路线很曲折,前进速度很缓慢。关于这一点,是出乎南森意料之外的。但“弗拉姆”号毕竟经受住了巨大冰压的考验,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1893年圣诞节前夕,南森根据恒星确定了自己的船位后,才知道3个月的时间才漂流了60千米,并且正向着东南方向而不是预期的北方前进,不免担忧起来。正在这时,大自然帮了他们的忙,一阵强劲的东南风,把船向西北方向吹去。狂风不停地向他们袭来,浮冰不停地向他们冲击,可奇特的“弗拉姆”号始终巍然不动。船员们的衣服破碎了,身体疲乏了,但他们仍然充满乐观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念。在四周死一般的沉寂里,借着皎洁的月光和绚丽多姿的极光所带来的一点光亮,他们观看着孤舟周围暗淡的景色,唱着、跳着,吃着鱼肉、布丁,举杯共庆1894年圣诞节的到来,预祝即将到达北极极顶的胜利。
1895年3月14日,南森一行漂流到离北极极顶只有500多千米的地方,再也无法前进了,无边无际的冰原一直伸向远方。根据漂流路线,南森分析后认为,“弗拉姆”号到达北极极顶已不可能,但若从这里乘狗拉雪橇前往北极极顶,只要50天便可到达,为什么不能作一次冰上旅行呢?于是,南森决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把船交给船长沃斯维尔德洛普指挥,自己则与炊事员约翰逊二人带着狗、雪橇、爱斯基摩人用的皮船两条,以及足够100天用的粮食,向北极极顶进发。
然而,道路是极不平坦的,他们遇到了像岩石一样巨大的冰块重重叠叠,冰面高低不平,且不时为冰湖所阻,他们像蜗牛般地向前行进。他们并不是不能再走快些,只是若不探索着前进,随时都有掉进冰缝、坠入海中的危险。有一次,两个人站在迅速裂开的冰块两边,约翰逊不小心掉入冰水中,南森惊慌万分,但又拉不着他,只得绕过很远一段冰区,才来到已经冻僵了的同伴身边,把他救了出来。
不管道路怎样艰辛,两个人仍然毫不畏缩地向前。当他们走到离极项只有360多千米时,冰凌垒垒的沼泽和一片汪洋挡住了去路。两位勇敢的探险家也已疲惫不堪,不得已,只好于4月8日返回。但他们已比所有的北极探险家走得更北,超过前人270多千米,是深入北极心脏地区的第一人。
这时,他们与“弗拉姆”号已经失去联系,于是,他们艰难地前进,于1895年8月到达法兰士约瑟夫群岛,期望在那里找到一个过冬的场所。
两个人互相鼓励着前进。一天,当走到大群浮冰边沿时,突然一只北极熊从他们身后追来。南森回头看时,凶猛的北极熊正伸出锋利的脚爪向他扑来。他机敏地向旁边一闪,北极熊扑了个空。约翰逊趁机向北极熊射击,才解除了一场灾难。冰和水的航路交替地出现,航行非常困难,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北极的冬季降临了,两人只得寻找一个石穴,更加孤寂地在冰天雪地里度过又一个极地漫长的夜。
他们凭着坚强的毅力,迎来了次年春天的来临。于是,两个人又欣喜地上路了。他们时而在冰原上驾着雪橇驰骋,时而乘獭皮船在冰海中漂流,艰苦是不难想象的。有一次,正当他们划着獭皮船前进时,一只海象突然从水中钻出来,把船推翻了,幸而两个人动作迅速,爬上了冰块,才免于灭顶之灾。这晚,两个人只得在冰块上宿营。
正当他俩十分困难的时候,1896年6月,他们喜出望外地在该岛的南端遇到了英国探险家杰克逊。搭乘他们的船只返回挪威,那是1896年8月15日,他们离开祖国已3年又两个月了。
说来也巧,“弗拉姆”号自南森离船后,继续随冰漂流。后来,终于摆脱了冰的束缚,在南森之后一星期也回到了挪威。
南森之行的探险的结果固然辉煌,但他较之先辈们更胜一筹的是,还进行了深入的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他首先证明了北极并不是一块巨大的陆地,而是充满冰雪的海洋。在这辽阔的海洋世界里,有一条横越而过的海流存在。其次,他对北冰洋的深度进行了测量,更正了在此之前人们的错误看法,即北极地区不是浅水域,而是一个深海盆。再次,他们发现北冰洋一个有趣的水温反常现象:表面(0~100米)为冷水层,水温冷达零下摄氏2度;但在以下300~400米处温度反而升高到零上2度。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冰块的浮流与风向有关,冰的浮流方向偏向风的右侧,这与地球自转偏向力有关。
皮亚里挺进极心的胜利
南森深入北极心脏地区,进一步激励了极地探险家的探险行动。1903年6月,挪威一位才华出众的年轻的探险家爱德华阿蒙森率队在浮冰中遨游,终于找到了最短航路,在极地探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时,北极地区的探险已转为争先到达极点的竞赛。
什么地方是向北极发起最后冲击的有利地点呢?“珍妮特”号的经历看来否认了西伯利亚近海群岛以北有陆地的可能性;而南森的漂流则否定了欧洲以北高纬度有陆地的可能性;剩下的问题是格陵兰北部是否有陆地直达北极了。
有一个人用其毕生精力来寻求这个答案,深信他本人是世界上惟一命中注定能征服北极的人。这就是一位新型的极地探险家,美国人罗伯特E皮亚里。
以往的极地探险家大都认为极地的冬季非常可怕,因此,常常夏季去探险,冬季就撤回来,大部分时间用在往返跋涉上,效率低。后来的一些极地探险家敢于在极地穴居过冬来赢得来年的时间。皮亚里不相信这些观念,他认为,极地的冬天并不可怕,正是探险的最好季李。夏季浮冰表面融化,道路凸凹不平。而冬季的严寒,可使冰面坚硬而平滑,冰盖面扩大,提供了狗拉雪橇到达极顶的可能性。他对此很有信心,认为极地探险要轻装前进,但要带足粮食。他决心用这种新型方式。
为了到达北极,皮亚里用了20多年时间,成了格陵兰冰原旅行的专家。因为他认为:从格陵兰北端到极心的直线距离仅700多千米,无需船只,只乘狗拉雪橇,越过冰原,就可到达北极极心。但20多年的探险实践,也使他感到,从格陵兰向极心挺进无疑是极为困难的。于是,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从加拿大的哥伦比亚角出发,向北极极心前进。他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并深信定能拿到这项巨奖。
在皮亚里看来,阿蒙森于1906年找到过去很长时期在寻找的大西洋与太平洋沟通的航道完全是可有可无的,而南森等人的发现也未命中靶心。只有到达北极极心,才是最高的成就。
1906年,他排除千难万险,到达离极顶只有273千米的地方。这次虽没有成功到达极顶,但并未灰心。
两年后,1908年7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里,皮亚里乘坐“罗斯福”号从纽约出发,向北航行,来到加拿大的哥伦比亚角出发点,那里,离极顶只有650千米。
当时在格陵兰西北部史密斯海峡沿岸,散居着225个爱斯基摩人,他们对北极生活了如指掌。对他们来讲,皮亚里是他们所尊重的一个朋友,也是一个要求太多的朋友。在过去的20年间,皮亚里依靠这些“忠实的异乡朋友”的技术和忍耐力,纵横格陵兰北部未勘察过的冰地,越来越迫近北极。他们给皮亚里供应雪橇、爱斯基摩狗、毛皮和粮食,在皮亚里每次重要的探险中担任探险队的驾雪橇员、猎手及开路先锋。皮亚里写道:“我爱上了这些天真浪漫的纯朴人民。他们部落里每个人我都认得,也叫得出他们的名字。我曾拯救过他们的整个村落,使其免于饿死。大人告诉孩子们说,如果他们长大能成为好的猎手或裁缝,‘皮亚里大爷’会很好地奖励他们的。”
这次决定性的冲刺仍旧得益于这些忠实的朋友的帮助。在哥伦比亚角,这些爱斯基摩人为皮亚里准备好了狗拉的雪橇,御寒用的毛皮外皮,船上装有150吨重的鲸鱼肉和海象肉,246只咆哮的狗。在55人的探险队伍中,有49名爱斯基摩人,他们主要是担任运输服务性工作。其次6名成员有:船长、外科医生、秘书、两名年轻探险家、一个助手。
皮亚里是位很有经验的北极探险指挥家。3月1日,当回归的太阳在地平线下朦胧发光时,皮亚里已开始弃舟登陆,指挥着他的探险队踏上了艰苦的越过冰野的征程。他把大部分人员编入支援队伍,他们惟一的任务便是把他的6人小组带到发起冲击的有利地点,保证小组有足够的狗、粮食和精力来发起决定性的冲刺。
在风的影响下,冰面呈锯齿状的山脊,雪橇就像在山路上奔驶,颠簸地行进着。强行军、体力下降、睡眠不足以及极度焦急不安给探险队带来极大困难,队伍要时刻提防冰间水路的出现,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有连人带雪橇一起掉入极地深渊的危险。那些冰间水路往往无任何征兆便会出现,耽误探捡队的行程。有的冰间水路可利用浮冰渡过去;有的可在刚刚形成的薄冰层上慢慢地越过去。有一冰间水路竟使皮亚里为等它合拢而花了6天时间。
但皮亚里仍在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他在回忆录《北极》中写道:“我的理论是尽可能用支援部队工作。那些我从一开始便期望成为主力的人,需要一路上为他们安排尽可能的舒适。”这种合理的安排类似于今天攀登最高山峰的分组制。皮亚里还决定把最后阶段的队伍组织得尽可能小,他认为,队伍越大,行进越慢。因此,在往北行进期间,他分期分批逐步把支援队伍遣回基地。
4月1日,他把最后一支支援队伍遣送回去,这时,他们离北极只剩246千米。
皮亚里为最后冲击留下最好的狗、4个精选出来的爱斯基摩人以及一位43岁的黑人马特享森——皮亚里20年北极探险所信赖的伙伴、北极地区最优秀的驾橇手之一。
这时天气晴朗,他们向北极冲刺,继续翻越从未被征服过的冰原。皮亚里在日记中写道:“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再持续三天!”但天有不测风云,为防万一,他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前进,每天行程40千米。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况且皮亚里本人因1899年在一次北极探险中双脚冻伤而失去脚趾,所以这次在大部分行军中只能乘坐一个雪橇。
4月6日上午10时,皮亚里命令停止前进,他已经看到了目的地。尽管极顶近在咫尺,但他们个个都累得动弹不得了。皮亚里写道:“北极极顶就在眼前,可我们太疲倦了,无法再迈出最后的几步……,那时我已到了精疲力尽的程度,不能意识到我已到达了一生奋斗的目标。”这里,离极点只有8千米。在使用六分仪确定他们所在的位置后,他们迅速地筑起爱斯基摩式圆顶冰砖屋,吃完饭,睡了几小时绝对不可缺少的觉。
醒来后,大家体力得到恢复,便又忙着向北挺进。终于,他们的脚踏上了北极极顶。在这里,分不出东、西、北方,向任何地方都是南下。皮亚里兴高采烈地写道:“300年来人们追求的巨奖,我20年中的梦想和目标,今天终于拿下来了。”
皮亚里在世界之顶插了几面旗帜——其中一面美国国旗是他妻子缝制的,在20年的北极探险中一直携带着它——然后剪下一块埋在雪地里,上面写着:“1909年4月6日,抵达北纬90度,皮亚里。”他让队员们手持旗帜拍照,享森则带领4个爱斯基摩人齐声欢呼3次,相互握手祝贺。53岁的皮亚里写道:“我很满足。”
以后的30个小时内,他们在那里进行了测探、天气观测和休息。他们的回程,相对极地而言是顺利的。4月25日,皮亚里凯旋登上“罗斯福”号,北极极顶的征服,似乎是那么不合理地轻易。
北极揭秘
1926年,阿蒙森首次乘飞艇飞越北极盆地,使他成为到达过南、北两极的第一人。以后,人类多次到达北极,看清了它的许多秘密。
北极区域没有陆地,仅是为冰雪覆盖的海洋。冬天,洋面上坚实的冰雪,竟厚达2米多。岛屿边缘的冰块断裂滑到海里,形成高大的冰山,常常被误认为是陆地,因而有无数个“会融化的陆地”的传说。如极地探险家曾命名的“桑尼克夫陆地、彼捷尔曼地、安德烈地”等,以后又消失了。有人说,这是海市蜃楼,后来的研究证实,这是些“会融化的陆地”。它由埋藏冰构成,是一些大型冰块搁浅,加上风从南方带来的矿土渐渐堆积,并逐渐长出一些稀稀落落的植物,而伪装成小岛。有时,它的上面还可做奇妙的观测场所,起落飞机。但随温度变暖,它们从底部融化而消失。
过去人们曾称它为“北极海”是不对的。它是个大洋,不但大而深,且有独立的洋流规律地运动着。它过剩的海水分别流入太平洋和大西洋,但它比其他三大洋浅得多,平均只有1200米深。但它的中部却是个广大的深海盆,最大深度5449米,因而,有地球上“最大的陷阱”之称。它的底部有高有低,并有一条海底山脉,高达2500~3000米,脉长达1500千米,它对海水的流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里的气候非常寒冷,全年很少开冻,见不到雨,只有亮晶晶的粉状冰粒,堆成雪田和冰原。只有暖流吹来时气候稍暖些。在这寒气袭人的地方,绿藻、褐藻、红藻依然十分茂盛。还有很多艰苦奋斗的动物,除出没于冰水之间的海豹、海象外,还有善于使用阴谋诡计的北极熊,游泳健将鲸鱼等,他们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还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前所未见的龙虾。
极地有漫漫的长夜和无夜的白昼。它不像我们这里,用24个小时来安排,而是几乎用一整年的时间来安排。即在北极附近,有连续半年的白天,这时,暗淡的阳光怎么也不离开北冰洋面,是少有变化的白天;而从9月以后,又一连半年见不到太阳,是漫漫的黑夜。只有绚丽的极光恍惚地照耀着探险家的身影。它似火、似帷幕、似画卷、似探照灯……五彩纷缤,变化多端,引起人们的各种遐想。此外,还有幻日、蜃楼现象。经研究,这都是空气中带电粒子在太阳风的作用下相互碰撞引起的“高空闪电”或折射现象造成的。
探索神秘的南极大陆
南极,这个地球上最南的地方,很早就为人们所向往。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当时谁也不知道。3000多年前,古希腊一位哲人曾大胆地假想:北半球的陆地那么多,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地球为了保持平静,在南极就必须有一块很大很大的陆地。尽管这种地球的平衡概念是相当滑稽可笑的,还是有人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寻找。找了很久,居然在南半球的海洋里找到了一块大陆,以为它一直通向南极,便取名叫“澳大利亚”,意思是“南方的大陆”。后来,才知道,澳大利亚和南极还隔着遥远的海洋,把南极洲错给了澳大利亚。
当时,在人们的传说中,南极是一块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地下蕴藏着许多金银宝藏的大陆,澳大利亚的南边也许会找到它。怀着对迷人的“幸福之岛”的向往之情,许多海洋探险家前去考察,可事实上并非那样简单。在那南方的洋面上,厚厚的浓雾、恐怖的风景、骇人的冰山,严密地封锁着南方大陆的真面目。曾几何时,多少勇敢的航海家、探险家,为了寻找这传说中的“乐土”,而一去不复返。
经历了漫长和艰难的历史过程,探险家们终于取得了寻找南方大陆的最后胜利,而挪威的探险家路德阿蒙森又是率先到达南极极点的第一人。
南极在哪里
如果现在有人提出“南极在哪里”这个问题,你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在地球的最南端。可就在200多年前,人类还是无法回答如此简单的问题。随着新航线、新海峡、新大陆的新发现,人类不断地填补着地图上的空白。直到1775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最后一次探险结束时,地图上的大陆轮廓几乎全部绘制出来了。但“未知的南方大陆”在哪里呢?仍悬而未解。
1771年7月,历尽千辛万苦、耗时近3年的库克探险队,回英国报告说,除澳大利亚外,南半球再没有什么大陆了。出于占有欲,不死心的英国政府再次派库克去探险。1772年7月,库克率队进入南极圈。这时,他们遇到从未有过的危险。滔天的海浪像拦路虎一样,把他们挡住。因为这一带终年吹着猛烈的西风,风力可达9级,海洋无休止的咆哮,掀起高达15~20米的巨浪,现代轮船也难免覆灭,古代帆船又岂能抗衡?在精神高度紧张、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灭顶之灾的船行中,大约一年半的搜寻,仍未找到“南方大陆”的影子。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若不迅速离开,便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他们只好于1775年返回英国。库克报告说:“除非在南极附近,否则,是没有任何大陆的。”他还说,厚厚的冰一直延伸到南极,南极是不可能达到的。
库克的权威性报告,使许多人对南极大陆的存在,失去了信心,致使长达半个世纪无人再去探险。
然而,权威的论断可迷惑一时,终究挡不住人类继续向南极进军的步伐。半个世纪后,人们纷纷向南挺进,尽管吸引他们到这里来的主要目的是捕捉那些鲸、海豹、海象等南极海洋里的生物,但捕鲸事业也促使人们进一步去南极探险。
1819年7月,奉沙皇的旨意,俄国极地探险家别林斯高晋率队探险南极。航路上经常出现恶劣的浓雾,增加了航行的困难,为了避免相互撞碰,两船不得不每半小时鸣炮一次联系。同时,为了不碰撞上冰山,又要冒着严寒,在甲板上聚精会神地观察与倾听。探险家们都知道,冰山附近有呼啸的暴风,风声传来是冰的临近的报警。不幸的是,危险终于发生了,在冰块中航行的“东方”号被撞漏了,“和平”号也受了伤,不得不停下来检修。
就这样,船只在无穷无尽的冰海与雾海中缓慢地航行着。1月,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正当人们漫无目标地在冰海中浮荡的时候,突然从渐渐消退的浓雾中,见到远处有隐约朦胧的黑点似陆地的景象。人们兴奋地拼命急驶向前,果然,宽约6千米的岛屿,展现在眼前。那是1820年1月16日,俄国人把首次发现南极大陆的功劳记在自己的账本上。而美国却说,早在50天前,他们的捕鲸船法巴梅尔已发现南极大陆。我们不必去做结论,只相信,库克的耸人听闻的结论,已没人去理会了。
然而,这块大陆似乎对惊扰了它沉睡的人类很不友好,它在周围布下了层层冰山迭障,把来访者拒之门外。人们只能远远地窥视它,并没有踏上它的土地。
那高大的冰山群之中,最壮观的莫过于罗斯冰障了。1840年,英国极地探险家罗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要去南极探个究竟。他率队比谁都走得更南。可是前面一座冰墙挡住了去路。他们起初以为这不过是一座大冰山,但它却一动也不动,与所有的冰山都不同。看来,这堵冰墙奇特极了,笔直地耸立在海面上,下部深深埋在水中,上部高出水面50、60米。把它看作不动的冰岛,但它又是那样巨大,船只沿着它前进,几天几夜都到不了头。这是什么呢?难道南极就是一块巨大的冰?罗斯很想攀上去探测一番,但找不到一处可攀登之处,它太高、太滑,无法爬上去。终于他见到一段高度稍有降低的地方,从那里,他瞧见了一些秘密。
哇,在那一望无际的冰原的远方,隐约出现了重叠的山峦。
船队继续前行,忽然远处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照得冰墙通红。驶近一看,才发现是一座火山正在喷发。罗斯便用探险船名称它为“埃里伯斯火山”,所在小岛为“罗斯岛”。冰长城延伸到罗斯岛才是尽头,测量后足有800千米长!后人为纪念罗斯的发现,称它为“罗斯冰障”。尽管罗斯未越过冰障,但他发现了一条到达南极的道路。这里是进入南极最近的一条路线,距极点只有1200多千米,后人多从这里登陆。
罗斯冰障引起许多人的好奇,试图去了解真情,但它太险要了,半个世纪里许多探险家垂头丧气而回。
1898年,挪威探险家博尔赫格列文终于越过罗斯冰障,首次登上南极大陆。他发现罗斯冰障是南极大陆冰川缓慢移入海洋形成的,一半在陆地,一半滑在海中。冰障多处,有的则落入海中成冰山,似北极的格陵兰冰山工厂。只是南极的冰山工厂更巨大,且存在的时间更长。由于他只停留一个小时,科学意义不大,得到的几块地质试样,也是偶尔搜集的。
此时,永不停顿的探险家们的目标是:做第一个到达南北极点的人。这激动人心的口号,鼓舞着许多探险家踏上征程,虽时间不长,却演出了一幕幕角逐南北极的悲喜剧。在南极角逐中,上演的则是沙克尔顿的遗憾,阿蒙森的胜利,斯科特的悲壮。
沙克尔顿的遗憾
1901年,当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正在准备北极之行时,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已率探险队在罗斯海西岸登陆了,等待来年夏季去登顶。
南极的冬天,荒凉而寒冷。漆黑的夜,笼罩着无边无际的冰原,只有那无休止的风暴的嘶鸣声。风的猛烈可达12级,旋风每秒达70多米,严重阻碍人们的活动。外出时,只有穿上钉鞋弯腰走路,才不致被吹倒。甚至要戴上特殊的面罩,以防脸部重伤。因这里的风速,连生锈的铁链都磨得发亮,何况人的皮肉。这里的寒冷,比北极令人难以忍受,最冷可达零下80多摄氏度,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人的心跳会加快,煤油会结冰,汽油燃烧也有困难,橡胶像玻璃一样脆,铁桶的焊锡会裂开,温度表也不好使用,连细菌的繁衍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可人们却惊奇地发现“企鹅”这种冰原上的居民。
1902年夏,斯科特率队乘狗拉雪橇行进。一路上冰面起伏,裂谷纵横,稍不小心,就有丧命的危险,狗拉雪橇累得喘不过气来。虽说盛夏,寒冷仍刺人肌骨,越向南越冷。一只只狗冻死了,人们只好自己拉雪橇,到达南纬82度17分的南极大陆腹地,再也无法前进了,只好返回。沿途,他们作了许多科学考察工作,收集大量资料和样本,还精确测量了磁极的位置。1903年夏,探险队结束考察回国。
6年后,斯科特探险队的一个成员欧内斯特沙克尔顿以未能到达极顶为憾事,决心再赴南极。他没有忘记上次狗全部冻饿而死的教训,于是改用马来拉雪橇,以为马力气大或许比狗更耐寒。他只带3个人,于1908年10月末动身去登顶。开始很顺利,不到一个月就到达上次到过的更南的地方。在这里,救援队告别他们,返回基地,一路上设置粮食,备回程用。
半个月后,路艰难起来。冰川陡峻,沟渠密布,裂缝纵横,高山横阻,攀登非常吃力,马匹更是无法前进,不是摔死,就是冻死,有的掉进冰缝。很快马都死光了,再次由人拉雪橇,降低了前进速度。人的体力显著衰弱,甚至面临着缺粮的威胁,但4个人仍然决心走到“最后的极限”。
1909年1月9日,四人忍着严寒和饥饿,拖着沉重的步伐,终于到达离极顶只有178千米的地方。不用几天就可到达极顶了,可他们现在已实在无法再前进一步了。这不是环境艰险的阻碍,也不是疾病的折磨,更不是缺乏勇气,而是没有了粮食。他们只好放弃,遗憾和痛苦缠绕着每个人,但没有任何办法。4个人勉强支持着走下了山地高原,于3月3日返回新西兰。
斯科特见沙克尔顿又失败了,决心第二次组织探险队,去摘取那王冠上的明珠。但这次却有了竞赛者了,他,就是有名的极地探险家、开辟北冰洋西北航道的阿蒙森。
阿蒙森的胜利
阿蒙森于1872年出生在国土的一半在北极圈内的挪威。少年就立志征服北极,他回忆说:“孩提时代起,北极区就吸引着我,而我现在却到了南极,如此结局,谁能想象?”这表明,他是个奋发有为的人,而不把人生理解为只有一次拼搏,而是包括许多次。他说,他作为一个探险家不是偶然的,是他毕生耐心准备、苦心经营的结果。《富兰克林探险记》,燃起了他献身探险事业的愿望。他想,是什么把他们引到那里去的呢?是一种探明极地的欲望和热情,他们是为科学而去,为人类征服自然而死,有什么比献身科学更光荣呢!
为适应探险要求,他贪婪地阅读极地探险有关的书籍,严冬时竟开窗睡觉,来磨练意志。但母亲希望他当个医生,迫于母命,他只好学医。在他21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公开表示要成为一个探险家,放弃学医。22岁那年严冬,他与哥哥进行了一次翻越高山的滑雪锻炼,因设备差,粮食储备不足,差点被冻死和饿死在雪地里。这次教训,使他意识到,做个探险家是不易的,在以后的探险中,计划认真周到成了他的一个鲜明特征。
阿蒙森认识到,以前极地探险家的一个共同弱点是:领队很少是够格的船长。因此,船一出海,就令出多头,指挥大权难以集于一人。因此,他决定首先要成为一名有执照的海员。1894年,他到一只北极捕鲸船上当水手,学会了水手的全部工作。下一步,他打算学驾船技术,并声明放弃工资,只要给饭吃就行。终于,他获得一艘北冰洋捕猎船上的大副职务,进一步熟悉了驾船技术,于1896年秋,顺利通过了领航员资格。
阿蒙森下一个目标是考船长。这时他争取到了一只比利时去南极考察的“别列热卡”号领航员的职务,于1897年8月出发。由于船长经验不足,不期遇上了南极的冬季。雾浓得连船身都看不清,船随时有触到冰山的危险,船速几乎达到蠕动的程度,被封冻在一望无际的冰堆中,考察无法进行。
1898年5月,南极区的太阳已落到地平线下,要到7月份才能露面。船上没有冬服,干粮快用完了,死亡威胁着大家。有的船员被传说中的南陆大陆有魔鬼,吓得患了神经病,许多船员得了坏血病。此时,阿蒙森挑起了挽救船只脱险的重任,担当起船长来。他有条不紊地组织船员,派一部分人去捕捉海豹和企鹅,充作食物;另一部分人用毯子缝制冬衣;几个强壮的海员在冰原上用挖、砍、爆破等法,历时几个月开出一条通向海面的水道。就这样,被困了13个月的船只,终于在阿蒙森的机智指挥下,历尽艰辛,闯过了南极故障,安全返航,成为首次在南极过冬的探险船只。这为他后来的探险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是指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路,无数的探险队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演出过人吃人的悲剧。
阿蒙森是位不屈不挠、性格坚强的人,为了打通西北通道,他以极地地磁研究为课题,以求政府的财政支持,并努力到大学学习专业知识,甚至不惜代价借债购买船只和科学仪器。为了摆脱债主们勒令他24个小时之内还清债务的纠缠,他不得不于1903年6月13日半夜乘倾盆大雨之际悄悄地启航,去实现他那伟大的探险航行计划。
债主的逼迫不见了,自然界的威胁又来临了。汹涌的波涛,巨大的冰山、白茫茫的冰海,随时随地都会带来严重的灾难。由科学家和熟练水手组成的6人探险队,乘坐“约阿”号,小心谨慎地航行了近两个月,并吸取了富兰克林所犯的致命错误,没有从西,而是从东绕过威廉王子岛,并在东南岸找到一个避冬的天然港湾。
在这里,探险队进行了两年的科学考察,积累了大量而详尽的资料和数据。此间探险队员们经常出去打猎。一天,阿蒙森见远处几个黑点,不由得喊了一声“鹿”。有人却笑着说:“是两条腿的鹿”。原来,他们遇到的是手持武器的爱斯基摩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冰天雪地里,分布在广阔的北极地区内,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为了不误会,阿蒙森说句惟一会说的爱斯基摩语:“密乞摩!”敬礼的意思。于是双方成为了朋友,几天后,约200多名爱斯基摩人来到他们这里来,迅速用冰雪盖起房屋。阿蒙森对他们所用的武器和风俗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还跟他们学习了驾驶狗的技术,他深信这是北极探险最有用的动物,他还收集了当地土著的一整套服装。
1905年8月13日,阿蒙森率队穿过浓雾和浮冰向西在陌生的水域中小心翼翼地航行,并不时地测量水深。迷宫般的水域,经历半个月的艰苦航行总算过来了,突然,远方一条捕鲸船迎面而来,他马上意识到跨越北冰洋的西北航路打通了,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这意味着,400年来探险家们的努力,今天就要结出硕果了。他奋力地指挥船越过无冰的洋面,以躲过即将来临的冰冻期,驶进太平洋,可他们还是遇到了冰冻。但打通西北航道的兴奋使他忘记了疲劳,他克服了翻山越岭等困难,迅速地到北极地区的美国打电话,将消息传到了全世界。这一辉煌成就,使他成为有名的极地探险家,坚定了他试图到达北极极点的雄心壮志。他的考察资料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阿蒙森已是有名望的人了,他公开了北极极顶探险计划。这时,赠款、仪器、装备、物品很快都送来了,他只需专心进行各种技术准备。
他看中的是南森用过的“弗拉姆”号,并在众多的候选人中,精选了12名最强壮、能吃苦耐劳且有丰富北极航行经验的人。航线确定了,一切准备就绪,正待1909年秋启航。
就在这里,突然传来了美国探险家皮亚里首先到达北极极点的胜利消息,这对梦想终生的阿蒙森而言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作为一个杰出的探险家,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见机行事,他立刻在心中改变了计划,转向南极极顶争冠。
1910年8月,推迟启航的“弗拉姆”号赴北极考察途中,突然宣布改变计划:去南极探险。队员们既惊讶又欢喜,阿蒙森非常高兴。他的哥哥早已把计划转告了挪威各界,并给当时已在新西兰的斯科特去了电报:“我也正要到南极去。阿蒙森。”
阿蒙森是位意志坚强、抱负不凡、行动慎密的探险家,尽管他采用的手段气势逼人,但他在屡次探险中表现出的才能,确实是令人佩服的。阿蒙森较之斯科特有丰富的极地探险经验,他根据以往探险家们收集了资料,于1911年新年,将“弗拉姆”号驶进了鲸鱼湾,在罗斯冰障的东部,并准备在这里建立基地。这条路线比斯科特选择的路线,到极点短约100千米,而且气候平和,道路是最为平坦的,这一点也许他并未想到,但为他的登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阿蒙森有条不紊地登岸,并分三组人员着手准备工作。他们带来的东西非常丰富,光粮食就900多箱;狗100多只,是耐严寒的爱斯基摩狗,他们既可保证交通不中断,又是活动的粮食,必要时可充饥。他清楚,运输或食品上有一点不足,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他们在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安排了向极顶进军路线上的7个供应库和路标,并仔细地用罗盘确定路线的准确度,顺利地返回了大本营。
这时,南极的冬季来临了,风暴和寒冷使人难以忍受。阿蒙森注意预防染上坏血病,保证大家吃新鲜海豹肉、全粉面包、热蛋糕和新鲜水果,这是胜利的根本保证。那些爱斯基摩人的毛皮衣服,既舒适又暖和。他还想了许多办法来丰富大家在漫长的冬夜里的生活,他们人人健康地度过了一个南极的冬天。
1911年10月19日,具有历史意义的极点进军开始了,阿蒙森带4名队员和52只狗拖的4部雪橇出发了。第4天就前进了160千米,11月中旬,就到达离极点500千米的地方,一路上只有一架雪橇陷入冰缝,但很快拖了上来,再没遇到什么障碍,这主要是他们幸运地选择了一条平坦的道路,天气也格外的平和。以后就是在没有营地的陌生路上行军了。为了不迷路,每隔100千米就建一个仓库并设路标,否则,回来将遇到困难。
但当攀登南极大陆中央高原山脉时,他们遇到了困难,探险队员不时地要推、拉雪橇,绕过隐蔽的冰缝,爬过巨大的冰雹。有时连人带雪橇差一点掉进深不见底的冰缝。顽强奋战好几天,才一步步地登上冰川的山顶。从峰顶望去,是地势渐高的浩瀚高原,登上高原后,他们的干粮和燃料就快用光了,而以后的行军将用不上狗拉雪橇。于是阿蒙森下令杀死多余的狗,用狗肉喂其余的狗,人可吃有营养的新鲜狗肉和汤。
1911年12月7日,他们到达当年沙克尔顿到达的世界纪录,他们把挪威国旗插在雪橇上,庆贺这一胜利。此时此刻,队员们热泪盈眶,阿蒙森回忆说:“整个途中,没有任何时候像此时此刻那样令我激动,我的热泪夺眶而出,我的意志已无力加以控制,是前面飘扬的那面旗帜征服了我。因为我们现在有足够的粮食可继续走下去。”
12月13日,阿蒙森5人带17只狗和3辆雪橇轻装前进,到达离极点差几千米的地方,并在这里扎营。这里,雪停止了飞扬,道路也平坦了。尽管人们的脸上严重冻伤已溃烂化脓,但胜利在望使他们忘记了一切。入夜,帐篷里充满着节日前夕的气氛,他们兴奋地处于半醒半睡状态,心里充满着紧张和期待。
14日,出发的时刻终于到了,天气又是那么好。阿蒙森仔细地注意安装在雪橇上的指示器。下午3点,他大喊一声:“站住。”原来他们已站在了地球的最南端了。王冠上的明珠属于他们的了。他们互相拥抱,取出一面挪威国旗和“弗拉姆”号的标志,一起插在南极极点,并拍照留念。还留下一块木板,上面刻有5个人的名字。笼罩南极亿年的寂静,第一次被人声所打破,它的面纱终于被撕开。
他们在这里搭起帐篷,逗留了3天3夜,没有做详细的科学勘察,然后就开始返回。并在帐篷里留下两封信,一封是给挪威国王的报告;一封给斯科特,请他在他万一遇难后转交另一封信。1月25日,他们安然无恙地返回基地,并如期返回挪威。像皮亚里一样,阿蒙森的南极探险也显得远非想象的那么困难。
斯科特的悲壮
斯科特队从鲸鱼湾出发的时间比阿蒙森晚近10天,在罗斯冰障上花费了超时计划,中间又遭受一次暴风雪,近一周动弹不了。由于他对狗缺乏信心,错误地相信西伯利亚矮种马,结果,马的生理特点难以适应极地的寒冷,步履艰难,无奈只得射杀一些马匹。
当阿蒙森队已到达极点时,他们才走完一半的路程。1912年元旦,到达离极点270公里的地方,这时,食物也充足。3天后,斯科特临时决定增加一名队员,这就带来一系列的麻烦问题,因为一切都是按4人准备的,且影响全队的速度。他们拉着雪橇步履艰难地前进,一天还前进不到10千米。
当斯科特队艰难地行进到离极点几千米的地方时,有个队员突然发现前方有个黑点,当他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颜色发黑的旗子,营地附近有许多残存物、雪橇和狗滑行的痕迹,斯科特写道:“全部经过正如伦敦知道的,挪威人捷足先登,抢先到达南极,这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啊!我的忠实伙伴们感到痛心!”“留下的只有精神的痛苦和忧伤,我们只好怀着懊丧的情绪返回。”
1月17日,斯科特队迟到1个月零3天。他在日记中写到:“我们度过了可怕的一天!”第二天,他们在帐篷里发现了阿蒙森留下的两封信,还有一些被抛弃的工具和几袋未开封的手套与袜子。他们在酸溜溜的情绪中把英国国旗竖在这个帐篷旁边。这时,“狂风怒吼,雪暴席卷,气温下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刺骨的寒风在空中凛冽咆哮,凶猛似刀”,“我的上帝啊,这是一片多么可怕的地方啊!”
第二天他们就踏上归途,归途也不顺利,天气越来越坏。但斯科特却非常注重科学调查,尽管明珠未到手,依然坚持搜集样品,这么一来又耽误一些时间。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过去了,冬季开始来临。2月7日,他们到达强风不断吹袭的冰河地带,因体力不足,花费了大于预定计划的时间。途中,一个队员摔伤后死去,另一队员双脚严重冻伤,知道自己无法前进,为不拖累全队,在一天夜里偷偷离开队伍,消失在无情的暴风雪中。所剩的燃料仅够他们3人做饭和取暖用,可偏偏不小心,油从罐子底下漏掉不少。
现在,他们躺在离仓库只有16千米的帐篷里,只要咬咬牙来到仓库就可得救。可风越来越大,雪越来越狂,3个精疲力竭的人再也迈不开步子。于是,斯科特用他那冻伤的手握着铅笔写道:“我们离死亡不远了,这多么可怕!请看在上帝的面上,别抛下我们的亲人不管。”3月29日,斯科特3人耗尽最后的体力,悲惨地死去。
8个月后,一支搜索队找到了他们的遗体。令人感叹的是,同时发现了他们挣扎在死亡线上而没有忘记去南极途中采集的35磅重的珍贵化石、地质标本和完整的日记。请设想一下,在当时那种极端困苦的条件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他们能把生命置之度外,竭尽全力将这些沉重的标本一直拖到最后一步,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啊!这种忘我的科学精神实在是可敬可佩!
美好的明天
与斯科特的悲惨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挪威人把阿蒙森当民族英雄来欢迎的场面。他每到一处,人们都脱帽向他致敬。由于他,全世界都认识南极了。但这场竞赛决不像体育比赛那么容易忘怀,也许是感到阿蒙森的胜利是如此的容易,而斯科特的结局是如此悲惨的缘故吧!我想议论几句: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角逐中,天气固然影响很大,但实质是人和自然的较量。阿蒙森的成功在于他较斯科特经验丰富,他在南极越过冬,又多次在北极探险,可谓极地探险之星,是惟一两极探险家。他的队员个个体质好,适应寒冷气候;另一高明之处以狗为动力,节省了体力并预备了口粮,保证了健康;另外,队伍组织严密,训练有素。而斯科特则半路出家,仅南极一次探险经历,无北极知识;队员来自军队或雇佣,缺乏寒冷条件下求生存的思想准备;矮种马为动力是最大的失误;队伍组织差,如途中竟发现一箱饼干未装满,临时增加队员等;对食物不关心,依然吃面包和罐头等,偶尔吃顿海豹,还煮得烂烂的,这些因素足以决定失败。
尽管如此,斯科特队仍不愧为真正的英雄,其队员仍不失绅士风度。他们重视科学研究,搜集的大量标本和资料记录,成为不朽的文件。这种不图虚名而务实的精神,令人尊敬。而阿蒙森忽视科学考察,到有点锦标主义之嫌了。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身处逆境而勇于拼搏,面对危险而敢于前进,才有可能成为强者。
1957年,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立考察基地,取名“阿蒙森——斯科特”站,正是纪念这两位征服南极的强者。
南极与北极相对,却“极不相同”。北极是冰雪的海洋,南极却是冰雪覆盖的大陆。它面积大约1400万平方千米,98%被约2000米厚的冰盖所埋,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库。冰层10米以下不受外界温度影响,里面隐藏着许多秘密,成为研究古气候等问题的天然实验室,它是世界上风最大、最冷、最干的地区。最低温度达零下88摄氏度,斯科特当年留下的报纸和饼干至今还完好无损!南极大陆边缘三分之一的海岸布满险峻的冰墙。
南极大陆也有“绿洲”,它是指那约7%面积是终年无积雪的部分,突出在冰山上的山峰。绿洲内有纵横堆列的岩石,呈暗褐色或暗绿色,岩石堆中有小湖、河等,水温4~9度,水中有微生物,可洗澡,个别岛屿上还有88摄氏度的温泉。
在这样严寒的大陆上,动植物品种不少,常见的海豹、企鹅、鲸鱼、海燕、地衣、苔藓等。企鹅那白围脖、黑大衣,走起路来一摇三晃,真像18世纪的“绅士”。
水手们害怕冰山,又不能不为冰山的美丽景色所赞叹,它们有的似古城废墟,有的似银装玉琢的宫殿,在阳光的映射下,反射着瑰丽的光彩,时而浅红、墨绿、淡蓝,海员们称为魔鬼的眼睛。
科学家们用知识的“魔杖”一步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但刚撩起一角,还有许多未知数,有待后人去探索。
我国拥有12亿人口,在南极研究与开发中有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1985年,我国在南极洲建立了长城科学考察站。我们要派更多的科学家去南极考察。南极欢迎有真才实学、不畏艰险的人去探索、去开发。这神奇的冰雪大地上,英雄有用武之地。
南极宝贵的地下矿藏、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都将造福人类。南极的明天是美好的。
两极探险家阿蒙森
有的人一生都在探险,他们把发现地球上每一个未知的角落作为自己的责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甚至没有人知道他死在什么地方。两极探险家鲁阿尔阿蒙森就是这样的一个探险家。
1928年6月18日,有着辉煌探险经历的阿蒙森为了营救自己的伙伴——意大利探险家昂伯托诺尔比,不幸在巴伦支海上空失事,葬身在北极的冰海之中。几个月后,人们在挪威西北部发现了阿蒙森乘坐的水上飞机的残骸,而阿蒙森却再也找不到了。他把他的灵魂和肉体都贡献给了北极——这块地球上最神秘的土地之一。
他的老朋友南森这样写道:“他(阿蒙森)在那静寂的冰层下找到了没有墓标的坟墓。他的名字无疑将像北极光那样长远地闪耀。他像夜空中突然出现的一颗明星来到我们中间,然后又突然星逝光消,只留下我们,茫然若失地对着那空虚的地方凝望。”
1872年7月16日,鲁阿尔出生在奥斯陆湾入口的一个小岛上。他的父亲延斯阿蒙森是个船主兼造船厂主,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他常给小阿蒙森讲自己的海上经历,不过父亲却反对阿蒙森长大后去当一名水手。
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将造船厂和所有的船只卖掉。母亲殷切地对他说:“你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可他却对码头上的小伙伴们说:“我将来一定要当一名水手。”
当时,北极探险家南森首次独步穿越了格陵兰岛,引起了挪威全国的轰动。阿蒙森在参加了南森凯旋的集会之后,当众宣布:“我要到北极去。”他知道去北极探险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强健的身体,为此他除了经常踢足球外,还进行滑雪锻炼。只要天一下雪,他就坚持每天滑雪20公里。
21岁时,鲁阿尔阿蒙森终于如愿以偿,在“马格达林那”号捕兽船上当了一名水手。“马格达林那”号活动区域是斯匹茨卑尔根岛海域。在捕兽船上做水手是个令人厌恶的职业,他的工作就是手持大棒把海兽打死,然后再剥皮,把肉腌好,放进舱里。一阵残忍的屠杀过后,还得把船上的血污冲洗干净。尽管如此,阿蒙森还是很高兴,因为毕竟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可以生活在大海上了。
当时,海上探险是热门话题。阿蒙森通过熟人,找到了准备出海探险的人们,提出想同他们一起去探险的强烈愿望。可是,不管他怎样央求,谁也不肯带他去探险。
后来,阿蒙森听到全城都在谈论着一位名叫热尔拉什的比利时人要买“帕特丽雅”号船,准备环绕南极探险的消息。阿蒙森的心不由得“怦怦”跳了起来,这可是个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在此之前,英国人詹姆斯罗斯曾率领探险队乘“埃里伯斯”号和“特罗尔”号两艘船,于1841年1月1日在东经170°的海域进入南极圈。在这次探险中,罗斯发现了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活火山,火焰在蓝色的天空中熊熊燃烧。罗斯把它命名为“埃里伯斯”火山,又把它旁边的死火山命名为“特罗尔”火山。
接着,罗斯又沿着未封冻的水域继续向南航行,直到抵达一片冰川之前。这片冰川在水面上垂直而立,足有60米高,绵延向两侧伸展开去,一眼望不到头。在罗斯之前还从未有人到过这里,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冰川叫罗斯冰障,而冰川前的那片大海叫“罗斯海”。
热尔拉什向阿蒙森介绍说:“我们要比罗斯往南走得更远。可是去南极并不那么简单,你只当过水手,而我需要的是专家和领航员。如果你能取得海军中尉或者领航员证书的话,我就带你去探险。”
“我一定能得到证书。”阿蒙森坚决地说。
一场跟时间的竞赛开始了。热尔拉什买下了“帕特丽雅”号三桅帆船,将它改名为“别列热卡”号。而阿蒙森则如饥似渴地学着球面三角学、初等天文学、海洋计算法等课程。一年过后,他终于获得了海军中尉的证书。这时,“别列热卡”号的准备工作尚未就绪。
“所需的款项还没有筹齐,”巴龙热尔拉什说,“不过事情进展还比较顺利,我已着手挑选船员了。如果你愿意,就给我当助理领航员。我们准备明春起航。”
1897年8月16日,一切准备就绪的“别列热卡”号扬帆起航,开赴南极探险。船长热尔拉什曾当过炮兵军官,大副列库恩特也当过海员,阿蒙森在船上排在第三,其他水手几乎都是挪威人。
经过半年的航行,“别列热卡”号航行到了合恩角附近。这片海域险恶异常,终年风急浪高。由于地球自转的作用,飓风在数千公里的开阔海面上横行无阻,由西向东疯狂地肆虐。“别列热卡”号一进入合恩角海域,就遇到了强烈的飓风。
“有人落水!”风暴中一个船员大声喊道。一个救生圈被抛进了海中,落水的船员抓住救生圈,然而不一会儿,海面上只能看见一个小黑点,不久便消失了。
“不要改变航向!”热尔拉什大声地命令道。是的,航船此刻决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保住全船人的性命,热尔拉什只能牺牲那个不幸的海员了。过了好久,汹涌的海面才平息下来,“别列热卡”号绕过南设得兰群岛,来到与合恩角水域全然不同的海面。这里到处都是巨大而陡峭的冰山,深蓝色的冰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五彩缤纷,漂亮极了。有时,一连几天海上都笼罩着浓浓的大雾,船只不得不小心地避开冰山,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前航行。
航行期间,阿蒙森不仅担负着绘制海岸线地图的工作,而且还得按时参加值班。“别列热卡”号沿着南极半岛南下,来到了亚历山大一世岛。热尔拉什转舵向西航行,试图到达西经130°的地方。此时,“别列热卡”号已经航行到南纬70°~71°之间。到了1898年2月底,船只在冰山组成的迷宫里徘徊不前,冰山逐渐围拢过来,船员们觉得仿佛掉进了深深的井底,眼巴巴地看着井口就要在头顶上闭合。
3月初,“别列热卡”号完全被封冻在冰海之中,船员们只好就地过冬。这是人类首次在南极过冬。船员们都清楚,只要浮冰把船挤坏,他们就会陷入绝境,休想生还。
刚一入冬,阿蒙森就和船医一起猎捕海豹。他们杀死海豹,割下肉,储存在用冰搭成的仓库里。热尔拉什尝了尝海豹肉,认定不能吃,便下令禁止水手们食用。这使大家疑惑不解,因为两个世纪来,所有的极地探险家一致认为,为了预防坏血病,必须食用鲜肉。
过冬期间,船员们着手观测气象,测量船只的位置和冰山移动的速度。他们不愁吃的,因为船上的食品储备足够用两年的了。但是,随着漫长的极夜降临,他们才发现船上缺乏足够的照明设备,只好节省用油。无事可做的水手们从头到脚裹紧了毛皮衣服,在船上踱来踱去。热尔拉什忧心忡忡地说:“今后的日子危机四伏,前途莫测。”
6月是南极最寒冷的日子。度过了几个月极地寒夜的船员们心境越来越坏,疾病也开始蔓延起来,一位军官病死了。不久,一名水手又由于产生“步行回国”的幻觉,夜间径自从甲板上跳下船而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坏血病折磨着许多人,热尔拉什和大副也相继病倒。
后来热尔拉什终于同意让大家吃海豹肉,坏血病得到了控制。7月下旬的一天,地平线上露出了一道曙光。虽然这光亮旋即消失,但它预示着漫长的极夜就快要过去了。
第二天,太阳懒洋洋地升高了些,在天边悬挂的时间也渐渐延长了。看见太阳,船员们高兴得热泪盈眶,期待着“别列热卡”号能够早日冲破浮冰的包围,回到故国家乡。
谁知,几个月又过去了,冰面丝毫没有移动的迹象,船仍被死死地困在冰层之中。人们又陷入了惶恐、忧郁、不安的情绪里,有的船员甚至得了狂暴病。
1899年,“别列热卡”号终于回到了奥斯陆,船员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1899年夏天,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郊区的一个小花园里,有两个人坐在安乐椅上悠闲地交谈着。一位是弗里特约夫南森,另一位便是鲁阿尔阿蒙森。南森虽年仅38岁,却已享誉世界,是个大名鼎鼎的北极探险家。
此刻,阿蒙森正在向南森请教。他对南森说,目前他不准备再去南极探险,打算专心致力于研究北磁极的位移,并试图打通把大西洋和太平洋联接起来的西北通道。
当南森得知阿蒙森对北磁极一无所知的时候,便热情地给汉堡天文台台长、地质学教授奈迈叶尔写了一封信,诚恳地向他推荐这位年轻人。
靠南森的帮助,阿蒙森租了一间简陋的旧房子住了下来。在以后的半年里,奈迈叶尔教授给他讲授了所有与北磁极有关的知识。随后,阿蒙森又在天文台实习了一段时间。
1900年夏天,阿蒙森在挪威北部特朗瑟港码头上踱来踱去。这里停泊着许多渔船和捕兽船,他想从这些船中挑选去北极的船只。在林立的船桅之间,阿蒙森终于看中了一条小船。这条旧船长22米,是条单桅船,桅杆不高,有船舷斜桅,还有三条小舢舨。
这条船的船身呈圆形,正是阿蒙森所需要的。因为船要在北极的浮冰群中平稳而敏捷地航行,一旦受到冰的挤压,船就会自动跃上冰面,这只有圆形船才能做到。
阿蒙森花6万法郎买下这条船,把它命名为“约阿”号。去北极探险可不同一般,船舱里必须装满食品,阿蒙森一下子准备了够吃5年的食品。他共挑选了6名船员,戈特弗里德汉森是领航员、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兼摄影师;安东伦德是大副;海纳汉森是二副;皮捷尔里斯特韦特是机械师和气象学家;古斯塔夫居伊威尔克是磁学专家;阿道夫亨利克林兹特列姆是厨师。
阿蒙森向队员们解释了他的计划,特别强调指出:“今后的一切工作都由我们7个人共同承担,我们将分成两个组值班,风平浪静时3小时换一班,其他时间自由活动。”这个英明的决定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阿蒙森的威信也因此而倍增。接着,阿蒙森着手修理和装备“约阿”号,装上了一台9.6千瓦(13马力)的发动机,这是当时最先进的内燃发动机,性能十分好。此外,阿蒙森还购置了备用帆、索具、航海仪器、枪支弹药和燃料,还有6条爱斯基摩狗。
1903年6月17日,“约阿”号起航了。站在舱旁的阿蒙森挥着手臂,向岸上送别的人们告别。9月20日,船在威廉王子岛的一个小港抛了锚。
阿蒙森决定留在这个小港过冬,并以船名把这儿命名为约阿港。他吸取了在南极过冬的经验,决定在岸上建房过冬。
他们先搭起狗圈,又盖起住房、燃料库和储存鲜肉的冰库。一切安排就绪后,他们便开始工作了。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两个冬天。阿蒙森查明,北磁极是以椭圆形的方式在时刻移动,自1831年以来,它已向东北方移动了50公里。
1905年6月1日,阿蒙森下令收起陆上营地,准备上船。他们真走运,因为这年夏季北极的气候格外宜人,冰河融化了。他们在完成北磁极的考察任务后,于1905年8月13日乘“约阿”号继续航行,开始了第二项考察任务——寻找西北通道。
船只在广袤的白色世界中异常缓慢地移动着,除了发动机的声音和偶尔的一两声狗叫外,周围一片沉寂。在这以前,还从未有人到过这满是浮冰的极地海区。“约阿”号断断续续走了四昼夜,船只两侧的海岸线才延伸开去,消失在朦胧之中,前面是开阔的大洋。此时他们已来到维多利亚岛的西南方。
后人为了纪念阿蒙森的功绩,便把这片冰海叫做阿蒙森湾。
随后“约阿”号沿着海岸线一直航行到马更些河口。9月2日,狂风突起,“约阿”号被迫到波恩特金海湾避风。在这里,他们意外地看到了浮冰。这年的冰结得特别早,秋季伊始,就已冰锁海面了。阿蒙森明白他们已经来不及穿越白令海峡,便果断地决定在此地过冬。
这是他们第三次在北极过冬。“约阿”号在美国捕鲸船“博南察”号旁抛了锚。“博南察”号已被风暴吹坏,陷入困境。这里还有几艘捕鲸船。阿蒙森带领队员在岸上建起住房和观象台。冬天到了,其他船上的人们经常聚集在他们的屋里,爱斯基摩人也时常应邀前来做客。人们围坐在桌旁,聊着天,烤着火,喝着香喷喷的茶,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
有一次,“博南察”号船长莫克无意中说,美国人在育空堡架设了电台,可以把电报发到世界各个角落。“我们距育空堡才500公里远呀!”阿蒙森听到后大喜过望,他决定去育空堡,把他们探险的成果告诉祖国。
10月底,阿蒙森同莫克船长和两名爱斯基摩人上路了。莫克乘一只雪橇,那位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妻子乘另一只,阿蒙森则穿着滑雪板在前面引路。从马更些河口到育空堡要穿越500公里的不毛之地以及思齐科特山、落基山和马更些山。他们几个人冒着严寒,在能见度极低的浓雾中艰难地跋涉。
好不容易他们才到达育空堡。当时,育空堡只是由几间小木屋组成的一个简陋的村子,根本没有电台,离这里400公里远的埃格贝特堡才有电台。阿蒙森决定到那里去。
莫克船长说什么也不想再走了,他独自一人返回。阿蒙森和两个爱斯基摩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2月3日抵达了埃格贝特堡。在那儿,阿蒙森给挪威拍了加急电报,汇报了他们的考察成果。然后休息了三个月。
2月3日,阿蒙森告别了埃格贝特堡,于3月底到了波恩特金岛。回来后阿蒙森才知道磁学专家古斯塔夫威尔克患胸膜炎卧床不起,当时还没有抗生素,尽管大家精心照料,威尔克的病情还是日渐沉重,于4月4日离开了人世。
夏天来到了,“约阿”号又扬帆起航,向白令海峡进发。在这段航行期间,他们险些葬身冰海。那是在1906年8月11日,天空黑得像锅底,地平线上出现了许多股龙卷风。不到四个小时,“约阿”号上的主桅斜桁和部分帆篷都被狂风吹坏了,桅杆在轧轧作响。船像发了疯似地在波峰浪谷间上下滚动。直到飓风过后,他们才发现船舵被吹掉了,桅杆也裂成两半。
8月30日,“约阿”号摇摇晃晃地进入白令海峡。至此,阿蒙森终于完成了寻找西北通道的任务,借助北冰洋把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了。
历尽艰辛的“约阿”号到达圣弗兰西斯科港(旧金山)。他们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停泊在港内外的轮船汽笛和警报器的声音此起彼伏,纷纷向“约阿”号致敬,数百面彩旗在蔚蓝色的水面上迎风飘扬,场面十分动人。全城各界纷纷举行庆祝会,“约阿”号成了圣弗兰西斯科城的骄傲。
阿蒙森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登上南极极点的挪威人。他从1911年10月19日从基地出发,到1912年1月25日返回基地,只用了99天时间完成举世闻名的南极之行。这固然是他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致,但是他的成功还在于出色的组织才能和严肃的工作态度。他的计划是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他事先估计了可能出现的种种难以预料的困难,并作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因此才能如此出色地完成他的创举。在探险历程中,狗只剩下了11条,人员严重冻伤,有的患了雪盲症,个个都已精疲力竭。然而他们心里都洋溢着快乐,因为正是他们首次踏上南极点,笼罩南极亿万年的静寂第一次被他们的欢呼和笑声打破。他们是胜利的探险者,阿蒙森更是当之无愧的探险英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阿蒙森指挥着“莫德”号航船沿着欧亚大陆进行沿海考察。1926年,他又率领探险队乘“挪威”号飞艇首次飞越北极,在北极上空投下了挪威、美国和意大利三国的国旗。他们在72小时内飞越了3391英里的距离,首创了从欧洲飞越北极到达北美的纪录。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重大探险。他第一个到达南极,又第一个飞越北极,在人类探险史上留下了神奇的一笔。
虽然阿蒙森葬身在没人知道的北极海域,但他辉煌的探险成绩和不屈的探险精神永远为世人所称道。
首次穿越南、北极的环球探险
1979年9月2日上午,英国首都伦敦的泰晤士河码头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本杰明鲍英”号轮船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徐徐驶离码头,英国王储查尔斯向渐渐远去的轮船频频挥手,祝愿船上的人们一帆风顺。是什么引起查尔斯王储对此的关注?原来,船上载着以兰努尔夫菲内斯爵士为首的英国环球探险队,他们将开始人类历史第一次穿越南、北极的陆、海、冰上环球探险。查尔斯王储把这次探险活动称作“荒诞不经而又美妙绝伦”的探险。
令人惊奇的是,提出这一别出心裁而又气势磅礴的探险计划的人,不是兰努尔夫爵士或别的男子汉,而是兰努尔夫爵士的妻子弗吉尼亚。酷爱探险的兰努尔夫爵士对这项计划极感兴趣,为此他花了7年时间收集有关资料,制定详细计划,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因为他知道,南极和北极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任何一点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这次环球探险的失败。
这次不同寻常的环球探险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自愿报名参加探险队。经过严格的挑选,兰努尔夫挑选了查理斯伯顿和奥列佛谢伯德,都是军人出身,具有强壮的体魄和丰富的野地生存经验。他们三人是探险队的突击队员,后备队中有三人负责后勤和支援工作,还有两名飞行员,爵士夫人则负责通讯联络,另外布林坎贝尔只是参加部分探险活动,主要负责摄影和新闻报道。
这支精悍的环球探险队开始探险的第一阶段,是从陆路穿越法国、西班牙和阿尔及利亚。尽管路途遥远,但由于他们走的是旅游路线,所以没碰到什么太大的困难。真正严峻的考验,是从登上南极大陆开始的。
南极大陆连同南纬60°以南的岛屿合称南极洲,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七大洲中占第五位。
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各大洲中最高的一洲。南极大陆的95%以上被冰雪覆盖,南极冰盖的平均厚度近2000米,有的地方冰层厚达4000米以上,冰的总体积约2450万立方公里,占地球上冰量的90%,占全世界淡水总量的70%,素有“冰雪大陆”之称。
南极大陆地处高纬,海拔很高,气候恶劣,是地球上最冷、最干和风最大的地区,被称为“世界的冷极”、“白色荒漠”和“暴风的故乡”。
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为南极的“夏季”,但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4~10月为冬季,气温低到-60℃~-50℃。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东方站(南纬78°27′,东经106°52′,海拔3400米)曾测得-88.3℃的低温,这是迄今地球上最低的气温记录。与北极相比,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要低20℃以上。
南极大陆是一个孤立的大陆,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距最近的南美洲也有970公里。南极大陆的海岸线长达24000公里,其中有7500公里的海岸线被终年不化的冰架包围着。南极大陆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7℃~-10℃之间,最低和最高的气温分别为零下40℃和零上13℃。与大陆邻接的海域,一年中有九个月(3~11月)被厚度为1~3米的冰层封锁。每年3至10月,通往南极大陆的海上航道被海冰堵塞,使它成为与世隔绝的大陆,只有在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探险考察船才能接近南极大陆。
1980年1月初,英国环球探险队利用南极短暂易逝的夏季在南极大陆胜利登陆。
探险队员一到南极的萨尼,就忙碌起来,他们把几百吨重的燃料和其他物品从船上拖到岸上的营地。在宿营地,他们搭起了为此次探险特制的绝热卡纸板棚子。在这种装拆方便、轻巧暖和的棚子里,探险队员们度过了在南极大陆的第一个难忘的日子。他们发现,此时虽是南极的夏季,但气温仍在0℃左右,而且风力很大。
不久,探险队那架带起落橇的飞机按时抵达萨尼。这架飞机的任务是把90吨燃料和物资运到离萨尼300公里外的博加。探险队在海拔2000米的博加设立了越冬宿营地,突击队员将在那里度过长达8个多月的漫长极地之冬,等到来年夏天再向极点进发。飞行员和机械师不愧是极地飞行的老手,他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飞行了80个来回,圆满完成了运输任务。一切准备就绪,爵士、奥列佛和查理斯就驾着摩托车离开萨尼,向博加挺进。
博加和萨尼之间是一片广阔的冰隙地带,深不见底的冰隙上的雪桥经常断裂,葬送了许多探险家的性命。爵士他们为确保万无一失,每辆摩托车的后面都用一根15米长的绳子拖一个装满货物的雪橇。这样,如果摩托车掉进冰隙,绳子与雪橇之间形成的角度就能刹住雪橇,从而拖住下滑的摩托车,人就能攀绳爬上来。不过,有了这种保护措施,仍有不少人葬身在冰隙之间。所幸的是这种厄运没有降到爵士他们头上。他们仅用三天半时间,便完全通过危险区,抵达博加宿营地。
与此同时,不准备在南极过冬的探险队人员都已乘船撤离南极,正驶入好望角。博加营地只剩下爵士夫妇、奥列佛和查理斯,还有一条狗。
南极的冬季是黑暗、寒冷的极夜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探险队的三男一女却过得井然有序,怡然自得。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爵士负责管理住棚和燃料,他在住棚和货物箱之间挖了一条长沟,上面再加个盖,取东西就方便多了。爵士夫人负责通讯联络。安装收发报机的棚子离住棚有几百米远,她每次去那里,都得抓住一根绳子,顶着狂风,冒着严寒,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奥列佛的主要任务是记气象日记和管理发电机、摩托车。查理斯则负责每天的伙食。尽管在这里干事费时费力,比他们原先设想的忙得多,但他们同心协力,和睦相处,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度过了漫长的南极冬季。
1980年10月29日,爵士、奥列佛和查理斯三人乘摩托车拖着雪橇,离开博加营地,向2000公里之处的南极极点发起冲击。当时,南极的夏季刚刚开始,气温低至-30℃左右,风速高达每小时七八十公里。虽然天气寒冷,但气温越低,雪橇也就越坚硬,反而给他们探险增添了几分安全系数。
他们选择的路线,大都是前人所未走过的。爵士在前面开路,奥列佛懂得机械,在后面收尾,以便修复可能出现的机器故障。他们每个人都备有帐篷、食物、绳索、铲子、发报机和收音机,以防一旦被风雪分开也能单独生存下去。他们每天坚持行驶10小时,每小时休息五分钟,吃些干粮,到晚上宿营时才煮一顿饭。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对胜利都充满信心。每天晚上,他们还要和留守营地的爵士夫人联系一次,以免她挂念。其实,自从爵士他们离开博加后,她总守在收报机旁,随时准备收报。
爵士一行行进了近400公里,遇到了一个连绵200多公里的大雪槽。雪槽地带坎坷不平,沟隙密布,摩托车经常翻车,跌入沟内,这时,驾驶员就得立即跳出车外,以免被雪橇板撞伤。在剧烈的颠簸中,爵士的硬橡木雪橇被震裂出一条三米长的大口子,他只好忍痛割爱,把损坏的雪橇连同物资一起丢弃。幸亏其他人的雪橇是不锈钢制作的,没有损坏。
爵士一行继续前进,当他们走了一半路程,来到预定的物质供应点时,却什么也没见到。飞行员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准时把物资运送到这里。时间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然而,在这块生态资源极差、除了科学考察人员之外、地球上惟一没有人居住的大陆没有充足的物资保障,那就意味着死亡。他们只好耐心等待。17天后终于等来了运送物资的飞机。探险队补充了足够的物资,开始向极点作最后冲刺。12月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南极极点,12月23日,他们又精神抖擞地奔向几百公里之外的斯科特基地。这段路程的主要障碍是斯科特冰川。他们准备顺着冰川,驾驶摩托车从山上滑到罗斯冰障上。这种大胆的行为是前人从未试过,甚至从未想过的。爵士一行经过认真准备,开始了这段惊险的行程。冰川上冰隙密布,摩托车在下滑时很难刹车,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缓慢行驶,尽量减少停顿。当摩托车和雪橇在冰桥上通过时,经常地听到冰桥发出吱吱的破裂声,使人不由得心惊肉跳,极度紧张。经过一路险象环生的折腾,四天后,他们终于到达位于南纬78°9′的罗斯冰障,这是一道几十米高的冰墙。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1841年,英国探险家罗斯首先发现了这条冰长城,因此被命名为“罗斯冰障”。以后的路就比较平坦,容易行走多了。1981年1月11日,爵士一行安抵斯科特基地,从而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穿越南极大陆的探险。这次探险总共用了75天,比1958年英国—新西兰联合探险队首次穿越南极走的路程更长,而用时更短。
结束了穿越南极大陆的探险,英国环球探险队又踏上前往北冰洋的航程。1981年7月,“本杰明鲍英”号来到北美洲的阿拉斯加的育空河口。由于河口布满浅滩暗礁,船只能停在距岸20公里的海面上。探险队必须在两星期内赶到道森,因为北冰洋西北航道上的冰山正日益增多,每延误一天,就增加被冰山包围的危险。爵士决定和查理斯各驾驶一只充气船冲向北冰洋。布林坎贝尔乘上了查理斯的船。
两艘充气船开始了艰险的航程,排山倒海般的恶浪劈头盖脸地向他们打来,小船在海浪无情的冲击下,上下颠簸,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突然,查理斯被一排海浪掀起,从布林的头上翻入海中,紧接着小船也被海浪掀翻了。查理斯敏捷地爬上朝天的船底,把布林也拉了上来。他们竭尽全力也没有能把船翻过来。爵士看到这种情况,立即把船上的几桶油推入海中,以减轻船的负重,然后前来营救他们。两只船在狂风恶浪中猛烈地摇晃着,撞击着。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爵士的船总算靠上了翻倒的船,他跳上查理斯他们的船底,刚想用绳索把两船连起来,船又被大浪冲开。在这危急的时刻,爵士勇敢地跳进翻腾的大海,奋力向他的船游去,经过一番努力,爵士终于爬上了他的船。他驾驶小船尽力靠拢,然后甩出一绳索让查理斯系在翻船的船帮上。做完这一切后,爵士开船向东,查理斯和布林则用力向西拽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小船翻转过来。可是小船的引擎发生了故障,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他们三人不得不挤在爵士的船上返回“本杰明鲍英”号轮船。
爵士他们稍事休整后,又踏上从育空河口到埃尔斯米尔岛的艰险旅程。在这段近5000公里的旅程中,探险家们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充气船和波士顿捕鲸船。他们从育空河逆流而上,又沿着马更歇河上游顺流而下,直贯波弗特海,然后北上穿过狂风雾浓、冰山出没的西北航道,于8月21日到达北冰洋埃尔斯米尔岛的坦奎里湾。爵士和查理斯徒步穿越该岛,到达该岛北岸的越冬地点。三个月后,探险队的飞机给他俩送来了雪地摩托车和其他物资。当北极的冬季来临之际,他们踏上征服北极极点的路程。
由于北冰洋海流的影响,埃尔斯米尔岛上的冰层一层压一层,把那些破碎的冰块挤成道道冰墙,这一地区成为北冰洋有名的“压力地”。这些冰墙平均高3米多,但高达十几米的冰墙比比皆是。雪地摩托车是难以翻越这么高的障碍的,爵士和查理斯起初曾用斧子砍出一条通道,但这总不是个办法。他俩商量以后,决定放弃摩托车,徒步向北前进。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走出几十公里后,道路才比较平坦。他们立即与留守埃尔斯米尔岛的爵士夫人联系,不久,飞机又给他们送来摩托车。他们顾不得劳累,骑上雪地摩托车继续前进。在行进途中,爵士不慎连人带车跌入水中,他在查理斯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爬了上来,但摩托车、雪橇等所有装备和物资都无法打捞了。
征服北极的旅程真是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遭遇厄运。有一次,他们帐篷附近的冰层突然发现爆响,爵士和查理斯急忙跑出帐篷察看。冰层虽未破裂,但可怕的响声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地传来,令人感到万分恐惧。爵士和查理斯沉着机智、顽强勇敢地面对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一路上砍呵,铲呵,拖呵,终于在1982年4月11日,把英国国旗插上了北极极点。
离开北极极点,爵士他们踏上这次穿越南、北极的环球探险的最后征程。爵士计划在6月初冰层破裂前到达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再滑雪通过岛上多山的地区,到岛的另一边与“本杰明鲍英”号轮船会合。从极点到轮船停靠地有好几百公里的路程,谁知,他们出发不久,冰层竟提前裂开了。迫于无奈,他们选择了一块坚实的浮冰,在冰上搭起两个小帐篷,打算随冰漂流到达目的地。
在度过99个艰苦的日子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回到“本杰明鲍英”号船上。久别重逢的探险队员们互相紧紧拥抱,都难以抑制胜利的喜悦。
当英国环球探险队胜利返回英国出发地时,码头上欢声雷动,人们对这些探险英雄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英国环球探险队历时3年,行程3万多公里,终于实现了人类首次穿越南、北极的环球探险,在世界地理探险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