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走进科学
7756600000051

第51章 趣味化学

涅瓦河畔的焰火表演

在18世纪时期,俄国伊丽莎白女皇加冕的那一天,正值凉爽的圣彼得堡夏季。

在涅瓦河畔,正对着科学院的那一片开阔地,被锤子、锯子、刨子的声音吵翻了天。只见木匠们锯木料、钉板子,正在建造一只庞大的木筏。木筏上装着一些高架、托盘、梯子、平台,又装饰了些花串、灯笼和服饰华美的木偶。有的木偶有一人高,还有的特别高大,活像童话里描绘的巨人。这些颇带些中国色彩的装饰加上周围用锦缎以及绒帷幕和布景表现的绿色的树林、山坡,麦浪起伏的田野和云影片片的天空,简直成了人间仙境。

天一过中午,人群就流水一般朝着涅瓦河两岸涌去。不多时,古老的涅瓦河畔已是人山人海。黄昏时分,经能工巧匠装饰的大木筏下水了。天刚一黑,各色火花就从河中央急流似地冲入云霄,照耀得观众睁不开眼,木筏舞台的中央,庞大的“中国轮盘”边旋转边喷射各色的火花,看上去就像一轮巨大的太阳。一个个颀长的“仙女”站在由轮盘形成的光圈中,“仙女”脚边排列着一些“小仙女”,还有一股股绿色、紫色的火花从木筏两旁,涌泉似地飞入高空,使得人们不断地发出惊呼。

原来,这是一场为女皇庆典准备的焰火表演。由于当时人们对各种化学元素的知识了解得非常少,所以平时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只不过是色彩单调的火花,而在庆典上,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指导工匠们,按照自己的研究成果制出的各色焰火,使得人们大开眼界,惊呼不已。

现在,我们知道焰火是由于一些化学物质受热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而变得五颜六色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天安门广场的礼花弹中,不仅具有黑色火药作燃烧剂,还有助燃剂、发光剂和发色剂。对颜色起决定作用的要算发色剂了,发色剂倒也并不神秘,就是些普通的金属盐类罢了。在高温下,硝酸铁与碳酸钠会发出黄光,硝酸锶产生了焰火那缤纷的色彩,点缀了我们的生活。

世界上最值钱的鼻子

如果说,法国是香水王国,那么格拉斯就是法国“香水之都”了。格拉斯是座名副其实的香城,从原野到村庄,从商店到居民区,到处都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

格拉斯位于法国地中海沿岸的尼斯城西南三十多千米处。在整个阿尔卑斯山坡上,漫山遍野长满了奇花异草。紫色的熏衣草,黄色的含羞草,红色的石竹、玫瑰,再加上各种艳丽的花草,真是万紫千红,山花灿漫。

在格拉斯,许多较大的香水工厂都设有实验室和门市部,供游客参观、选购。商店里,格拉斯的香水琳琅满目,价格便宜,人们可以任意选购。

格拉斯有座香水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最古老厂牌的香水,还有近十年来流行的香水。馆里还展出与香水产销发展有关的实物,十分别致。

巴黎香水风靡世界,许多原料都来自格拉斯。它为巴黎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魅力,也使巴黎人的生活更加艳丽多彩。

驰名世界的巴黎香水可以分成三大类:女用、男用和混合型。每类中又可分为3种:香水精、淡香水和古龙水。香水商标五花八门,成百上千,其中最著名的有姬仙蒂婀、伊夫、葩芳、妮娜、圣诺朗、莎纳勒、娇兰、赛拉维等十多种。

香水工厂生产的名牌产品,都是由高级香水技师调配的,他们有灵敏的嗅觉,对各种香气有着特殊的鉴别能力,被誉为“香水鼻子”。

实验室里的设备很简单:一架精密的天平和三千多个装有各种各样香料的小瓶。香水鼻子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或对未来香型发展的趋势的特殊敏感,靠鼻子的灵敏嗅觉,在一排排香料瓶中嗅来嗅去,经过反复调试,最后选定数种或数十种香料,巧妙地配制成一种新产品或一种特制品。

世界上最著名的“香水鼻子”名叫阿费利翁,由于他的天赋和勤奋,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曾为英国戴安娜王妃配制同她的深蓝色夜礼服相配的香水、为西班牙王后索菲亚特制了用于国事访问的柔和香水、为美国女富豪伊瓦娜特朗普配制了价值特别昂贵的香水等一些因人而异的香水。人们称他的鼻子为“世界上最值钱的鼻子”。

嗅觉的奥秘

诗人王冕在咏梅的佳作中曾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此,我们不是要研究此诗写得如何高超绝妙,而是要探索人是怎样闻到梅花所散发出的诱人的清香的。

我们知道,人人都长有一个鼻子。鼻子不仅用于呼吸,还能辨别各种气味:不论是扑鼻的梅花清香,还是臭不可闻的硫化氢刺激,鼻子都能灵敏地感觉出来。

谈到嗅觉,虽然我们能够辨别香、臭、甜、酸、苦、辣、霉……各种气味,但和许多动物相比,人的嗅觉并不算太高明。苍蝇与狗的嗅觉都相当灵敏,要比人强许多倍。苍蝇能在几千米外嗅到极为微弱的气味,有灵敏嗅觉的警犬可以在公安、军事、救护等方面充当“侦察兵”。

那么,人和动物究竟为什么能闻到各种气味?气味与化学有什么联系?苍蝇和狗的鼻子为什么比人的鼻子还灵?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使人感到迷惑不解。虽然有许多人对此进行过研究,也提出过许多学说来解释,但至今仍是莫测高深。

很早以前,聪慧的古希腊哲人们曾对嗅觉做过解释,认为鼻子里存在有网眼的粘膜,气体分子只要能钻进去,人就可以感到气味。显然,这只是一种主观想像,没有任何事实作依据。

不过,上述假想似乎在以后人们研究苍蝇的嗅觉中得到了些证明。科学家在解剖苍蝇的嗅觉器官时,发现其嗅觉细胞的细胞膜有着渗透离子的功能。此膜很薄很薄,膜内裹有钾离子,膜外有钠离子,这样可以形成微弱的电位差。当此膜受到外界气味刺激时,膜就自动破裂,并产生微弱的电流信号,使苍蝇能立即嗅到气味。然而,对于哪些物质能引起电流信号,又是怎样引起电流信号的,则不清楚。

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发现,对物质的气味辨别,不仅与嗅觉器官有关,也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溶解状况、分子量的大小等有关。例如,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酸,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叫做“羧基”的基团,所以一般都有酸味,如醋酸、柠檬酸等;酯类物质一般都具有浓郁的香味,如乙酸异戊酯有香蕉味,异戊酸异戊酯有苹果香味……也就是说,气味是由化学物质微粒造成的,它能在空气中散发飘逸。

进入20世纪后,苏格兰的科学家蒙克里夫把嗅觉器官的结构和气体分子的结构结合起来,来认识嗅觉问题,并于1949年提出了一种气体立体化学理论。所谓立体化学是指物质分子在空间都有一定的形状,例如常见的甲烷(CH4)分子是正四面体。分子形状如同我们常见的物体那样,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有球形、船形、椅形等。

气体立体化学理论认为,在人和动物的鼻子中有感觉灵敏的鼻窦,在鼻窦的细胞中有专门接受外界气体分子的受体,受体也是一种分子。只有当外界气体分子和鼻窦受体分子像模具和模型那样相互吻合、并发生生理反应时,产生的信号刺激大脑,才能使人闻到气味;如果外界气体分子和鼻窦受体分子不吻合、不反应,人就闻不到气味。例如,樟脑分子是球形,而鼻子中受体分子是碗形,两者吻合,所以人才能闻到樟脑味。后来,英国的阿尔莫对此理论做了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嗅觉化学机制,但两者大同小异,观点基本相同。

不过,这种理论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例如,有的化学物质结构不同,却有相同气味;有的物质结构非常相似,却具有不同的气味;也有的一种物质却具有两种气味……这些问题用上述理论都难以解释。

现在,人类对嗅觉的认识在步步深入,也在步步接近真理,但还有许多问题至今仍不清楚。例如:

1.鼻子依靠什么物质将气味信息传入大脑?这些物质又是怎样工作的?

2.有的科学家还发现,气味不仅与分子的形状有关,而且还与分子电荷有关,嗅觉的真实机理究竟是什么?

3.科学实验已经证明,气味与人的记忆和情绪密切相关,例如薰衣草味能使人兴奋,薄荷香味能使人消除疲劳,这又是为什么?

有的化学家说得好,“气味是精神的调节剂”,“香味是瓶装的心理学”。一门新科学——香味学,正在悄然兴起。但愿“香味学”能像王冕的诗描写的那样,早日“散作乾坤万里春”。

电子警犬

众所周知,犬是以嗅觉异常灵敏而著称的。它能感觉到并区别200万种以上不同物质发出的不同浓度的气味,并可以根据气味找到所需要的东西,其嗅觉敏感度几乎达到分子水平。因此,人们根据它的特性给它安排了适当的“工作”——放牧(牧犬)、捕猎(猎犬)、侦缉(警犬)、探矿(探矿犬)等。犬,尽管为人们做了许多事情,但由于繁重的饲养、管理,也给人们带来不少的麻烦,有时还会给人闯出祸来。因此,科学家们根据犬鼻子的构造、功能原理,研制成功了“电子警犬”。

“电子警犬”是由特殊的紫外灯和一种特定的灵敏度高的检验器组成。由于各种物质的气体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不同,而产生选择性反应。当某种物质的气体进入检验器与紫外灯之间时,由于这种气体吸收了紫外灯发射的一部分紫外线,使检验器所接收的能量相应减少,当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发出警报——嘟嘟嘟的信号,人们就可以根据“报告”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电子警犬”在气味的灵敏度上已达到犬鼻子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犬嗅觉灵敏度的1000倍。目前主要用于化学纯化工厂和煤矿,监测毒气、瓦斯,及时报警,保证工人生命安全。也用于手术室、仓库、汽油库和工厂区进行气味检测,并且用来代替警犬进行侦缉工作,或分析潜水艇、高空飞机、宇宙飞船等里面的气体。

香槟的由来

含二氧化碳气体的葡萄酒叫做“香槟”。香槟也是一个地名,位于巴黎东面。

关于“香槟”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三百多年前,法国香槟省莱姆斯城的教堂里,有位教士叫佩里尼翁,曾用多种配料调制葡萄酒,味道都不好。后来,他将掺杂的葡萄酒装在瓶内,用软木塞封起来,送进地窖。谁知过了冬天,奇迹出现了:酒产生的气体竟将软木塞爆了出来,一股醉人的酒香扑鼻而来。把酒倒在杯里,发现酒色变清澈了,无数金黄色的小泡沫跳来跳去。教士喝了一口,不禁叫起来:“天使下凡了,在酒中撒满了星星!”于是,那以当地地名命名的香槟酒,便名扬世界。

这个传说,正应了酒城的一句名言:酒是酿造师的孩子。可见,有了优秀的酿造师,才能造出好酒来。当然,不同地区的葡萄酒,因气候、土壤、果型、制法各不相同,风味也就不同了。

在一百多年前的马恩河谷的香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当地人专门在那里栽种特甜葡萄,并在省会夏龙市建立了酿酒工业体系。这里出产的葡萄酒,味甜醇美,同保持传统的工艺有关系。例如,用机器压榨葡萄,力大了容易压碎籽粒,力小了榨不出汁,而且味道不醇,酒色含黑点。因此,香槟地区仍以脚踩的方法压榨葡萄制酒为主。

收获季节,青年男女赤足跳进葡萄榨房内,随着乐曲声起,在葡萄堆里,欢乐地蹦跳踏步,在欢歌酣舞中完成榨汁工作。用传统方法酿出的酒,像丝绸般光滑,油脂般柔腻,味醇芳香。

法国政府规定:只有原料取自香槟地区,含酒精11~13度,富含糖质,味道芳香的,才准许定名为“香槟酒”。

漫话威士忌

世界名酒品尝家一致公认的世界名酒首推英国的威士忌,它产在苏格兰。

最早的威士忌产地是苏格兰西部沿海的艾莱岛的一个小镇上。岛上盛产大麦,人们一直利用传统的方法制酒,把浸过水的大麦铺在芽床上,不停地翻动,使大麦发芽均匀,再用本地带有特殊香味的泥炭烧火烘焙,一道道工序十分复杂。艾莱岛因出产威士忌酒而名扬天下。

全镇共8家酒厂,工人千余名。有的酿酒厂已经用大麦、玉米混合起来制酒了。在厂房里,一包包清洗过的玉米放在特大的高压锅里,用特定的温度烧煮。玉米冷却后再放进另一种容器里,掺进麦芽,将淀粉转化成糖。糖液通过旋转的真空过滤器抽到大酒桶中,再加进酵母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经过管道进入蒸馏器,通过蒸馏,把提取出来的纯酒精储存在栎木桶中,然后运到仓库长期严加保管。

威士忌酒必须在栎木桶中存放3年,有些威士忌酒要存放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酒存放若干年后,就运到基尔马利德大型装瓶厂配成色、香、味俱美的混合酒。装瓶工作由电脑操纵,根据信息处理机打开传递带上的酒桶塞,让酒流进木制水落管,再被抽入混合器中,使酒量达到精确程度,然后进入大缸里,加进洛蒙德湖清流透明的苏格兰饮用水,保持浓度,经过过滤后装瓶。

威士忌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据说,公元500年,有些僧侣来到苏格兰高地,向凯尔特人传教。他们带来了一种名“阿瓜维他”的饮料,意思是“生命之水”。凯尔特人慢慢喜欢上这种饮料了,叫它“威士忌比西”,后来省去“比西”两字,就叫做威士忌了。

岛上一年一度的威士忌狂欢会,吸引来了大批游客。节日之夜,各酒厂大厅备酒待客,乐队奏起苏格兰笛子,姑娘翩翩起舞。人们豪饮威士忌酒,手舞足蹈,通宵达旦。

麻醉的原理

也许你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剧中有一组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镜头,由于在刮毒时没有使用麻醉药,致使关羽两眉紧锁,牙关紧咬。这可能是作者有意刻画关羽的英雄形象吧,因为据历史记载,那时华佗已掌握了一种称为麻沸散的麻醉药,既然如此,他怎么能不给关羽服用呢?

现代麻醉药的使用是从乙醚开始的,它是1846年由美国医生威廉摩顿首先使用的。乙醚麻醉的成功,为医生实施手术治疗铺平了道路。

至今,历史前进了一个多世纪,麻醉手术治疗已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普通医院都能实施。

所谓麻醉,即在外科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时,为了解除病人的疼痛,并使肌肉适当松弛,以利于手术或检查所采用的方法。

麻醉多数是利用化学药物抑制中枢神经或局部神经,使病人对外来刺激不产生感觉和反应。常见的麻醉药有普鲁卡因、氯仿、笑气、环丙烷、乙醚、联乙烯醚等。

人们在研究麻醉药物的过程中,发现这众多药物虽然组成结构不相同,但它们的介电常数(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常数)却很相近,都易溶于脂肪。显然,药物的麻醉作用,可能与它们所具有的这些共性有关。

基于对麻醉药物性质的上述分析,有人提出麻醉剂之所以能使人麻醉,失去知觉感觉不到疼痛,可能是麻醉剂溶于神经细胞的脂肪中,阻挡了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使人感觉不到疼痛。因为,据有关研究证明,疼痛实际上是在大脑支配下,一些化学物质如钾离子、氢离子、组织胺、缓激肽等,作用于痛觉感受器的结果。

不过,这种理论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为它对麻醉作用都有一定的时效性这一实际情况,难以做出解释。既然过了一段时间后麻醉剂就不起作用了,那怀疑者们不仅要问:麻醉剂在神经细胞中,不可能一会儿溶解,一会儿又不溶解了吧?

另外,也有人认为,麻醉剂之所以能使人失去痛觉,可能与它阻碍输氧、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有关。这种理论更令人怀疑,如果真的大脑供氧不足,对人会有致命的危险。

不仅药物能使人麻醉,针灸也有麻醉作用。针刺麻醉是我国医务人员1958年创造出来的。人们惊奇地发现,只要针灸师将几根小小的银针扎到病人的有关穴位上,外科医生就可以顺利地进行手术,这时病人竟然毫无疼痛之感,这真是一大奇迹!

显然,不能用药物麻醉剂阻断信号传递的理论来解释针刺麻醉,因为银针不可能把传递刺激信号的神经完全阻断。对此,有人提出分泌镇痛剂的理论加以解释。这种理论认为,当人体上的穴位受到银针刺激后,神经组织就会发出分泌内啡肽的信号,内啡肽很快被分泌出来。内啡肽是一种很好的镇痛剂,会使人失去痛觉。当然,去掉银针后,内啡肽的分泌减少了,人也就恢复了痛觉。

然而,上述理论也很不成熟,例如有人试验,针刺麻醉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有些人效果很好,而对有的人则基本无效。难道无效的人受到针刺后,就不分泌镇痛剂了吗?对此,实在令人费解。

生命之气

地球上的动物进行呼吸,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氧气是我们生命必不可少的气体,被我们吸进之后,进入血液,血红蛋白就会与这些氧气结合,通过血液循环,把氧气带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里,来维持人体的一切正常生理活动。我们要是在没有氧气的空气里,一分钟也不能生存。

在我们生存的空间里,空气成分如果按体积算,氧气占21%,氮气占78%,惰性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供给其他生物呼吸,所以地球上只要绿色植被不被破坏,生态平衡不被破坏,生物的生命之气——氧气就永远不会用完。

一般情况下,燃烧和呼吸只需要空气就行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纯净的氧气。

氧气除了供给生物的呼吸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呢!比如,在钢铁工业上,把氧气或添加了氧气的空气通过鼓风机送到炼钢炉中,可提高炉子的温度,加速冶炼过程。乙炔在氧气里燃烧,产生的温度可达3000度以上。可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还可以用氧气制作炸药或作火箭推进剂。医院里抢救病人、高空飞行员及一切从事缺氧作业的人员都需要携带氧气设备。

8世纪时,我国古代一个叫毛华的人在其著作中,谈到大气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他认为水中也有阴气,它和阳气紧密地混合在一起,很难分解。后人认为毛华所说的阴气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氧气。

17世纪时,荷兰化学家德莱贝尔,用加热硝石制作过氧气,但他对这种气体的性质没有进行研究。18世纪时,一个叫舍勒的瑞典人,他出身贫苦,在药房里当学徒。他利用工余时间,做了一系列实验,分离出了“大气”,也就是氧气。直到1777年,他的论著《论火与空气》一书才公布于世。

英国的化学家普利斯特里,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时,生成硫酸亚锰、水及氧气。但由于当时受燃素学说的影响,未能对氧气作出正确的解释。

在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氧化汞放在玻璃器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分解并放出气体。他用水上集气法把这些气体收集起来,并对这些气体进行研究。他把蜡烛放在这些气体里,蜡烛燃烧得更快了。他把小老鼠放在这种气体里,发现老鼠比在等体积的普通空气中存活时间长了四倍。于是,他亲自尝试了一下,觉得吸入这种气体后,感到非常舒畅。但是由于他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没能对这种气体作出科学的评价。

不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了解到了普利斯特里的试验,拉瓦锡马上重复了他的试验。从氧化汞中分解出这种能助燃,助呼吸的气体,称之为“纯空气”,直到1777年,正式把它命名为氧气。

拉瓦锡在前人及同代人工作的基础上,特别在关键时刻得到普利斯特里的帮助,经过大量的实验工作,对氧气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尤其是水的合成和分解试验取得成功,氧学说才被举世公认了,所以拉瓦锡被誉为“真正发现氧气的人”。

小鲜蛋“学”游泳

这一个节目才有趣哩!报幕员于燕出来报幕时,手中端了个插着玻璃棒、放了一个鸡蛋的玻璃杯。

同学们当即又嘀咕开了:

“拿鸡蛋干什么呀?”

“大概是变小鸡儿吧?”

“不可能!这是科学魔术,又不是一般的耍戏法。”

“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还不知道呢!”

……

于燕见大家议论不休,就用玻璃棒“当、当”地敲起了玻璃杯。待到大家静下来,她指着杯里的鸡蛋说:“下一个节目——小鲜蛋‘学’游泳。”说完,放下杯子走了进去。

这可太新鲜了!没手没脚、圆圆胖胖的鸡蛋还能学游泳?大家听了,一齐大笑起来。

在笑声中,金老师端着少半杯水,李明端着一大杯水走了出来。

金老师问大家:“你们都会游泳吗?”

“会!”不少小朋友齐声说。

“你们学游泳时,先学什么呀?”

“先学埋头换气。”

“好!咱们现在就让小鸡蛋先学埋头换气。”大家一听,一齐鼓起掌来。

金老师把李明端来的大杯水往玻璃杯里倒了大半杯,谁知小鸡蛋一动也不动地蹲在水底。

大家一见乐了,心想:看样子,小鸡蛋还不愿意学哩!

金老师又把她拿来的小杯里的水往玻璃杯里倒了一点儿,还用那根玻璃棒搅了一会儿,说:“小鸡蛋你真懒,还不快点学游泳!”

这一来,把小观众们又逗乐了。他们想:金老师真有意思,还和小鸡蛋说话哩!

这时,小于燕突然惊叫了起来:“冒泡了!鸡蛋壳上冒泡了!”

台下的同学看不清,急得一下子都站了起来。

金老师摆了摆手,让大家坐下。然后说:“别着急,小鸡蛋马上就要学游泳了!”

大家不眨眼地看着。果然,小鸡蛋开始动了!不一会儿,就升到水面上来了,好像换了口气,又立即潜到水底去了;过了一会儿,好像憋不住了,又跑到水面上来换气……如此上上下下,忙个不停。

大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鸡蛋怎么那样听金老师的话,叫它学游泳它就学游泳呢?

金老师望着一张张疑惑的小脸儿,笑着说:“怎么样,奇怪了吧!我把这个秘密告诉你们吧。鸡蛋在李明拿来的水里是不会学游泳的,可是我后加的小瓶里的液体不是水,而是盐酸。”

“加进盐酸,为什么小鸡蛋就能‘学’游泳了呢?”李明不解地问。

“原因是这样的,”金老师接着说,“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遇到盐酸会产生出碳酸气。刚才大家看到鸡蛋壳上的气泡就是那样产生的。蛋壳上气泡产生得多了,鸡蛋受到的浮力就大了。当所受的浮力大于鸡蛋的重量时,鸡蛋就自动地升上来了。升到水面后,气泡破了,气跑到空气里了,于是,鸡蛋所受的浮力又小了,鸡蛋又下沉了。下沉后又和盐酸作用,产生气泡,再上升……这样反复上下,看上去就像鸡蛋换气学游泳了。不过,表演时得用鲜蛋,因为鲜蛋比水重。”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大家都笑了。

这时,一个穿花衣裳的女同学站起来,向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煮饺子的时候,一开始饺子沉在锅底,为什么熟了以后,就浮到了上面来了?”看来,她在家里还经常帮助妈妈做饭哩。

金老师解释说:“这和鸡蛋游泳有共同的地方,和水的浮力有关。要知道,饺子里是有空气的。刚下锅时饺子的体积小,受到水的浮力也小,所以沉在锅底。过一会儿,温度升高了,饺子里的空气也因受热而膨胀,体积变大,于是受水的浮力也变大,当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饺子就浮上来了。不过,它浮到水面后,里面的空气跑不出去,所以就不能再下沉了。”

同学们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真想不到,连煮饺子也有科学哩!

人体里的化学元素

宇宙万物都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人体也不例外。构成人体的元素有六十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元素是氧、氢、碳、氮四种,它们占了人体重量的96%左右。除此之外,还有钙、磷、硫、镁、钠、氯等。其他在人体中含量极少的元素叫微量元素,有铁、碘、硼、硅、氟、铜、锰、钴、锌、硒、铬、钒、镍、钼等。尽管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但却是人体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了水。我们身体中,水分占了70%,幼儿身体中的水分高达80%。可以说,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的身体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细胞中就含有水。血液、唾液、胃液中,大部分也是水。就连头发、骨头、指甲中,也都含有水。我们身体中有各种消化腺,如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胃腺、肠腺、胰腺及肝脏。它们不断分泌出人体必需的各种消化液,将人们吃进的食物分解为人体能够直接吸收的营养。这些消化液就是人体中的“泉水”。一个正常人,一天一夜能分泌消化液8500毫升,一年则有300万毫升。

人体中的各种化学反应,都是在水的帮助下完成的。通常,一个成年人每天通过出汗和大小便排出大约2000毫升的水。同时,每天必须吸收同样多的水,才能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一个人如果失水20%左右,又得不到补充,就会危及生命。在剧烈运动出了大汗后,要多喝些水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却很大。人体中如果缺了它们,就可能得病。人体中钠的含量约有80克,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的液体中。人的汗水、泪水带些咸味,就是其中含有钠的缘故。钾元素在人体中约有150克,大部分藏在细胞里。钠和钾对维持生命起着重要作用,它们能保持身体内正常的渗透压,调节体内的酸碱度和神经、肌肉活动。医院里给病人打吊针,常常就是补充钠、钾。当然,钠在人体中并不是越多越好,含钠过多或者含钾过少,会产生心血管疾病。所以,在饮食中,最好能少吃含钠的食盐,多吃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土豆、橘子、柚子、甜瓜、蘑菇和新鲜蔬菜。

在内地的山区和乡村,常见有一些人得一种“大脖子病”,医生们叫它甲状腺肿大。得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身体里缺乏碘。科学研究还证明,缺碘能引起人的智力低下。在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碘,如海带、紫菜等。现在,我国政府提出要消灭由缺碘引起的各种疾病,而补充碘的最方便的途径,就是食用加碘的食盐。

镁的作用是激活人体中的各种酶,参与能量的代谢活动。如果长期缺镁,会引起心肌和心血管壁肌肉的损害。多吃粗粮、糙米、花生等可以补充镁。

铁是人体中氧气的输送者。人们每天要吸进大约10000公升氧气,如此巨大数量的气体交换,都是靠结合在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中的铁来完成的。而身体中如果缺少了铁,就会影响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缺铁性贫血。其实,一般人体中铁的含量不过4~5克。动物肝脏、瘦肉、蛋黄、鱼类、豆类、芹菜、豆芽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铁,常吃这些食物,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锌是构成各种蛋白质分子的重要元素,缺乏锌可以导致婴儿发育不良、创伤不易愈合等。如果我们常吃些海蛎子、鱼、羊肉、蛋黄、牛奶、菠菜、葵花子、花生、核桃等,就不会缺锌了。

人体中的铜是氧化还原体系中的催化剂。缺了它,人会得上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症。在我国一些山区,有的人会患一种地方病叫“克山病”。因为这些地方土壤、农作物中硒的含量很低。缺硒还会影响人的生育机能。钼在人体中的含量也很少,但如果缺了它,就可能产生低血色素性贫血症和消化道癌症。

当然,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的元素如果过量,人体不需要,就会被排出去;有的元素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身体的异常。比如铬元素,人体中少了它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影响身体发育,影响视力;但如果太多了则又会产生鼻中隔穿孔。再如元素钒,过多过少都会影响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

还有一种重要的元素就是钙。钙在人体中的重量约为体重的2%。人的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就是钙。缺钙不仅会影响骨骼和牙齿的生长,还会导致神经紧张、脾气急躁等等。而摄取足够的钙,有助于降低血压,防止心脏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动脉硬化等。钙的最好来源是乳制品。我们还可以从许多食物中摄取钙,如虾、蟹、鱼、豆腐、黑木耳、花椰菜、芹菜、红枣、山楂、花生等等。

人体里有这么多化学元素,就好像是一座化学工厂。这些元素主要是从我们吃的食物中获得。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饮食多样化,不挑食、偏食,才能平衡身体的需要,保持身体健康。

可以吃的石头和土

石头和土可以吃吗?说来你也许不信:有的石头和土不仅可以吃,而且人们还经常吃,甚至非吃不可呢!

我们的一日三餐少不了盐。盐分池盐、井盐、海盐和岩盐,岩盐就是一种石头。用传统方法做豆腐,要用石膏,人们吃豆腐,就在不知不觉中吃了“石头”。

有些石头,吃起来没什么味道,甚至还很难吃,因为能治病,人们得了病,就非吃不可。

我国古代的医学家们很早就利用一些矿石作为治病的良药。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药中以石膏为主药,石膏能解热消炎;麦饭石能治疗痈疽和发背疮;胆矾用作催吐除虫药;磁石用作镇宁安神药;滑石可以用来治疗心烦口渴、小便赤涩,还可以排除肾结石;浮石用来治疗胸肋疼痛,止咳化痰;朱砂能治睡眠不宁和惊痫病症;连大理石也可以入药,用来治疗肺结核病吐血。《本草纲目》中记录的矿石良药就有二百多种。

有的人还有吃石头和土的癖好,这在古今中外都有过记载。我国宋代时,有个叫夏文庄的人,家中豪奢,吃的是山珍海味。不知是吃腻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对美味佳肴毫无兴趣,而对钟乳石等东西竟能吃得津津有味。每天早晨起床后,他首先要吃一碗钟乳粥,就是用钟乳石做的粥。有人见了,也悄悄地吃这种粥,结果却生了疽疮。

现代,也有人吃石头和土。在山东烟台,有不少人喜欢吃一种白色的高岭土。在陕西礼泉、乾县一带,有些妇女爱吃一种红色粘土。而山西的有些妇女则爱吃当地山上的黄土和粘土。陕西渭北一带,有些妇女常吃一种叫“蒙脱石”的石头,据说这种石头入口即化,味道很像巧克力,常吃还会上瘾呢!

国外也有人喜欢吃石头和土。意大利有一种传统食品叫“阿利卡”,是用面粉掺进一种泥灰岩粉做成的。泥灰岩来自维苏威火山附近的那不勒斯郊区,它掺进面粉里,可以使食品更洁白,吃起来酥软可口。

在伊朗,吃土是习以为常的事。伊朗人最喜欢吃来自马加拉特和吉维赫莱的粘土。这种粘土外白内酥,吃起来又滑腻又香,别有风味,是那里的一种佳肴。

在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每逢喜庆的日子,在桌上除了精美食品外,总有一些白粘土、蓝粘土和翠绿粘土,用来招待贵宾。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吃石头和土呢?科学家作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岩石和土壤不仅对动植物起作用,而且对人的机体也起作用。岩土里含有身体里必需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铜、硒、钼、铅、钴等,吃了可以补充人体之不足;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同疾病和寄生虫有关;还有人认为,吃石头和土是我们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一种习性。

地里飘出的“雪花”

20世纪初的一个夏天,在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州地方,曾经常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那时有一支地质勘探队在那里勘探石油,他们夜以继日地往地下钻眼,几天下来,钻探机已经钻了很深的深度。一天,正当他们往下沉降井管时,突然从地下喷出一股高压气体,在钻井台上操作的勘探队员,个个措手不及,有的被气浪打得后退几步后摔倒在地,有的边往后退边高声喊着:“井喷了!井喷了!”

过了片刻,高压气流中还夹带着许多洁白的“雪花”状物体一起往外喷射。这些物体,先是在半空中纷纷扬扬,然后冉冉飘落地面。看到这种奇观,有几位青年人觉得好玩,便走了过去,伸出双手想将雪花扫扫拢,做个雪球,就在这个时候,有位青年感到像触电似地马上把手缩回来;有位青年将手缩回来一看,手上出现红肿;有位青年的手上则显出黑色的斑块。

过了一阵子,所有在场的勘探队员都感到气温急骤地变化着。刚才那令人窒息的闷热天气,顿时变成料峭的春寒。与此同时,飘落过“雪花”的地面上弥漫着迷迷蒙蒙的水雾。身处雾幕之中的勘探队员,油然产生了飘拂欲仙之感。

随着“云雾”的蒸腾,勘探队员发现地面上的“雪花”逐渐减少,不一会儿就像炊烟那样消散得无影无踪。

这种变戏法似的“雪花”,究竟是什么怪物?原来,这种“雪花”的真实身份是“干冰”。干冰不是冰,不是由水凝结成的,而是无色的气体——二氧化碳凝结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

如果把二氧化碳装在一个密封的钢筒里,再一加压,就变成水一样的液体了。再继续对这液体增压或降温,就会变成比雪更细一些的干冰。

埋在地下的油层,顶部存在有天然气,在这种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这种二氧化碳被埋在离地表面很深的地方,承受的压强已相当大了,在这种高压下,二氧化碳气都变成了固态的干冰,因此,井口出现了喷射“雪花”的奇观。

干冰在常压下蒸发时,温度能低到约——80℃,如果用手触摸它,会把手冻坏的,所以那几位好奇的年轻的勘探队员,不是手被冻得红肿,就是皮肤上出现黑色斑块。

由于干冰的温度很低,在常温的空气中会急剧升华,使其周围的空气温度迅速下降,空气里的水蒸汽便凝结成雾。因而出现了故事中说到的“顿时变成料峭的春寒”气温和“弥漫着迷迷蒙蒙的水雾”。正因为干冰具有这种特殊“性格”,所以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电视片《封神榜》中那些飘飘袅袅的云雾镜头,都是请干冰出场“帮忙”拍摄而成的。干冰还可以用于制造汽水、啤酒等饮料和作制冷剂、保鲜剂、灭火剂用。人们还将它作为化学药剂来耕云播雨,使美妙的甘霖从天而降。这样看来,干冰的功劳还真不小呢!

哑泉之谜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曾有描述诸葛亮南征第五次擒获孟获的故事。故事中说:孟获和他的弟弟孟优逃到秃龙洞讨救兵时,秃龙洞洞主朵思大王向他们兄弟俩夸口说:“你们不必动用一兵一卒,我附近那四口毒泉,到时就可以使百万蜀兵有来无回。”接着朵思便诉说起那四口毒泉来:第一泉名叫哑泉,水味甘甜,人饮后话语不清,几天以后便会中毒身亡;第二泉名叫灭泉,水呈汤状,若用泉水洗澡,皮肉就会腐烂,致人身亡;第三泉名叫黑泉,水清而且深,水花溅到身上,就会全身中毒,变黑身亡;第四泉名叫柔泉,水冷如冰,人饮后浑身发冷无力而窒息身亡。蜀兵到来后,四周围都没有饮用水,必定到这四口泉来饮用。

果然如此,蜀军先锋王平率领几百名军士前阵探路,天气闷热,人马争着饮用第一泉——哑泉水。等他们回到大营,一个个只会指着嘴巴,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诸葛亮知道后,便亲自来到哑泉边,想看个究竟。到了泉边后,只见清水一潭,深不见底,水气凛凛。诸葛亮下车,登高望去,见四面群山遍岭,不见人烟,也不见鸟儿,心中很是不安。后来,幸亏有神灵指点,找到山林深处一位叫万安隐者的。隐者叫童子引王平等一队哑军先饮草庵后的安乐泉,饮后不久,这队哑军个个吐出恶涎,随后也能够说话了。隐者又告诫诸葛亮,这里还有三口毒泉,切不可饮,但是,如掘地为泉的则尽管饮用。于是蜀军安然无恙,安全行军到秃龙洞前,五擒孟获。

尽管《三国演义》是文学小说,许多人物和情节都是根据某些传说人物虚构的,但是,其中所涉及到的大量天文、地理、气象等自然科学知识,并非随意杜撰的。诸葛亮南征的故事发生在云南境内,而云南处在“三江多金属成矿带”的主体位置上,境内遍布大小铜矿,著名的东川铜矿自东汉起就开始开采。小说中的哑泉,很可能就是一种俗称胆水的含铜盐的泉水,即硫酸铜(胆矾)的水溶液。云南铜矿多为铜的硫化物矿床,如黄铜矿等,这类矿石中的铜不会溶于水,怎么能够变成铜溶液呢?这主要是几种微生物的功劳,如氧化硫杆菌、氧化铁硫杆菌、氧化铁杆菌等。黄铜矿往往与黄铁矿以及其他金属硫化物矿石共生,这几种微生物就生活在低含量无机盐弱酸性矿水中。在其自养过程中,专吃矿中的硫化物和低价铁,变成硫酸铁和硫酸。形成的这种酸性菌液,对矿石中的铜或其他金属又有氧化、分解和溶解等作用,于是,把本来不溶入水的铜转化成硫酸铜(胆矾),溶于水中即成了胆水。饮用胆水后引起的铜盐中毒病状是:呕吐、恶心、腹泻、言语不清,最后虚脱、痉挛而死,与小说中饮哑泉水后的症状相似。胆水解毒最简单的方法是渗进大量石灰水,两者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铜和硫酸钙沉淀,剩下的是解除了毒性的清水。估计拯救诸葛亮部下性命的安乐泉,就是一种碱性水,能使铜盐产生不溶性沉淀物。哑军饮了此泉就等于清洗了肠胃,减轻了中毒症状。其他三泉也非乌虚,其中也有一定科学依据。

李白斗酒诗百篇

据说唐朝天宝初年春的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香亭畔观赏牡丹。可是,看着看着,唐玄宗似乎觉得有些缺憾,原来是牡丹虽好,没有音乐相伴,便命著名乐师李龟年等奏乐,以歌舞助兴。乐师们难得看到皇上如此高兴,连忙卖力地吹奏起来,没想到,刚唱几句,皇帝脸上即露出不悦之色,命令立即停止演奏,会看皇帝脸色行事的得宠太监高力士马上到玄宗面前询问缘由。原来是乐师们的歌和曲都是一些旧歌陈曲、陈词滥调,皇帝听了不但没有高兴,反而觉得心烦。高力士立刻向皇帝建议:“皇上,要想听新词,何不召那李白进宫当场作词以助雅兴。”玄宗一听,龙心大悦,说道:“正合朕意,李龟年,朕命你速召李白进宫,填新词再唱。”

于是,李龟年急急忙忙上马出宫找李白,左打右探,才知道李白正在长安街上的一家酒楼中饮酒。可是,当他赶到酒楼一看,李白已经喝得烂醉,这可如何是好。不过皇帝的话是必须遵从的,皇帝要召李白进宫,不去不行。最后,李龟年决定先把他用马驮回去再说。

在皇宫中,李白醒来后,玄宗对他说:“李爱卿,今日牡丹盛开,朕与爱妃在此赏玩,不想再听那些陈词滥调,故唤你前来作新词。”李白听了,对皇帝说:“回皇上,要我作词不难,请先赐酒。”杨贵妃在旁听了不禁关切地问:“李爱卿,你刚刚酒醒,再喝醉了,那可如何是好?”李白躬身答道:“回贵妃,臣是斗酒诗百篇,醉后诗兴方如泉。”玄宗听了不禁笑道:“既然如此,快把西域上贡的上品葡萄酒拿上来,供李爱卿一醉方休!”杨贵妃也在旁说道:“李爱卿,让我用这九宝杯为您斟酒,以助酒兴。”于是,亲自倒上满满一杯葡萄美酒赐予李白。李白接过美酒,一饮而尽,紧接着又连饮数杯,才感到微微入醉,飘飘欲仙,趋此佳态,立即挥笔写了三首著名的《清平调》。

唐玄宗看了这三首《清平调》,十分欢喜,即刻命乐工演唱,并且亲自吹着玉笛伴奏。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可李白醉酒写好诗的谜底,却在近代才揭开。

原来酒中含的酒精能使含有脂肪的蛋白质的脑细胞产生物理变化,人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脑细胞膜硬化,这种病态,要靠喝酒才能暂时恢复正常。

李白长期嗜酒如命,是尽人皆知的,无疑是患上了慢性的酒精中毒症。平常他的脑细胞膜处于硬化状态,吟诗显得困难,必须喝上一定数量的酒,以使脑细胞膜暂时恢复正常,才能够思维敏捷,诗如泉涌,写出好诗来。所以郭沫若老先生曾这样评价李白,当李白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有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唐代还不会酿制酒精含量很高的酒,一般喝的都是用糯米或黄米酿造的米酒,相当于现代的糟酒,酒精度很低,因此李白才能饮斗酒,敢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要是今天的60度白酒,莫说1天喝300杯,恐怕30杯也饮不下啊!

妙断毒针案

瓦特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一提起他,几乎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大发明家,发明过蒸汽机的。然而,他还充当过侦探,破获过一起凶杀案,知道这方面情况的人怕不会太多。

那是在一年的冬天,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里斯德教授把瓦特请到他的研究所办公室,他们寒暄几句后,教授便把话题转到正题上来。他说:“瓦特先生,我今天特地请你来,是想请你帮我一个忙。我试制的一部机器的设计图纸,昨天发现已被人偷拍过。这部机器精密度相当高,其中有一些零部件的制造是偷拍者难以胜任的,你的手艺精湛,偷拍的人日后一定会来求你帮助解决的,到那时,请你……”

老教授说到这里,他的助手端着两杯咖啡推门走了进来。教授一看,立即中止谈话。

助手放好咖啡后没有说什么就出去了,稍后又提了一只水壶进来,把它放在火炉上,然后又往火炉里添加一些木炭,临走时还很有礼貌地对瓦特说:“瓦特先生,咖啡已不大热,请趁热喝了!”说着,便顺手把门关上走了。

老教授听清他的助手已走远了,便站起来走到房门前,小心翼翼地用钥匙把门反锁上。回到座位坐下后,小声地对瓦特说:“这样,再也不会有人进来打扰我们了。现在,我连自己的助手也难以信任。”

老教授呷了一口咖啡后,向瓦特详细介绍机器设计图纸被偷拍的经过,并要求瓦特如果有人拿这一设计图来请教时,立即告诉他。

瓦特边听边喝咖啡。不知怎的,他渐渐地感到头晕、乏力。

“一定是咖啡里放了安眠药。”聪慧而机智的瓦特马上意识到是有人搞的阴谋,但是,为时已迟。再过了片刻,瓦特觉得浑身麻木,便昏昏沉沉地靠在沙发上睡着了。

等到瓦特醒来时,他连喊了几声老教授的名字,可是,总叫不醒。瓦特站起来一看,老教授已倒在沙发上死去了,舌头伸在嘴外,两眼睁得大大的。再仔细一看,发现老教授的颈上扎着一枚约5厘米、带有软木塞的针。这针分明是枚毒针,致使教授在短短的时间内死去。

这时瓦特已完全清醒了,他细细一想,这件凶杀案完全是预谋的,于是他决定不惊动任何人,亲自侦察破案。他想,在咖啡里投放安眠药,可能是教授的助手所为。可教授颈上的毒针又是谁扎的呢?他从查看房间的环境入手,看了看办公室的门,门仍然关着,老教授的钥匙原样插在锁眼里,显然,从教授的助手提来水壶后,就再也没有人进来过。再看看四周的所有窗户,也都全部紧闭着,办公室成了全封闭的了,毒针从办公室外面投射进来也是不可能的。瓦特搓着双手,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苦苦地想着。一会儿他望望天花板,一会儿又看看地板,都没有发现可疑的地方。后来他把眼睛落在那直冒着蒸汽的水壶上。凭借职业的本能,他明白了,终于悟出了是教授的助手运用蒸汽的原理干的。教授的助手先把插有毒针的软木塞轻轻塞在水壶嘴上,然后放在火炉上,壶嘴正对着教授所坐的位置和他颈子的高度。当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壶内的蒸汽压力不断增加,到了一定程度时,软木塞带针迅速飞出,毒针便有力地扎在教授的颈上。

瓦特把自己侦查的初步结论报告了警方。经过警方进一步的侦查和对教授的助手的审讯,证实了瓦特的结论,案件终于破获。原来,教授的设计图纸是他的助手偷拍的,而后又怕教授追查,妄图独占这项发明的专利权,才制造了这一毒针案。

钻石疑案

相传,在18世纪的法国巴黎,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在巴黎市中心开设有一家珠宝行。珠宝行老板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名叫“考尔比”。考尔比经营这家商行已三十多年了,商行的规模在巴黎城同行业中是数一数二的,它的声誉蜚声整座巴黎城。商行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有一年,商行从东方的印度采购到一颗世上罕见的钻石。消息像插了翅膀迅速地传播开来,一下子轰动了全城,市民们都想一睹为快。

一天,三位顾客——莫尔、埃罗、桑特同来珠宝行参观。老板考尔比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光临。寒暄一番以后,考尔比便把三人迎入珍藏室。老板边介绍,边打开珍宝箱,那颗乌黑透亮的钻石,使来客赞不绝口。老板盖好珍宝箱后,又谨慎地用一张粘满浆糊的白色纸封条封好,然后把客人领到客厅叙谈。

当客人们坐定后,考尔比先后给三位客人各送上一杯咖啡。在客人们端咖啡杯时,考尔比发现三人的右手手指上都有点小伤:莫尔的食指稍有发炎;埃罗的拇指曾被毒虫咬过;桑特的中指则被刀划破。看来三人的受伤手指在来访前都用不同的药水涂抹过。

宾主边品尝咖啡,边无拘束地闲谈着。当他们谈兴正浓时,考尔比的老朋友、化学家德维尔前来拜访。经考尔比介绍,化学家与三位客人一一握手问好。

化学家德维尔是一位健谈的人,因而,宾主五人叙谈的气氛更加热烈,谈论的内容也十分有趣。席间三位客人都有事先后外出,但是,也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回到客厅,并且依旧谈笑风生。当客人们再次谈起那颗罕见的钻石时,化学家德维尔也想一饱眼福,便请主人领到珍藏室参观。当主人撕下湿漉漉的白色纸封条、打开箱盖时,意外地发现钻石不见了。他伤心地喊了一声:“我的上帝呀!”就昏过去了。沉着机智的德维尔唤醒主人,询问了整个过程,又察看了一下现场和封条后,便安慰老板说:“不用着急!我会帮你把事情查得一清二楚的。”

化学家搀扶着考尔比回到客厅后,向三位客人宣布钻石失踪了。三位客人个个神情自若,像是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似的。

化学家用锐利的目光从三人的手指上迅速扫过,然后对埃罗说:“是你偷走钻石的!”

“凭什么判定我偷走钻石?”埃罗强掩饰着内心恐慌反问。“你那呈现蓝黑色的拇指。”德维尔十分有把握地回答。原来,德维尔刚到客厅,与三位客人握手时,就发现他们手指各涂有不同颜色的药水:莫尔的食指发炎,涂紫药水;埃罗的拇指毒虫咬肿,抹碘酒,呈黄色;桑特的中指被刀划破,擦红药水。如果钻石是莫尔或桑特偷的,他们在启封条和贴封条时,在湿白纸条上会留下紫色或红色的痕迹。而埃罗手指抹过碘酒,他在启封条和贴封条时,抹过碘酒的拇指与封条上的湿浆糊接触时,碘酒中的碘与浆糊中的淀粉起化学反应,使原来碘的黄色呈蓝黑色。德维尔看到白纸封条上留有蓝黑色痕迹,又见到埃罗拇指上也有蓝黑色,便以此为据作出这一判断。

杀死拿破仑的凶手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在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他在战争中初露头角,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在收复国土和镇压王党叛乱的战争中起了很大作用,威望日高,并逐步登上政治舞台。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强盛一时。由于他对外战争,对内掠夺,引起了欧洲国家人民的反抗。1815年,欧洲“反法盟军”攻入法国,拿破仑被迫退位。从此,他成为一个囚犯,在大西洋圣海伦娜岛上度过了五年半的流放生活。

拿破仑在被监禁期间,多次控告英国看守企图谋杀他。他怀疑那位英国看守在他的食物中放入了氧化砷,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砒霜,欲使他慢性中毒而死。

在拿破仑去世前不久,应几位崇拜者的请求,拿破仑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送给他们作纪念。后来这绺头发送进了历史博物馆中收藏。

不久,拿破仑去世了,他死于什么原因,成了历史上悬而未解的疑案。

18世纪时,氧化砷是一种常用的毒药。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当时还没有办法从受害者的身体中测量出氧化砷的存在。到19世纪,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如果长期少量服用氧化砷,不但会引起中毒症状,还能在受害者的头发中测量出微量的氧化砷。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对拿破仑的死因进行了分析,把放射化学分析——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用在了这一历史疑案上。

科学家们从历史博物馆中借出了这绺头发,并对它进行了化学分析。取一小部分头发进行中子活化,再用仪器测量出从头发中放出的β射线的能量及半衰期,进行计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这些头发中发现了氧化砷的存在。而且,在头发根部的含砷量比发稍一端要多。有人怀疑那位英国看守在给拿破仑的食物中放过氧化砷。但是从那位英国看守的辩解词中了解到,拿破仑生前用过的黑色头油中含有氧化砷。

科学家们分析,不可否认,在18世纪时,生产的所有化妆品中都含有铅、砷等一些重金属元素。拿破仑头发中的砷很可能来自他使用过的黑色头油。

拿破仑头发中的砷到底是来自他吃进体内的氧化砷还是来自他用过的润发油,至今仍是个悬而未解的谜。

神秘的“纵火犯”

1854年5月30日傍晚,英国皇家海军“欧罗巴”号战舰舰长从皇家海军司令部出来后,便急匆匆地赶路返回军舰的基地。今天他的军舰奉命驶往某地执行一项紧急战斗任务,军舰必须立即启航。这次战斗任务十分特殊,军舰还必须另外加载60名骑兵和60匹战马。由于这是一次远航,还得同时带上足够的饲养战马的草料。因军舰本来是一艘战斗舰,货舱不多,所带的草料只好勉强储藏在弹药舱隔壁的一个狭小货舱里。草料多,货舱小,整个货舱被装得严严实实的。

一切准备妥当,军舰在夜幕中驶离基地,开始它的远征。两昼夜过去了,军舰的航行活动正常。就在第三个夜晚到来时,事情发生了。

那天傍晚,水兵和骑兵们吃好晚饭后,便来到甲板上乘凉、散步。夕阳西沉,万顷碧波被落日映成紫色,波浪被余辉射成银花,光华灿烂。此时此刻,伫立在甲板上,迎着习习凉风,观看着这美丽的晚霞,真使人心旷神怡!

正当水兵和骑兵们陶醉于这一令人迷茫的暮色的时候,忽然值勤的水兵一声惊叫:“货舱起火了!”火光就是命令,原来悠闲在甲板上的士兵们眼明手快齐动手:有的提起取水的水桶,有的端来日用的脸盆,一起向着起火的货舱涌去。但是,这些行动都无济于事,当士兵们刚赶到起火现场时,还来不及送水,便“轰隆”一声,草料隔壁的弹药库爆炸了。顷刻间,整艘“欧罗巴”号战舰,就置身于一片火海中,随后不久便埋葬于海底,战舰上的军官、水兵和骑兵、战马无一幸存。

英国皇家海军司令部保安部门对“欧罗巴”号战舰“纵火”案件十分震惊:“欧罗巴”号战舰启航是秘密进行的,这个情报是无法传到敌方,不可能遭受敌舰袭击的;“欧罗巴”号战舰这次军事行动,从舰长接受命令到战舰启航这段时间不过才一小时多些,战舰内外合谋“纵火”也是困难的。难道是战舰上的水兵不忠实吗?也不是,因为战舰上的武器是高度机密的,上舰的水兵的挑选是十分严格的。那么“欧罗巴”号战舰的“纵火犯”是谁呢?

根据保安部门提供的现场案情材料,一批司法鉴定专家正在秘密进行案情分析。经过专家们一番分析和取证,一致认为“欧罗巴”号战舰的“纵火犯”是储藏在小货舱里那批饲养战马的草料。

也许有人感到纳闷,没有人去点燃这批草料,怎么会自行燃烧呢?要想了解草料自燃,还得从氧化反应说起。

在化学上,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像上面所说的草料自燃就是这种氧化反应的结果。这种草料大量堆积在不通风的货舱里,在室温条件下便进行缓慢而持续地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进而使草料温度逐渐升高,氧化反应加快,最后温度达到草料的着火点时,草料便不经外来点火而自发地发火燃烧起来。“欧罗巴”号战舰就是由于这种自燃而遭受到整艘战舰覆灭的。

化学魔术师

一百多年前的一天早晨,瑞典化学家柏齐利阿斯离家去实验室时,妻子再三叮咛:“今天是你的生日,晚上宴请亲友,祝贺你生日。记住,下班后早些回来。”柏齐利阿斯向妻子点了点头,便上实验室去了。

柏齐利阿斯教授是一位做学问的人,工作十分认真,有时实验不好间断,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几十个小时,有时二三天,甚至一个星期都没有离开实验室一步。今天的实验十分重要,也很有意义,因此,早晨踏进实验室后,他的心思完全沉浸在实验中,把晚上生日宴会忘得一干二净,直到他妻子玛利亚赶来实验室叫他时,才恍然大悟,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一进门,他的亲朋好友纷纷围过来举杯向他祝贺,柏齐利阿斯顾不上洗手就接过酒杯,把斟满的一杯红葡萄酒一饮而尽。当他抹了抹嘴角时,却皱起眉头喊起来:“玛利亚,你怎么把醋当酒给我喝?”老教授这一喊,把玛利亚和客人都给愣住了。玛利亚感到蹊跷,摆在宴会桌上的这瓶酒分明是红葡萄酒,他怎么说成是醋呢,莫非今天他给化学实验搞昏了头?为了证实这酒是红葡萄酒,玛利亚又给大家斟了一杯品尝,客人喝过后,个个深信不疑地表示:一点儿也没有错,确实是又甜又香的红葡萄酒。听了大家的一致意见后,柏齐利阿斯随手将刚才大家喝过的那瓶红葡萄酒拿过来,为自己斟满了一杯,喝了一口,仍是酸溜溜的。玛利亚将它端过来试喝了一口,酸得吐了出来,说:“甜酒怎么一下子变成了酸醋呢?”客人纷纷凑近过来,观察着、猜测着这魔术般的“神杯”发生的怪事。

柏齐利阿斯将酒杯里外仔细作了一番检查,发现酒杯里沾染有少量黑色粉末。他再看看自己的双手,10个手指个个沾有些黑粉末,这是在实验室研磨白金时给沾上的。“哎呀,原来是这样!”他高兴地跳起来,然后拿起那杯酸酒一饮而尽。原来,把红葡萄酒变成酸醋是这位白金粉末“魔术师”变的把戏,是它使乙醇(酒精)与空气中的氧气起化学作用,生成了醋酸。后来,人们把这种起化学反应的作用叫做“触媒作用”,又叫“催化作用”,而把能使反应物潜睡的能力唤醒过来的、具有魔术师“魔力”的外加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有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两类。正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百万倍。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叫做“负催化剂”。例如,在食用油脂里加入0.01%~0.02%没食子酸正丙酯,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没食子酸正丙酯就是一种负催化剂。

在今天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种类已达100万种,有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真是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它们在炼油、塑料、合成氨、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工业部门的许多物质转化过程中,大显神威、施展奇才,简直到了“点石成金”、出神入化的地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据统计,在化学工业中约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化学反应离不开催化剂。可以这样说,没有催化剂,就没有现代的化学工业。

催化剂是化学中的魔术师,是化学工业中一员主将。

巧藏奖章

1943年9月底,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金秋,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在一个百花盛开的公园旁边,耸立着一座宫殿似的建筑,对着大门是圆柱大厅,大厅后面是有假山、喷泉和回廊的花园。花园右侧是一座别致的建筑,这里有卧室、书房、实验室、客厅、健身房……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就居住在这里。

突然,一个神情慌张的青年人闯了进来。他是丹麦反法西斯组织派来给玻尔传达紧急消息的:“占领丹麦的德国盖世太保已把你列入‘黑名单’中,并正准备逮捕你。根据丹麦地下工作者的安排,你必须在今天晚上乘小船离开哥本哈根。”

那位青年人刚走不久,首都街头便出现一队队头戴钢盔、荷枪实弹的法西斯匪徒,他们骑着摩托车,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啸叫声向四面八方窜去。显然,德国盖世太保策划的大搜捕开始了。

玻尔接到消息后,便开始紧张地整理行装。衣服、书籍、笔记、日常生活用品他都准备妥当。临行前,他的目光又落到那个华丽的小盒上。玻尔打开盒盖,一枚亮闪闪的金质奖章呈现在他眼前,并把他带回到21年前的往事中……

那时,他在“原子结构和辐射”的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于是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和奖章。这一年的12月10日,玻尔来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金碧辉煌的大厅,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金质奖章。

这枚奖章同他的生命一样宝贵,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珍贵纪念品,也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决不能留下来让它落入法西斯匪徒手中。但是,如果把它随身带走,那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一旦检查出来,势将暴露自己的身份,落入敌人魔爪之中。这事真使他左右为难。最后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秘藏。可是藏到哪里才能万无一失呢?正当他苦苦思索的时候,保姆走过来整理实验台上的瓶瓶罐罐。玻尔的目光也同时被吸引到这些化学试瓶上。突然,眼睛一亮,脑海里同时闪过一绝妙主意:可用台上那瓶“王水”帮忙。于是,他立即动手,把金质奖章放入王水瓶内。只见闪闪发光的奖章体积愈来愈小,最后完全消失了,而那瓶王水看上去依然晶莹透明。玻尔小心地把这瓶王水放置在实验台上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然后趁着漆黑的夜幕踏上漫长的旅途。当德国匪徒扑进他的实验室时,他已坐在接应的小船上。小船在汹涌波涛中颠簸着,经过一夜的航行,终于在瑞典海岸登陆。以后途经英国到达美国,逃脱了德国盖世太保的魔爪。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玻尔重新回到自己的家里。当他走进实验室时,一眼便看到,留在敌人眼皮底下的那瓶王水安然无恙。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块铜块放进王水瓶内,很快,奇迹发生了:铜块愈来愈小,直至完全消失,而瓶底部出现一块黄金。这就是两年前溶于其中的那枚奖章的全部金子。玻尔在征得诺贝尔基金会的同意后,请人把这些金子重新铸成与原来一模一样的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的无穷智慧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兴许你要问:一会儿金质奖章变成王水,一会儿又把王水变成黄金,是不是玻尔在变戏法?不是,波尔只不过应用于一种简单的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原来,黄金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稳定的不活泼金属,很难与其他的化学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在普通的酸液中不会溶解,只有王水能够“降服”它,黄金溶于王水后,便生成一种化合物——氯金酸。而铜的化学性质比金活泼得多,所以它能够把黄金从氯金酸中置换出来。

古尸不腐之谜

日德兰半岛的夏季凉爽宜人,早晨的一场雨给半岛中部的托隆得山谷森林带来了一些料峭的寒意。凡恩和赫芬妮是来旅游度假的一对青年夫妇,他们在树林里搭了帐篷,白色的奔驰牌轿车就停在旁边。

雨后的森林显得格外的幽静,年轻人陶醉在这静谧的气氛中,远处不时传来一些不知名的鸟的鸣叫声。林边有一片沼泽地,凡恩提着猎枪迈步走向森林与沼泽地的交界处,准备打点野味。山林里各种飞禽走兽很多,凡恩也不担心打不着野味,因此毫无顾忌地走着。突然,凡恩发现好像有个人趴在沼泽地里。他仔细观看,这是一名赤身裸体的男子,身体的一半在泥浆里埋着……

当地警察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警察们认真地勘察了现场,死者看起来像刚死不久,两颊还留着短短的胡须。他们一致认为遇到了一起案发不久的凶杀案,凶手好像残酷地绞死了死者后,运到此处,仓促扔在沼泽地中。警察局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了富有经验的警探,来破此案。由于现场几乎没有留下凶手的任何痕迹,此案显得格外扑朔迷离,甚至连死者的身份也无法知道,因为当时没有发生一件类似的失踪案。法医初步鉴定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情形。此案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曾一度成为当地的“怪案”。

不久,有位高明的法医重新鉴定了死者的头发,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该尸体竟然是铁器时代初期遗留下来的古尸。人们不禁要问这可能吗?一具古尸竟然能保存这么久而且还完好如初?

其实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发现保存完好的古尸以及木乃伊。我国在发掘古墓时也屡次发掘出非但不腐烂而且还栩栩如生的古尸,譬如新疆的楼兰女尸;广西发现的古尸,开棺时异香扑鼻;湖南等地发现的汉代古尸,肌肤柔韧,颜容宛如活人。

古尸怎么不会腐烂呢?这要从古尸制作说起。古埃及人在国王死后,为了使国王的躯体保存完好,就将他的尸体制成木乃伊。他们将尸体的内脏取出,甚至在头顶上打开口子,从头壳里取出脑髓。然后加入特殊的香料充当防腐剂,使尸体不会腐烂。

在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具精心制作的木乃伊。这是一个精致的模壳,外面缠着饱浸胶粘剂的细麻布,模壳内即为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埃及妇女。

该博物馆的科学家为了检查这具外壳美丽的木乃伊有无腐化现象,同时看看壳体内还有什么随葬品,通过CT透视扫描的方法,进行分层连续摄影,还用计算机测出了许多数据。根据扫描显示出的纤维组织和骨骼的结构看,推测这具木乃伊生前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健壮少女,至今已存在2700年,仍无腐化现象。在她的腹部左边发现一个切口,上面盖着一个长方形的薄片。估计制作这具木乃伊时,就是从这个切口里把内脏掏出,经涂抹香料后再放回体腔内。

防腐香料对保存尸体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开头提及的古尸,由于其所处的泥炭沼泽地的水中,含酸量和含铁量很高,这也许是古尸未腐败而成为一种天然的“鞣尸”,泥炭土成为天然的防腐剂,加上气候寒冷,大部分时间是隔绝空气密封起来的,因而古尸肌肤柔韧,关节可以活动,很容易被错认成“今尸”。

几千年前的古尸保存得如此完好,不仅仅是由于防腐香料的作用,还必须掌握保存尸体的外环境因素。大多数不腐的古尸、木乃伊必须隔绝空气、水分等才能保存完好。我国湖南马王堆汉墓,几乎是一个真空的墓室,尸体殓入多达6层的厚木板涂漆棺椁,在四周用粘性和致密性很强的白膏泥,连同吸湿性极强的木炭填实,这就高度隔绝了空气和水对尸体的腐蚀作用。而且在墓室密封后,完全消除了外界光线、温度、湿度等对尸体的损害,使尸体得到“永恒”的保存。

古尸究竟为什么不会腐烂?为什么会保存得如此完好?在蛮夷不化缺医少药的时代,古代人是怎么弄到防腐香料的呢?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他们是怎么知道保存尸体需隔绝空气、水,是他们知道了细菌能使尸体腐烂吗?如果这样,巴斯德发现的微生物理论要追溯到古代了!另外,马王堆汉墓的建造者是用什么方法将墓室建成近乎真空的房间,而真空机是直到近代才发明出来的。

这些奥秘至今科学家仍在努力地探索,现在如此发达的科学技术要想揭开古尸不腐的秘密尚有很多困难。古人究竟怎么掌握其中的奥秘呢?仅仅是防腐剂就有相当多的复杂问题没有解开,更不必说,这些防腐剂历经沧桑巨变,到挖掘出来时,已经“今非昔比”,无论是物质含量,还是物质性质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确实阻碍了我们揭开古尸不腐之谜。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随着现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相信有一天古尸的许多奥秘也会随之真相大白。

高空气球

星期天,六一班的几个同学一起去少年宫参加活动。小胖子在乐器队,小眼镜在航模组,李娜在合唱队……少年宫每两周举行一次活动,几个小家伙总是结伴而行。

他们几个虽说参加了少年宫的活动,可学习一点也不耽误。在班上几个人总是不相上下,连老师都夸奖说:“这几个孩子是全面发展,将来要保送上重点中学哩!”

下了公共汽车,忽听前边不远处传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激烈,同时,夹杂着二踢脚的高低音,回荡在空中。小胖说:“什么事这么热闹?”李娜说:“反正时间还早,咱们看看去。”“好!”大家一致赞同。循着声音跑去,原来是前边一座新的商业大楼在举行开业典礼。商店门口挤满了观看的人群。几排大挂鞭同时点燃,那响声真是震耳欲聋。小胖说:“哎!快看那,多大的气球呀!”大家这才往上看,几个特大的气球,吊起了四幅长长的大标语,标语上写着“开张大吉,欢迎光临”等口号。

李娜说:“这几个气球怎么能吊起那么重的标语呢?过年时,我也买了一个好大的气球,挂在屋里,根本飘不起来,我用手使劲向上推,也只能飘一下,又落下来了。”小胖说:“你家的气球没劲儿。”李娜说:“什么样的气球才有劲儿呢?”小胖子吐吐舌头,回答不出来。

“这还不算有劲儿的呢!还有比这厉害的!”被大家叫做博士生的小眼镜说话了。大家最爱听小眼镜儿讲故事啦!都觉得他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小群说:“博士生,你看的书多,给我们讲讲怎么样?”小眼镜儿说:“好吧,其实书上都写着呢!”他说:“35周年国庆时,天安门广场上空飘荡着的气球,直径就有6.5米,下面吊起了四幅长长的标语。1973年,我国向空中放出的第一颗电视转播气球,长5.7米,能吊起一千多公斤重的仪器,厉害吧?”小群说:“真够棒的!”小胖说:“眼镜儿,你说这气球里装的是什么气体呀?为什么能吊起这么重的东西呢?”

高空气球里充的是氢气或氦气,由于浮力及重力的作用,气球向上飘起,吊起重东西。

几个同学叫小眼镜儿讲讲气球的秘密。小眼镜儿用手推推眼镜,看看天空中飘荡的气球说:“这些叫高空气球,这些气球里充的是氢气或氦气。刚才我说的35周年国庆节时,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四个巨大的气球,你们猜用了多少氢气?”几个人同时摇摇头说:“不知道。”小眼镜儿接着说:“用了28瓶液态氢,才把它充圆。我国放出的第一只电视转播气球,里边充的是什么气知道吗?告诉你们吧,充了7000立方米的氦气。所以它们才有这么大的力气。”小群问:“为什么充了氢气或氦气的气球才能飞得高?”小眼镜儿一边用手朝天上指指划划的,一边给大家讲:“氢气和氦气都比空气轻,在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9克,氢气跟相同体积的空气相比,质量约是空气的十四分之一。所以充了氢气的气球在空气里就像一根木头飘在水里一样轻。空气给它的浮力向上,地心引力给它的重力向下,一个向上托,一个向下拉,最终还是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氢气球能轻轻飘飘地升上天空,还能用多余的浮力去吊起很重的东西。像李娜你买的气球里充的是空气,它与外界空气压力一样大,所以不会飘向高处,又不能吊起一张报纸。”李娜说:“哎呀!氢气这么厉害呀!”小眼镜儿说:“还有更厉害的呢!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可达3000℃的高温,所以人们就用氢氧火焰焊接或切割金属,熔化石英制成各种石英制品。液态的氢还用来做火箭或导弹的高能燃料。”小群说:“氢气燃烧时,热量一定很高吧?”小眼镜点点头又继续讲:“氢气燃烧时发出的热量是汽油的3倍,最后生成的是水。有的科学家设想,如果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使氢气再燃烧产生大量的热,燃烧后生成的水又可作为原料,如此反复循环利用,到那时,开汽车不用汽油啦,只要带点水就行了,多省事呀!”李娜说:“那多好哇!到时候,我们外出旅游,带点水就可以野炊啦!”小群说:“我听我爸爸讲过,说现在有的国家已研制出以氢气做燃料的汽车,只是没解决如何连续加氢气的问题。”小胖子说:“咳!那都是设想,得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呀?”小眼镜充满信心地说:“我想一定能实现,过去要说起卫星能上天,人能在月球上行走,如天方夜谭。现在不都变成现实了吗!比如现在我国肾脏移植的成功率已经很高了,又在突破心脏移植的难关,有的国家正在进行脑子的移植,我想早晚有一天能实现。”

小胖子说:“博士生,我们可是等着你去实现美好的愿望啦。到那时你若发明了用水做燃料的汽车,我第一个报名给你开车。”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时,只见观看的人们正在涌向大楼门口,李娜说:“别笑了,时候不早了,咱们快走吧!”几个小伙伴,边说边笑地向少年宫走去。

冻冰棍

放暑假了,爸爸带小杰到乡下去看望爷爷、奶奶。小杰非常喜欢奶奶家。因为,每年暑假回来,都要和叔叔家的哥哥、弟弟一起下河去游泳,去摸鱼。小杰的“狗刨”式的游泳技术就是哥哥教的。最有趣的要算是下河摸鱼啦!哥哥摸的可熟练了,沉下去一会儿就摸上来一条。开始小杰学着哥哥的样子,伏下身去,双手向底下一抓,拿出水面一看,是一堆烂水草。哥哥教给小杰摸鱼的要领,偶尔小杰也能抓上一条来。

这天晌午,炽热的阳光烤着大地,田里的玉米叶都卷曲着,不敢“正视”火辣辣的太阳光,菜地里豆角叶子、黄瓜叶子都变得软绵绵的。

奶奶家的看门狗——花花,这时也趴在树阴下,耷拉着舌头,哧哧地喘着气,不时地眯上眼睛。一会又机警地竖起两耳,听着什么动静。

这天,从上午8点开始停电,直到下午2点还没来电,电扇只好在一边休息了。小杰和哥哥、弟弟正在堂屋里玩跳棋,热得他们用毛巾不停地抹着汗。

小杰疲倦地站起身来,拍拍脑门说:“这会功夫要是吃上点冰淇淋多舒服呀”!哥哥说:“农村里没有卖冰淇淋的!”小杰说:“没有冰淇淋,冰棍也可以呀!”弟弟叹了口气说:“冰棍也得去集市上去买,这么热的天,谁去呀?”哥哥看了看冰箱的冷冻盒,里边的冰块全化成了水,说:“唉!没办法,没有冰棍连个冰块也别吃啦!”

忽然,哥哥像想起了什么说:“各位想吃冰棍吗?这好办,本人有办法冻冰棍。”小杰说:“别吹牛了。冰箱没电,怎么冻冰棍?”哥哥说:“本人就是有办法,不用冰箱照样冻冰棍。”小杰和弟弟异口同声地问:“真的吗?”哥哥说:“真的,咱从不说假话。”沉了一下又说:“不过,你们得听我的指挥,叫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得干什么。”小杰说:“好!”弟弟说:“行!”

接着哥哥给小杰和弟弟布置了任务:“你们找一个塑料桶,再找一根干净的竹棍儿或一根筷子代替也行,再晾一杯白糖水。”说完就出门走了。小杰和弟弟不知哥哥干什么去了!赶快找来一个塑料水桶,并找了一根细木棍儿,用清水洗净,急切地盼望着哥哥回来。

一会儿,哥哥从外边抱回来一大块冰,哥哥说:“这是在小卖部卖肉的爷爷那买的。小杰和弟弟一见冰块,赶紧过去,用双手摸着,再用凉手拍拍脑门,真舒服呀!”

哥哥找来了锤子,口当口当几下把大冰块敲碎了,装在水桶里。然后拿起食盐,哗一下子倒了半袋,然后用双手把它们混合均匀。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塑料管。塑料管大约有15公分长,直径有4公分吧!他把小木棍儿插入塑料管内。小杰和弟弟真是莫名其妙,不知道哥哥要变什么魔术,两个小脑袋一会扭向左边,一会转向右边,跟着哥哥来回转。哥哥向塑料管里倒上一管晾凉的白糖水,把塑料管插在冰块中,还不时地用手转动几下。弟弟实在忍不住了问:“哥哥,什么时候能冻好冰棍呀?”哥哥热得满头大汗,用手背抹抹汗水说:“快好了!”过了一会,哥哥把塑料小管拿出来,在桌子上磕了两下,用力把小木棍儿一抽。嘿!看,一根冰棍制成了。哥哥把冰棍递给了小杰说:“你是客人,你先吃吧!”小杰把冰棍拿到弟弟的嘴边说:“小弟弟,你先吃。”弟弟上去就咬了一口说:“真甜!”小杰也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说:“真甜,就是太硬了。”哥哥也咬了一口说:“冰在嘴里,凉在肚里。”弟弟说:“哥哥,再冻一根吧!”哥哥说:“没问题,再冻一根。”

接着哥哥又冻了一根冰棍儿。几个小家伙玩得真开心。小杰问哥哥:“为什么不用冰箱,只是在冰里加点盐就能冻成冰棍呢?你跟谁学的?”

哥哥得意地说:“跟书上学的,我们学的化学课,其中有一部分是小实验,就是这么做的。我还能自制清凉饮料呢!”弟弟也拉住哥哥的手说:“哥,你给我们讲讲,为什么冰里要加盐呢?盐本身并不冷,怎么能冻冰棍呢?”哥哥拉起另一种腔调,说:“行!我就用最通俗的话,给你们讲讲,你们一学就会。”

接着,哥哥就讲起了这里的奥妙。的确,食盐本身并不冷,可是冰是冷的,要溶化成液体也就是水,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温度。从周围吸取热量后,自己温度才能升高,开始溶化。而食盐又溶解在这些冰水中,使得冰点降低。这样带有食盐的冰块,必须从周围吸取大量的热量。周围供给热量后,冰块盐水又会继续溶化。这样反复重复着吸收热量和加快溶解的过程。周围的温度逐渐下降。有人做过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温度甚至能降到零下20℃左右。在如此冷的环境中,糖水能不结冰吗?有的商店就用食盐加冰块做制冷剂。

当然啦,制冷剂还有很多种,比如,二氧化碳在加压冷却的情况下,变成固体叫“干冰”。干冰就是一种制冷剂。它的优点是溶化后不会有水分,所以保存的物体不受潮。还有,把氮气冷却后变成液态氮,叫“液氮”,也是一种制冷剂等等。这些制冷剂在工业、农业、医学方面应用可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