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7760000000028

第28章 主要参考文献

白钦先:《白钦先经济金融文集1—4》,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

白钦先、薛誉华:《百年来的全球金融业并购: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体现(二)》,载《上海金融》2001年第8期。

白钦先、薛誉华:《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演进——美国银行业百年并购的回顾与启示》,载《金融论坛》2001年第4期。

白钦先:《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挑战与启示》,载《世界经济》1999年第6期。

白钦先:《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白宏宇、张荔:《百年来的金融监管:理论演化、实践变迁及前景展望》,载《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

陈超:《主权财富基金全球兴起》,载《当代金融家》2006年第10期。

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陈海玲:《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探求最佳解决途径》,载《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期。

[10]陈晨:《对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1]陈旭:《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及问题》,载《金融经济》2006年第1期。

[12]陈启清:《竞争还是合作: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论分析》,载《金融研究》2008年第10期。

[13]陈江生、陈昭铭:《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4]陈恩富、王中宝:《美元霸权:美国掠夺他国财富的重要手段》,载《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1期。

[15]陈静:《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效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商业研究》2006年第3期。

[16]陈超:《主权财富基金全球兴起》,载《当代金融家》2006年第10期。

[17]陈克宁:《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及对中国的借鉴》,载《上海金融》2008年第7期。

[18]曹若瑶、黄梦雪:《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研究》,载《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1期。

[19]柴尚金:《东亚金融危机与墨西哥金融危机比较》,载《亚洲金融危机探讨》1998年第2期。

[20]陈德胜、卜文辉:《人民币国际化:背景分析与路径选择》,载《银行家》2009年第4期。

[21]曹军:《银行并购问题研究中国》,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主权财富基金研究课题组:《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的选择》,载《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3]周道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战略思考》,载《中国金融》2009年第24期。

[24]冯敏、武安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我国的启示》,载《浙江金融》2008年第4期。

[25]葛小羽:《挪威政府石油基金的管理及借鉴》,载《中国财政》2007年第4期。

[26]高洁、曲桂龙、赵轶:《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的选择》,载《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7]葛婷婷:《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动向研究》,载《金融经济》2008年第5期。

[28]谷怀玉:《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现实选择》,载《时代金融》2009年第10期。

[29]谷焕春:《中美贸易关系发展与贸易摩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0]过文俊、周哲:《强国与强币:人民币国际化的势、道、术》,载《西部论丛》2009年第10期。

[31]阚大学:《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2]韩继云:《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策略选择》,载《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年第2期。

[33]黄运成、杨再斌:《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设想》,载《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34]黄金老:《国际银行并购的成本收益分析》,载《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第Z2期。

[35]黄烨菁、李方:《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引发的思考》,载《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0期。

[36]黄梅波、杨坤峰:《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实践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载《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7]金雪军、李楠:《国际银行业并购对中国银行业并购策略选择的启示——以汇丰银行为例》,载《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38]蒋海、钟琛、齐洁:《对金融监管理论基础及其政策的反思》,载《经济科学》2002年第4期。

[39]江秀辉、李伟:《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评述》,载《时代经贸》2007年第61期。

[40]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1]孔永新:《迎接全球银行购并浪潮》,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42]李德运:《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载《科技和产业》2010年第5期。

[43]李伏安、林衫:《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现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选择》,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44]李虹:《主权投资基金的法律属性及其监管》,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7期。

[45]李利明:《背水一战: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46]李杰、满新程:《商业银行“走出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李向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期。

[48]雷曜:《次贷危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9]林俊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0]陆岷峰、高文芳:《华尔街金融风暴与金融监管模式的新启示》,载《理论建设》2008年第6期。

[51]鲁世巍:《美元霸权的历史考察》,载《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4期。

[52]陆岷峰、潘晓惠:《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载《企业研究》2009年第12期。

[53]路妍:《跨国银行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罗肇鸿:《跨国并购:特点、影响和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5]梁洪杰、牛丽霞:《论主权财富基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监管》,载《经济学研究》2009年第2期。

[56]梁涛、张健雅:《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载《当代经济》2009年第4期。

[57]黎兵:《试析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载《上海金融》2007年第10期。

[58]吕明、叶眉:《主权财富基金信息透明度问题研究》,载《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9]卢孔标:《主权财富基金兴起的现状、影响及我国的发展对策》,载《海南金融》2008年第9期。

[60]刘明宇:《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现状的分析及建议》,载《华商》2007年第22期。

[61]刘琛君:《美元霸权:溯源·变局·前瞻》,载《聊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2]刘佳:《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中美贸易摩擦分析》,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63]刘慧芳:《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

[64]苗迎春:《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与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变化》,载《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5期。

[65]马君潞、满新程:《全球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特点和趋势》,载《财经科学》2006年第1期。

[66]门洪华:《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变迁》,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1期。

[67]马琳、孙磊:《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探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期。

[68]潘功胜:《国际大型银行成长之路》,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69]邱明:《企业并购的有效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秦凯:《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载《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1期。

[71]戎灵生:《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72]石岳、刘博、徐洁勤:《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动向及启示》,载《南方金融》2009年第4期。

[73]宋绪超:《从美元霸权看美国低储蓄的消费模式——基于美元供给机制的视角》,载《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74]宋国友:《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与美国金融霸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9期。

[75]宋立、王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载《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76]宋秀琚:《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构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77]宋海、任兆璋:《银行业监管系列书:金融监管理论与制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孙涛:《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进展》,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

[79]孙焕民、徐子尧、叶建华:《金融监管:理论基础方面的思考》,载《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

[80]孙焕民、吴德进:《欧盟金融监管演进分析——兼论对中国金融监管区域国际合作的启示》,载《亚太经济》2004年第3期。

[81]孙雁红:《引进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载《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2期。

[82]孙建波:《走稳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路》,载《中国金融》2010年第8期。

[83]孙群智、李秦:《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利和弊》,载《中国商贸》2009年第13期。

[84]汪巍:《IMF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的地位和作用》,载《东南亚研究》1998年第6期。

[85]王倩:《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6]王勇:《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

[87]王志敏:《中资银行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再思考》,载《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1期。

[88]王霞:《中资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中面临的问题与启示》,载《华北金融》2009年第4期。

[89]王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载《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90]王晓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成因》,载《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第10期。

[91]王杰:《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92]王元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国的战略与抉择》,载《西部金融》2009年第9期。

[93]王铁山、郭根龙、冯宗宪:《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及我国的对策》,载《经济纵横》2007年第15期。

[94]王铁山:《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及我国的对策》,载《经济纵横》2007年第8期。

[95]魏世涛、王嬴:《浅析次贷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载《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第11期。

[96]魏晨、王维华:《金融危机、美元霸权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构建》,载《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97]万解秋、陈莉:《中外银行跨国并购比较分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00年第11期。

[98]吴念鲁:《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战略的思考》,载《金融研究》2006年第10期。

[99]谢平、陈超:《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理论逻辑》,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100]向力力、李斌:《银行并购与银行效率的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载《上海金融》2003年第12期。

[101]许太明:《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载《商业时代》2007年第3期。

[102]薛求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3]雪梅:《美元霸权的形成、发展及其衰落趋势》,载《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04]项卫星、王达:《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载《华北金融》2009年第10期。

[105]项卫星、李珺:《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股商业银行股权的原因、影响与对策》,载《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106]许少强、朱真丽:《1949~2000年的人民币汇率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7]辛乔利、孙兆东:《次贷危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08]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载《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10期。

[109]徐涛、侯绍泽:《论美元霸权与当代国际货币秩序》,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10]徐翀:《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挑战》,载《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4期。

[111]殷佳:《论美元霸权及其经济影响》,载《当代经济》2009年第8期。

[112]杨文超:《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载《石家庄经济学院》2007年第3期。

[113]杨绪彪:《美元本位制、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载《环球中国》2009年第1期。

[114]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115]杨宜、赵睿:《2003年以来美国银行业的新发展》,载《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9期。

[116]杨哲:《入世后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7]杨艳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绩效与走向》,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18]周怡丹、苏畅:《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思考》,载《改革开放》2009年第10期。

[119]周琴:《论金融创新环境下的金融风险和监管强化》,载《时代金融》2008年第1期。

[120]邹小宇、朱宇:《中美贸易摩擦:历史、原因和对策》,载《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4期。

[121]赵长峰:《国际金融合作特点的历史考察》,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22]曾康霖:《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引进外资的几点认识》,载《财经科学》2006年第1期。

[123]朱颖:《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解析》,载《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124]朱莹莹、赵亚奇:《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载《经济论坛》2009年第21期。

[125]朱正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126]庄乾志:《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载《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7期。

[127]郑珊:《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研究》,载《法商论丛》2010年第1期。

[128]郑凌云:《2007年主权财富基金境外投资概况及2008年展望》,载《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6期。

[129]郑先炳:《解读花旗银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130]郑鹏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31]占云生:《主权财富基金:现状、争议及监管方向》,载《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32]章玉贵:《银行业主导权不容有失警惕战略投资者投机》,载《证券时报》2009年第1期。

[133]张光红、王坤、吴航:《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海外投资案例分析》,载《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1期。

[134]张毅、刘媛媛:《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做法及启示》,载《经济纵横》2008年第5期。

[135]张明珅:《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7期。

[136]张明:《主权财富基金与中投公司的研究建议》,载《中国投资》2008年第5期。

[13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8]张燕生、王海峰:《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载《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139]张云、刘骏民:《金融危机、美元危机与世界货币体系》,载《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2期。

[140]张超、徐彰:《审视中美贸易摩擦》,载《经济纵横》2004年第9期。

[141]张丽杰、高新宇:《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与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载《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142]张明:《如何解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新启动》,载《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第7期。

[143]张魁:《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历程及启示》,载《财经界》2010年第4期。

[144]张云、刘骏民:《从次贷危机到美元危机:根源及趋势》,载《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145]张卓锋、伍装:《国际银行业并购特征与动因分析》,载《银行家》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