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15天打造金牌微商
7773600000029

第29章 第13天如何打造微商社群(2)

第3节 学员和老师的互动

分享完以后,学员们可以问老师三个问题,问题以与主讲老师的专业方向为主,这样能够帮助群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要是在群设定的解答时间内问题未得到解答,则可以加微信私聊。

老师讲课结束以后,大家还可以拍卖产品、书籍等,这些肯定比市场价要低很多,而且都是包邮的!

拍卖规则:1元起拍,每次加价1元,可以重复加价。拍卖时间10分钟,价高且群昵称正确者得!获得者五分钟按照最终拍卖金额发数量一致的红包在群里,红包抢完后私信群主留下联系方式,然后群主安排发货!

红包最后不是发给群主的,是以福利的形式发给群友,让群友得到真正的好处。

第4堂课解密百读社微信群运营

前面是笔者在整个百读社培训分享环节中的体会,接下来是庄总本人对百读社定位以及发展的思路,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放空自己,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更多的东西,进而填充自己。

第1节 百读社的起源

“百读社免费微学一小时”社群的建立源于一句心灵鸡汤: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来自晚上8点到10点。因此,微学群的创立很简单,只是由百读社社长在2014年11月26日凌晨00:27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简单地写了微学第一期在线语音分享的内容概要,并附上了一张微信群的二维码图片。

肯定有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选在凌晨这个冷冷清清的时间点?这样的推广有多大的效果?或许是社长想到了这个令人兴奋的点子,忘记了时间吧。

所以,在这条朋友圈发出后,百读社的几个成员也都有些将信将疑,看社长究竟在卖什么关子。而等待的结果就是,在短短20个小时的时间里,微学群汇聚了450多人(微信群达到100人后便不能扫码加入,只能手动邀请好友)。

可以说,百读社微学群的开始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意外”。而百读社在汇聚了几百个爱学习的社员之后,次日第一期的课程分享如约而至。

笔者很清楚这个过程,因为第一天的在线语音分享就是由笔者做的,题目是《谈微信的商业化趋势》,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第一期课程群的活跃度高达70%。

在课程分享结束后,我们设置了打赏环节,即在群里发了三个不同金额的AA支付链接,分别是19元、29元、59元,规则只有一个:自愿打赏。

第一个晚上,我们收到了1100多元的打赏,这让我们的团队很兴奋,似乎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盈利模式。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扩展到10个群,每晚的盈利就是1万元,简直太爽了!当然,这样的想法纯属自我安慰,我们的团队很清楚这样的模式并不会长久。果然,在第三天的课程分享结束以后,收到的打赏只有不到100元。因此,百读社的团队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如何让“微学”活下去?

第2节 清晰的社群定位与严格的群规

先来看看“百读社免费微学一小时”社群制定的清晰的定位与严格的群规:本群的宗旨:史上最严格的学习社群,每晚8:30—9:30通过微信群语音形式(五、六、日,节假日除外),邀请嘉宾分享互联网运营、营销、电商、微商、O2O、创业经历等。

群规:1.改昵称:城市-公司-职务-真实姓名;2.无广告:图片表情、链接、名片、拉人、刷屏、公众号、文章链接等;3.多互动:“嘉宾票选”、“微拍卖”等;4.需宣传:加庄帅、获审批、发红包、做宣传。

这里有三个关键点值得注意和借鉴:

第一是“百读社免费微学一小时”社群明确的定位是分享学习。有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也是“百读社免费微学一小时”社群认为的人性最光辉的部分。当然,这是大话,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要先做好最简单的事。自微学群创立以来,百读社团队做的最简单、最务实、最核心的事就是邀请给力的嘉宾,增强大家的交流和互动,激发更多人的学习兴趣,让大家按规定改好群昵称和遵守群规,尊重彼此,真诚沟通。

第二是社群不占用社友宝贵的碎片化时间。百读社不认为时时刻刻聊天的就是好群,而认为能有收获的才是好群。已经有很多的社友形成了习惯,每晚8:30—9:30都会尽量拿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到百读社来学习。当然,微学社群非常支持社友们随时发起讨论,前提是你的问题有人感兴趣,愿意加入讨论。

第三是坚决执行严格的群规。很多人会讲,制定群规的群太多了,这一点也不稀奇。但是,百读社对于群规的执行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就算是CEO级别的朋友,关系很好的哥们,如果违反群规都会被请出学习群,这也将百读社微学群为“史上最严格的学习社群”的大名传播了出去。人情对于组织的伤害实际上是大于贡献的,人情让公平、公正、公开在组织中成为空谈,而且会滋生腐败。

第3节 仪式感的建立

什么叫做仪式感?仪式感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让粉丝在接触你的产品时,能够产生某种特定的联想。那么社群如何建立自己的仪式感呢?

微学群的做法很简单:投票。即在每天课程分享的前1个小时,在各个微学群采取“鼓掌表情+数字”的形式组织投票,哪个群票数最多最活跃,分享的嘉宾就会在哪个群里主讲,其余的群都会由百读社的协服员们帮忙转播录音。

初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报数,但养成投票的习惯以后,有不少的社友在群里调侃,自己已经在百读社的微学群里养成报数的习惯了,说点啥都有带编号的感觉。现在在微信上看到数字,第一个就会想到百读社。

这就是仪式感的魅力,让社员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一个社群的规范。投票相当于分享课程前的预热环节,提醒社员稍后会有学习的机会。这还提升了群的活跃度。其实,每一个群都有它独特的“性格”,我们群的主旨就是要培养大家团结的信仰,只有大家活跃起来一起投票,嘉宾才会来这个群直播分享。

第4节 群昵称引发的营销事件

虽然百读社微学群制定了严格的群规,并严格执行了下去,但在潮汕人眼里,所有的规矩都是有漏洞的。下面这个案例的主角就是在微学群中学习的一个潮汕老板,他的公司叫“创美药业”。经过我上述的描述,大家注意到了群规之一改昵称,注意到了“鼓掌表情+数字”的仪式感,有没有产生更多的画面联想?

就在微学群创立两周左右,社员在投票环节就发现:有一家名为创美的公司,齐刷刷地在鼓掌!

以前,当社长和协服员在群里反复说改群昵称时,有人嘲笑真死板,然后愤怒地退出了微学群。而一个月以后,剩下的人不停地参与鼓掌和讨论,500人的大群,大半都知道了创美药业这个品牌。员工学习收获了知识,还是免费的,并且还通过这种方式做了宣传,这是笔者十分佩服创美老板的地方。

制定群规很多人的思维是“我被人管了”,而潮汕人习惯在规矩下创新,或者叫找漏洞,因为他们很早就出国做生意,国外的规矩更多更严厉,怎么办?反规矩就等着被驱逐吧,那怎么在守规矩下做生意就成了一种思维方式。所以当百读社群一建立,创美药业的老大脑子就自然而然地转了起来。他发现这个社群邀请人的频率快速提升,因此判定百读社花的精力很多,从而认为这个群不是随便搞搞。这也是潮汕人的另外一个特点:谨慎。这种思维就叫逆向思维,智商有很多提高的方式和手段,所以在这样的老大的带领下,创美药业横扫整个珠三角,而员工自然也会很聪明。

第5节 拍卖活动

玩社群一定要好玩,一定要百变,在不偏离初心的前提下,给大家制造更多的惊喜。所以,除了每周一到周四晚上的学习以外,周五至周日微学社群便开展了拍卖活动。

规则很简单:1元起拍,每次加价1元,可以重复加价,每次拍卖时间为10分钟,价高且群昵称正确者得。获得者在5分钟内按照最终的拍卖金额发数量超过10个的微信群红包在群里,就算成功竞拍。

很简单的活动,却能让微学群保持非常高的活跃度,为什么?

第一点,这是一个全员参与的活动。对拍卖产品有需求的社员,会参与到竞价的过程中,而没有拍到商品的社员或是对拍品没有需求的社员,也会参与到抢红包的过程中来,回想2013年年初时身边的小伙伴们红包抢得茶饭不思、高潮迭起,以致之后看到红包都想吐。虽然现在红包的热度已经不能和那时相比,但在百读社微学群里,红包不用于广告营销,不用于礼尚往来,那么红包带来的活跃自然也不会低。

第二点,赞助商的品牌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传播。很多时候,赞助商更愿意赞助的是产品而不是金钱,并且在收到货后,社员们会主动晒单,这样的口碑传播远比一篇硬广效果更佳。百读社微学群的福利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赞助商赞助商品,获得推广,社员买单,社员通过红包发送福利。

第6节 中转站:航站楼与男码女码

听到航站楼,给人的直观的印象就是干净、明亮、高大上,也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登机前的安检程序。百读社微学群的航站楼便是一个单独的微信群,作用相当于中转站,也就是将“航站楼”的群二维码推广传播出去。扫码进来的伙伴必须先进行群规的学习,了解百读社的品牌文化,这样一来,便筛除了很大一部分野蛮粗暴投放广告的人,转入正式学习群的社员,对于群规的遵守提高了很多。

除了“航站楼”以外,另一个类似中转站的设置便是我们在微学群的营销推广方面采用的以二维码为噱头的“男码”和“女码”。大家可能对于之前微信和360的红绿码大战还有一些印象,但是我们的二维码更高级,颜色只是表象,有性别的二维码更能挑起用户内心的好奇。猜猜结果是什么?女码中进来了不少男性,男码中反而进来了不少的女性。

互联网有一句话叫:“你若端着,我便无感”,对于营销的媒介,要让大家一看就懂,一看就明白,一看就喜欢去参与和传播。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是大家一起玩起来的,而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自己推出来的。

第7节 志愿参与式管理

如果只靠百读社成员的几个人来维护10多个微学群,管理5000多人,一定会把大家累垮,效果也自然会很差。这里必须再啰嗦一句“分享学习”的初衷,正是因为这个价值的传递,吸引了几千人共同来一起参与学习,也吸引了40多名志愿者愿意无偿地加入百读社免费进行日常群管理和维护工作。

因此,在40多名协服员的帮助下,微学群的互动采取跨群模式,管理维护则采取固定模式,没有KPI考核制度,只有互动鼓励机制。

第8节 关于情怀

百读社微学分享嘉宾方雨老师在分享时讲了一段话,笔者非常的认同:所谓粉丝,就是找到认同和喜欢你的人。玩社群,除了一些管理、营销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坚守住自己的初心,时不时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社群?你的价值在哪里?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一方面,不断地修正团队对于价值的传递方式,另一方面,它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让团队成员从心底里去热爱和坚持。“当你在一个山顶想要去爬另一座更高的山峰的时候,就要先往下走,先走到一个谷底,不然,怎么上山?”百读社长4次的创业经历起起伏伏,头上顶过耀眼的光环,也走到过谷底的深渊,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一直坚持着学习分享的价值。

不过百读社的初心除了晚上一小时的学习外,还有希望学者即师者,也就是学习的学生同时也是老师,可以走到台前分享。分享的过程其实有两点:一是从实战上升到理论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将操作和思路固化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二是归零的过程,将自己的知识分享出去其实也是将以前的自己放空,一个人只有不断放空自己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更多的东西,学习新事物填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