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刚拍完《空镜子》,手头正缺下一部戏的本子,案头倒是放了一大堆本子,在这些本子当中有一个本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叫什么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那一大堆本子里比较出色的,这个本子就是少华写的。当时我也准备拍,但是因为《美丽的大脚》,与少华这个本子失之交臂,可是我记住了王少华。
后来又有一次失之交臂。一家制作公司要拍一部 生活戏,编剧是少华,后来因拍《八兄弟》,再一次错过与少华合作的机会。直到2007年,中加联合拍摄《蝴蝶》,终于促成了我与少华的 第一次合作,紧接着就是《美丽的事》。
《美丽的事》这个本子少华写了三稿,前两稿都被我给毙了,最后少华是在“飞行中”写完的,从开封写到北京,从北京写到青岛,又从青岛写到太谷,边拍边写,很辛苦。少华说“编剧是一个惨无人道的行业”,我能理解,尤其是电视剧的编剧。
少华早先是写小说的,或许正因为有写小说扎实的功底,才成就了他这个能写出生活质感的编剧,用行内的话说就是“接地气”。
我始终认为,不管是一个小说家还是一个编剧,只要把自己还原到生活的本身,肯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少华的作品通常地域特点非常突出,他善于把各种题材尽量拉回到他所熟知的文化环境中去,语言形成了他作品的特色,既生动又形象,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使得人物活灵活现。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他的剧本,哪怕忘记了他的故事也绝不会忘记他塑造的人物———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一群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老百姓。这一点也是我坚持不懈所追求的,也是我与少华在艺术方面的共同语言。
少华很早就给我讲了《寺门》的故事,我也一直在关注他《寺门》的创作。因为我觉得《寺门》这部作品的立意和质感足以改编成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少华两栖作战的能力很强,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剧本创作。待我陆陆续续看完少华发来的文稿之后,尤其是结尾的部分,说实话,我被震撼了。我想说的是,只有对民族、对文学负责任的作家,才能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写完整,至少不会把他对文化的深刻认识遗漏。
要说《寺门》里面的人物,我最喜欢的是艾三和洪芳,这两个人物最能让我们清晰地看见历史的变迁在人物身上的充分表现,又最能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本质和人性随着历史的变迁产生的不同变化。这两个人物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命运的跌宕起伏紧紧扣着时代的脉搏,牵动着读者的心,让人浮想,让人感慨,让人潸然泪下,让人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少华很会讲故事,寺门又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地方,人物的传奇带来了故事的传奇,加上开封城厚重的历史、鲜明的色彩以及方言的魅力,《寺门》这部作品更为凸显气魄。最最重要的是,少华对开封这座城市的热爱,才是这部作品诞生的真正动力。张择端把《清明上河图》画卷献给了开封,献给了中国,献给了世界,少华的《寺门》恐怕同样要由后人来评说。
眼下,负责任的作家不多,少华算是一个。
少华的作品还具有一个特点,这或者跟他这些年从事影视创作大有关系,那就是读他的文字画面感十分强烈,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人物就在镜头之中。他以剧本之长弥补小说之短,以小说之长补充剧本之缺,不墨守成规,也不哗众取宠,为进入影视主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祝贺少华《寺门》即将出版的同时,也要赞扬一下出版《寺门》的河南文 艺出版社。如果说少华是一个负责任的作家,那么河南文艺出版社同样是一个负责任的出版社,是你们让读者看到了《寺门》这样一部 好的作品,是你们和少华一起在复兴河南的文艺。
2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