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他们独行单打,有时成双结对,有时三五成群,穿越铺满落叶的山野小道,钻进林木森森的炉山麓,顺手砍下一根木棒,握在手中:习拳术,玩抡仗,耍技艺。累了,就在树下草丛中寻找被风雨打落的野果,有滋有味地啃咬着。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古镇上空升起了淡蓝色的炊烟,棋盘堂正传来一声声悠长的法器清音……多少年之后,这空山新雨后的情景,还经常出现在漂泊的梦中,让人刻骨铭心。
他们以赛社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聚会,坚定孙中山先生制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信念,他们餐风露宿,他们习拳练武,他们含辛茹苦,名义上学道练拳,实际上密商反清大计。几多春秋,几多风雨,多少苦难,多少企盼,多少憧憬,都在那方寸间、分秒中度过,他们学习郑思肖悲壮诗篇,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等名句激励救亡爱国热情,从中找到寄托。炽热心志,多彩岁月,蓄满了返璞归真的人生追求。
悠悠往事,深深眷恋。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农历三月底,吴适受命福建同盟会支部决定,率连江光复会特别能战斗的“敢死队”卓秋元等20多人,赴粵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广州起义,他们与广东花县及海外侨胞一起攻打广东督署,浴血激战东辕门,奋勇杀敌米仑街,但终因寡不敌众,刘六符、卓秋元、黄忠炳、陈清涛、胡应升、王灿登、陈发炎、魏金龙、罗乃琳、林西惠等连江10勇士先后壮烈牺牲,成仁“黄花岗烈士”。孙中山先生褒扬“粵之花县,闽之连江”,给国人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正因为棋盘堂藏龙卧虎,自然被烙上了革命历史的印痕,在时光的名片中,让人们从中窥探出现实的革命意义。如今的棋盘堂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连江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基地。
棋盘堂为革命党人遮风避雨,为光复会员提供隐身之地,为“连江敢死队”营造修炼壮志之所,确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道观,又是一种信念,一柱支撑,一只摇篮。这是当年连江英烈热血与生命所濡染、所证实的。今日瞻仰棋盘堂,我的思绪万千,已被那新鲜香火、空气、阳光、清风、草木所吸引,正是一个虚清道观古老积存的向往呀!行走千年古镇,耳闻目睹传奇故事中的胜迹,我心满意足。我喜欢这样随意地采风,去搜寻前人曾经的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理念。光复会员卓秋元“宁可舍身救国,不能苟且偷生”的铮铮誓言,岂不蕴含着“铁肩担道义”的内在和厚重?
日月昭昭。黄花碧血。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棋盘堂依旧修旧,用革命鲜血洗礼的历史文化古镇,面貌焕然一新。触景生情,草吟一首《棋盘堂》以表达对烈士浩气长存感德之情怀:
棋盘方寸冒烽烟,高举先锋启后贤。
惩腐兴邦商国是,匡时聚义挂心田。
望高青史千年誉,名帜丰碑万载延。
华厦今逢昌盛世,人间正道着鞭先。
2012年3月26日
玉山长存英烈魂
夏日的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湛蓝。中国共产党85周岁诞辰即将来临,瞻仰连江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念头,总在撩拨我的心。“玉山藏忠骨,敖水浴英魂。”纪念碑坐落在县城西郊——玉泉山虎头向阳之坡。玉泉山临江傲岸,峰峦叠嶂,虎头坡凸显玉泉山之威峻,史称宝华“三岩”之一,《连江县志》载:“宝华岩乃龙脉萃,自文朱山发轫。迢递迤北而西,腾骧入县。”纪念碑耸立这一风水宝地,占绝龙脉虎劲之雄势,尽揽龙腾虎踞之灵气。
方形花岗石嵌就的28米高的碑体,坐西朝东,宛如擎天大柱,昂然向上,古朴壮观,气势轩昂,别具一格。
碑身正面镶嵌着老一辈革命家杨成武将军题写的“连江革命烈士纪念碑”9个大字;碑身背面,是曾在连江指挥土地革命的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的题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面对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碑座四面,分别镌刻有“连江九烈士”参加广州起义,杨而菖烈士领导透堡暴动,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8.16”连江县解放日4幅红石浮雕,浓缩了连江人民在不同时期革命斗争光辉事迹与史实。
纪念碑顶端,似两只巨手,承托着一颗直径1.5米的不锈钢红心,寓连江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之意。
纪念碑张扬了浩然正气,傲骨屹立,宛若凝成一曲感天动地的歌。无论立于山巅,或是碑旁静观,只要聆听、端详、品味,顿时耳边生风,脑海出幻,时空重置,曾经发生的改天换地故事,唤起我们的红色记忆。
1929年10月10日,一群怀着解放劳苦百姓的共产党员在玉泉山上关公亭(武圣殿)聚集,召开了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代会,诞生了中共连江县特别支部。从此,连江革命斗争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百姓心中希望之灯越点越亮,连江革命烈火越燃越旺。1949年8月16日,终于迎来了连江陆上全境的解放。我不禁浮想联翩:当年的玉泉山,应该是第一个看见解放大军的红旗飘进了凤城,第一个目睹反动政权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据史料记载,自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至新纪念碑落成,从连江这块红色热土上涌现过854位英烈。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民幸福,毅然地走向血与火的战场,与黑暗社会,与反动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与拼杀。他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他们中大多是共产党员、志士仁人。我仿佛听到滚滚向前的历史回声,邓子恢、陶铸、叶飞等革命老前辈,前来连江指导革命斗争足音犹在耳,杨而菖、陈祥榕、林孝吉、陈可珠、梁应钦等革命烈士的果敢、坚毅、骁勇犹在目。他们的崇高形象,永远铭刻在连江人民的心中,抹不去、拭不掉。
纪念碑周遭青松、翠柏、绿竹,郁郁葱葱;古薜缠绕,山花灼灼,芳草青青。它居高临下,俯瞰山川,姿韵并美。立于碑旁,放眼鸟瞰“金凤展翅”,工业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城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国道、高速公路,车来车往,络绎不绝,敖江、潘溪渠道静静地从山脚缠绕流淌,到处莺歌燕舞,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革命烈士,无名英雄,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美好今天,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我们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85年的峥嵘岁月和丰功伟绩,如同气势磅礴的丰碑,雄宏而绚丽多彩。抚今追昔,热血涌动,心潮澎湃,能不万分激动?
“山浮群玉碧空流,万顷先涵几许深。”历史使人睿智,现实使人警醒,新时期发展进入了特殊历史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连江人民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工业兴县、港口强县”,继往开来,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奔小康,但愿天地人和万事兴,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感染力、战斗力,永葆党的革命先进性,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2006年9月2日
瞻仰罗乃琳故居
罗乃琳(1880-1911),连江县潘渡乡潘渡村过溪里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耕稼自足。他幼时爱好拳棍武术,喜读《三国志》等古典文学,崇尚陈亮等民族英雄的气节,为人忠厚,淡泊明志。罗乃琳平日在潘渡开设小商店,做日杂等小本生意,与吴适交往甚密,深受其反封建进步思想影响,胸怀宽广,有非常人所及的抱负。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光复会,立场坚定,为推翻腐败的清朝统治,矢志不渝。
宣统三年(1911)春,罗乃琳获知孙中山决定广州起义,踊跃报名参加,随吴适率领的一行26位志士赴穗举义,纳入黄兴指挥的第一路“先锋队”。3月29日下午,参加主攻督署战斗,英勇善战,后转战军械局,在激烈巷战中阵亡,时年31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罗乃琳故居位于潘渡乡山洋坂65号,周围青山环合。这里离福汾公路潘渡段只一箭之遥。故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六扇两披榭连书院,始建于明末清初,砖木结构。房前有宽阔的空埕,门墙齐腰高,清一色的棱状辉绿岩块石砌就,棱角统一向上,均衡雅观。上部为三合土筑就的土墙,外粉石灰。由于年代久远,部分石灰已脱落。门墙长15米,宽0.28米。正中有门楼,深2.3米,宽3米,花岗石门框两竖一横,十分宏伟。
天井深9米,宽13.7米。花岗石板铺设,登三级石板阶上正厅。故居木柱、梁、檐大小配搭得当,榫、缝衔接紧密,技艺精湛。现有厅堂、柱檐、厢房,保持完好。右厢房前后两间及右披榭一间为罗乃琳卧室及书房,房门前还挂着红底金饰“革命烈士”光荣匾,为连江县人民政府1955年颁发。
主座正厅大门,门槛已拆毁,门厅堂中设插屏门,正面厅堂,面阔3间,进深7柱,中段两层结构,后厅有木梯上二楼,插屏左右楼上方有一米见方神龛,保留明末清初古民居风格。“三合土”地面,依然平整、充实,不张扬,不显眼,它所承载的不仅是当年乃琳练拳习武的厚重,更多的是利用潘溪、峻秀后山、前房、后屋有利地理条件,文承龙脉。吴适曾在此多次召开秘密会议,商议光复会大事,宣传反清道理,铸就民族革命精神。
故居朴素而结实。历经沧桑,依然不倾、不斜、不蛀、不腐,岿然不动,好像在孤芳自赏中找到自在的美丽。故居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曾是山冈突出部平整为地基,基础坚实,透水条件好。每一根木柱配备一块一米见方的花岗“磉盘”石,平平整整、厚厚实实。上立细腰果腹辉绿岩柱础,表面饰雕花、草、竹、木,简练、大方、活泼,有一种古色古香返璞归真的美。柱与梁、扇与“牵”,尤其是中堂灯杆两头,双狮抢球、雀替等浮雕,活灵活现,是古时民俗吉祥如意的象征。正座左厢房和右厢房看似不起眼的门窗,窗棂、窗座精雕细刻的“文房四宝”、“武林三杰”等木刻,玲珑剔透,蕴含着富贵典雅的美。可惜大部分被盗,令人遗憾。罗乃琳故居,从容悠然,坐落潘溪的心脏,尚处在“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境地,不喧嚣、不浮躁,含蓄而内敛。古民居文化的积淀,更充满了黄花岗精神底蕴的骄傲。
2006年10月19日
黄花碧血卓秋元
“黄花碧血”,日月昭昭。辛亥革命百年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卓秋元,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卓秋元,又名依六,1882年出生于连江县长龙镇院后自然村。父亲卓有川是个农民,生了5个孩子,秋元排行第4。秋元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从小就让秋元入私塾读书,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然而,因家贫,12岁的卓秋元就辍学当了一名“卖花郎”。在工余,他坚持自学,“四书”、“五经”,乃至《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书都被他通读了。
院后村背靠香炉山,与透堡、丹阳毗邻。这一带人文荟萃,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贤士,比如张莹、郑思肖等,都是著名人物。这些人物的高尚人品对卓秋元有很深的影响,尤其是他们的爱国精神时时激励他的心,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香炉山麓有一座广应寺,坐落在院后村不远的山坳里。这座寺院的住持,据说是从山西五台山云游来此,是一个“出家不出国”的爱国高僧。他拳术高超,“一拳能敌数手”,思想开化,仗义济贫,痛恨清政府腐败无能。后来广应寺成了光复会活动的一个秘密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