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乡亲们心里有数,遇到困难,找吴昌达帮忙,准没错。吴昌达一次又一次带头捐款助人,美东华人社区救困助难的良好风气渐渐形成,成为一股帮助新移民的强大力量,为许多特困的新移民解了燃眉之急,也为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发扬华夏民族救灾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人,扶助弱势群体,开展多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促进公益福利事业的发展,是华夏总会的办会宗旨。华夏总会的同人虽然远离祖国,但情系桑梓,一旦故乡有难,他们便义无反顾地为家乡、为亲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善事。
2005年10月,得悉家乡遭受百年不遇的龙王强飓风自然灾害,华夏总会的领导和会员们立刻行动,跟福建有关部门联系,收集大量的受灾资料、图片,第一时间刊发大量彩色传单上街义务宣传,组织捐款12826美元,由纽约总领事馆通过中国外交部转交福建省受灾乡亲。
2006年8月,飓风桑美重创福建,家乡人民正面遭袭,经济损失惨重。吴昌达闻讯迅速跟旅居美国的侨团取得联系,通报灾情,并带头捐款。忙碌了十来天,募集捐款,向灾区人民表达了一片爱心。
四川汶川大地震,吴昌达真切地感受到地震给我们四川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一如既往,率先垂范,组织总会和侨胞募捐,支援灾区人民,表现了高度的同情心和拳拳赤子的爱国责任感。
2008年夏天,吴昌达回家乡连江探亲的时候,得悉一些特困家庭的小孩,因为交不起学费,失去了读书机会。通过连江县政府,侨办和统战部牵线搭桥,吴昌达联系到了5名特困学生,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才8岁,负责他们继续学业的所有学费,终于圆了这几个孩子的读书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吴昌达热心“春风助学”行动,受到乡亲们一致赞扬。他动情地说:“助学助困,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我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大家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2010年2月26日
张伯金的人生境界——记张莹文化研究会会长张伯金
张莹文化研究会会长张伯金,是山东淄博博山福建企业商会首任会长、工商联常委、区政协委员,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乐于助人。博山八中一位同学,中考成绩720多分,被淄博一中录取。但其早年丧父,母亲常年患病,家中失去了劳动力,债台高筑,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面临失学的困境。张伯金得知这一信息,赶到了北万山村,把3000元现金赠予这位同学,并承担他高中3年所有的学业费用。这样的好事办了不少,但张伯金从不张扬。
张伯金,连江县长龙镇下洋村人。他1964年生于家乡,在下洋中心小学就读,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初中毕业就辍学,此后四处奔波打杂务工,经历了人生几多磨难。
他把先祖张莹的《一箭中鹄》诗句当作座右铭,赏咏“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时来鳞羽化,平地上云衢”以明志。先祖张莹博学多才,成为他心中景仰的人物。孩童时期,他为自己能在唐诗中读到这么有魅力的佳作,深感光耀自豪。
身怀远志的张伯金走出家门,一边干泥水工“打杂”谋生,一边仍不放松学习求知。先后脱产参加连江建设局建筑技术、福州育才学校等专业培训,闯荡江湖尝试地产,兼习商贸、文化娱乐等产业,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一个春暖花开时节,他跨出省门,走进江西新余,穿越繁华上海,挺进礼仪之邦山东,辗转鲁中腹地,驻足孝德感天下的博山。改革开放春风得意,朝气蓬勃雄心壮志,盛世华年政通人和,淳朴爽朗风俗民情,让他爱上了博山这块风水宝地。他毅然把第二故乡选定了博山,把公司的大本营安在了博山。
经过若干年打拼,张伯金主管的公司,逐渐发展成为极具潜力的多元化企业。在自家企业壮大的同时,张伯金发现,许许多多福建老乡在这个山城经营茶叶、服装、房产等行业,急需团队护航,帮助排忧解难。他有意识地把闽地老乡团结起来,组织成一个合法的民间企业团体,密切地方关系,一同为博山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作贡献。
该区工商联十分支持他的建议。2011年6月28日,“博山区福建企业商会”正式挂牌。市工商联和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莅临了仪式,并亲切鼓励已当选为首任会长的张伯金要团结广大会员,文明经商,共同为地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作贡献。
回报是一种境界,感恩是一种美德。张伯金冷静地表态:“武夷山、泰山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闽江、黄河最终都将汇入海洋。福建企业家商会将在工商联的领导下,团结会员,为地区经济服务,为两地文化交流作贡献,共同为祖国繁荣富强增砖添瓦。”随后,张伯金又率领福建商会的代表,到博山一中表达了他们尊师重教的心意。从此,博山商会办得红红火火,成了八闽企业家真正进驻博山的娘家。
张伯金人在博山,心系家园。2000年,他回乡探亲时,亲眼目睹家乡大兴土木,百业俱兴景象,很受感动。为了报答故里生养之恩,他克服了事业刚刚起步,资本还处于初级积累阶段的尴尬,毅然尽了绵薄之力。捐款助建家乡下洋村修桥铺路、兴学助困等公益事业。在回乡期间,张伯金看到家乡历史文化遗址“上堂宫”正在修复,也和父老乡亲一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上堂宫群策群力建好了,这对于他日后筹建连江张莹文化研究会的思路,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身为福建省张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张伯金,认为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培养后昆应从传统的文化中吸取文化精髓教育抓起,借助张氏祠堂修复落成契机,发起张氏有名望的宗亲,组成张氏族亲考察团走进丹阳坂顶村,瞻仰张莹故居;并一同奔赴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寻根觅祖,收集张氏族谱有关珍贵史料,拉近了宗亲了解张氏发展史的距离。
初夏时节,生机盎然。得道多助,张莹文化研究会于2013年5月,在连江这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终于隆重成立了。首任会长张伯金,英姿焕发,站在演讲台上,表露了“张莹文化是连江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张氏宗亲精神的家园,宣传张莹文化责无旁贷”的心迹,展现给社会公众的永远是自信、大方、敦厚的理念。
创业、报国、感恩——这或许是张伯金苦苦追寻的为人处世的哲学。时光荏苒。张伯金行色匆匆,经常奔波于博山与连江之间,张莹文化研究会刚刚成立,他的心才稍稍踏实下来,接着又开始操办张莹文化刊物出版发行等工作,给自己加压。马不停蹄,组织人马保护、挖掘、抢救、整理、编写张莹文化,以期达到弘扬宗功祖德,继往开来,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景。
张伯金是个纯粹的人。多少年来,他对故乡情真意切,景仰先祖张莹的疾志本色和高尚情操,无论是艰苦岁月,还是小康家庭,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做好事从不图报答,至诚至坚、无怨无悔。
大清早,家乡满山遍野的树木花草的叶面上,挂满晶莹的晨露,还在熠熠生辉,张伯金已经从省会福州赶回老家,日理万机的他,心中一直牵挂张莹文物的保护、张莹文化的编撰。如火如荼的事业,升腾滚滚的热浪,渐渐显现出张伯金成熟的形象。
2013年5月1日
古道热肠郑时浩
连江县旅外乡亲30多万人,他们爱国爱乡,为祖籍地发展鞍前马后奔波,成绩令人瞩目。郑时浩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5月13日,琯头镇召开琯头诗书画影研究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曾被评为“福州市十佳魅力老人”的旅美侨胞郑时浩先生,再次高票当选理事会会长。他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连任感言,迎来了一阵阵掌声。这是他最惊喜、最开心的日子。
郑时浩出生于连江琯头。由于历史原因,前半生际遇坎坷艰难。改革开放后,他获得新生。把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发挥得恰到好处。1981年,在他的倡导和努力推动下,全省首创的第一个乡镇级的集诗书画影研究于一体的群众文化团体在琯头应运而生了,他被推举为会长。他30多年如一日,一边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为会员开展有声有色的采风活动服务,一边带头创作诗书画影作品。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郑时浩的座右铭。他创作的《回味人生》文集,内中作品得到行家的好评。有人劝他说:“船到码头车到站,该少管公事,多享自己的清福了!”但他认为,生命有限,人心无价。他带头创作诗书画影,不是鼠目寸光为创收着想,真正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华精粹,并传播和谐、文明的种子,“假如有人能从我这些创作中得到启迪,就达到了自己晚年的愿望。”
为了让魅力文化活动开花结果,郑时浩同全体会员同心协力,精心策划,进学校,到社区,赴农村,不仅带去了精彩的作品,用创作“诗书画影”文雅取代了“搓麻将”的粗俗,带去了文化,带去了乐趣,而且还把创作的一般常识传授开来。形成了乡镇文化的氛围,提升了当地文明层次,让镇上一班留守老人聚集场所充满了诗情画意。
郑时浩甚至把工作做到旅外乡亲身上。有时还专程赴美开展文化联谊活动。他先后到过纽约、华盛顿等地。每到一地,他都热衷与侨胞文友切磋技艺。郑时浩情动于景,灵感顿生。他乐意把自己激情创作的诗书,无偿赠与亲友。有一次,郑时浩到北美,约华埠与华裔同人仿效兰亭雅集,挥毫泼墨《北美兰亭记》,弘扬国粹。并在纽约展出,华美精彩的书法,吸引了许多观光者。作品寄托着浓浓的爱国爱乡情结,蕴含着一个侨胞深刻的思想和为文之道,深受侨胞赞赏。他也因此与琯头诗书画影研究会分别荣获福州市、连江县先进个人和社团。
2008年5月12日,郑时浩闻讯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萌生仁爱之心,第一时间带头捐资,其后,他积极组织展演诗书画影活动,发动会员一起献爱心,琯头诗书画影研究会郑成东组办募捐会,只用三天时间就募捐了一笔可观的赈灾款。
“青云化雨诗书雅,芝草生芲画影新。”郑时浩不但爱书画,而且乐善好施,古道热肠,先后资助5个特困生完成了学业。自家不建豪宅,不买套房,坚守在几十年的老平房里,先后捐出在美国的子女寄来的存款,全部用于琯头镇竹岐村,为村民修建同乐花园,还积极参与家乡的修桥铺路、兴学助教、救灾扶贫等公益事业。他的善举,从最初感动故乡琯头,直到感动福州。2008年,郑时浩当之无愧获选“福州市十佳魅力老人”。
峥嵘岁月,风雨兼程,书写华章,再铸辉煌。郑时浩是一个弘扬“福州精神”的不服老的侨胞。晚年他致力于关心家乡下一代诗书画影爱好者的传帮带。2011年,他还向会员征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百年等诗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诗词楹联”征稿活动中,他的作品《怀念母亲》,表达了他发扬革命精神、振兴中华的心迹,获得一致好评,被推为优秀奖。
2011年,适逢青芝诗书画影研究会成立20周年,他口占冠首律诗:“青山百洞早驰名,芝草葳蕤气息清。诗社前贤徽善树,书坛后秀慧争萌。画中佳景弥堪咏,影里鸿裁有好评。会友赓吟春满座,庆云廿载百花荣。”拳拳赤子不了情,溢于言表。
2012年9月27日
王文奇的闽剧情结——连江艺昌闽剧团速记
八闽大地,有一支民间文艺团体——连江县艺昌闽剧团,长年驰骋福州地区乡下演出古装闽剧。闽剧是福州话地方戏,也是久负盛名的中华剧种之一,乡戏大都演的是帝王将相、忠臣奸官、才子佳人之类的历史剧,那生动鲜活场面,优美的鼓乐,亲切的乡音,生动的情节,深深地烙在乡亲们心田,很受欢迎。
近日,我有幸认识乡贤王文奇。他出生长龙镇下洋村,12岁学戏,自幼随父母在闽剧场中泡大,帅哥风度,儒雅气质。艺昌闽剧团1988年创立。1997年,王文奇子承父业当团长,继往开来,更新观念,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大刀阔斧,排练新戏,优化剧目,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独创风格,当仁不让地跻身福州市民间职业剧团一类团的行列。好多朋友关注他:“到底近来剧坛生意如何?”他爽朗地回答:“一年早知道,天天有演出,又是忙于表演,又是忙于排练,一个月薪要发放几十万元的职员工资,一天闲不得!”2006年,全年演出日程都已订得满满的,事业搞得红红火火。“保护闽剧文化遗产,我们在行动、在发展!”王文奇现为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州市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民间戏剧学会常务理事,被称为“闽海剧场一朵花”。
过去,艺昌闽剧团走过艰难的历程,那时候剧团没车、没船,行当、道具简陋,上山下乡都是靠肩挑手提,步行去演出。乡下演戏,旷野搭戏台,拴几根戏柱,盖几张戏幕,摆几块戏板,后台摆锣鼓唢呐、前台演出节目,台下坐着站着看戏人们,风餐露宿,流溢着阴郁暗淡,也弥漫着烟雨云雾。戏演完了,就地过夜,住无宿,食不足,还常受蚊蝇、寒暑、风霜折磨,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