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曰: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弟子规》说,用势力去压服别人,别人就会口服心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可能心悦诚服!
仗着家长的身份压服孩子是当今家长非常容易陷入的一个教育误区。他们总以为自己是家长,过的桥都比孩子走的路多,我说什么孩子就该听什么。一旦孩子不听,或者稍有反抗,家长不是打就是骂。
星期天晚上,蔡晓苗高高兴兴地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7点钟的时候,父亲从外边回来,让女儿去写作业,自己准备看新闻联播。
女儿不满意了:“爸,你怎么这样呀?动画片还没演完呢!”
爸爸说:“动画片明天再看!先写作业去!”女儿生气了,大吵大闹非看动画片不可,并倔强地与父亲顶撞激怒的父亲借着酒劲骂了一句:“你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去死吧!”骂着还伸手给了女儿一巴掌。
妈妈看到女儿流着泪径直朝客厅门外走去。妈妈问女儿:“蔡晓苗,干吗去?”女儿气哄哄地说:“去死!”
妈妈急忙赶过来,抱下了已经踩到阳台柜子上的女儿。女儿委屈得哇哇直哭!嘴里不停地说:“不是让我去死嘛!我去死好了!”
很多家长不习惯跟孩子讲道理,潜意识里是因为家长看低了孩子,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无论孩子有多小,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自尊。家长命令、呵斥、压服孩子都是对孩子不尊重的表现,只会令孩子反抗。
幼儿教育专家提醒家长,孩子是需要教育的,经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才能成人,才能成才。然而,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维护尊严、保证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人才来。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附属物,而是应该要注意尊重孩子,给孩子个人自主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人格。这样孩子才会尊重父母的人格,在相互尊重中,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亲情是一种无可代替的情感资源,使用是否得当,往往是教育孩子成败的关键。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和关心,才会建立起内心的安全感,才能逐步走向独立。父母尊重孩子,愿意听取孩子的想法,孩子才会信任父母,才会愿意与父母沟通。所以,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任意吆来喝去,而应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以此赢得孩子的心。
1.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主
家长替孩子做主在家长眼里是自认高明的表现,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是扼杀孩子天性、磨灭孩子自主性的做法位不愿意读书的孩子,想学习一门技艺,决定在中考后去一所职业学校就读。但望子成龙的父母不愿意儿子成为一名没出息的技工,而是通过关系把儿子挪进了一所普通高中。
考大学,孩子并不愿意。三年的高中生活,想想就痛苦,于是这个孩子离家出走了。全家人为此焦虑不已,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做事这么不管不顾父母的感受。
当孩子做出有力举措对抗父母的时候,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孩子无情,不理解父母的心。其实,孩子的无情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是父母不理解孩子、擅自替孩子做主,才造成了孩子的不替父母着想。
霍华德·瑟曼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种愿望,它在等待、在倾听着我们内心真我的声音,那就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真正的向导。
如果你不能听到这种声音,那么你的一生会有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常常听到家长苦着脸抱怨“孩子不听话”“管不了”“经常和父母对着干”。从客观意义上讲,孩子也是独立的人,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家长的抱怨,不是孩子做得不好,而是家长的思想出了问题,家长无视孩子的权利,一直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庸,让孩子沿着自己设计好的模式发展。
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孩子有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和需求,他们需要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而不是时时处处被家长限制。如果家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按着家长的安排去生活,就会导致孩子心情压抑、不快乐,以至于失去倾听自我的能力。
2.听听孩子怎么说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家长在主观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父权、母权的思想。遇到事情,还没有等孩子开口,就以强横的态度堵住了孩子嘴,孩子敢说了。
妈妈跟肖小阳说,周末去参加一个Party,介绍几个高校的美术老师跟儿子认识。这对于正在学习绘画的肖小阳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可是肖小阳对妈妈说他不能去。一听这话妈妈就来气了!中央美院的5位教授,要不是有这个Party,无论如何也请不到的呀!
可是妈妈镇定下来了,她觉得儿子既然说不去,肯定有原因。
于是妈妈问儿子,为什么不去?儿子说,自己答应去给一位同学过生日了。
妈妈说,你可以到生日宴会上待一会儿就出来的!那么多同学不差你一个。但是儿子说,不可以。因为这位同学刚刚失去妈妈,很可怜,想多陪他一会儿,让他开开心心。
妈妈说,好儿子,难得你这么有爱心,妈妈尊重你的想法。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是信任孩子的表现。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没有信任,教育者无法施教,被教育者也不会欣然接受教育。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则认为,唯有以父母为主的身边所有的人,给予孩子深切的理解和信任,才是教育的起始。
父母是孩子成长、学习路上的启蒙老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上的挚友。父母的信任,让孩子感到踏实、可靠、有信心。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启迪他们成长的动力。
充分信任孩子,家长才会潜心寻找孩子独特的潜质,才能激励孩子;充分信任孩子,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对孩子的信任,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失败时的鼓励。
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的目光和言语中,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