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7820800000022

第22章 文学的繁荣发展

文学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是阿拉伯人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领域之一。早期阿拉伯文学题材多为谚语、诗歌、故事,语言简洁明快、犀利、朴实,体现了阿拉伯人狂放而直爽的性格。

诗歌是阿拉伯人的文学传统,起源甚早,早于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诗歌已经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

当时的诗歌:长诗--格绥达和短诗--麦格图阿。由上下句组成,行尾押韵;内容为歌颂部落英雄、战役经过、思念亲人,或是描写沙漠等的风光。

诗人在当时十分受人尊敬,成为部落代言人或精神领袖。当时还有专门赛诗会,地点在克尔伯神庙,胜利者被称为"悬诗诗人"。

当时著名的"悬诗诗人"为乌鲁姆·盖斯,其人性格好酒,写了很多思念情人的诗歌。

而伊斯兰教的出现打断了诗歌创作的传统,诗歌由此走向衰落期。伊斯兰教注重研究经典,使得世俗诗歌开始没落。

直到帝国开始扩张,诗歌才重新有了恢复和繁荣期,内容以哲理性问题为主,反映人生享乐和厌世的两种态度:享乐主义教导人们及时行乐,整天喝酒;厌世主义主要有劝世诗、教导诗,受了伊斯兰宗教的影响,讲述万物必消之理,与世俗生活保持距离。

帝国强盛的时代,文学作品以散文故事为主,散文故事著名的文体为麦嘎麦(聚会之意)体,讲述内容、出处,反映了社会生活方面的丰富多彩;比较口语化,流传很广,对后人影响甚大。

代表作是《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谭》)在数百年时间中被不断完善。它汲取了印度、希伯来、波斯、埃及、中国和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精粹,使其成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学中的明珠。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这部民间故事集,以它离奇多变的题材,洒脱的艺术手法和神幻莫测的东方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

它从各个不同时期,不同角度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这个故事集中有格言、谚语,有寓言、有童话。

有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和描写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故事,有神话传说和神魔故事,有描写婚姻恋爱的故事,有描写经商和航海冒险故事,有反映宗教问题的故事,还有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故事、道德教训故事等等。

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奴婢乞丐,还有天仙、精灵和魔鬼,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在这样一个形形色色,洋洋大观的世界里,上天入地,瞬息万变,腾云驾雾,穿洋过海,真是一幅目不暇接的广阔世界。

它是中近东各国、阿拉伯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士在几百年过程中,共同加工、提炼、编纂而成的一部优秀的民间故事集。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色彩斑斓,形象逼真,是一幅瑰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由于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流畅通俗的语言,奇妙的想象,对事物的鲜明爱憎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因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在它出版至今的二百多年中,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它的许多故事,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是非常成功的杰作,它强烈的艺术魅力,始终为各国人民所喜爱,不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的明珠。

《一千零一夜》名称的起源在故事集的开头作了交代:相传在古代印度和中国的海岛中,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由于王后行为不端,国王把她杀了。

此后他每天娶一个少女做王后,翌日晨即将她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同胞,自愿嫁给国王。

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国王,使他爱不忍杀。每次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天刚好亮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样一直拖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遂鸾凤和鸣,白首偕老。

显然书中这种处理方式主要出于艺术的虚构,以此作为串连几百个互不关联的故事的线索和手段。

我国古时称阿拉伯国家为"大食国",明朝以后改称"天方国",又因为阿拉伯人喜在夜间讲故事、听故事,或者因为这些故事是在夜间讲述的,所以我国又将《一千零一夜》译为《天方夜谭》。

其中,《渔夫和魔鬼》《阿拉丁和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乌木马的故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