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为山艮上艮下
伊塔:这一卦是由两个“艮”卦重叠组成的。“艮”卦为山为止,和“震”卦互为综卦。
胡图:就是“艮”为止,“震”为动嘛,果然是相反的意思。
伊塔:“艮”卦是一根阳爻在两根阴爻的上方,所以为上。这一卦可是充满了老庄的无为思想,宋朝的大儒们对此是推崇倍备的。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胡图:看不懂啊,什么见不到人就是没有灾难的?
伊塔:“艮”是止的意思。该止的时候止,该动的时候动,动和静都不失时机,道路自然就光明。要做到身心不动的静,就像一个人经过庭院而看不见其人,这样就不会有灾难。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胡图:把脚趾停下来?
伊塔:这一爻位于全卦的最下方,所以用脚趾比喻。脚趾不动就像没有失去正道一样,所以说是不会有灾祸的。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伊塔:“腓”是指腿肚子。这一爻是阴爻阴位,位于下卦中位,可惜不能和“九六”呼应。
胡图:所以用小腿来比喻?
伊塔:小腿动不了,脚也就抬不起来了,心里自然不愉快了。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
伊塔:这里的“限”指的是作为人上下身界限的腰;“夤”念“yín”,指的是夹脊肉。腰部停止,把脊背裂开,就像熏心般地灼痛危险。
胡图:看上去很恐怖的样子。
伊塔:这一爻阳爻阳位,位于下卦的最上方,位不中又过于刚烈,因此有危险。
六四:艮其身,无咎。
伊塔:这第四爻阴爻阴位,位于上卦的下方,所以象征腰以上的部位。
胡图:把身体停下来和有没有灾难有什么关系?
伊塔:自我节制了就没有过失了啊。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胡图:这一爻阴爻阳位,又位于上卦的中位,所以用嘴来比喻吧。
伊塔:口不乱动,说话小心谨慎,就不会有什么悔恨的了。
上九:敦艮,吉。
伊塔:这一爻阳爻阴位,位于全卦的最上方,所以是止的终点。
胡图:极为敦厚地停止?什么意思?
伊塔:或者理解为像敦厚老实人那样安分,是吉祥的。
小故事
本卦充满了老庄“无为而治”的思想,曾国藩将其发展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权术,并取得了成功;董仲舒却因为自己说话不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曾国藩弄权术
咸丰四年,曾国藩率湘军攻破武汉时,咸丰帝大为高兴,对群臣说:“想不到曾国藩一个书生,还能建立如此大的功勋。”军机大臣祁俊藻献媚道:“曾国藩身为在乡侍郎,只是一个独夫。一个独夫在乡里居然一呼而从者万人,恐怕不是国家的福分。”
咸丰帝被他这一提醒,脸色突变,从此不敢给曾国藩实权。因此,曾国藩带湘军,只能用兵部侍郎的虚衔,并无地方的行政权,管不了州县官,各省的督抚都比他官大,常常窘谑他,使他难堪。无权则难以筹钱粮,无钱粮则难以征兵丁,曾国藩深入考虑了这个问题,知道无权是难以办成大事的。当时他看到清朝的八旗兵已经腐化,难以和太平军抵抗,唯有他的湘军可以与太平军相匹敌,因此朝廷是离不开他的。但怎样让咸丰帝认识到这一点呢?怎样向皇帝要权呢?机会终于来了。曾国藩父亲的死给他带来了生机。咸丰七年春,曾国藩父亲辞世,他立即带了国华、国荃奔丧回籍,急流勇退。这实际上是以退为进的策略。他的自信是来自自己的实力的。
曾国藩回家不久,就收到了湖南巡抚衙门转来的上谕:赏假三个月,假满后仍回江西督办军务。曾国藩估计,江西军务这个位置没人可以代替自己,遂援大学士贾桢的先例,请皇上同意他在籍守制。咸丰帝明白,他这样上奏,目的是要实权,但当时的时局不允许他在籍守制。不久,一个叫何桂清的当了两江总督。这人利用两江的富庶,竭尽全力支持江南大营。江南大营在源源不断的银子的鼓励下,打了几场胜仗,形势对清廷有利。咸丰帝便顺水推舟,开了曾国藩兵部侍郎的缺,命他在籍守制。
咸丰八年,太平军进攻浙江,东南告急。浙江是清政府的经济命脉所在,清政府十分恐慌,忙令曾国藩复出督军。曾国藩对自己估计得没有错,当太平军攻打浙江,清军连吃败仗的时候,咸丰帝终于认识到离开曾国藩不行。但咸丰帝还是死要面子,他给曾国藩的还是一顶兵部侍郎的空衔,然后命他火速奔赴前线。这道上谕在咸丰八年六月初三到达曾国藩老家荷叶塘,曾国藩心中一热,初七日就整装离开了荷叶塘。
虽然仍是兵部侍郎的空衔,曾国藩明白,不久皇帝就会授他实权,只需耐心等待一下。到了咸丰十年八月,清廷果然命曾国藩署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从此,曾国藩有了地方行政权。
曾国藩对政治权术之精通,几乎无人能及。朝廷重臣肃顺曾在皇帝面前推荐曾国藩。一八六三年,咸丰帝死后,同治帝即位。肃顺又提出:“满族没有一个中用,国家大事非重用汉人不可。”肃顺看曾国藩才华出众,有意要结识他。但曾国藩从不给肃顺写信表示感谢,因为他预测,肃顺和那拉氏之间必会有一场政治斗争,后果不能预料。和肃顺保持距离,这样如果肃顺胜,自己和那拉氏没有联系,肃顺一贯提倡重用汉人,自己必被重用;如果那拉氏胜,肃顺倒台,也查不出自己与肃顺的关系。
果然那拉氏发动政变“垂帘听政”,肃顺被处死。当那拉氏查看带军在外的将领与肃顺的通信时,发现唯独没有曾国藩一封,由此对曾国藩十分信任,授曾国藩以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政大权,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三个月后又赐太子太保衔,协办大学士。从此,曾国藩成了真正的实力派。
董仲舒妄论得祸
西汉学者大都喜欢谈论灾异,著名人物如董仲舒、夏侯胜、刘向、京房等人,堪称“灾异学”专家,当然,他们本人也大都多灾多难。其中董仲舒首开风气,得祸也最先。
董仲舒是广川人,早年治《公羊春秋》,景帝时召为《春秋》博士。他擅长讲说《春秋》里所记载的各种灾异现象,用这些灾异来附会人事。汉武帝建元初,董仲舒举试“贤良”,对策高等,被授为江都易王相,后来因事废为中大夫,闲居在家中。
建元六年四月,高祖长陵近旁的高园便殿发生大火灾。过了两个月,远在辽东的高祖庙又发生了大火灾。董仲舒写书推论这两次大灾的原因,引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几次宫庙火灾以证今事,认为高祖祠庙不该建在辽东;高园便殿不该建在长陵近旁,按礼制就不该建这样的便殿。书中说,如今国家大敝,灾难频降,天帝似乎在借火灾警告皇帝:“这个世道只有用太平至公的手段才能治理好。应当像我烧毁辽东高庙那样,忍心诛除亲贵诸侯中的奸邪;像我烧毁高园便殿一样,忍心诛除左右近臣中的奸邪。”
书中请求汉武帝按“天意”行动,杀一批在内在外的奸臣。书稿写好后还没有来得及进呈,正好主父偃前来拜访。主父偃看见书稿后,偷偷拿出去交给武帝。武帝召集来诸儒讨论这书稿的内容,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不知道是自己老师写的,发言说这书稿全是胡说八道。于是汉武帝下令抓捕董仲舒,依法当处死刑,还好武帝传诏赦免了。
从此,这位著名的学者再也不敢谈论灾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