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7828100000039

第39章 品牌建设的心理机制及广告策略

众所周知,成功的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最宝贵的资产。但是,品牌有一个建立过程,在品牌开发之初,它属于制造商或服务提供者,最终根植于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之中。品牌的成长过程就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这一关系的发展程度可以从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度、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等方面得到体现。“四度”是品牌资产的部分构成要素,它们代表的品牌价值具有层级意义,依次升级,呈金字塔状。它们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大致可以概括为:品牌信息→注意→感知→记忆→联想→购买动机→试用→评价→态度→口碑→信任→强化→情感共鸣(忠诚)。本图相关内容见袁登华,品牌建设的心理机制及营销策略,心理学探新,2000(2)

一、品牌知名度及广告策略

品牌知名度(Brand Awareness)是指知晓品牌的目标消费者的人数及其知晓水平。知晓品牌的人数越多,品牌知名度越高;消费者对品牌的知晓水平越高,品牌知名度也越高。品牌知晓水平具有两个层级,即品牌再认(Brand Recognition)和品牌回忆(Brand Recall)。品牌再认是指在有提示的情况下,能够鉴别出那些以前听说过的品牌名称。例如,你到商店买羊毛衫,售货员可能向你介绍五六个品牌,如“鄂尔多斯”、“恒源祥”、“企鹅”、“春竹”等。在给出的这些品牌名称中,你认为自己听说过、感到熟悉的那些品牌就达到了品牌再认的水平。品牌再认虽是较低水平的品牌知晓,但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却非常重要;品牌回忆是指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你能够回忆出某类产品的某些品牌。例如,当谈及手机时,你可能会随口说出“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等品牌名称,这些品牌就达到了品牌回忆的水平。显然,品牌回忆是较高水平的品牌知晓。品牌回忆要求人们不仅听过或见过某类产品的某个品牌,而且对它有一定的了解或比较深刻的印象。

基于以上分析,要提升品牌知名度,营销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认知心理规律,做好相应的工作:

(1)恰当定位。品牌建设应从目标消费者出发,根据他们的主导需要来确定产品的核心概念。只有迎合消费者需要的品牌,才能进入消费者的深层加工路线,达到品牌回忆水平。

(2)合理设计。给品牌创作一个易识易记的名称和简洁独特、富有内涵与冲击力的视觉识别系统(VIS),有些品牌还可推出形象代言人,帮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这个品牌。

(3)整合营销传播,即把企业的一切传播活动,如广告(电视、平面、广播、DM、HDP)、促销、公关、新闻、直销、CIS、包装等,进行一元化的整合。让消费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某一品牌的一致信息,从而使他们对品牌达成最大限度的认知。

二、品牌联想度及广告策略

每当提起某品牌时,消费者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与该品牌有关的特性和形象,这就是品牌联想(Brand Association)。品牌联想度是对某品牌能够产生联想的人数及其联想水平。

从心理机制上看,品牌联想是建立在品牌认知的基础上的。而且,消费者只有对品牌及其产品的功能、特性、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等有了深刻的认知,并达到了品牌回忆水平,这些信息才可能在大脑皮层产生广泛的联系,形成网络系统,产生品牌联想。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品牌联想特指由于对品牌有好感而产生的积极联想(Positive Brand Association)。如提起“农夫山泉”就联想到“有点甜”。

提高品牌联想度,关键要在消费者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我们可从主、客观两方面做好品牌形象的塑造工作。

(1)突出品牌的客观特点。

即通过创新手段使品牌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对消费者具有特殊意义的特质。这主要是指产品质量及其特色。它应该与消费者的利益相吻合。例如,潘婷在深入了解消费者在头发护理方面的需求后,确立了“健康亮泽”的品牌定位,并贯穿到市场推广的每一环节,使消费者在接触品牌时也接触到品牌的这一特质。通过各种传播手段的强化,使品牌与其特质在消费者大脑中形成了牢固的联系。使消费者一想起潘婷就联想到“健康亮泽的头发”。

(2)赋予品牌一种主观特性。

即通过品牌推广赋予品牌“后天”的心理特性,使品牌“个性化”。具体办法是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手段宣传品牌的文化价值、象征意义或情感效应等,从而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心理图式。如“红豆”牌衬衣,在广告宣传中突出“红豆最相思”的主题,把对亲人和朋友的相思与眷恋,这种自古至今人际交往中最常见而又最珍贵的情谊融于品牌中,当消费者看到、听到或想到“红豆”牌时,就会联想到“相思”,倍感亲切、温暖,从而引起购买动机。

三、品牌美誉度及广告策略

品牌美誉度(Brand Praise Levels)是指目标消费者对品牌的赞美和提倡程度。它可以从指名购买率和品牌推荐率两方面来测量。

品牌美誉度形成的心理机制,表现为当顾客尝试购买后,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根据自己的期望对商品进行评价。如果该品牌产品的可感知效果与顾客的期望值相匹配,顾客就会满意;如果可感知效果超过期望值,顾客就非常满意;如果不符合期望值,顾客就会不满意。这些体验都会影响顾客下一次的购买决策,并且他们会把对该品牌的好感或恶感告诉他人。满意的顾客不仅会变成反复购买者而且会成为品牌倡导者。他们热衷于向他人诉说该品牌的好,对品牌有利的信息就会不胫而走。良好的市场信誉就在这种口碑中不知不觉地建立起来。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赞誉越来越普遍,产生品牌偏好的人就越来越多,品牌的指名购买率也随之上升。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采取以下策略提高品牌美誉度:

(1)实现顾客满意。

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提供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 Delivered Value)是实现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赢得赞誉的根本途径。顾客让渡价值可以看作顾客的“利润”。它等于整体顾客价值与整体顾客成本之间的差额。整体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整体顾客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神成本。增加顾客让渡价值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整体顾客价值;二是降低整体顾客成本。

(2)培养意见领袖,促进人际传播。

最先购买该品牌的一批消费者,对品牌形成了某种看法,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需要,总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对新购品牌的意见告诉别人。这些以非正式形式向别人提供品牌意见、影响别人的品牌选择的人称为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如果意见领袖对所选品牌有好感,品牌就被传为佳语,有口皆碑地散布开来。而且,这种口头传播对品牌选择者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它比广告轰炸要有效得多。

四、品牌忠诚度及广告策略

品牌忠诚度是指忠诚于品牌的人数及其对品牌的钟爱程度。它可用定牌购买顾客的数量及其定牌购买的持续时间来衡量。

消费者品牌忠诚(Brand Loyalty)形成的心理机制是:消费者在品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试用感到满意,从而对品牌产生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广告及其他营销手段的强化,会引发再次购买行为。当顾客又获得高度满意时,先前的肯定态度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增加重复购买和重复使用的动机和行为。顾客对品牌的积极态度进而发展成品牌信念。这时消费者对品牌不仅有一种理性偏好,而且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形成依恋感,这就是品牌忠诚的表现。

由此可见,品牌忠诚来源于顾客对品牌的积极评价,而评价往往发生在购买之后,因此,企业销售并不是营销的最终目标,销售之后的营销行为与导致销售的营销行为一样重要。销售之后,营销者要进一步发展忠诚营销项目——顾客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即发现或培养一批核心顾客群,并建立顾客管理数据库,收集、分析和利用核心顾客各方面的情况,包括顾客的人口学信息、需要、偏好、收入状况及个人生活方式等。然后据此提供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服务,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特殊的服务,满足不同顾客的特殊需要,以此维系品牌与顾客长期良好的关系,实现品牌忠诚。

研究表明,企业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来自一小部分忠诚的用户;获得一名新顾客要比维持一个老顾客多付出五倍的代价。品牌忠诚度的每一次提高,都会导致品牌利润的大幅增长。因此,提高品牌忠诚度是企业实现持续利润增长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

品牌 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五因素模型 品牌定位 品牌设计CIS设计MIS设计

BIS设计VIS设计 品牌传播 品牌评估 品牌管理 品牌延伸 品牌知名度 品牌联想度 品牌美誉度 品牌忠诚度

[本章要点]

21世纪是品牌至上的时代,品牌在现代竞争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品牌的定义很多,不同的定义也反映出对其理解角度的不同。

品牌个性是指将一个品牌想象成人时,这个“人”所具有的个性。“大五量表”是目前测量品牌个性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

品牌的塑造与管理包括五大步骤: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评估及品牌管理。

品牌设计包括品牌名称设计和CIS设计。设计的过程应遵循相应的心理原则,避免走入品牌设计的误区。

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发展程度可以从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度、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四个阶段得以体现,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广告策略。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商标与品牌的关系。

2.谈谈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下品牌个性结构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3.列举几个你认为较为成功或失败的品牌名称或标志,并对其进行分析。

4.品牌延伸可能对母品牌带来怎样的利益与危害?

5.试述品牌的心理机制及广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