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7828300000049

第49章 林则徐日记所见广州至香山的水道路线

广州至澳门内河水道所经过的海关站已如上文所考,但是除粤海关总署和澳门总口以外,只涉及西炮台、紫坭、香山三个海关站,沿途还需要经过哪些地方不是十分清楚。所幸钦差大臣林则徐在道光十九年七月(1839年8—9月)曾与两广总督邓廷桢从广州前往澳门视察,其中初七、初八两日从广州南下至香山是取道水路,正是广州至澳门内河水道的香山县城以北路段,而林则徐在二十七、二十八两日从香山县北上赴虎门时,其中从香山至石壁间之水路大致也是走的这条内河水道的一部分。林则徐在日记中对其往返这条内河水道所经地点详有记载,其中某些地点为《中国丛报》所无,正可补缺,兹节录如下,以便讨论:

初七日,庚子(8月15日)。晴。早晨对客……申刻起程,与邓制军同赴香山,将军、都统、中丞、榷使俱送於天字码头,叙谈片刻,即开舟,司道以下送於凤凰冈。舟向南行……夜,长行未泊。

初八日,辛丑(8月16日)。晴。晨过紫泥,即沙湾(原注:有盐关),自省城到此七十余里。又过潭州、大小黄埔、横泾、广口,县、协皆来迓。戌(原文作“戍”,误)刻抵香山,登岸,住城内丰山书院。计自省城水路至香山二百一十里。

二十七日,庚申(9月4日)。寅刻行,黎明过平迳岭,巳刻至香山城,即登舟,行李皆在舟中,遂开行,赴虎门。未刻过横泾,计四十里。酉刻过大黄圃(原注:有墩台,村市大),则又三十里矣。上灯后过容奇头、潭州口,皆顺德所辖。又过乌珠,稍停复开。夜,长行,五鼓过紫泥。

二十八日,辛酉(9月5日)。晴。黎明过何滘,又过陈村,午过石壁,距省约三十五里。中丞遣弁来,府、县遣丁来。遂折而东,申过黄埔,见花旗国及琏国夷船六只泊此。又过鱼珠、乌涌。申酉之间,西风颇顺,闻由狮子洋行,比内河少行一百里,遂趁顺风放洋,舟不颠簸,黄昏收入斜西口,河势湾曲,晚潮已落,舟行仍缓。是夜四鼓甫抵虎门镇口。

从上述记载可知,道光十九年七月初七、初八两日从广州南下至香山,先后经过天字码头、凤凰冈、紫泥、潭州、小黄埔、大黄埔、横泾、广口、香山,涉及地名9个;二十七、二十八两日从香山北上至石壁,则先后经过香山城、横泾、大黄圃、容奇头、潭州口、乌珠、紫泥、何滘、陈村、石壁,涉及地名10个。初七、初八两日从广州南下至香山要比二十七、二十八两日从香山北上至石壁时航行的水路长,但所记地名反而少一些,有些地名也不十分准确,笔者推测除了夜行未泊以外,大概也与作者是第一次经过,不太熟悉沿途情况有一定关系。通计两次出行,在广州至香山的内河水道段实际上共涉及地名14个,由北而南分别是天字码头、凤凰冈、石壁、陈村、何滘、紫泥、乌珠、潭州(潭州口)、容奇头、小黄埔(圃)、大黄埔(圃)、横泾、广口和香山城,比前引《中国丛报》多了不少地名,兹分别考证如下:

天字码头:在广州城南永清门外苍前直街(今北京路南段)南口,位于五仙门外粤海关总巡口码头之东,为省城广州城南珠江水道(当时亦称省河或北河)上重要之码头,今仍如此。林、邓初七日赴香山,“将军、都统、中丞、榷使俱送於天字码头”,显然出于官场礼仪。

凤凰冈:今广州市海珠区凤凰冈一带,今其西北有广州港务局和洲头咀码头。清时凤凰冈码头当为由白鹅潭以南珠江南水道北口南下虎门、澳门等地之重要码头,林、邓初七日赴香山,“司道以下送於凤凰冈”,亦是出于官场礼仪。

石壁:今广州市番禺区境之石壁,陈村水道在西北呈西南—东北流向,通于三枝香水道。其地似在大黄滘水道南段(程鹏所绘的《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之《广州口图上》作“马口溪”)与陈村水道北段(《广州口图上》作“哈密而登溪”)合流之处。林则徐二十八日北上时经此地东去虎门,初七日南下时的日记中未见,乃夜行未泊所致。

陈村:今佛山市顺德区北境之陈村,位于石壁之南,陈村水道在其东面大致呈西北—东南流向。林则徐初七日夜过之未记。

何滘:当在陈村之南,紫泥之北,近陈村水道。林则徐初七日夜过之未记。

紫泥:今广州市番禺区与佛山市顺德区交界处,市桥西南8公里的紫坭,清时设有粤海关挂号口,地属沙湾巡检司,林则徐谓“即沙湾”,当本于此。紫泥为广州至澳门内河水道所必经,但从紫泥由沙湾水道东出也可至虎门。林则徐初八晨过记之,二十七日夜过之亦记之,足见该地之重要。

乌珠:当即顺德县(今佛山市顺德区)北境之乌洲,旧属番禺县,同治十一年(1871)刻本《番禺县志》的《县境全图》上有标绘,宣统《番禺县志续志》也有记载,盖因林则徐不谙粤语读音而误记。其地位于紫泥之西南,两地隔潭州水道(顺德水道)相对。此地与紫泥近,林则徐初八日晨过之未记,但二十七日夜在此地曾短暂停泊,故见于日记。

潭州(潭州口):潭州在程鹏所绘的《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之《广州口图上》中有清晰标绘,位于顺德县东南,为略呈西北—东南向的窄长大沙洲,其上有潭州山,洲西南侧之水道称潭州水道(今亦称为顺德水道)。潭州口当指潭州水道(顺德水道)与容桂水道交汇处。林则徐两次经过皆记之,亦见此地之重要。

小黄埔:当即今顺德南境容奇镇东之小黄圃,位于容桂水道南侧。林则徐初八日过之有记,二十七日夜过之未记。将“圃”记作“埔”,或为误记之故。

容奇头:当即今顺德南境之容奇镇一带,位于顺德支流与容桂水道交汇处。《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之《广州口图上》作“容基”,并标注有“砲台”。林则徐二十七日夜过之有记,初八日记中未记,或是直接从小黄圃南下未经此地。

大黄埔(圃):在容奇之南,即今中山市北境黄圃镇一带。《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之《广州口图上》标有“黄浦营盘”,当有驻军。今黄圃镇有港口,控扼黄圃水道。大黄埔(圃)容奇头和小黄埔(圃)似当有南北向支河直接相通,不必西经今南头或东凤一带。林则徐两次记之,亦知此地相当重要。但在其日记中,初八日记作“大黄埔”,二十七日记作“大黄圃”,亦显示出作为外地人的林则徐,对于香山地名的准确认知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

横泾:当即今中山市阜沙镇政府南1.7公里处之横迳。据说1835年建村,因在横迳河东岸而得名。横迳河,因属南连小榄水道、北接阜沙涌的横向水道,故名。清时大黄埔(圃)与横沥似当有支河直接相通。林则徐亦两次记之,当亦是水道冲要之地。

广口:颇疑即今中山市北境之港口,亦林则徐不谙粤语读音而误记。今中山市港口镇区之港口,在石岐北7公里处,明宣德年间(1426—1435)形成聚落,清末发展成圩。因当时为石岐至广州必经的重要港口,故名。港口河北起港口咀浅水湖,南流,在石岐北面的沙咀一带注入石岐河。港口为从小榄水道转入港口河、石岐河而至香山县城必经之地,其地为香山县城北面之门户和重要的水道交通枢纽,故林、邓初八日赴香山至此地,香山“县、协皆来迓”。二十七日林则徐从香山北上必经之而未记,或行程匆匆所致。

香山城:在今中山市区。城西石岐河侧畔有港口(清代地方志中记作“县港”),粤海关在此设有石岐口,其地与广州城一样也有一个“天字码头”。城内有丰山书院,林则徐初八日以钦差大臣身份驻节香山县时即住在丰山书院。二十七日林则徐从此地登舟北上,日记中亦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