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家时因为目睹世间“生、老、病、死”现象而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发现人生处处都是苦,为了能替众生找到一条离苦得乐的解脱之道,最后星夜离家出走了。
在菩提树下证得实相后,佛发现之前关于人生的种种认识原来都是建立在假相基础上的,一旦体认了实相,这些认识就被彻底颠覆了。依照实相构建起的世界观是“佛”对世界的认识。在佛的眼里,这个世界是幻化的,我们的本相是无生灭的,人的痛苦是因为不明生死的实相,只要破了无明证得实相就自然可以得到解脱。因此,在后来的时间里,他老人家做的事就是向世人宣讲他所证到的实相以及证达实相的方法。于是,这个世界就有了“佛法”。
佛灭度后,为了使佛法能够继续流传世间,他的追随者们编注了佛经,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门派和专门的修行场所,佛法的内容也得到了不断充实,同时也有了许多变异,世界上开始有了“佛教”。
佛法是出世间的,它的着眼点是个人的解脱,所以其对世间的规则是超越的。入世修佛,因为不能超越世间的规则,所以比出世修要难得多,但如果修成,其力量也大得多,大小乘佛法的区别也在于此。但佛教是世俗化后的产物,为了满足世人的需求,从一开始就有许多妥协和变通,所以最终衍变成了宗教。于是,真佛法在很大程度上被淹没于种种的说教之中,给世人的修学带来了不便,宗教化的佛教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些人谋生的饭碗或职业。
就实相而言,佛是不灭的、无处不在的,是母光明,我们的自性是子光明,所以任何人只要愿意都是有可能和佛沟通的。
对众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有缘接触佛法,只有如此,才有产生“学佛”这一念的可能,而只要你真心向佛,我们的子光明就打开了,此时,无处不在的母光明就自然会拥抱我们。所以,从原理上说,学佛并不是某些专业人士的专利,传承的意义也不是一些人理解的那么狭窄。
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世间一切都是她的化现,为什么不能直接传法给你呢?心诚则灵,关键是我们要真心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