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类的登月活动一样,佛法修证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这里借用“登月”一词作为题名,介绍一下佛法修证这一古老而复杂的个体化系统工程。
1.关于“月亮”
登月活动的目标是要将人类送上月亮,佛法修证的目标则是要实现修行人证达佛之所证的愿望。因此,“佛之所证”就是佛法修证这一“登月”工程的“月亮”。开展登月工程,首要的事是必须知道月亮在哪里,然后才能研究如何去。关于月亮,人类已经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因此,对于新的登月者,可以借鉴这些资料,来制订他(她)的登月计划,提高登月活动的成功率。相似地,佛法修证也是一项已有众多前行者经验的活动,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是相当丰富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整理成便于应用的指南。下面列出的就是我们提取整理的关于“佛之所证”的信息资料。
按照《楞伽经》的说法,佛与外道的不同之处就是佛内证到了“自心现量”,即“自性”化现为“自心”的过程,彻见空性。因此,知道了“自性”(“佛性”、“如来”等)的实相和“心”与“性”的关系,从此不受种种现量境界所惑,获得了究竟的智慧解脱。
关于“自性”实相,《金刚经》里是这样描述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而《六祖坛经》里六祖慧能悟道后的说法是这样的: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五祖听了六祖所言后确认他已悟本性,又嘱咐慧能: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这里所说的“本心(自心)”也就是我们的“心相”,它是“自性(佛性)”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外投影于三界时,向个体化现的第一个阶段(第一重状态),也是个体认知“自性”所必须经过的最后一道关。如果将“自心”作为“佛性”来认知的话,个体就不能从“自心”的现量境界中透出,不能证到真正平等的境界。
从修证的现量角度来看,“自心”是一种由“空”(“自性”)而生的力量(生命力)所显现的一种“自我”的能量存在形式,是可以借助肉体感知的。对“自心”的感知是一个由“粗”(“浊”)到“细”(“清”)以至于“空”(“灵”)的过程。
对“自心”的界定可以从超越第七识开始,即个体超越或破了第七识后所现证的境界或存在形式,就可认为是“自心”的状态。然而,虽然都是“自心”状态,由于个体感知能力或修证功夫的差异,境界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自心”进一步向“下”投影或起用的方式就落于见、闻、觉、知的范畴了。
如果它作用于“心脏”,就有感知的功能;
作用于大脑,就产生“我”的概念或“意识”,能进行思想,拥有智慧;
作用于眼、耳、鼻、舌、身,就使人体的这些感官有了相应的分辨色、声、香、味和触的功能。
如果执其为实,认作是“真我”,第七识(“末那识”)就会产生,并随着执持的强化,逐渐堕入“意识”或第六识的境界。
现证“自性”和“自心”的人,都生活在“自心”的现量境界中,但前者不执于“自心”境界,自由往来于三界众生的不同境界而不染,而后者则陷于其中不能超越。
2.准备(前行)
清楚了目标之后下一步要做的事就是资粮的准备,佛法修证的资粮主要就是所谓福德两个方面的资粮。即:有修佛的福报和修佛的品德、资质。
而福德资粮积累的方法,按传统佛家的说法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你的德善之行圆满,你就会具足财、侣、法、地四大修行条件,可以开始准备上路了。
3.上路
修证佛法的入门方法很多,从原理上来说无非是通过某种训练方式,使自我的意识能够定下来,或止于一点,达到所谓“万念归一”的状态。但也有一些上师有能力可以帮助修行人跳过这一步,直接超越意识。
通常的建议是先根据自己的缘分,尝试你有机会遇上的各种修行方法,然后在其中选一个你自己有感觉的方法坚持下去,最终达到能使意识初定于一处的功夫境界。
虽然这一阶段的方法很多,但随着功夫层次的提升,各种方法的差异性会逐渐减小,最终所有的方法都将简化为如何将意识系于一点的技巧。从功夫层面上来看,“双盘”条件下也能使“念头”有在某处保持片刻(久一些更好)的能力,是行者进入下一阶段修行的基本条件。
应当说明的是,在这一阶段讨论的所谓“止”或“定”都是意识(第六识)层面的事,从体验上来说主要是大脑的作用范围,是第七识作用于大脑的产物。此时,行者对“我”的感知仅停留于脑部,对其后台第七识的存在是没有认识的,所有的修行和功夫体验都是以意识为中心投射出来的现象。
4.入门(破初关、净土世界)
超越或透过意识是佛法修证开始“入门”的基本前提。当行者有了能在双盘条件下将意识初定于一处的基本功夫后,就可尝试超越意识的训练。
具体的训练方法推荐如下:
(1)方法1
●在意识所定之处慢慢放松,直至自身产生内在的“振动”;
●认识并体验这种“振动”,待“振源”慢慢地上升到头部与意识相重并逐渐扩展振动波传递的范围;
●借助这种内在持续的振动力量,使意识瓦解,实现对意识(第六识)的超越。
(2)方法2
●做吐气练习(气从鼻出),体会呼气时身心的反应,注意每次呼气运动带起来的体内能量的起势变化;
●细细体会呼气动作产生时的起、平、歇过程,注意体察呼气至尽时随呼气之势而产生的不同于呼气动作本身的能量运动;
●当能体会到这种随呼气而起伏的能量运动后,将关注力从粗重的呼气运动渐渐移至细微起伏的能量运动上,最终落在能量运动受阻的地方,注意体会此处能量遇阻时产生的“振动”;
●不即不离地保持对这种“振动”的体察,随着这种“振动”力对能量障碍点的化解,产生振动的“振源”会在体内逐渐上移,当这种能量上升到头部并最终突破意识点时,超越意识的功夫就自然达成了。
(3)方法3
将意识专注于所定之处不放(座上座下24小时连续),然后全力透入,直至最终透出。
(4)方法4
同方法3,将意识专注于所定之处不放(座上座下24小时连续),等待外缘,如果机缘巧合有不期外力恰能与定境共振,则刹那间定境破碎,直接趋入“本地”。
(5)方法5
上师利用自己的功夫,将行者从意识层面的定境中带出来,帮其去掉意识层面的缠缚,直接证入所谓“本地”境界。
除最后一种方法外(方法5),上述训练均需假以时日才能有所成就,尤其是最后超越意识的刹那,一般而言很难预期,我们能做的只是持续的练习,不断熟练具体的操作,逐渐形成条件反射,最后熟能生巧,从具体的操作中解脱出来,直接专注于定境本身,然后等待机缘或通过自身的功夫实现最终的突破。
从体验的层面上来说,超越意识后最直接的感受是束缚自我的“能障”被冲破了,与外在环境完全相溶,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变得亲切、鲜活了,知道了如何用“心”去与自然万物沟通交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渐开始有了全新的认识,行者的生活与之前相比将有一个升华,开始有享受人生的条件了,心地的净土世界也开始展现。禅宗祖师“开悟”的案例里,有许多这方面的描述可资借鉴。
超越意识对佛法修证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过了这一关修行才算正式上路。超越意识意味着原来以大脑为观察起点的认知方式升华成了以“心”为起点的认知状态,这对行者而言是一种未曾有过的经验,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熟悉,并在这一新的境界中开始下一步的修炼。
5.认识第七识
超越意识以后,我们与外在世界的隔阂打破了,自我身心与外界的“能障”消失了,外在的宇宙世界和自身的肉体、能体与“心相”融于一体,只有密度上的差别,相互间的交流和转化有了可能,我们可以利用“心”力带动能体来改变肉体的状态,使肉体内存在的一些物质转化成能量,也可以使能体从低能态转化成高能态,最终使不同世界的密度差减少以至消失。所有这些都是进入这一境界后我们可以做也应该做的训练,但另一方面,我们同时还应该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对第七识或“我”的认知。
对“我”的认知是通过“我”的作用来实现的。具体方法推荐如下:
●在当下的状态起观,所有能被你观察或体认到的现象或觉受都是对象,细细地体验“观”的过程,尝试着分清所观(对象/客体),再由所观之对象返观。
●通过“观”(主体→客体,知觉外放)与“返观”(客体→主体,知觉回收)的来回练习,最终由客体退至或“定/住”在相应层面的主体(裹了层层“我识”的“我”),然后在新的层面上重新开始起观并进行前述主客的分别。
●通过逐层返观,将第七识外所裹的所有“我识”都剥开,这时如果继续“返观”就会进入一种“自我”将要瓦解或毁灭的临界状态,前述“返观”的操作已无法进行了,需要转成下述练习方法。
●通过“观”的功夫,最后渐渐聚于“自我”本身(一种作意所构造的境界),于此境界反复进行“自我”的“觉起”、“觉灭”操作或作用(觉起:“自我”从无知到知的过程;觉灭:放下(松)“自我”,从知到无知的过程。),在起灭的过程中体认“自我”的产生过程,直到机缘成熟最终体证到“自我”是由“空”而起的,如果进入“空”中,则“自我”就“化”掉了,而一有感应即刻现起为“我”。所谓的“自我”,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我们执“空”为实有而幻现出来的。至此,习练者对第七识有了切身的认知,对它的执著也就自然放下了。
认知或体证第七识的过程,是对自身能所或主客细细分别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最终达到了认清“自我”的目的,而体证了第七识之后,由于认识到第七识后台的存在,所以原来以“自我”为根基构建起来的世界观瓦解了,同时产生了对其后台源头进一步认知的渴望。
从现量的角度来说,证知第七识之前,对身心世界的感知都是以一个无形、无相、但又无处不在的“我”为基础生起的作用。如果强化这种作用,“自我”也就同时得到强化,慢慢变得越来越实,以至构成一个“我”所掌控和营造的境界;而“放下”或“随缘”的起用方式,则会使修行人长期处于超越意识之后的某一状态或境界,丧失了继续深入的可能。当体认到第七识之后,我们对自我身心和外在世界感知的源头就退到了第七识的后台,第七识本身不再作为一个起点,所以也就不再作为一个真实的“自我”而存在了,但此时虽然已现证了第七识源于第八识的道理,知道了“水波”是“水”所形成的,可还没有能力或功夫从“水波”的状态返回“水”的本体。
6.证入第八识
证入第八识就是由第七识返入第八识的意思。体证了七、八识关系以后,对自我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这时所有向上的修行问题就变成了一个,那就是如何证入第八识;而向下的修行方式则一如之前,只是作用的源头起于第八识或“空”了。由七入八的方法如下:
●不断进行上述“觉”或“我”的“起”、“灭”练习,体会“起”、“灭”的状态变化。即通过“波浪”的起灭,体会呆在“波浪”上随着“波浪”起灭的差别。
●慢慢从“波浪”上进入“波浪”中。
●在“波浪”中,通过“顺势推助”的方式强化“波浪”的兴起,最后使“波浪”完全展现出来充满整个空间。此时,原来呆在“波浪”上时所体会到的“觉”从“自我”后台升起的方式,转变成了在水的“本体”中全方位升起的方式。至此,我们实现了由第七识证入第八识的目标。
从现量的角度来说,证入第八识前后的主要差别在于,未证入前,“自我”“知觉”的升起是从某一方位(一般从后面)起来的,而证入之后,这种“知觉”的升起是全方位或全体的。
7.证主体之空性
由于习性使然,在前面所有阶段(破意识、认识第七识和证入第八识)的修证中,我们从前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实际体认的都是境界或状态,所描述的也都是知觉范围内的现象,是水的不同“相”(“波浪”、“本体”等),是“自性”向下的种种投影或化现。证主体之空性,就是要在第八识的“相”中体证到超越“自我”见闻觉知的“自性”或“佛性”,不再受种种境界(包括“涅槃”境界)所惑。
证知空性是见地与功夫(理与事)并重的事情,由于空性已超越了我们的见闻觉知范围,所以一切的一切到此都无能为力了,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只能勉强用间接的方式来做些近似的描述。
日常生活中与“空性”最接近的代表就是“电”,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见闻觉知直接体证到“电”的存在,但却可以通过“电”的作用或起用来真切感知到“电”的存在。例如,利用灯通电后发光的现象来认识;利用发动机通电后能转动的现象来认识;利用电炉通电后能发热的现象来认识,利用人体直接接触电后产生触电的现象来认识,等等。对空性的认知也相似,我们可以利用空性(相当于前述的电)投影到三界(相当于前述的灯、发动机、电炉、人体等)后的种种相(相当于前述的光、转动、热、触电等现象)来体认它。
由于我们自身就是一个可以用来反映空性投影的对象,所以以自我的身心来感知空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从体认现象(相)的习惯上超越出来,通过“作用”和表面的“现象”直接认识隐于其中的空性。
具体做法还是从自心的起灭练习入手,直证自性化现自心的过程,并在所现自心境界中直认自性,实现从第八识的体相到绝对空性的超越。
证知空性之后,才真正跳出了三界,原来关于人生的所有困惑自然化解(实际上是发现了原有问题的根基不存在了),虽然仍生活在三界之内,但此心已得到超越,不再执著于任何的境界或我相,空性的力量已开始滋润并转化我们的身心。
8.遍证空性(登月)
遍证空性就是在种种境界中都能体证空性或佛性,与前述通过自心现量,在自心化现的境界中体证自性,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功夫的提高,对空性的这种直接体证已从一己之身外推至一切处,从而真正体证到了众生平等、境界平等。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9.结束语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从最基本的概念和定义出发,以实际修证所涉各个层次的现量体证为主线,一路上来,直趋本源,将佛法修证的全过程以最简明的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直白的描述,对现代人理解和认识佛法修证的巧要应该是有益的,也是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
文中所述的内容是作者多年研习的心得所在,是可操作的,希望有缘的读者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修证之路,了结宿世的心愿。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