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嘉典
7839000000013

第13章 佳节筹备(6)

桓景进了山,千峰万峦,不知仙人住在哪里,他不辞劳苦,翻山越溪,到处寻找。一天,他正走间,忽见面前停着一只白鸽,那白鸽不住地向桓景点头示意,桓景不知何意,也向白鸽致意。白鸽见后忽然凌空飞起,到了不远处又落下,还是不住地向桓景点头。桓景走近时那白鸽又飞了。于是,桓景明白了,白鸽是在给自己做向导。便随着白鸽一直走,待翻过几座山,一片仙境展现在眼前。苍松翠柏间,一座巍峨的古庙,庙前门匾上写着“费长房仙居”

五个金字。那白鸽丢下桓景,在庙院上空欢叫盘旋。桓景来到庙前,黑漆大门紧闭,他虔诚地跪在门外,不敢惊动,一直跪了两天两夜。第三天,大门忽地开了,只见一位白发银须的老人笑眯眯地说:“弟子为民除害,心诚意切。随我进院吧。”桓景得知这即是费长房大仙后,又拜了几拜,跟着师父进院了。

桓景进殿拜过师父后,费长房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刻苦练武,晃眼过了一年。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他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日,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普渡众生,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你让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古柏上的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家乡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费长房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众老乡亲登上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告诉大家,随身带上,温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每人呷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就不染瘟疫了。他在山上把乡亲们安置好后,自己便带着降妖青龙剑,返回家中,独坐屋内,专等瘟魔来时交战。

不一时,只听得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冲出水面,奔入村庄,各家各户乱窜,却不见人影。抬头一看,人们都在高山上欢聚,瘟魔窜到山前,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异香醉腑,不敢再近前登山。于是,又转身回村,只见一人正在屋中端坐,便吼叫一声向他扑去,桓景看那瘟魔扑来,急忙持剑相迎。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桓景不过,拔腿想溜。桓景“嗖”一声把降妖青龙剑向瘟魔抛去,只见青龙剑闪着寒光,穿心透腹地把瘟魔扎倒在地。

桓景杀死了瘟魔,为死去的父母报了仇,为乡亲们除了害。自此以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桓景剑刺瘟魔的事作为佳谈,此事很快传开,此后,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为取吉利和避灾祸,就纷纷带上菊花酒,臂插茱萸,外出登高。久而久之,登高的风俗就兴起来了。于是,人们又把这一天称为“登高避难节”,后来人们简称为“登高节”,风雅一些的人士就称之为“登赏节”。

七、腊八节

相传从周代起,我国民间已普遍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了。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蔡邕《独断》:“腊者,岁终大祭。”古代农业社会,一切的风俗习惯都免不了与农业生产发生关系。农民的生活,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较忙的,只有在冬藏之季是比较空闲的。所以,人们常于大收成之后的年底,举行盛大的祭典,大拜天地祖先。根据传统崇敬祖先的伦理观念,自然首先想到的是祭祀祖宗了;同时又想到农业的收成,并不是单靠人力,而是靠着风调雨顺,以及许多神灵的帮助,当然也应该祭祀一番;进一步再想到为了祈求来年避免厄运,驱除不祥,获取丰收,也要有一番祭祀仪式。因为要祭神祀祖,便得去猎取野兽。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史记·秦本纪》中就有“惠文君十二年初腊”的记载。因为腊祭在十二月举行,这样,沿袭下来,就把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了。据文献资料所载有:一为先啬神,祭神农;二为司啬神,祭后稷;三为农神,祭古时田官之神;四为邮表神,祭始创田间庐舍、开道路、划疆界的人;五为猎虎神,祭其吃野鼠野兽,保护了禾苗;六为坊神,祭堤防;七为水庸神,祭水沟,八为昆虫神,祭以免虫害:共为八种。

传说,汉代以前,腊祭虽都在十二月,但日子并不固定,有时在月初,有时在月底。隋杜台卿《宝烛宝典》说:“汉以戌日为腊,魏以辰,晋以丑。”后来,人们为了好记,又因多数人订在戌日,戌日又正好是腊月第八天,应上祭祀八神的腊八,到了六朝,就把行祭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了。如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那时,若是祭前猎取的野兽很多,一时吃不完,就清洗干净抹上盐,风干起来,留着慢慢地吃,因为是腊祭剩下来的,所以叫作腊味。现在很多人不一定明了“腊”的来源和本义,但在冬季制作和食用腊味的风俗,却倒是全国一样的。

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从这一天起,人们就准备过年了。民俗又叫小年。每到腊月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吃一顿别具风味的腊八粥,这也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所谓腊八粥,就是以糯米和赤豆、红刺、桂圆、莲心、花生、白果、松子、胡萝卜等熬成的稀饭。最早的腊八粥只是用红小豆来煮。后来,就大不一样了。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粟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腊入粥的用料各地略有不同,大致是用各种米:如糯米、粳米、黄米、小米、玉米、高粱米;各种豆、如赤豆、绿豆、大豆、豌豆、芸豆;各种干果,如红枣、花生、杏仁、核桃、百合、桂圆、莲心、白果、松子等;再杂以蜜饯、果品、蔬菜制成的。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对北京地区的腊八粥作了如下的描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粟子、红豇豆、去皮枣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以稠柔软粘为宜。甜咸均可食。腊八粥流传至今,已成为有趣的节令佳食小吃了。近年,还有人将其制成易拉罐的“八宝粥”,常年销售。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古人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随息居饮食谱》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所以,我中华民族历来有早餐吃粥的习惯。

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吃腊入粥呢?

说起来,它倒与佛教有关。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前是一位王子,他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苦恼,曾遍游名山大川,舍弃王族高贵的生活,寻求人生的真谛。一次走到人烟稀少、十分荒凉的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因饥饿劳累晕倒在地。正好这时,被一位放牧的女子看见了,她便把身边带着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煮熬成粥,一口一口地喂给他吃。释迦牟尼吃了粥后,苏醒过来,精神恢复,跳进尼连河沐浴净身,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得道成佛。从此,佛教徒们便把这一天作为佛祖成道的节日来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就把年终祭日与佛祖纪念日混为一体。每年的这一天,各佛教寺院除了念经拜佛之外,并仿效牧女的作法,取香谷及果实等煮粥以供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但是,腊八粥的起因,我们自有本民族的说法。据古书上说,喝腊八粥原来是和吃赤豆粥辟瘟疫有关。有一本古书《玄中记》,现在已经失传,但书中的有些内容在别的史籍上有引录,其中记载:上古颛顼帝的三个儿子,死了变成疫鬼,专门惊吓人家的孩子,小儿惊风就是疫鬼作祟的结果。古人认为鬼怕赤豆,所以十二月初八腊日这一天用赤豆粥驱鬼。

(传说)

关于腊八粥,民间还另有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泛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吃腊八粥的故事:

相传朱元璋小的时候,家中生活非常贫困,父母亲把他送到财主家放牛。由于财主的刻薄和虐待,他常常挨打。有一次他牵牛过独木桥,桥板太窄,老水牛脚一滑,跌到桥下的溪水沟折断了腿。财主恼怒之下,把他关在一间灶屋里,不给他饭吃。三天三夜,粒米未进。他实在饿慌了,东找西找,想弄点吃的。可是这屋子里,除木屑、草秸和几个缺口的瓦罐外,什么也没有。找了半天,只发现一个老鼠洞。朱元璋想抓一只老鼠来充饥,于是就挖了下去。

不料一挖开,却发现了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芋艿、红枣等,可是每样只有一点点。正好墙角上有个破罐子,里面盛着水。他搬了几块大石头垒成一孔,把罐搁上,将找到的杂粮一并倒进罐里,准备熬粥,可是光有柴草,没有火呀,这难不倒放牛娃。他在野地里经常拿两块小石头擦火烧山。这时就如法炮制,引燃了火,不多时,香喷喷的一罐粥就熬成了。当时他肚子实在饿狠了,所以觉得这顿粥的滋味比什么都香甜。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不消说,连山珍海味也吃厌了。一天,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吃老鼠粮食煮粥的味道来,就叫御膳房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烧了一锅糖粥。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就叫它为“腊八粥”。朝廷的文武百官,看皇上吃这种粥,就学着样来吃。以后在民间也跟着吃,吃腊八粥就渐渐成了一种习俗,一直流传后世。

在各地,早先吃腊八粥的形式,以后逐渐演变成民间一种庆贺五谷丰登的习俗。旧时民间吃腊八粥是以示驱鬼邪,逐瘟疫,庆丰年,讨吉利。有些地方,人们吃腊八粥前,先得盛几碗摆在供桌上,敬神祀祖。祭祀完毕以后,又将它盛出装在食盒或提盒中,分赠亲友。以腊八粥送人,一定要赶早,至迟不得过午。送完以后,全家老小再聚在一齐吃。若有外出未归的人,还得将其一份留出。有的人家,还将腊八粥撒在车、碾、磨上和牛羊马猪圈门上,意思是丰收也有它们的功劳,表示诚意。有的还将腊八粥涂于果树,以期果树茂盛,又说:“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腊八粥,大家都爱吃,不仅大人吃,娃娃吃;连猫儿、狗儿也都吃;甚至于果树植物也都沾了光。农谚有:“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便丰收。”此中寄托了百姓吃腊八粥祈望丰收富裕的纯朴愿望。

腊八粥有较长的寿命,能搁好长时间不变质变味。

就是干了加上水还有粘性,一直可以吃到临过年的时候。

腊月,各地气候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

冬至往昔也是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古代,人们对冬至非常重视。我国从殷周到秦朝,都以冬至为岁首。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宋朝以后,冬至是祭祀祖宗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拜节。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故冬至历来有“亚岁”之称。民间则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民间呼为“冬至节”。

古时有句谚语:“冬至馄饨夏至面。”《燕京岁时记》说:“冬至,民间不为节,唯食馄饨而已。”冬至讲究吃馄饨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朝时,北方匈怒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怒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百姓吃“馄饨”。恨“浑屯”,以祈求平息战乱,而能过上太平岁月。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后来百姓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冬至这一天,有的地方还有“冬至夜吃冻狗肉”的口头禅和“冬至喝老白酒”的习俗。也有人说冬至吃萝卜可以治嗓子痛等疾病。这些民间风俗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总结积累下来的经验,萝卜和狗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冬季常吃对身体健康确有裨益。

“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谣:

未从数九先数九,一九二九冰上可行走。

三九四九掩门叫黄狗。

五九六九开门缩颈走。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民谣是这样的:

一九二九,伸不出手。

三九四九,冻死猫狗。

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除了“数九”之外,古代民间还流行“画九”的习俗。就是用许多有趣的图或文字来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方法。有的画素梅一枝,共画八十一朵梅花,把画挂在墙上,每天用红笔涂一朵,涂完,便是冬尽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