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嘉典
7839000000022

第22章 宴会·社交·野炊(3)

三不问经历。很多外国人强调个人至上和个性独立,他们的经历和个人爱好,纯属个人隐私范围。尊重隐私,就不宜问个人经历,打招呼也要注意不触及个人隐私。中国人见了面,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吃饭了吗?”“你上哪儿去?”“你刚回来?”“你身体好吗?”“你在忙什么?”

等等,以表达对对方的关怀之意。这些问候语在国际交往中都是不宜采用的,以免引起多管闲事或蓄意窥视他人隐私、干涉他人行动自由的误解。外国人打招呼,最常用的是“你好”、“早安”等,进而是说些恭维话,诸如“你今天气色很好”、“你这衣服很好看”等。

四不问收入。在美国、日本等国,一个人的收入可以说是尖端机密,除老板外,各人挣多少钱就连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也搞不大清楚。每个人的收入都同他的地位和能力有关,被外国人视为自己的脸面,所以是免谈的。那些能够反映个人收入状况的服饰价格、汽车型号、住宅大小等问题,也不宜触及。这一点与我们中国是不相同的。中国人谈收入是很平常的话题。

五不问地址。与外国人初交,不应要求对方留下地址,外国人不随便邀请人到家里做客,尤其是日本人和英国人;而留下地址,就不能排除被人找上门去打扰的可能。外国人也很少留家里电话,名片上通常只印办公室电话。如果彼此关系甚密,他会主动把家里的电话告诉你。

此外,在国外,一个人的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生活习惯,往往也被看作隐私,一般也不宜谈及。

②选择共同感兴趣的谈话主题

与陌生的外国人初次接触,一般不要谈得太深太广泛,最稳妥的话题是天气、体育、电影、读书、看报等。如新到一地,也可谈到达当地的感受,相互介绍一下各自国家、城市的风土人情。可以相互介绍各自国家的情况,但不要对别国的内政、宗教等妄加评论,以免有干涉他人内政之嫌。也不要随便议论他国领导人、长辈或身份高的人。如因事去外国人寓所或办公室拜访,可先赞美环境幽静,陈设雅致,然后再谈实质性问题。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会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之感。谈话中对对方的国家和人民一般多说恭维话。

谈到自己时,既不要多讲自己的学历与专长,也不应谈自己的疾病和挫折。关心对方,莫问身体。欧美人的习惯,除非在家庭,关于身体的事通常是不作为话题的。大多数情况下,询问身体,回答的方式都比较固定,一般也理解为问候,而不是真正地询问健康。

交谈时

①距离适当

与外国人交谈,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通常认为相距5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太近了,令人不舒服,特别是与女性谈话;太远了,听不见,也显得冷淡。美国人谈话时喜欢做手势,日本人也许要相互鞠躬,所以太近了都不方便。阿拉伯人谈话时通常站得较近,而且谈话越热烈,离得越近。

②音量适中

谈话声音大小,以对方能听清楚为宜,大声说话,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表现。但声音太低,别人听不见或听起来费力,当然也是不好的。

③姿态优雅

对外谈话,姿态要端庄,表情要自然。如果是站着与人交谈,说话时要挺胸收腹,全身重量均匀地分配于两足,使重心稳定;如果是坐着谈话,以下脊椎抵靠椅背,肩膀平正,腰背挺直。谈话可辅以手势,但动作不能过大,切忌手舞足蹈,更不能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宜面带微笑,但笑有节制,不能纵情大笑。

④区别对象

不同民族,性格有别。各种地位的人有各自不同的趣味。谈话应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语言和口吻,采用不同方式和方法。有时需要说话坦率,毫无保留,开诚布公;有时则需要含蓄婉转,谨慎从事。

⑤先思后言

三思而后言是交谈的准则。每当谈话之前,要有所准备。第一,知己知彼,即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估计,设置自我“警戒线”;对对方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即对对方的民族特点,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心中有数。第二,对谈话本身要稍做思考,即从谈话内容到提问方式、语言、声调等要有个大致的预案,这样才能沉着冷静,应对不慌。

⑥失言补救

交谈中,有时难免失言。应察颜观色,一旦发现触及对方禁忌,或说了有伤情面、有伤尊严、有伤感情的话,要视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弥补。

⑦适时提问

提问是引导话题,展开谈话或转换话题的一个好方法。提问的好处在于:第一,通过发问来了解自己不熟悉、不清楚的内容;第二,把对方的思路引导到某个要点上,对某一个问题作进一步阐述和说明;第三,打破冷场,避免僵局。

⑧围绕主题

谈话应围绕主题展开。在谈话者余兴未尽时,不要提出新的话题,更不要开小差,不能在小范围内谈论另外的问题,切勿因自己感到索然无味,就谈别的东西,强迫别人跟着自己的话题转。

⑨积极参与

交谈是一种双方合作的程序,忌讳两种倾向:

第一,忌一人唱独脚戏,口若悬河,长篇大论。

第二,忌沉默孤坐,一言不发。

交谈过程中,想补充对方的谈话,或联想到与谈话有关的情况,想即刻作点说明,可对讲话人说:“对不起,我想插一句”,或者“请允许我补充一点”,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意见。

语言文明

与外国人谈话,忌说粗话。因为这反映一个人的教养,也影响民族形象。即使是与很熟悉的人谈话,也要多用礼貌用语,如“请”、“麻烦你”、“请允许我”、“让我”、“劳驾了”、“对不起”、“请原谅”,等等。

诙谐幽默

诙谐幽默的谈吐能发人深思并使气氛轻松、融洽。人们在交谈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分歧,以及这样那样的难题,如果针锋相对,往往会弄僵局面,适得其反,因小失大。诙谐幽默是曲折地表达思想的方式,可避开矛盾的锋芒,从而化解各种矛盾引起的紧张情绪和尴尬局面。

交谈禁忌

(1)参加别人的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同某人说话,应等别人说完。第三者参加谈话时,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

(2)谈话过程中有急事需要离开,应先给周围的人打招呼,表示歉意,不能扭头就走。

(3)三人以上在场,不能只和其中一两个人讲话而冷落了其他人。

(4)不知道的事不随便答复,无把握的事不应诺。

(5)不讥笑、讽刺他人,不涉及他人的生理缺陷。

掌握聆听艺术

善于聆听是谈话成功的一个要诀。外国有句谚语:“用十秒钟时间讲,用十分钟时间听。”

为了达到最佳的聆听效果,应该掌握正确的听的方式和艺术。

1.听的方式

听表现为三种方式:

(1)漫不经心地听听时心不在焉,或左顾右盼,或摆弄东西,或不时走动,或不时看表,或处理其他事情。这种听最易伤人自尊心,使说话者不愿再讲,更不愿讲心里话。

(2)批判式地听听时虽然很认真,但却或挑其毛病;或频加批判;或遽下结论,或发出争执。

(3)移情式地听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聚精会神地去听,去反应,去理解,去记忆。

以上三种听话方式,最理想的方式是移情式地听。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对方的要求,获得可靠的信息,融洽气氛,建立友谊。

2.听的艺术

应掌握以下要领:

①不预先存在想法,消除心理障碍,全神贯注地听人讲话。

②少讲多听,不随便抢话、插话、打断别人的话。

③表情和蔼自然,适时恭维对方见解,使对方谈话轻松自如,无拘无束。

④注意听真内容,不过多考虑对方的谈话技巧与谈话表现。

⑤恰当地提出问题,表明你听得很认真,不急于下结论,过早表态会使谈话夭折。

⑥注意谈话者的神态、表情等非语言手段,观其形而知其言。

⑦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身体稍稍倾向于谈话人,同对方保持眼神接触,并面带微笑,适时点头附和,以示同意对方的观点。

〔国外祝贺婚礼〕

婚嫁丧葬在各国礼节中都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中,关于结婚礼节及仪式部分,特别是宗教形式的礼节及仪式部分涉及面广,内容繁多,难以细谈。这里仅就英、美国家在举办婚礼时对客人的要求作一简单介绍。

1.出席者的服装

通常情况下,新娘的婚礼服装决定着新郎的服装及其他参加结婚典礼的新娘、新郎的亲属和诸位来宾的服装。因此,来宾要根据新娘的服装选定自己的服装。另外,从婚礼的时间、地点、规模等方面也可以看出婚礼的规格,可以根据规格确定自己的服装。

(1)男宾

白天举行的结婚典礼上,如果没有特别指定晨礼服,客人只要穿深颜色西装就可以。晚间举行的结婚招待宴上,来宾的服装规格可以比新郎及其亲属们低一些。比如,新郎及其亲属着大礼服(燕尾服)时,来宾可以穿小礼报;新郎及其亲属若穿小礼服,来宾可着深颜色西装。

一般情况下,只有新郎、男性亲属及伴郎的上衣扣眼上才佩带装饰花(多用石竹花)。

(2)女宾

现在女宾穿长礼服出席结婚典礼及婚礼招待宴的越来越少。婚礼上,不要穿嵌有金丝、银线或用串珠装饰的耀眼的服装;也不要穿那种坦胸露背的衣服。色彩方面应尽量避开白色,以免与新娘服装混淆。通常,夜晚多着黑颜色的服装。

一般情况下,女宾戴不戴帽子、手套是很随便的。但是,若在教堂里举行婚礼,还是应该戴帽子。晚间举行的仪式上,一般不戴帽子。是否戴手套,无关紧要。

2.祝贺礼物

(1)选择新娘称心如意的贺礼

在英、美国家里,有这样一个习惯:新娘事前与新郎或母亲进行商量,把希望别人赠送的物品列出清单,送到自己喜欢的商店里,赠送礼物的人到新娘指定的店子里选择适合自己预算的物品赠送,即是新娘称心如意的礼物。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又能达到色彩上的统一。

同一单位的职员结婚时,朋友们往往集钱,买件贵重的礼品,送给新娘、新郎。新娘、新郎的亲属及其关系较密切的朋友也可以赠送现金、商品券或支票。

祝贺婚礼的礼物,名义上都是送给新娘的。因此,即使是与新娘不熟悉的新郎的朋友,也应该把礼物直接赠送给新娘。但是,如果是在婚礼以后送礼物的话,应写新婚夫妇二人的名字,并送至新居。

(2)赠送礼品的时机

只是听到订婚的消息,除亲属及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以外,不必赠送祝贺礼物。得知即将结婚,但没有接到参加结婚典礼及招待宴邀请时,可以不送礼物。当然,赠送礼品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不能绝对地说某种场合可以或不可以。

赠送礼品的最佳时机是在接到请柬后不久。迫近婚礼之日方才送礼,会给对方复感谢信带来麻烦。如未能事先将礼物送到,则不要把礼物直接带到结婚招待宴会上,这会给对方造成不便,应待婚礼以后再送。

生日晚会

生日作为人生的开始之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每逢生日来临,人们都要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举行庆祝活动,借以提醒自己珍惜光阴,同时感激给予自己各种帮助的亲朋好友们。

中国过去把生日庆祝活动称为作寿。有身份的人过生日,要大宴宾客,并接受赠送给自己的寿礼。晚辈前去为长辈祝寿时,一定要给做生日的人磕头。普通人家过生日,至少要吃上一碗寿面。

近年来,受国外影响,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开始以举办生日晚会这种形式来庆祝生日了。但许多人对生日晚会究竟应该怎样开,并不甚明白。

顾名思义,生日晚会应当在晚上举行,地点可以是生日主人的家里,也可以在饭店里订房。

但无论在哪里,都要对现场进行适当地装饰。

生日晚会开始之前,生日主人应站在门口迎接客人,并对每位客人说一句:“感谢光临。”

应邀前往的客人应准时到达。客人们的服饰要美观大方。可以送给生日主人一件礼物,品种视主人爱好或需要而定,但鲜花是普遍受欢迎的。

客人到齐后,生日晚会即可宣布开始。生日蛋糕和生日蜡烛是生日晚会必备之物。生日蛋糕应当是订做的,上面用奶油浇有“生日快乐”的字样。生日蜡烛是特制的,它形状小巧,五彩斑斓。生日蜡烛可提前固定在蜡烛托上,然后把蜡烛插在蛋糕上面。生日蛋糕上所插的生日蜡烛的支数要与生日主人的年龄相对应。通常20岁以下可用一支蜡烛代表一岁,有几岁插几支,20岁的话,可插20支蜡烛。20岁以上者,可用一支大蜡烛代表10岁,一支小蜡烛代表一岁。

生日晚会的程序是:首先,点燃生日蜡烛,来宾向生日主人致祝词,并向他敬酒,生日主人应向来宾致答谢词。其次,众人齐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生日主人应在歌声中用一口气把点燃的蜡烛全部吹灭,来宾应以掌声来烘托喜庆气氛。接着由主人把生日蛋糕切成数份,分给在场者每人一份。再次,大家共同表演一些轻松愉快的节目,生日主人可第一个表演。最后举行交谊舞会。

生日晚会结束后,生日主人应将来宾送至门外,并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

凭吊

外国元首逝世

元首逝世的治丧活动,由于各国制度和习惯不同,做法有所区别,但大致都有如下程序:

发布讣告,宣布志哀期,全国停止各种娱乐活动,下半旗志哀。治丧国除发布讣告外,还由外交部发出照会通知当地各国使馆。与此同时还由治丧国驻外使馆通知驻在国外交部和当地各建交国使馆(也有由治丧国政府直接通知各建交国政府的)。

治丧活动主要有:向遗体告别或瞻仰遗容;接受各界人士吊唁;最后举行追悼大会或葬礼。

吊唁活动一般在灵堂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