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前文明探秘总集
7839500000059

第59章 历史报告:浪花传奇(7)

腰部以下,这座雕像仿佛穿着一件用鱼鳞编织成的衣裳。为了加强这种视觉效果,雕刻家别出心裁,用一串串高度风格化的细小鱼头来象征一片片鱼鳞。根据波士南斯基教授的诠释,这件鱼鳞衣代表的是所有鱼类。因此,“修道僧”这座雕像所呈现的实际上是想像的、象征的“人鱼”。雕像腰间系着一根带子,上面雕刻着好几只巨大甲壳类动物的图形。这使我们更加相信“修道僧”是一条人鱼。当初的雕刻家创造这样的一件作品,意图到底何在?

我听过的一则本地传说也许能帮助我们解开个中之谜。这个神话非常古老,主角是“长着鱼尾巴的湖神,名叫朱鲁亚和乌曼图亚”。这两位神祗的故事和那座人鱼雕像,很诡异地,使我们联想起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神话。后者提到一种水陆两栖的生物。据说,这种生物“才智过人”,曾在史前的远古时代造访幼发拉底河下游的苏美尔古国。他们的领袖名叫翁尼斯或乌安。根据巴比伦南部卡尔迪亚古国的一位学者贝罗苏士的记载:

(翁尼斯)的整个躯体看起来像一只鱼;他那颗鱼头之下长着一颗人头,鱼尾之上长出一双人脚。他的声音和语言十分清晰,跟人类差不多;他的一幅肖像至今仍保存着……每天日落时,他总要潜入海底,度过一整个夜晚,因为他是水陆两栖的生物。

根据贝罗苏士记述的传说,翁尼斯一生最重大的功绩是将文明和教化带给人类:

白天他不吃不喝,总是跟民众交谈,将文艺和科学知识传授给他们。他教导民众建造房屋和庙宇,帮助他们制定法律,向他们解释几何学的基本原则。他向民众示范,如何辨别地上的种子,如何采摘树上的果实。总而言之,他将一切有助于提升礼教、促进文明的知识,全都传授百姓。他的教化普施于海内,为万民所崇奉遵从……

我在古代巴比伦和亚述浮雕上看到的翁尼斯图像。所呈现的正是身穿鱼鳞衣的人物。如同帝华纳科“修道憎”所穿的,翁尼斯的衣裳主要的装饰是鱼鳞。另一个共同点是,巴比伦雕像双手也握着神秘的器物。如果我没记错(后来经过查证,我的确没记错),这些器物和“修道僧”手里的东西并不完全相同,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相似点,令人无法忽视。

卡拉萨萨雅广场的另一尊巨大“偶像”,矗立在高台东端,面对城堡正门。它是用一整块大灰石雕凿而成,气势雄浑无比,身高约9英尺。这座雕像的头颅十分硕大,昂然耸立在宽厚的肩膀上;它那张平板的脸孔毫无表情,只管睁着两只眼眸,凝视远方。它头上戴着皇冠或某种束发带,头发编织成一串串发卷,从肩上垂落下来,飘悬在腰后。

这座雕像身上装饰的图纹也十分繁复,使它整个看起来仿佛浑身刺青似的。如同“修道僧”,它腰下穿着一件用鱼鳞编织成、充满鱼类象征的衣裳,而且手里也握着两件难以辨识的神秘器物。不过,它左手拿的却不是一本精装书,而是一个刀鞘,鞘口伸出一支叉形刀柄。右手握住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像圆筒,中间狭窄,肩部和底部比较宽阔,顶端又再缩小。这个器物显然由好儿节或部分组合而成,但没有人猜得透它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维拉科查人的末日

在本书中我们提到,帝华纳科城当初原本是建立在的的喀喀湖畔的港市,那时,湖面比现在宽广得多,湖水也比今天深100多英尺。目前仍残留的庞大港口设施、码头和堤防(甚至被弃置在旧湖岸线下的大批石材),各种资料都证明,帝华纳科城当初确实是一个港口。事实上,根据波士南斯基教授大胆的估计,早在公元前15000年时,帝华纳科城就已经是一个繁忙的港口,而依照他的推测,卡拉萨萨雅广场就是在那时兴建的。往后的5000年间,这个港口持续繁荣兴盛;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它的位置一直是在的的喀喀湖畔,并没什么改变。

在这个时期中,帝华纳科的主要港口设施坐落在卡拉萨萨雅广场西南边数百米,一个现在名为“普玛彭古”(PUMAPUNKU,意为“普玛门”)的地方。波士南斯基教授在这里挖掘出两座人工疏浚的船坞,中间是“一座真实的、庞大的码头…可供数百艘船舶同时装卸货物”。

建造这座码头时使用的石材,其中一块至今还遗留在附近,据估计它的重量达440吨。

其他石块的重量则在100吨到150吨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巨石是用I形金属栓串连在一起。据我所知,在整个南美洲,只有帝华纳科的建筑物使用这种砌建技术。上回我探访古埃及尼罗河象岛废墟时,也看见这种金属栓所造成的I形凹痕。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十字架符号出现在帝华纳科古代港口的许多石板上。这个图徽一再出现,尤其是在通往普玛门北边的路上,图形完全相同:线条简洁、构图匀称的双重十字架,深深镌刻在坚硬的灰石上。即使根据正统历史学界的推算,这些十字架的历史也绝对不会少于1500年。换句话说,在第一批西班牙传教士抵达南美洲高原之前整整1000年,印第安人就已经将十字架镌刻在石头上,而那个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基督教”这种东西。

我们不禁要问,基督教徒究竟从哪里取得他们的十字架?依我猜,这个基督教图徽的来源,不仅仅是耶稣基督受难的那个木头十字架,恐怕还有更古老的根源吧!例如,古代埃及人使用一个酷似十字架的象形文字来象征生命,以及生命的元气,乃至于永恒的生命。十字架的符号是否发源于埃及?它有没有更古老的根源呢?

我一面思索着这些问题,一面绕着普玛门踱步。这座门矗立在数百英尺长的矩形广场上,附近有一座金字塔形的矮山,山上长满野草。一堆堆巨石散布在广场上,有如一盒被打翻的火柴。根据波士南斯基教授的说法,这个现象是公元前一万年左右发生的一场天灾造成的。这场可怕的灾难摧毁了帝华纳科城:

这场由地震引起的灾难,使得的的喀喀湖湖水暴涨,附近的火山爆发……造成的的喀喀湖的水平面暂时上升的原因,其中一个可能是:坐落在北边,地势较高的一些湖泊,防洪堤突然溃决……结果,大量湖水有如万马奔腾一般往下冲向的的喀喀湖。

波士南斯基教授认为,摧毁帝华纳科城的是一场大洪水。他举出的证据包括:

在冲积层中,我们发现一些沼生植物(PALUDESTRINACULMINEA等)和人类的骨骸混合在一起,而这些人显然是死在大洪水中……此外,我们还发现一种古代鱼类的骨骼,和人类的遗骸共同埋葬在冲积层中……

此外,波士南斯基教授也发现,人类和动物的骨骸散布在:

成堆的石雕品、器皿、工具和各式各样的器物中。这些东西经过一番剧烈的震荡,全都破碎成一团,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只要在这里挖掘一条两米深的壕沟,你就会发现,洪水的威力是如此的可怕。它结合地震的力量,将人类和各种动物的骨骼送到这里,跟陶器、珠宝、工具和各种器皿掺混在一块……一层层冲积土覆盖着整个废墟,沙砾中混合着的的喀喀湖的贝壳。腐朽的长石和火山灰堆积在四周遭绕着墙的地方……

摧毁帝华纳科城的果然是一场可怕的天灾。如果波士南斯基教授的估算正确,这场灾难应该是发生在12000多年前。此后,尽管洪水逐渐消退,“高原上的文化不再兴盛发展,反而陷入了全面的、无可挽回的衰微”。

媲美现代的农耕技术

地震引发的洪水淹没帝华纳科之后,这个地区又发生一连串地形上的剧变,促使这座港市加速衰落。地质的变动首先造成湖水暴涨,淹没堤岸,接着却又产生完全相反的效应:的的喀喀湖的水平面日渐下降,湖面日愈缩小。在往后的许多年中,的的喀喀湖逐渐干竭,帝华纳科城距离湖岸愈来愈远,丧失了它的经济命脉,最后变成孤立荒山中的一座废墟。

同时,有迹象显示,在这段时期中,帝华纳科地区的气候也变得日愈寒冷,不利五谷的生长。气候持续恶化的结果,今天连印第安人的主食玉蜀黍也无法正常生长,就连马铃薯也发育不全。

这一连串复杂事件所牵涉到的各种因素虽然不容易厘清,但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地震引发的山洪淹没帝华纳科城之后不久,大水开始消退,这个地区又恢复了“一段时期的宁静”。然后,慢慢地、无情地,“气候开始恶化,变得异常苦寒。安第斯山区居民再也忍受不了,开始向外大量移民,迁徙到生活比较容易的地方”。

高度文明的帝华纳科居民——当地土著传说中的“维拉科查人”——似乎是经过一番挣扎后才决定离开家园。的的喀喀湖周遭的高原台地,处处充斥着证据,显示这些人曾经使用先进的、科学的农耕技术,以无比的耐心和智慧从事农业实验,试图弥补气候恶化所造成的五谷歉收。例如,最后的研究显示,在远古时代,这个地区就已经有人对含有毒素的高地植物和块茎进行精密的化学分析。这种分析,配合当地人发明的解毒技巧,使营养丰富却含有毒素的蔬菜瓜果再度变得可食。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大卫.布劳曼指出:“这种解毒技术当初如何发展,至今仍未有令人满意的解答。”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古远的时代,某个族群——学者迄今犹未辨识出他们的身份——曾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新近浮出的的喀喀湖水面的土地上,开辟一畦畦波浪式高低起伏的农田。直到1960年,学者对这种忽高忽低、沟渠纵横的田垄所具备的功能才开始有正确的了解。当地印第安人管这种田地叫“哇鲁.哇阿鲁”,遗迹至今仍隐约可见。经专家鉴定,这些田地原本是一个复杂农耕体系的一部分,在史前时代即已完成,其功能“足以媲美现代的农耕技术”。

近年来,考古学家和农艺学家将这儿的部分田垄重建。这些实验田所生产的马铃薯,比最具生产力的传统农田高出三倍之多。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但是,严重的霜害只对实验田造成“微小的损失”。第二年,田垄上的作物又熬过一场苦旱,接着“又经历一场淹没周遭所有农田的洪水”。事实上,这个由远古时代某一神秘民族所发明的农耕技术,看似简单,却十分有效。它在玻利维亚乡村地区的实验非常成功,深受各国政府和国际开发组织的重视,纷纷在世界其他地区展开类似的实验。

全世界最古老的语言

帝华纳科城的维拉科查人留下的遗产,可能还包括当地艾玛拉族印第安人今天所操的语言——根据一些专家的看法,这是全世界最古老的语言。

1980年,玻利维亚电脑专家伊凡.古兹曼意外地发现,艾玛拉语不但极为古老,而且还可能是一种“人工制造”的语言——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刻意创造出来的语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句法十分严谨,语意非常明确,毫无模棱两可的余地;这对一般“自然”语言来说确实是不可思议的现象。这种人工合成的、高度组织化的语法结构,使艾玛拉语很容易转化成电脑演算语言,用来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艾玛拉语可以当成千种中介语言使用。通过电脑演算,一份文件的语言可先翻译成艾玛拉语,再翻译成其他任何一种语言。”

一种表面看来是人工制造的、具有电脑喜欢的那种句法的语言,今天只在帝华纳科附近一带使用——这难道是单纯的巧合吗?今天的艾玛拉语,难道不可能是传说中高度文明的维拉科查人留下的遗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还留下什么遗产呢?南美洲高原上,我们还能不能找到这个古老的,已经被湮没的文明遗留下的其他零星智慧呢?据说,拥有这些智慧的民族,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1万年间,曾经在这个地区建立一连串多彩多姿、丰富无比的文化。也许,就是因为拥有这些智慧,纳兹卡高原上的图形才得以绘制完成呢!也许,这些智慧促使印加人的先辈,在马丘比丘城堡和萨克赛华曼神庙建造“不可思议”的石墙。

北进墨西哥

我心头老是萦绕着这么一幅景象:离开家园的维拉科查人“踩着”太平洋的“海水”,“神奇地消失”在大海中,如同许多传说一再提到的。

这些远遁海外的人到底去了哪里?他们为什么离开家园?在承认失败、远走高飞之前,他们为什么要在帝华纳科逗留那么久,跟恶劣的环境搏斗?他们究竟想在帝华纳科达成什么重大的目标?

在的的喀喀湖畔的高原勘查数星期,往返拉巴斯和帝华纳科之间数趟,我不得不承认,散布在荒野的神秘废墟和首都拉巴斯的图书馆,都不能提供我进一步的答案。至少在玻利维亚,我的研究已经面临了瓶颈。

我不得不转移阵地,往北走,来到2000英里外的墨西哥,继续我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