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7851700000106

第106章 第一百〇 心中默许为“心许”

“心许”有许多同义词,比如答应、应允、许诺、默许等等。那么“心许”又来自何处呢?

“心许”一词,源于《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上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季子,即季札,在这段话中说的:“始吾心已许之”就是心许的来源。那么季札是什么人呢?这么守信用,况且只有两个人知道的没有说出的许诺;况且是自己一把心爱的宝剑呢!

那么,为什么古人称心中默许为“心许”呢?

据载,季札是春秋时代吴国人,他的始祖是吴太伯。太伯与其弟仲雍、季历都是周太王之子。

由于季历很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周文王),于是太王想立季历为王,这样可以传位给昌。太伯、仲雍因此而逃到荆蛮,并像当地蛮人一样,断发文身,表示不愿继位,好让王位让给季历。太伯到荆蛮后,自称为“句吴”,荆蛮人认为他有节义,追随归顺他的有一千多户,尊立他为吴太伯。

后来,周武王消灭殷纣,便千方百计找到太伯、仲雍的后代,封他们为诸侯,一个在夷蛮地带的吴国,另一个在中原地区的虞国。吴国在寿梦继位后国力日益强大,寿梦有诸樊、余祭、余昧、季札四个儿子,其中四子季札最贤能,寿梦死前想传位给他,季札避让不接受,于是由长子诸樊继位。

吴国人坚持拥戴季札为王,季札只好抛弃家产退隐当农夫,吴国人才放弃这个念头。后来诸樊去世,留下遗命要把君位传给其弟余祭,目地是想按序以兄传弟,最后一定要传位给季札,以完成寿梦的遗愿。

由于兄弟们都赞赏季札的高风亮节,都想传位给他,但季札一次次拒绝,共三次让位。后来季札被封在延陵,故号为“延陵季子”,简称“季子”。

余祭四年(公元前544年),吴王派季札出使鲁国聘问,他从聆赏的音乐中,听出各国的兴衰。季札刚出使各国时,曾北行造访徐国国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里不敢说出来,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的意思,但因为还要出使到中原各国,所以未把宝剑献给徐君。等到季札出使各国回来又路过徐国时,徐君已死,于是,季札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季札说:“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记载:“今徐城外有徐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剑于此,所谓不违心许也。”大意是说,现在徐城外有一座徐君墓,是从前延陵季子挂剑的地方,就是所说的不违背内心默许的事情。

历史是一面镜子,季札“心许”千古传诵;社会也是一面镜子,不管是口头许诺,还是“心许”,还是书面的军令状,还是会上发言的承诺,都应该兑现,否则不如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