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7852600000002

第2章 有信任才有教育

在17岁的年龄里,你把我所有的幻想都给打破了,这个损失能拿钱挽回吗?

“谁说我考不上大学?”“凭什么不让我考大学?”2000年5月30日,余婷婷状告北京机械工程学院附中一案在京开庭。余婷婷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学生状告中学侵犯教育权的“全国第一人”。

要说余婷婷的这个案子,话题似乎应该从1998年说起。余婷婷高中在北京机械工程学院附中就读,该校原设有“分流班”。当她读到高二时,在学校分流考试前,老师找到她,对她说:“你不要去参加分流考试了,你还是主动放弃吧。”

当记者询问余婷婷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时,余婷婷回忆说:

“当然记得了!太恐怖了简直!我们学校设立‘分流班’已经三年了,高二的时候我们就在上届分流班的对面上课,看到了那个班就觉得很害怕。在分流之前,老师就劝过我们说,让我们不要去参加分流考试了,还是主动放弃吧,让我们主动签那个《自愿分流申请书》。当时我没想到老师也会劝到我。那天下午上自习课的时候,老师把我叫了出去。当时我说:‘老师,分流考试还没考呢,您怎么知道我过不去呢?’老师说:‘这难度相当大,你绝对过不去。’我问:‘我连0.01%的希望都没有吗?’老师说:‘绝对没有。’我又说:‘老师,您看我这个成绩是在上升的,您应该对我有信心。’老师根本不听,说:‘你别跟我说了,你把你妈叫来吧。’那天特别热,一点风都没有,我就在学校外面等我妈来,看见她满脸都是汗。那会儿离分流考试还有一个礼拜。”

余婷婷说,分流考试两天考了六门课,题目相当难,考完的第二天就公布谁没有过,连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也有两门不及格。而且,考试的成绩还不允许学生及其父母查看。这样的低分给余婷婷后来的转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许多学校都以为她是弱智。

后来,余婷婷班里的36名同学中,有19名被分流。被分流的同学中,有的转学走了,有的费尽周折,以往届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结果竟然有18名学生考上了大学。余婷婷成为北京联合大学学生。

可见,分流虽然给学校带来了高升学率,但是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不公平的,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余婷婷说:

“我觉得这次分流把我的信仰、我人生的追求都改变了。我从小一直想当老师,到高二都这么想,考大学我一定第一志愿报考师范。可是,老师太让我失望了,我不知道如果我将来做了老师会不会也这样做,如果我也这样的话,我觉得那我变得太残忍了。

“我打这个官司,就是想讨一个说法,讨回我的理想,讨回我的尊严。人就有一次17岁,17岁是最爱有幻想的年龄,在这个年龄里,你把我所有的幻想都给打破了,这个损失能拿钱挽回吗?”

显然,类似的故事背后都有深层的原因,诸如教育体制问题、高考的选拔性以及学校内部政策等,陈旧的观念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论什么原因,只要是对学生不信任,这种教育就不仅没有正效应,反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反抗心理,使教育一败涂地。余婷婷把母校告上法庭,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日常生活中,有些教师或父母常常讽刺学生,说:“你要能学习好,太阳就从西边升起来了。”“你这样的孩子,将来就是进监狱的料!”这些尖刻的议论像刀子一样,刺透孩子稚嫩的心,有可能让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之中,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路。

这里,我且不去说18岁以下任何儿童都拥有“受保护权”,有独立的与成年人平等的“人格尊严”,不容许他人侮辱歧视,我只从孩子是具有发展潜能的角度谈起,每一位教师或父母的神圣职责,就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而绝不是封杀他们成长的希望。

20世纪之初,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工读学校时,留下一个经典的教育故事:

当时,来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多是有问题的青少年,偷摸行为更是普遍的现象。其中,一个男生是有名的“小偷”。然而,马卡连柯却将一大笔钱交给他,让他进城采购学校急需的物品。

马卡连柯的决定让学生们大吃一惊:这不是让“小偷”变成“大偷”吗?他拿这么多钱肯定不回来了!再说那个有名的“小偷”,他也大受震撼,心跳不止,他怎么也想不到,有崇高威望的老师会如此信任自己。结果,他比任何人都认真地完成了采购任务,并从此信心大增。可以说,由于巨大的信任,独自携巨款购物一事,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当然,马卡连柯并非盲目行事,他看到了那个学生在进步之中,并分析透了此举会推动其充满信心,还可以激励更多学生转变,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相信孩子愿意学好。试想,当我们面对犯过错误的孩子,是否敢于如此信任他们呢?

怎样真正地信任孩子,将信心传递给孩子呢?提出下列建议:

永远相信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好孩子。每个教育者都要充分相信,没有本质上的坏孩子,并且,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而我们的天职是为其创造适宜的条件。

教育孩子也要守法。建议父母老师都学习一下保护儿童权利的有关法律。在任何情况下,哪怕孩子犯了再严重的错误,也不能剥夺孩子的参与权、发展权、生存权、受保护权等基本权利。

发现孩子“变好”的痕迹。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常常是教育的最佳时机之一。但是,教师与父母此时最重要的不是观察孩子的缺点,而是发现其转变的痕迹,找到孩子进步的点滴迹象,并对孩子进行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