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7852600000072

第72章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他们都死到临头了,还在问我需要什么,他们一点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儿子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东西――平等、自主。

1996年6月1日,全国的孩子都在欢庆自己的节日,然而,就在这一天的夜晚8点多钟,青海省西宁市某中学高三学生卢某,在高考模拟考试之后跳楼自杀了!

6月3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唐钰得悉此事,马上给该校打电话联系采访,遭到校方的极力反对和拒绝。下午4点钟,在当地四家新闻单位的坚持下,校方才勉强接受了采访。

据班主任介绍,卢某在班里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最近的两次高考模拟考试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5月29日进行第三次考试时,卢某自称头痛,监考老师将其座位从阳光照射的地方调到阴凉处。31日,卢某的母亲到学校向班主任周某反映,卢某这两天情绪不好。班主任当即劝说卢的母亲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要设法调整情绪,加强营养。第二天,卢某因身体不舒服没来上课,晚上就“出事”了。

据唐钰报道,记者随后来到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急诊科采访。高军林大夫介绍,卢某是6月1日晚9点多钟被送来抢救的。因失血性休克于6月2日凌晨3点40分心脏停止了跳动。据高大夫讲,卢的父母曾反复说,死者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一直不太好……

该校校长白庆祖对此事发表看法时说,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尽管该校在半个月前还从北京请了一名心理学教授,对师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搞得仍不是太好。当记者问卢某自杀这件事会对学校产生什么压力时,这位校长说,重点中学抓升学率,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是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本身无可非议。另外,卢某跳楼,也不是学校逼的。现在连小学生都自杀,这又怎么解释呢?

18岁的少女卢某无言地告别了人间,这一悲剧自然与心理脆弱有关。因此,当《中国青年报》于6月12日报道此事时,引题即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但是,仅仅以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强弱为依据,能够解释这一悲剧的本质原因吗?换个角度说,学生心理素质低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不知道广大读者是否还记得北京的青年李某?李某已经考上了大学,经医生检查,李某的精神是正常的,并没有患什么精神病。可是,李某却在一天之内分别将身为教授的父母残忍地杀死,并将尸体切掉头颅装箱后扔到了大街上。用李某的交待说:“这种无头尸体难于破案!”

凶手李某从小非常听父母的话,从来没和谁红过脸、吵过架,给人留下文质彬彬的好印象。当检察官审问他杀死父母的原因时,他回答得很平静,并且遵照检察官的命令,有礼貌地点头微笑了一下坐下。从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杀害父母后的负罪感。

当检察官审问他为什么杀死父母时,李某回答:“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家庭对我的错误的管教方式。另一个导致我杀害父母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对我恋爱的粗暴干涉。”“在外人眼里,我的家庭是相当完美的。”

李某的父亲是北京某科研机构的高级工程师,母亲是中国某著名高等理工学府的副教授,姐姐在美国读博士研究生。李某本人也以597分的托福成绩,被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录取,数月后即可赴美留学。正如李某所说,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当今社会谁不羡慕呢!

“可是,谁了解我心理上的痛苦呢?谁又知道我生活在怎样一个压抑专制的家庭环境中呢?”李某讲起在杀死父亲之前,父亲讲的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要求、需要可以对爸爸讲嘛,何必走此下策!”同样,当李某下午用皮带结成一个环套住母亲的脖子时,母亲用很少有的平静口吻对儿子说:“你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完全可以向我们提呀!”儿子却回答:“晚了,妈妈,你们要早这样和我谈话,听我的意见,我也不会走这一步。但是,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讲完这段令人恐怖的凶杀过程,李某说:“他们都死到临头了,还在问我需要什么,好像我只是因为物质上的要求得不到,才去杀他们的。他们一点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儿子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东西――平等、自主。”

从李某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家庭教育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李某说:“我看父母每天工作很辛苦,年纪也大了,希望他们多睡会儿觉,就在清晨刷牙洗脸的过程中,把牛奶煮好了,把早点热好了。可是,妈妈却每每不高兴地说,‘早饭不用你管,有那时间多看看外文比什么都重要。’”“我很喜欢打网球,可是我那只网球拍子却只用过两次,还是新的呢!妈妈不肯让我打网球,让我用跑步的方式来锻炼身体。照他们的话说,打网球时间控制不住就没头了,跑步再怎么跑也跑不过20分钟。”“下午,我看书累了,打开录音机,随着录音唱了一首费翔的《故乡的云》。可是,没一会儿,妈妈就过来了,说,‘该看书了,唱歌唱不出洋博士来。’”“有时,我正专心致志地看书,听到一阵鬼鬼祟祟的脚步声,接着一只手从我背后突然伸过来,翻开我正在看的书,看看下面是否藏着课外书。当我因受侮辱而愤怒时,妈妈的背影便消失在门口……”当检察官问罪犯:“那么,你们每次的争吵都是怎样结束的?”李某回答:“都是我不吭声了才算完。”“他们根本不容商量。”

的确,从表面上看,这些小事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多少望子成龙的父母不也是这样对孩子吗?但是,审查罪犯的人员经过仔细体味之后,竟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因为他们也经历过类似的成长烦恼。检察官感慨万分地说:“我们常常把虐待狭义理解为皮肉之苦,实际上精神的压制摧残同样属于虐待,而且较之皮肉之苦要残忍得多。”

当李某谈到杀死父母之举的诱因时,也反映出父母教育中的问题。如母亲发现儿子与女友散步时,竟不顾大街上众多行人观看,勃然大怒训斥儿子:“你小小年纪怎么干这种事?你现在还没有权利花前月下,你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回家后,尽管儿子讲明了自己的恋爱过程,父母依然坚决不留余地地强调:“你必须马上和XX断绝来往!”父母反复说:“你快要出国留学了,快要去攻读洋博士了。爸爸妈妈当年多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要不是‘文化大革命’……总之,你在事业上没有成功之前,你没有资格考虑这个问题!况且,XX的家庭也不适合咱们这种家庭……”

激烈的冲突以李某表面的妥协暂告段落。但是,可怕的杀死父母的念头萌生了,并经过一个月的周密思考终于付诸行动。

从卢某自杀到李某杀死父母,这一系列悲剧说明了什么呢?

现代社会为人的成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空,现代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却为什么使成才与发展之路变成了独木桥?义务教育本应以国民素质教育为使命,却为什么变成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压力与望子成龙的疯狂观念扭合在一起,便成为扼杀青春生命的凶残魔力,从而使悲剧繁多而漫长。

当众多独生子女家庭构成中国社会的独特风景之时,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专制,往往使孩子留下人格的巨大缺陷,而这几乎是孩子未来命运的真正隐患。

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教育的一致性。其中,社会的影响似乎最让人感到无奈。当您面对一个难教育的孩子时,与其说您面对一个孩子,不如说您面对一个社会。因此,当享乐主义盛行,当弱肉强食走红,要钱不要下一代便成了众多利益集团的行为宗旨。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在受害的痛苦与愤怒中,也有可能演变为害人者。

也许可以说,学校教育中的应试体制、家庭教育中的过度保护及社会要钱不要下一代的商业狂潮,构成了中国当代儿童教育的三大危机,或者叫做“三座大山”。

要搬走这三座大山,我想父母首先能够做的,就是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孩子按照他们的选择去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只要他的选择是符合社会主流的,是对社会有益的,父母都应该感到高兴。而且,也只有这样,父母才能真正把孩子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同样,也只有给孩子空间,才能让孩子自由发展,才能让他们从过度保护的阴影下走出来。

1993年,我的一篇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曾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教育大讨论,甚至说唤起了空前的危机感。遗憾的是,中国人有容易遗忘的弱点。可是,当危机感被渐渐重新遗忘的时候,更广泛更深刻的危机却悄然而至。完全可以预言,如果不唤起民众挖山不止,如果听任“三座大山”日日增长,我们将面临更大的灾难!

因此,在这方面,我特别给父母下列建议:

适当地对孩子放放手。现在一些父母往往对孩子照顾得细微到极致,从孩子几点起床,几点入睡到孩子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不但过问,还要干涉。这样的强制生活对孩子来说,几乎和牢狱没有什么不同。即使物质上再优裕,也是很难忍受的。所以不妨适当放手,让孩子多一些自己的选择和安排。

给孩子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如果一个孩子从七八岁起,就被困在无趣的课堂知识与题海战术中,很少与社会及自然接触,这样的孩子自由发展的余地往往比较少。他们可能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的学习与锻炼,独立思想受到压抑。如果能让孩子多与自然接触,多和人交往,他的合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这样的孩子在未来也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如果孩子年龄合适,也可以适当支持孩子勤工俭学。据2001年2月9日《参考消息》报道,国际劳工组织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日本15~19岁的青少年只有18%在打工。德国的同龄人打工的占30%,而美国16~19岁的青少年53%每周都打工。相比之下,中国19岁以下青少年打工者微乎其微,这与父母乃至社会观念有关。实际上,打工是打出独立之路,打出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孩子早一些加入勤工俭学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