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还细雨绵绵,今天清晨7时起床见艳阳在东边高挂,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呈现一种可爱的淡淡的蓝色,这是一个多好的天气!
我想,虽然以前多次来过北京,在北京过五一国际劳动节还是第一次,我买的是后天回银川的火车票,应该好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亲身体验和感受一下首都人民过五一的欣喜心情和节日气氛才对。正好前两天一个新结识的朋友赠给我一张故宫博物院的优待券,我正愁着送不出去呢。尽管我曾经多次参观过故宫这座世界闻名的明清两代的皇宫,但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这位新朋友知我是书画爱好者,是一名刚刚迈入书画艺术殿堂的学徒,就说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黄苗子、郁风夫妇的书画艺术展,建议我去看看。于是,我便向我这些日子暂住在首都师大家属楼的主人谢继胜夫妇说明我今天的打算,就上路了。
我乘公共汽车来到前门。从前门东侧下车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广场周围的大街小巷到处是欢乐的人流和奔忙的车流。广场四周有栅栏围着,警察在入口处维持秩序,不准任何车辆进入。远远望去,进入广场的人群簇拥着散布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各处,有亲友互相拍照留影的,有一家老小专程来北京旅游、今天到天安门观光的,熙来攘往,非常热闹。我随着人流向前走去,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门前的显示屏上醒目地出现这样的大字:“北京2008年奥运会距2008年8月8日开幕,倒计时0465天09时43分33秒”!我知道,为了这一天的顺利开幕,首都人民和全国人民已经付出和正在付出怎样的努力和多少辛勤的汗水,一个个崭新的奥运工程正拔地而起或即将出现在世人面前。“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日益深入人心。这几年北京的城市面貌也发生巨大的改变,变得更大,更美,更文明,更光彩照人了,她站立于现代化大都市的行列,落落大方,毫无逊色!
穿过长安街的地下通道,我来到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随着如潮的人流向天安门缓缓走去,巍峨壮伟的天安门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天安门,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和象征,尽管我多次地看到她(或通过影视和摄影绘画作品),非常熟悉她,但这么近距离地与她亲近,对我来说真是机会不多;我激动地拿起相机将她的面影摄入镜头。同时,我看到不少同胞和国际友人也在拍照,脸上挂着微笑。随着人群我上了金水桥和大家一起拥入天安门城洞,出来经过一道端门,又一道与其相似的城门横亘在面前——这就是紫禁城的南大门午门了。这里有人把守,中外游客需凭票进入(成人每张票60元)。进入紫禁城内,我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如同天安门广场那般辽阔的空地上,按老北京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太和、中和、保和这三大殿依次分别建于三层汉白玉台基上。这就是外朝部分的主体建筑,是封建帝王行使权力、举行隆重典礼的地方。跨过乾清门,还有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的内廷部分,是帝王办事和居住的地点;其两侧东、西六宫为嫔妃的住所。故宫,由大小数十个院落组成,房屋九千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72公顷,周围有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这么美轮美奂、浩大宏伟的古建筑群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古今罕见。难怪这么多的国内外游客会对它衷心赞叹,激动不已呢!如今,太和殿正在维修,豪华雄伟的宫殿被巨大的织物苫着,四周搭着脚手架,也许是五一黄金周放假吧,所以不见建筑工人的身影。我边走边看,我既为封建帝王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感愤,又为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而骄傲。脑海里不时闪现着明清两代的历史故事和画面……明朱由检(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狼狈地逃出故宫自缢于景山东麓,结束了一个王朝的统治;清康乾盛世的辉煌显赫以及如何由盛至衰;慈禧太后的专横跋扈和她在列强面前的软弱无能;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命运以及他如何在新中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这真正是一个世上空前绝后的奇迹!)……我联翩的遐想时时被周围鼎沸的人声打断,但始终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导游们手擎小旗各自带着自己的队伍向前走动,停留在某处宫殿时他们会向游客认真地讲解它的历史及其主人的故事;我有时也听上几句,虽然有的历史掌故早已知晓,但还是被此时此刻的氛围和带有感情的语调所感染,与游客们一起欢乐或悲哀。来到御花园,幽径深深,古柏参天,不少游客在树阴下小憩,我也坐下稍事休息。这时才觉得口干舌燥,肢体疲惫,见时间已到中午,也该进餐了。于是,我出了神武门告别了紫金城,匆匆结束了故宫的半日游。随即,我乘车到不远的中国美术馆下车,在附近的一家餐厅先解决肚子问题再说。
说来也真是令人惭愧和羞人答答,长这么大、活这么老还从未进过中国美术馆的大门。对首都的这座最高的艺术殿堂久存向往之心,特别是退休后自己喜好上书画艺术以来,这种向往之心愈加强烈。这次实地参观展览,我把它当做一次难得的欣赏和学习的机会,我是怀着虔诚的心情迈入展览大厅的。
首先吸人眼球的是,在好几个大厅里正在隆重推出的以“同一个世界”为主题的“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据介绍,这次活动是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努力宏扬中华文化,宣传和谐世界的全新理念,配合宣传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是中国画家向联合国及世界各成员国人民送上的一份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厚礼。这次展览,邀请了200位中国美术名家,选取联合国192个成员国各具代表性的文化标志、民俗风情、风光建筑、国花国鸟等象征物(加上联合国机构组织),参考图片资料,几易其稿,精心创作了200幅中国画作品,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画的各种风格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我徜徉在五洲四海、不同国家的旖旎风光之中,感受着不同民族的风情,如同作了一次美的巡游,对“世界大家庭”、“地球村”的体会更深切了。“笔墨当随时代”,我还看到不少画家在继承传统笔墨技巧的同时,随着表现内容的需要和题材的开拓,他们所做的新的探索和新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在美术馆的两侧同时举办着个展:右边是“墨·色·韵——马永强水墨画展”,左边是“汪稼华笔墨”。印尼华人马永强(智光)从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酷爱书画,1993年起来中国寻根入门,潜心创作,他的作品追求水墨的淋漓和磅礴的大气,所作大幅能见到刘海粟等大师的影响。汪稼华学黄宾虹的笔墨技法已有自己的体悟,成绩斐然,但要达到“浑厚华滋”的境界还需努力。里面的展厅还有以“空无与实在”命名的田旭桐现代水墨画展。田旭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他以极简约的笔墨点厾出一个或几个盘膝打坐的僧人,然后再配以带有飞白或断续感的线形,追求画面的禅意和禅趣,引领人们进入一种宁静平和的境界。我正在纳闷:友人介绍的黄苗子夫妇的艺术展怎么没有见到?向大门走时,左侧的一幅标语赫然在目:“白头偕老之歌——黄苗子、郁风艺术展”,是中国美术馆主办,在三楼展出。
当我乘电梯来到三楼的展厅时,见一隅正在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大家》栏目采访黄苗子夫妇的录像资料。因不久前看过,所以感到熟悉和亲切。从中可以了解,这两位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文化老人在20世纪的风风雨雨中艰难跋涉的历程和他们在艺术上不懈追求的精神。展览分如下部分:黄、郁的个人书画作品,包括两人合作的作品,从早年的佳作到最新的手笔,真实地记录着他们勤奋探索、不懈追求的艺术道路,展示了他们丰硕的艺术成果;他们收藏的名人墨宝,有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朱屺瞻、郁达夫、何香凝、叶浅予等前辈的书画作品;他们收藏的碑帖、手稿、题字、照片、友人信札及个人著作等。黄老喜作彩荷,作品神韵盎然,独树一帜;他将自己设计的在京郊建造的别墅取名为“万荷堂”,他自己有“荷痴”之雅号:充分表明他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正是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气节,成为他逆境中(“文革”时期曾因画了一眼睁一眼闭的猫头鹰而遭江青点名批判)坚守做人本分的精神力量。郁老年逾九十,早就以画闻名,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说自己是“挂画人”,一再推辞办个展,直到今年2月16日才同意。不久仙逝,未赶上展览的开幕。现在《白头偕老之歌》的成功展出,可以告慰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不知不觉快到闭馆的时间了,我只得向心仪的画家及其作品告别,向敬慕的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告别。
今年的五一在北京过得很累,但很充实,很有意义,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个节日!
2007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