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曾阅散文集
7875100000053

第53章 拳头忌土打

闽南谚语,对武术称之为“拳头”;所谓“土打”,指非正规的打法。“拳头忌土打”,语含二意,即:有时是对“土打”予以喝彩,有时则对“虎落平原被犬欺”的“拳头”(指正宗武术)申以叹息,认为“土打”尽管占了上风,毕竟不很光彩,因为它违背了人类文明的法则。

“土打”既然指非正规的打法,那么它就带着各种各样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是野蛮性。人生历程中,所见此类行径不少:有时表现为“一窝蜂”,有时表现为“一刀切”,有时是“一意孤行”,有时是“一棍打死”,有时是“一哄而上”,有时是“一哄而退”,有时不管青红皂白,乱棍一挥,通通地、全部地、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地来个全面大围剿……凡此种种,真理遭桎梏,愚昧挺威风,肆虐、蹂躏让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道德等等一落千丈。

君不见,“十年动乱”的打法,虽然以“文”字冠头,其实是“土”字主宰,显然是一种“土打”。有人引1980年5月9日一则电讯说:“我们把儒家‘仁、义、礼、智、信’批掉了,拿什么代替呢?总不能用‘坑、蒙、拐、骗、诈’代替吧!把‘温、良、恭、俭、让’批掉了,总不能用‘奸、懒、馋、滑、偷’,‘打、砸、抢、抄、抓’代替吧……”可知,“土打”者只管眼前利益,没有考虑到后患如何。生活中有时有一种“插曲”式的“土打”,常常可以一快人心。但是,“土打”绝对不能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让它占上“三界桌”,因为此风一长,后患无穷!

人生百态,事物万象。其间,有无数真善美与假丑恶组成中国文化现象。真善美受人褒之,假丑恶被人贬之。

少时,听乡间酒后茶余故事颇为生动。记得村老对一种“竖馆”(授业)私塾先生的看法是:只要婚书礼帖写得来,村中所有偏僻名字写得来,不会被“责倒”(难倒)便称之为“博学”。“博学”者就是这样站稳其谋食脚跟的。

有一天,某私塾先生开讲《论语》“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种文生生的句子,一定要经过塾师解释,学生才能弄懂它的意思。这塾师终于侃侃道来:‘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就是说,天下有天下的道理,平民百姓是平民百姓,你只管种你的田,他只管经他的商,我们只管读我们的书,谁也无须花精力议论那些国家大事。总而言之,庶人只管老老实实做百姓吧……”

这个塾师在这里讲,哪里知道隔墙有耳,不巧来了一个满腹经纶的游学先生(即找不到落脚谋食的秀才)。他听到这一误人子弟言论,觉得不但有辱斯文,其谬论也危害后代。于是忍不住气,便闯到教室来,冲着那塾师说:“你这个人根本不知古训,《尔雅》明明白白指出,‘不显,显也;不承,承也’,孔夫子那句话,正说明天下有道,则庶人也可以来议论国家大事呢!《尔雅》的‘不显’、‘不承’,应该解为‘丕显’、‘丕承’,呀!由此可知,‘则庶人不议’句,就是‘则庶人丕议’也!”

私塾先生被游学先生责得面红耳赤,怯怕饭碗被打破,便使出“横柴举入灶”招数,问众弟子说:“你们看看,书本上那个字,是‘不议’还是‘丕议’呢?”

学生哪里知道什么《尔雅》古训,自然以字读字,众口齐声说:“不议!”随之对游学先生一哄讥笑开来……

游学先生深知正理有时是打不过强词的,如今蜈蚣落入蚂蚁窝,“拳头忌土打”,只好摇头而去!

——原载《泉州晚报》1997年7月20日